2023年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篇)_第1页
2023年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篇)_第2页
2023年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篇)_第3页
2023年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篇)_第4页
2023年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第72——73页

教学目标预设

●学问与技能

1、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弄清每句口诀的来源。

2、初步驾驭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洁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验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学会运用类推学习新学问的方法。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培育学生参加合作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挚友们,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挚友,想相识吗?赶快用掌声把她请出来吧!(课件出示:白雪公主)她的好挚友是谁?(七个小矮人)今日是白雪公主的生日,小矮人们想邀请小挚友一起为白雪公主唱支生日歌,情愿吗?(课件:小矮人们联欢的场景,并配上“生日欢乐”音乐)细心的小矮人们还为白雪公主打算了小礼物呢!(课件:7个小矮人,每个小矮人手捧7朵鲜花)爱思索的白雪公主看到这么多美丽的鲜花,问了小矮人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鲜花中藏着什么数学问题吗?”可是小矮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发觉。信任聪慧的你们通过细致地视察,肯定会发觉的!有信念吗?(生:有。)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当当小矮人们的“小老师”,给他们讲讲吧!(随即贴出情境课题:我给小矮人当老师)

二、合作沟通,探究体验

活动一:探究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1、“小老师”们,细致视察,然后把你发觉的数学学问先写在练习本上,写完后可跟同桌沟通沟通。

2、组织汇报沟通,师板书。(通过学生的相互沟通与补充,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

3、把你们发觉的数学学问给小矮人们读一遍吧,读完后说说你发觉了什么?引出本节数学课题: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活动二:沟通7的乘法口诀的记忆方法

1、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你觉得哪句记?是怎么记的?有没有觉得不好记的?谁来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他?

2、生沟通方法。

3、用刚才介绍的好方法再记一遍。

4、请“小老师”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如画图、摆学具、动作等表示一个乘法口诀,有困难可找小伙伴一起探讨,也可请老师参与。

5、“猜一猜”嬉戏。(一个学生说表示的方式与内容,另一个学生猜猜是哪句口诀)

6、师:“7的乘法口诀”都记住了吗?一起再背给小矮人们听听吧!

7、师:小老师们真厉害!信任这么棒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也相当的不错哦!现在就让我们来闭眼静听小矮人们汇报学习成果吧!(通过想象与静思,加深对口诀的记忆与巩固,同时增加学生的自信念,感受胜利的喜悦!)

8、师:小矮人学会“7的乘法口诀”了吗?他们都是怎样跟你汇报的,你能把他们向你汇报的学习成果说给大家听听吗?(学生汇报,强化记忆,同时激励学生表扬小矮人。)

9、小矮人们学会了的乘法口诀,这些口诀也特别兴奋,不信,你们看它都笑了。(随机在课题的数字“7”上画一个笑脸)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嬉戏:变魔术。(看口诀说算式,看算式说口诀)

2、看图列算式,说口诀。

(1)课件出示图:一串糖葫芦有7颗山楂,5串糖葫芦共有几颗山楂呢?假如一串糖葫芦7角钱,那买6串糖葫芦一共要花多少钱呢?(让学生说出算式和相应的口诀)

(2)课件出示古诗《咏柳》,这首诗一共有多少个字呢?

(3)估计一下你一天要喝几杯水?一个星期大约要喝多少杯水呢?

3、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7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的呢?

四、小结。

这节课你快乐吗?最快乐的是什么?还想说些什么?

五、板书设计:(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明白东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能够正确辨别物体的方向。

3、能够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的方位。

4、通过学习东南西北的学问来感受我们祖国的地大物博,相识到生活中到处都存在数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辨别物体的方向。

2、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的方位。

教学难点:

1、建立东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东南西北的学问来为生活服务,特殊是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参照物的方向的体会。

教学打算:

教学课件,卡片,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推断方向的物体。

教学设计:

一、活动引入

1、学生依据老师口令做动作。

2、提问引入,提示课题。

二、初步感受东、南、西、北的相对位置

1、为学生分组并命名:东方队,南方队,西方队,北方队,中心队。

2、说一说:中心队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队?

3、说一说:四周各队的对面各是什么队?体会北方队与南队,东方队与西方队是相对的。

三、在地图上相识东、南、西、北

1、视察地图,相识方向标。

2、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海南,西藏,上海四个地方,在地图上相识东南西北。

3、小结: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活动记忆。

四、闯关大行动

第一关:“五岳”命名我能行!

其次关:东、南、西、北我能辨!

第三关:敏捷运用我最棒!

第四关:才智生活我能行!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验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编口诀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精确计算。

2、培育学生初步的学问迁移实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视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

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初步探究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从听《一个师傅三个徒弟》歌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师:同学们,你们喜爱听歌吗?今日我们一起听一首歌,请你仔细看、仔细听。找一找歌词中有哪些数字?

师:你找到歌词中有哪些数字吗?

生:八十一、七十二、三、一等

师:你们可真细心,老师告知同学们一个隐私:八十一、七十二与今日所学的9的乘法口诀有关系。今日我们就来一起学习9的乘法口诀!

二、学生共同编出9的乘法口诀(课件演示)

1、教学“一九得九”。

呈现图片(船,9人在划),提问:视察这幅图,1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1个几?

学生视察说出:1条船上有9个人,就是表示1个9。

列出乘法算式:1×9=9或9×1=9。

师:依据乘法算式,你能编出一句口诀吗?

生:一九得九。

2、教学“二九十八”。

呈现图片(两条龙船),提问:2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几个几?

师:2个9相加应当怎样列式?

生:9+9=18,乘法算式是:2×9=18或9×2=18。

师:知道口诀是什么吗?

生:二九十八。

3、教学“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

提问:3条船、4条船呢?怎样列式?

生:3条船时有3个9,3×9=27或9×3=27。4条船时有4个9,4×9=36或9×4=36。

师:口诀是……

生: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

4、教学5至8的相应口诀。

师:5条船时就有5个9连加,你知道得多少吗?你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生1:5个9连加就是9+9+9+9+9,2个9相加是18,18再加9等于27,27+9=36,36+9=45。

师:有其他方法吗?

生2:刚才学习了四九三十六,就是4个9连加是36,再添1个9,也就是36再加9等于45。

师:这两种计算方法你认为谁的方法好,为什么?

生:其次个,简洁便利。

小组合作视察有关6至8条船的三幅图,运用刚才编口诀的方法自主探究学习6至8的相应口诀。

5、教学“九九八十一”。

师:通过对前八句口诀的学习,你知道“九九八十一”这句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生:8个9是72,再添一个9是9个9,72再加一个9就是81,所以九九八十一。

师:九九八十一,就是有9个9连加,真多啊!可见唐僧师徒经验“九九八十一难”的确很艰辛啊!

三、记口诀

师:现在给半分钟时间,看看你能把所学的口诀都记住吗?

问题1:你在记口诀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老师记录学生有问题的口诀,用白粉笔勾出)

过渡语:看看通过下面的学习能不能帮助你解决。

问题2:没有遇到问题的同学,我想你肯定有什么小窍门吧!先和你的同桌沟通。

(老师留意留心听与重点规律有关的内容,选择学生回答问题)

问题3:你发觉了哪些规律,讲给大家听听。(老师依据学生随机的发觉进行引导和归纳性的指导)

1、记忆方法一──找规律。

老师引导学生发觉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师:找到规律你记忆起来就不费劲了。9的乘法口诀有哪些规律呢?(这些规律学生不必一一找到,不同班级的学生发觉不同的规律。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习驾驭规律)

9的乘法口诀共有九句: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它们的规律是:每句的第一个数是按1~9的依次依次排列;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9。

提问:我记住了“七九六十三”这句口诀,下一句忘了,怎么办?

积的十位数比口诀的头一个数小1,积的十位数与个位数的和是9。

师:3×9=28,我算得对吗?用你的方法检查。

后一句口诀的得数与前一句口诀相比,十位数大1,个位数小1。

看来9的口诀算得的积离不开1、8、2、7、3、6、4、5这些数字,这样我们可以把口诀分成这样的四类:二、九,三、八,四、七,五、六。

九的口诀,9乘几的积,就把几当做几十,再减几。

缘由:因为1个9是1个10减1,2个9就应当是这样的2个10减2,是18,那么3个9就应当是30减3,是27,那4个9呢?(40减4是36)5个9呢?(50减5)接着,所以9乘几的积就是几十减几。(课件演示)

9×1=10—19×6=□—□

9×2=20—29×7=□—□

9×3=30—□9×8=□—□

9×4=□—□9×9=□—□

9×5=□—□

老师小结:从不同的角度视察,可以找到很多有关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一一说了,假如还有想说的下课时可以讲给我听。

师:除了运用规律记口诀,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来记忆口诀呢?

2、记忆方法二──你身上的计算器。

伸出两手,从左到右,按1到10的依次排列,算一位数乘9,只要弯曲起相应的手指,这个手指左边的手指数目就是积十位上的数,右面的手指数是积个位上的数。例如:计算3×9,就弯起左手左起第3个手指,左面的2个手指表示20,右面的7个手指表示7,所以3×9的积是27。不信,你试试。

3、记忆方法三──联想法。

今日我们看动画片《西游记》时知道唐僧师徒经验“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让我们记住了“九九八十一”这句口诀,这就是一种联想的记忆方法。平常我们也用过类似的方法记过一些口诀,例如,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不管三七二十一、生活中的许多东西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口诀,所以你要做个有心人。

检查记忆口诀:

1、师:有了这么多记口诀的方法,刚才那些遇到困难的同学这回再试试,看看你的问题解决了吗?

2、师:谁情愿给大家表演表演?

3、同桌之间相互听听。

四、练习

1、填口诀

四九()五()四十五

()九六十三九()八十一

()九七十二三()二十七

()九十八六()五十四

2、看口诀说出两个乘法算式

一九得九

七九六十三

三九二十七

九九八十一

3、看算式说口诀

5×9=45

2×9=18

4×9=36

7×9=63

4、填空

9×7=()×9=729×()=27

7×()=635×()=459×8=

9×5=9×6=9×9=

五、小结

今日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驾驭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培育学生迁移、思维和口头表达的实力。

培育学生正确计算的实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究中驾驭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地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填空

()九二十七八()七十二

四()三十六五()四十五

()九六十三六()五十四

抢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4÷821÷740÷528÷4

引导学生说出求商的思路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节日里,小挚友们除了做了旗子之外,还不止了许多心形的气球,同学们,细致视察,你能发觉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有27个气球,每行9个,共3行。

(1)假如知道有27个气球,每行摆9个,怎么求一共可以摆几行呢?

(列式27÷9)

怎么计算呢?用哪句口诀呢?

(三九二十七)

(2)假如知道有27个气球,摆了3行,怎么求每行摆几个呢?

(列式27÷3,依据口诀三九二十七可以计算出结果是9)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1——3题。

(1)让学生人人参加,将得数干脆写在课本上。

(2)在同一时间内看谁对的多。

(3)尽可能的采纳各个小组竞赛的形式来完成,利用嬉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参加的主动性,同时加强学生对学问的驾驭。

2、完成“练习八”第6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学生独立思索后,指名回答,然后集体订正。

完成“练习八”第7题。

(1)引导学生审题,从图中获得有用的信息,无论是获胜队还是负队,队员都是8个人。

(2)独立思索后求出获胜队员平均每人可得几本书。

(3)发散思维,利用图中收集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答案不。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谈谈你的想法。

板书设计:

第2课时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27÷9=3

27÷3=9

获胜队员平均每人可得几本书?

48÷8=6(本)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5

:课本P98页。

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洁的组合数。

2、培育学生初步的视察、分析及推理实力。

3、初步培育学生有依次地、全面的思索问题的意识。

:数字卡片、人民币。

一、复习

有3张数字卡片,5、7、9,用它们组成不同的两位数,能组成多少个两位数?

二、学习新知绿色圃中小学教化网

1、出示例题

假如用着3张数字卡片,随意取出其中的两张求它们的和,得数有多少种可能呢?

2、解决问题

请学生尝试解决后全班沟通

1)用填表的方法

2)用连线的方法

3)随意写

3、思索

只有3种结果,为什么摆两位数却有6种结果呢?

摆两位数跟卡片的位置有关,加法算式的结果和卡片的位置无关

4、视察

上面的几种方法,你喜爱哪一种,为什么?

随意写,简单漏掉或重复。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上得真开心,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结合详细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分辨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实力目标:借助分辨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教学重点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分辨其余的七个方向。

教学难点:

借助分辨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解决策略:

合作探究前置作业依据主题图说出体育馆、商场、医院和邮局分别位于学校的什么方向。

教学内容:

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视察:你看到什么,并说出它们的方向。

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学校这个位置,用已经学过的方向学问,说一说体育馆、商店、医院、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老师先让学生4人一组说一说,再由老师指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学生口头回答后,老师让学生填在书上,并让学生在图中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标出。

二、总结

老师让学生视察剩下的4个建筑物所在的方向与以前所相识的方向有什么特殊之处。老师让学生探讨后说一说少年宫、电影院、动物园所在的方向。老师引导学生发觉这样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烦了,请大家分别给这4个方向取名字。小组探讨后,将所取名字写在书中的建筑物的旁边。老师让学生多说一说这4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最终老师总结。在教学中应当订正学生北西、北东、南西、南东等错误说法。师生共同制作方向板,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指导,先将8个方向的点找出,并将北的方向给出,再让学生自己写出剩下的7个方向,

学生制作,老师巡察指导。老师让学生上台展示方向。

1.试一试(小组活动)

(1)利用方向板说一说教室里8个方向分别有什么?

(2)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老师给出班级面朝的方向,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小组活动后,指名说一说。运用方向板时,老师应让学生留意方向板中的方向应与现实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小组沟通,汇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验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洁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探究新学问。

(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在数学学习中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体验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了2—8的乘法口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完全能通过学问的迁移、比较和推理,总结并牢记9的乘法口诀。同时在教学中,借助数轴,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自主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并熟记口诀。

四、教具打算

课件、作业纸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趣揭题

1、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情境图: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分单打和双打两种,其中双打须要两个队员合作,请看情境图。

(2)计算人数:你知道图中共有多少名运动员吗?你是怎么求的呢?4×3=12(名)

(3)说说想法:我们知道一幅图有4人,这里有几个4人,你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4)回顾口诀:我们都学了哪些乘法口诀呢?(2—8的乘法口诀)

2、揭示课题

今日,我们就一起接着学习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乒乓球双打情境,既能复习乘法口诀的应用,又能为赛龙舟的情境做好铺垫。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学问和方法轻松地来探究9的乘法口诀。同时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爱国主义教化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主动探究

(1)供应情境:在我国有一项传统的运动项目──赛龙舟(课件一条接一条地演示赛龙舟情境图)

(2)收集信息:视察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有9条龙舟,每条龙舟上都有9人)

(3)自由提问:分组自主提出问题,并尝试列式。如:2条龙舟上有多少人?3条龙舟上有多少人……

(4)沟通汇报:学生的式子可能有两种:连加或乘法。假如有连加的算式,可以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板书每个乘法算式)

2、自编口诀

(1)探讨乘法算式的积。

①出示数轴,让学生填一填。

②依据乘法意义让学生说一说。如:2×9可以表示几个9相加。

(2)自编9的乘法口诀。

(3)依据9的乘法口诀写出对应的另一个乘法算式。

3、多种形式,熟记口诀

(1)找规律:

①视察相邻两个乘法口诀的差是几?

②看图找规律:10个方格中有9个五角星,1个空格。

学生小结:9乘几就等于几十减几。

③手指记忆法。

a、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最下面的手指操。

b、老师边介绍边示范用手指表示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c、学生练习手指记忆法。

(留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究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并激励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忆口诀。)

(2)对口令:同桌之间玩对口令嬉戏。

(3)背口诀:同桌互背口诀。

设计意图:在探究9的乘法口诀的环节,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沟通、探讨,在解决问题之余自编口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9的乘法口诀较多,因此,在熟记环节,老师充分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找寻规律,通过不同形式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识记。

(三)学以致用,巩固口诀

1、基础应用

(1)完成教材第80页“做一做”。巩固学生对的口诀的应用。

(2)算一算。

9×6=2×9=5×9=()×7=9×()=72()×()=36

2、提升练习

(1)填一填。

9+9+9=()×()=()

9×8—9=()×()=()

5×9+9=()×()=()

(2)圈一圈。把答案是18的算式用红色圈出来,把答案是45的算式用绿色圈出来。

9×2—99+94×9+99×7—9—99+9+9+9+99×3—96×9—9

设计意图:本课练习设计了两个层次,基础应用旨在进一步巩固9的乘法口诀;提升练习旨在让学生通过乘法意义的理解敏捷运用9的乘法口诀。

(四)总结全课,畅谈收获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8

《镜像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视察物体”第三课时(第69、7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镜像对称图形的特点。

2.通过学生活动,正确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3.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沟通、学习、互动。

教学重难点

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教、学具打算

镜子、教科书第71页的开放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玩一玩镜子,创设情境

1.小挚友们,今日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镜子,好吗?(每人一面小镜子)

师:你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书;我看到了黑板……

师:这是怎么回事?

二、引导探究,体验镜像对称的特点

1.出示教科书第69页的主题图,请学生细致视察。

(1)师:这幅图画中,怎么会出现两栋房子、六只天鹅?怎么岸上有树,水底也有树?

(2)生:下面的房子、天鹅、树是水里的影子。

师:(放大房子图)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吗?它们的方向怎样?

生:样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师:其实这也是数学学问,是一种镜面对称。(出示课题)

2.请学生用手中的镜子做嬉戏。

(1)发给学生只有半边图象的卡片,请他们想方法猜出另半边图象是什么?(小组活动)

小组汇报:用镜子照;把卡片对折……

(2)用镜子照自己的脸并做各种面部表情,同时视察镜子里的你面部表情的改变。

(3)出示教科书中第69页的小挚友照镜子图(例3)

师:这位小挚友在干什么?镜子里面的小挚友又在干什么?

3.师说:“小挚友们,让我们来照照镜子吧,好吗?”出示三面穿衣镜,请学生在镜子面前表演各种动作,同时请学生说出镜子里面的自己动作是怎样的。(小组活动,老师参加其中。)

生:我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我也向前走一步。

镜子里的我左手拿笔,右手拿本子,镜子外面的我左本子,右手拿笔。

我往左走,走镜子里的我往右走。

学生随意做动作……

三、运用拓展

1.推断。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圈出来。(教科书第71页第5题)

2.找挚友。

3.思索题:第71页第1题、2题。

(1)看镜子写数

(2)看镜子写时间

四、小结评价

师:看,照镜子、水面倒影等等这些生活中的事就是数学学问,你知道了吗?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9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能分辨锐角和钝角,能用简洁的语言完整、精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并学会借助工具来验证锐角、直角和钝角。

实力目标:让学生经验视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分析实力、抽象实力、口头表达实力和创建实力,进一步建立几何图形的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到处有数学;通过用角来创建漂亮的图案,进一步感受几何图形的美。

教具、学具打算:

教具:大三角板、磁铁、一条大红领巾、实物钟、小黑板(五角星、3个孪生角)、剪刀、课件、一张简笔画。

学具:一幅三角板、剪刀、水彩笔、四张卡纸(画角、简笔画)、一组(7个)角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师:同学们,今日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老挚友,瞧:

(课件出示:一个角。)

师:那你们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吗?

生答。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角的影子。瞧:国旗上有4个角,而且都是直角。你们还能找出其它地方角的影子吗?

学生边找边介绍。(大部分找出的都是直角。)

师:刚才同学们找出了很多直角的影子,你想把它画下来吗?

学生动手画,引导学生说出画角的工具。画完后,同桌验证。

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画直角的过程,并且边画边介绍。

二、创设情景,比较相识锐角和钝角

1、从实物中,比较抽象出两类角。

师:刚才同学们从我们的教室里找到了很多角的影子。现在我们再一起来找找红领巾上角的影子吧!

出示红领巾。

师:谁到上面找一找红领巾的什么地方有角的影子?

学生上台边比划边介绍。(留意引导学生简洁、精确地描述角。)

师:这3个角有什么特点呢?

生1:下面的这个角好象是直角。

生2:下面的角比直角大。

师:那么该怎么推断它是直角还是比直角大呢?

引导学生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推断,得出结论:比直角大。

师:真棒,同学们在有不同看法的时候,懂得借助工具来推断。那你们能够再借助这个工具来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吗?

学生动手画角,请一个学生上台画在黑板上,边画边介绍。

板书:比直角大的角。

师:那左右的两个角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生1:这两个角一样大。

生2:这两个角都比直角小。

师:是的。这两个角都比直角小。那你们会把它的样子画下来吗?动手试一试。请一个学生上台画在黑板上,边画边介绍。

板书:比直角小的角。

2、锐角、钝角的概念。

师:像这类比直角小的角,我们的数学家用简洁的语言称它为锐角。请同学们跟着说一遍,再看这个“锐”字怎么记?

而像这类比直角大的角,我们的数学家也用简洁的语言称它为钝角。请同学们跟着说一遍,再看这个“钝”字怎么记?

现在请同学们为你们刚才画的角写上名字。

3、从实物中来辨别,找锐角、钝角。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角可爱跟我们捉迷藏,瞧这个钟面上的角藏在哪儿?

出示钟面,生上台介绍。(留意引导学生用简洁语言来完整,精确地描述,如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度是一个锐角。)边比划边描述。

老师再拨出3-4个钟面(有锐角、直角、钝角)让学生来辨别。

师: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把锐角、直角、钝角给辨别出来了。那么,现在我们再一起从五角星的身上来找出角的影子。

小黑板出示五角星,学生上台边找边比划,并用简洁的语言精确地来描述角。(懂得五角星的身上有10个角,5个锐角、5个钝角。)

师:你们真厉害,锐角和钝角藏在一起的时候,也能这么快地给它们找也来。

4、建立锐角、直角、钝角三者之间的表象。

师:看来,同学们对角的3兄弟的样子已经有了较深的印象。让我们闭眼来想它们的样子,并用手画出来。

师说名称,学生书空。(锐角、直角、钝角)

学生张开眼睛,说一说刚刚书空的感觉:角的开口越来越大。

三、巩固练习,丰富感知

1、推断。

师:同学们,相识了锐角、钝角之后,我们一起来玩“找挚友”的嬉戏。首先请同学们从组长拿一张自已喜爱的角,嬉戏的规则是这样的:先看谢老师创建的角,然后请跟我是同一类角的同学,带着卡片上台来并一起说出角的名称,同时台下与台上的同学要相互检查看有没有找错挚友的。

师生互动,玩嬉戏。

师:同学们可真好,为这些角都找到了挚友。可是谢老师这里有3个孪生兄弟,它们找不到挚友,你们能帮它们辨别出来吗?

小黑板出示了三个很相像的角。

让学生会借助三角板的直角来推断。

2、创建角。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有方法,这么快就把3个孪生兄弟给辨别出来了。那么,现在请同学们用聪慧的脑袋来想方法创建一个自己喜爱的角,可以借助身边的物品来创建。

学生边展示,边介绍自己创建角的方法及角的名称。(如:我用两根铅笔创建了一个锐角。)

师:刚才看了同学们创建的角。谢老师也用剪刀创建了一个角,谁来帮我介绍一下。

生:谢老师用剪刀摆出了一个直角。

师:(直角变锐角)请同学们视察一下,这时两条边张开的角度变怎么了?

生:变小了。

师:这时成一个什么角?

生:锐角。

再回到直角,演示由直角变钝角。学生说出改变和角的名称。

学生拿出剪刀,根据老师说的名称来变。

小结:原来3种角是可以转换的。

3、小组合作,从生活中找角并推断。

师: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再找找3种角的影子,练习第一题。

请4人小组分工合作,每人选一幅自己最熟识的图来找,并用水彩笔描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学生上台展示并介绍。

四、活动激趣,敏捷应用

师:同学们,可见角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有用,而且它还能创建出漂亮的图案。瞧,出示一张简笔画,你们想用角也来创建漂亮的图案吗?

小组合作创建,展示并介绍什么地方用了什么角。

小结:角很美。

五、总结并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相识了哪两位新挚友,(揭示课题)它们有什么特点?当它们长得很像时你可以怎样来辨别?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相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学问,能推断平年、闰年。

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察、沟通、探讨、计算培育学生探究新知的爱好,让学生感悟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化。

教学重点:

相识时间单位年、月、日,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天数。

教学难点:

发觉并驾驭推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引思

2、观看孙悟空赠送的礼物-年历片,激疑引思。这上面有很多关于年、月、日的隐私,你们快把答案找出来吧!

3、灯片出示思索题,同时师板书课题: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1、相识大、小月

同桌同学沟通视察结果,老师请学生回答发觉

(1)1年有12个月。

(2)1、3、5、7、8、10、12月都有31天。

(3)4、6、9、11月都有30天。

(4)2月有时28天,有时是29天。

总结:习惯上将31天的月份叫大月,一年中有几个大月?

哪两个连续的大月?

把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一年中有几个小月?

2月是一个特别的月份,有时28天,有时29天,我们叫它平月。

2、如何记忆大、小月呢?

先组织同桌沟通,再全班沟通。

3、计算全年天数

问:知道了每个月的天数,能算出一年有多少天吗?

学生回答,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哪种算法最简便,再用计算器算出得数,汇报结果。

问:为什么一年会有两种天数?主要缘由在哪?

归纳:二月有28天的一年有365天,我们叫它平年。

二月有29天的一年有366天,我们叫它闰年。

问:为什么会有平年、闰年之分呢?

问:闰年比平年多几天?多的这一天放在哪个月?

区分平年、闰年主要看什么?

4、推断平、闰年

持有1900年年历的同学有争议,老师刚好发觉,并说明:遇到整百年份时,必需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年、月、日》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练习:说一说下列年份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1600年、1700年、1840年、1949年、1997年

5、课外学问拓展

关于年、月、日的学问,除了刚才所学的,你还知道哪些?说给大家听听。

三、理解运用

1、小明满12岁时,只过了三个生日,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2、动手操作

放申奥实况的录像,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及爱国思想。

璧合将不完整的20xx年年历片制作完整。

要求:先两人沟通探讨,再用最快的方法制作,做完后可美化年历卡。

四、课后延长

同学们,你想知道有关年、月、日的更多隐私吗?那就课后查资料探讨吧!

学习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27—28页练习五

学习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借助乘法算式想出除法算式的商。

3)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语言表达以及收集信息的实力。

过程与方法

经验借助乘法算式求商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以及集合、对应的数学思想。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培育学生合作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感受胜利的欢乐。

教具打算:

课件、卡片。

预习作业:

预习课本第26页第4题

你是怎么列式

每个式子什么意思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式子:意思:

3×5=153个5总共是15人

15÷3=515人,平均3桌,每桌5人

15÷5=315人,每桌5人,平均分成3桌

二、创设情景,激发爱好

导语:同学们,今日老师带你们到数学王国去玩,你们想去吗数学王国的国王听说咱们要去,特别兴奋,他托老师给大家带来好多小礼物,他说:只要谁主动动脑思索、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就把礼物送给谁。你们想要吗(随之出示美丽的小卡片,卡片的背面是好玩的思维训练题)不过,去拜见国王的路上有许多困难,你们怕不怕”

三、复习<spanstyle=background:#B2EC0A;>整理,巩固新知:

(一)活动一:向数学王国进发

1、师:为了顺当地见到国王,让我们先做做操,把身体熬炼好吧!拍手操背诵1——9的乘法口诀。

2、师:听,列车开过来了,让我们乘坐列车动身吧!(课件出示小火车,每节车厢是由一道道填空题组成,并伴随着火车的声音。

()四十二三()十五四()二十四

二()一十()六三十六三()十八

(二)活动二:进入数学王国

1、师:进入数学王国,先要进行测试,只要我们都做对了,就能顺当进入下一站,你们有信念吗好,下面我们就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最细心,能顺当进入大门。现在做课本26页的第6题。

2、课件演示校对答案,同桌互改。

(三)活动三:走“迷宫”

师:欢迎小挚友进入下一站。看这是一座“迷宫”,走“迷宫”的规则是:自己在“迷宫”的外围找到入口和出口,按着肯定的依次走。说说你是按什么走的(课件可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切换。)

(四)活动四:算对了,“kitty猫”就和你做挚友。课件出示课本第26页第5题。

(五)活动五:看谁先到家。(练习五第11题。)

四人小组竞赛,派代表汇报。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你们看谁来迎接你们啦(课件出示“kitty猫”),“kitty猫”夸大家今日表现得很好,都是爱动脑筋,聪慧的孩子,希望你们接着努力,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上获得更大的收获,有信念吗

五、完成《随堂练习》

课题:

相识厘米用厘米量课型:新授教学目标:

1、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相识刻度尺。

2、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对几厘米的长度有感性的相识。

3、学生学会用厘米作单位估测或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驾驭测量物体的方法。

4、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和空间想象的实力,通过活动提高学生估测和测量的实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驾驭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设想:

本节课采纳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充分视察、思索、沟通的基础上相识厘米。由于厘米这个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因此,课中支配的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厘米的风丰富表象,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从而让学生更清晰地相识、理解1立尼原委有多长。

一、学前导学

1、前置作业:

你望见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打算一把尺子,视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长度,测量时有很多不便利,也不精确。在生活中,我们要用到统一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尺子,来测量。

二、探究活动

(一)独立思索解决问题

一、相识直尺

1、小组沟通:你望见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打算一把尺子,视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全班汇报

二。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

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你认为还有从哪个数字到哪个数字之间是1厘米长?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2)小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们身边或我们身上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厘米。

(3)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3、视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二)师生探究合作沟通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探讨、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

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1)测量同桌打算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宽度是()厘米。(取整数)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厘米。(取整数)

三、自我检测

课本第6页练习一1——3题。

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下量。

四、变式练习</p>

1、假如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

2、拿出不同长度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3、看图填空

五、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驾驭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娴熟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实力和检查实力,培育学生的分析推断实力。

重点难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娴熟度和精确度。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36+28+17=

65-25-21=

说一说你的计算的方法。

2、猴妈妈摘了52个桃子,小猴把它们运回家,运了两次后,还剩多少个?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

2、说一说图中告知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解答。

A、先算下来25人,车上有多少人。

B、再算现在有多少人。

C、列综合算式。

还有其他算法吗?

3、总结算法:

说一说,在做加减混合计算时应当怎样做?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相加满十要进位,不够减时要退位;有时可以用简便写法。

三、强化练习

1、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老师巡察。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2、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老师巡察。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

3、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沟通。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喜爱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四、总结

通过今日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0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45-46页

教学目标:

1、a组学生能在经验操作活动和视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2、b组学生在a组学生的基础上,能更进一层地相识到线段的由来,知道每两点就能画出一条线段,尤其是四个点能画六条线段。

3、c组学生在b组学生的基础上,能更深层次地理解线段有长有短,并能通过折知道线段的长短。

4、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操作实力、空间想象实力。

教学重点:

相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线段的两个端点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比较红、黄短线的长

师:①小挚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根线,一根是弯的,一根是直的,你知道哪哪根线比较长?

②小挚友看法这么多,谁说的才是对的呢?有什么方法来比较出这两根线的长短呢?

生:把弯的拉直就好了。

师:他的看法好不好?那老师就拈住这根线的两头,拉直了贴在黑板上,把黄线也贴在黑板上。

现在两根线都是直直的了,谁来说说哪根线更长呢?

生:不能比较

师:那有什么方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哪根线长?

这个方法好不好?好,我们就把这两根线的一头对齐,现在你能比较出来吗?

对啊,红色的线从这里起先(点一点),到这里结束,黄色的线从这里起先到这里结束了?到这里结束(点一点),所以黄色的线比红色的线长。

2、揭示线段概念

象这样直直的,有长有短的线,我们把它叫做线段。(板书:线段)齐读线段

(指着线)现在谁来说说哪条线段比较长,哪条线段比较短。

3、直观推断

师:(出示较长的线段)

小挚友,老师这里还有一条绿色的线呢,你们看这是不是线段呢?为什么?怎样可以让它成为一条线段?

师:这是不是线段?不管这些线段位置怎么变,但它们都是线段

4、举例得出线段表示法

师:其实在我们的四周很多物体的边都可以看作是线段,看我们数学书封面的这条边从这点起先直直的到这点结束也是一条线段,你能跟老师一样也来找找看吗?同桌一起找。

学生举例:留意让学生用手摸摸找到线段,并比较一下长短,刚才我们找到的很多物体的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那这些线段都是一样长吗?

师:看来线段不仅是直直的,而且有长有短。那象刚才同学们找到的许多物体的边,比如课桌面的边,窗户的边我们能把它拿下来象毛线一样贴在黑板上吗?

所以我们画线段来把它边式出来:因为线段是直直的,所以要先画一条直直的线,又因为线段有长有短,所以我们要在线段起先的地方点上一点,表示线段从这里起先。再在线段结束的地方点上一点,表示线段到这里结束。这两点就叫做线段的两个端点。

5、画线段

师:老师刚才画了一条线段,你能象老师一样也画一条吗?画线段除了要用到铅笔,还要用到什么?为什么要用直尺?假如我们身边没有没有带直尺,那你还能利用其它工具来画吗?

生练习画线段

展示:

1、请你说说你利用什么工具来画的?

2、说说他画得怎么样?

强调:

肯定要画直,并且别遗忘点上两个端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1

一、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驾驭8个方向,告知一个方向,能精确辨别其他7个方向

2、运用所学的长度单位对不同物体进行描述和测量。

实力目标:在复习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空间推断实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问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

二、重、难点

1、长度单位的换算。

2、8个方位辨别

三、教学过程

(一)长度单位

说说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分米=()厘米

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

1千米=()米

(二)方向与位置

独立完成数学书94页第1题

是分辨方向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先小组说说,再全班沟通。

(三)长度单位练习

填空。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按从小到大的依次排列是()

2、尺子上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用()表示,每1大格的长度是1()。

3、10厘米就是()分米,分米用()表示。

4、1000米就是1(),千米又叫公里,用字母()表示。

5、数学书94页第2题(独立完成,汇报点评)

三、比一比?

80千米()8000米9分米()3米

5厘米()50毫米28毫米()6厘米

500毫米()50厘米6米()58分米

1米50厘米○1米5分米80厘米()700毫米

90分米○9米300分米()300厘米

四、合适的单位

1、数学书95页第4题(独立完成,沟通汇报)

推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5、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100米。()

排列大小。(根据从小到大的依次排列。)

1、70米800分米800厘米()

2、80米790分米78米()

五、量一量,数学书95页第3题(独立完成,沟通汇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学问点:

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晰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学问,更坚固的理解和驾驭这些学问。

实力点:

1、培育学生简洁的整理、归纳的实力。

2、培育学生依据供应的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和实力。

德育点:

体验与同伴相互沟通学习的乐趣,培育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的计算实力和估算实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理学问:

小组沟通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学问?

笔算加法、笔算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用数学。

把自己找到的学问点进行分类整理。

二、自主探究,发散思维:

1、学生自己编题,复习笔算的方法。小组自编计算题,自己笔算。

笔算加法应留意什么?减法呢?

他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做笔算时应留意什么?

2、18+2370-4158+2989-346+4868-65

46+2391-8343+1917+7992-5690-54

90-60+2443-8-3050+27-917+26+18

3、数学医院。

82399527

-17+48-16+73

79777990

说说错在哪里?

4、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并解答。

母鸡有45只,公鸡比母鸡少36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5、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学生列式计算。把题改为: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让学生多探讨,说一说解题思路。

三、拓展运用:

开放题:小明有50元钱,它可能买了下列哪两种物品?应当付多少钱?(至少写出两种可能)并列出算式。

伞14元钟表26元足球35元茶杯10元

教学后记:

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

教学目标:

学问点:

1、通过学生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相识,进一步发展长度观念。

2、在活动中渗透统计的初步学问,利用统计表发展学生收集、整理数据,从统计表中获得信息的实力。

3、巩固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

实力点:

1、为学生供应动手操作的机会,发展学生的实践实力、合作实力。

2、培育学生的动手实力,并通过实际的测量熬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学问、创新发展的实力。

德育点:

通过竞赛,提高学生对测量的爱好,同时在测量中培育学生的合作、分工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相识。

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运用学问的实力和意识。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打算:

米尺、长绳、皮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今日就要在这个教室里实行一次测量大比拼,决出一个冠军小组。

测量时我们要留意什么?测量的方法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分别量出1米、2米长的绳子。

比一比哪一小组量的又快又准。

学生动手操作。选出量得最快的小组沟通一下量的方法。

量出2米长的绳子,对于不同的方法赐予确定。

师:测量时我们要选择既简洁又便利的方法。这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

2、量出课桌的长、宽、高。小组分工合作。

3、分组测量身高、头围、臂长,并填表。

与6~8岁儿童生长发育比照表进行比照。

男生女生

头围(厘米)43~5942~58

身高(厘米)99~13398~132

三、拓展运用:

1、大家还想测什么?自由测量。

2、指导学生测量步长。

3、从你家到学校是多远?怎么测量?假如没有工具又怎么测量?

课后完成测量任务。

教学后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3

一、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驾驭多位数的笔算,能够娴熟运用口算、竖式笔算进行计算,会估计物体数目。

实力目标:在复习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数感、估计实力和分析推断实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问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

二、复习重点

竖式笔算、应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复习难点

应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多位数加减法

1、口算加减法

把整百整十数看成整整百数和整十数的和,然后相加减。

1、计算的方法

(1)竖式计算

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十。

(2)加法:减法验算,或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

减法: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2、计算时,须要留意哪些?

(三)基础练习

填空题?

1、笔算加减法时,要留意相同数位要()。

2、甲数是700,乙数是125,这两个数的和是(),差是()。

3、的三位数与的两位数的和是(),差是()。

数学书93页第9题(6道计时计算)?

数学书第93页第10题(独立完成,汇报沟通)?

(四)拓展练习

1、罐头:每盒5元饼干:每包4元面包:每袋6元

(1)买6包饼干和1盒鱼罐头,一共须要多少元?

(2)小明带了20元钱,买了2袋面包,还剩多少钱?

2、水果店原来有123千克苹果,又运来589千克,现在有多少千克苹果?

3、火车上有乘客803人,到了一站后,下车320人,上车412人,火车上还有乘客多少人?

4、图书馆有故事书345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少112本,科技书有多少本?故事书和科技书一共有多少本?

(五)提高练习

1、红红的奶奶今年的岁数是最小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一个的一位数,你知道红红奶奶今年多少岁吗?

2、小明做了一道加法题时,把个位上的1看成7,把十位上的6错看成9,结果和是75,那么正确的答案应是多少?

3、儿子今年6岁,妈妈今年30岁,再过5年,妈妈比儿子大多少岁?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学问点:

1、使学生在活动中,相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依据实际状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依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实力点:培育学生视察比较、动手操作的实力。

德育点:培育学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相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依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打算:

米尺、软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提问学生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是1厘米。

2、让学生在尺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实际长度。

3、用学生尺量数学教科书的长和宽,并回答量的结果。

4、一名用学生尺量黑板的长,一名学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发觉了什么?引出米尺。让学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后,提问:“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便利一些?”“量操场的长用哪种尺便利些?”

老师说明:“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假如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作单位就不便利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日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相识米用米量

二、自主探究:

1、老师拿出米尺告知学生它的长度是1米并让学生拿出打算好的米尺或1米长的小棍,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

2、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3、让学生拿出打算好的绳子,两人一组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大家看。

4、量出1米长的绳子,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了解这根绳子有多少厘米。老师提问:“1米里有多少厘米?”“也就是1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

老师板书:1米=100厘米。并让学生齐读两遍。

三、拓展运用:

1、老师出示1盘卷尺,告知学生这是1盘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较长的距离。量跳远的距离。

2、找一找你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3、1米=()厘米

100厘米=()米

5米=()厘米

200厘米=()米

实践活动:试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

量跳远的距离。

(指导学生:要先确定两个点,一个是跳的起点,另一个是跳完后脚后跟所在的点(终点)。量的时候,尺子要从起点拉到终点,尺子要放平拉直,这样才能量出精确的长度。)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5

教学内容:

课本P63页第1题,练习十四的第1~6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依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育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培育学生主动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爱好,对数学有新奇心和求知欲。在沟通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敬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洁问题以及涉及乘除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

教学打算: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谈话

师: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学过了哪些学问,谁能说一下这些小挚友在干什么?

:直奔主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干脆明确学习的内容和任务。

合作沟通,探求新知

教学第63页主题图

师:你看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视察主题图,同桌相互说一说题意

生:咱们把除法算式有规律地排一下,还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

师:

(1)发下一张空白的表格纸

(2)组织学生依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

(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肯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