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48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高中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48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高中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48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高中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48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高中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48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入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别了,“不列颠尼亚”》,重回那庄严的历史时刻。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特点和基本要素,学会写新闻标题和一句话新闻。2.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3.结合背景理解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培养爱国热情,激发民族自信。了解香港及其历史

背景介绍

构成

历史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沿海的200多个岛屿)1841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再签订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租期99年。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1945年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主权。

香港回归场面东方之珠维多利亚港夜景鸟瞰香港夜景香港码头维多利亚港夜景星光大道星光大道香港迪斯尼乐园1997年香港回归纪录片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文体知识新闻基本特征真实性:内容真实、事实准确及时性:内容新鲜、有时效性简明性:简明扼要、篇幅短小表达方式新闻一般只客观报道,只用叙述手法。有时也适当进行一些描写以增强具体性和现场感,没有特殊的必要,一般不发表议论和抒情。文体知识新闻分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访谈、新闻评论等体裁。新闻类阅读体裁主要指这五种。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文体知识六要素新闻When:何时(时间)Where:何地(地点)Who:何人(人物)What:何事(事件)Why:何故(起因)How:如何(结果)新闻的结构新闻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语缺一不可不一定有倒金字塔结构文体知识新闻(1)标题: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其字号一般大于正文,它通常被用来借代整篇消息。可分为:主标题、引标题、副标题形式:单行标题、多行标题多行标题一般分三种:引题+正题正题+副题引题+正题+副题引题正题副题引题宜虚不宜实说明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的最主要的部分正题宜实不宜虚副题是对主题的解释、说明和阐述文体知识(2)导语:一般是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简要概述最核心的信息。提纲挈领,牵引全文,吸引读者。(3)主体: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4)背景: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为烘托新闻的主题服务,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5)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提示新闻的意义、趋向,或对报道内容作概括小结,加深读者对新闻的理解、感受,语言精练,紧扣主题。不一定有了解本篇本文是特写消息。特写,属于报告文学的一种体裁。由于在突出真人真事方面,具有类似电影特写镜头的特点,因而称之为特写。常以文学手法描写富有特征的生活片断,突出人物的活动,再现人物活动的场景和气氛。其主要特点为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统一,即要求所写人物、事件完全真实,并具有时间性,及时反映现实问题。同时,这种反映又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因而又有文学性。小结:特写消息是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并具有特写镜头的体裁。导语英国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落,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1段主体英国的告别仪式2—10段结语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11段背景港督府变迁4段(插叙)按照新闻的基本结构对本文进行层次划分。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能力提升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号”标题的含义?有什么独到之处?

含义:标题有两层含义。表层含义:指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南海夜幕中,这是写实的一面,是现实场景;深层含义:“不列颠尼亚”号离去,象征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1)主谓倒装:突出了“别了”这一内容,能更好地表达情感,突出文章主题。(2)运用借代:“不列颠尼亚”指代英国,妥帖生动。(3)巧用双关:字面意思是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深层含义是象征着英国管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被洗刷。能力提升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号”标题的含义?有什么独到之处?

本文报道的是97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的几个重要场景。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含有具体时间的句子,并且根据这些时间概括文中选取了哪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来报道这一重大事件。走进文本分析文章的主体部分,这几段描写了英国撤退时的哪几个场景,请分别概括。第一场景:6月30日下午4点30分至4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第三自然段)▲英国国旗从港督府降下▲彭定康挥别香港,其三名女儿哭成泪人第二场景:

6月30日下午6时15分至7点4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第五、六、七自然段)彭定康接过降下的旗帜第三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第八自然段)第四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在中国南海,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第十自然段)

这些时间精确计时计分,衔接的非常紧密,为什么要这样写?1、新闻需要真实的记录历史事件。2、急切地盼望着回归时刻的到来。3、表现了扬眉吐气的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能力提升文中写到三次降旗,请找到并分析每一次的意义。1.第一次降旗——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

这标志今后的香港再也不会由港督来统治2.第二次降旗——港岛上的每天一度的降旗

每天的惯例在今天显得意义重大,因为它标志着英国统治的结束3.第三次降旗——7月1日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的易帜。

它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这篇新闻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体会这些背景材料在文章中的作用。重点赏析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通过对港督府以前的建设和如今即将人去楼空,成为历史的陈迹作对比,给人以厚重的历史沧桑感。

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交代了英国对香港统治的时间之久,米字旗一升一降,历史的转折在这里发生。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具体的数字表现了香港回归之路的漫长和艰难。还运用了对比手法,大英帝国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日从海上黯然离去,一种民族的自豪感暗含其中。

这篇新闻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体会这些背景材料在文章中的作用。重点赏析总结:这些背景材料对事件做了必要的补充,使得每一项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也让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因而,虽然作者并不直接发表评论,说出仪式的历史意义,但情感和评价暗含其中。五、再读课文,找出文中其他使用对比手法的内容?

4

港督府建筑历史扩建

现实已为陈迹7

156年前英国在添马舰东面升旗

今日英国7时45分降旗8

子夜时分易帜,6月30日最后一分钟,米字旗最后一次降下9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王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六、在文中找到类似的隐含情感的叙述,并简要分析。

例1.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喜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中声降下旗杆。(3)分析:主动地写出了彭定康离升港督府前黯然神伤的神态,但是他不论如何“面色凝重”,历史的脚步不会为任何人停止,香港终将回归祖国。六、在文中找到类似的隐含情感的叙述,并简要分析。

例2.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迈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分析:英国曾经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下了。“不列颠民亚”号和巨幅紫荆花图案形成鲜明对比。

英国曾占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也就是说,在英国的领土上,阳光二十四小时照耀。而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可以说,在香港的大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零度写作”是新闻人的基本职业准则,这并不是说新闻人不可以带个人情感,那么本文是怎样含蓄表达作者的自豪与激动之情的呢?①细节描写。如:“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这是对末任港督彭定康面部表情的特写,生动地写出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前黯然的神态。通过这一神态,我们能揣摩出彭定康当时复杂的心情,但是不论他如何“面色凝重”,历史的脚步不会为任何人停止,香港终将回归祖国。②环境描写方面:“在细雨蒙蒙中”“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广场上灯光渐暗”“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③对比。“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这些对比,采用一扬一抑的方法将华夏民族的崛起全方位地展现在世人眼前。

问题探究品味语言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指的是?·为什么说它是“历史的陈迹”?品味语言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统,回归祖国。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总结香港回归的意义③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为和平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范例。①,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②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本文独出机杼,写法新颖,试结合具体课文进行分析。①现实场景和背景资料有机融合。本文作者在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将观察、分析得到的第一手材料展示给读者,并适当地加入了一些背景资料。如写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资料;写第二次降旗仪式的时候,加入英国占领了港岛,首次升旗的背景资料。这些背景资料的引入使人在感受到香港回归历史内涵的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②切入点小,以独特的视角揭露事件的重要内涵。作者写香港回归这一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没有选择宏大的场面作为切入点,写交接仪式隆重、庄严的现场,或者写人们欢欣鼓舞欢庆香港回归的场面,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治性分析,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离任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轮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历史背景中。这样写,不仅独特新颖,而且更有利于揭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③语言含蓄,借景寓意。这篇新闻作为政策性新闻,既要抒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又要保持外交上的主动,所以在语言上就更要讲究用语。作者巧妙地借助现场景物寓意抒情。如,文章反复叙写降旗与升旗,描写“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等,将“新”与“旧”、“撤离”与“交接”、“终结”与“新生”这一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明晰主旨《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英国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准确地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