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使用警告:本内容由圣才电子书提供,付费购买阅读后,仅供个人或单位内部学习、参考,不能作为商业用途使用
文档简介
2010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考号后两位数字填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第一题的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答案所代表的字母上划线,如。
5.第二至第四题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按照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6.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论语》
B.《学记》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它比国外最早的教育著作《雄辩术原理》还早三百多年。
2第一个从理论上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
C.卢梭
D.斯宾塞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夸美纽斯首次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3着眼于训练心理官能,偏重发展智力的教育理论是()。
A.传统教育理论
B.形式教育理论
C.实质教育理论
D.现代教育理论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形式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它的主要观点是: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形式学科(如希腊文、拉丁文、数学、逻辑学等)或古典人文课程最有发展价值;教学原则、方法以学生心理官能的内在发展秩序为依据。
4“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所说明的教师劳动特点是()。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广延性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意味着教师既要遵循统一的培养目标,又要根据不同对象的个性特点,根据客观环境、教育条件的变化,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地进行创造性劳动。
5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体现的是()。
A.言行一致原则
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集体教育原则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集体教育的思想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体教育体系,简单说就是“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育体系。他分析了儿童集体形成的阶段,提出了平行教育影响原则,即“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这种影响必定同时给予集体一种影响”。
6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
A.辟雍
B.泮宫
C.东序
D.太学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西周已建立了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国学设在天子、诸侯所在的都城;乡学设在都城以外的乡遂。国学分为小学和大学二级。大学设在都城近郊,有辟雍和泮宫之别,天子所设的大学称为辟雍,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泮宫。
7宋代教育家朱熹的主要著作是()。
A.《大学》
B.《道德经》
C.《四书章句集注》
D.《春秋繁露》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A项,《大学》出自《礼记》,《礼记》原名《小戴礼记》,由西汉戴圣根据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B项,《道德经》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C项,《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于一体的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D项,《春秋繁露》是中国汉代哲学家董仲舒所作的政治哲学著作。
8中国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的特点是()。
A.仿效美国的单轨制
B.仿效日本的双轨制
C.仿效苏联的混合学制
D.仿效德国的双轨制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中国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采用的是美国的单轨学制,即“六三三四”制,规定初等教育6年(初级小学4年,高级小学2年);中等教育6年(初级和高级中学各3年,师范学校6年,其中后期师范3年);高等教育3~6年(大学4~6年,专门学校3年以上)。
9美国在19世纪30年代掀起了一场公立学校运动,其倡导者是()。
A.科南特
B.杜威
C.克伯屈
D.贺拉斯·曼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公立学校运动是美国19世纪初期以建立公立初等学校,实施国民初等教育为主旨的教育运动。在这一运动中,教育家贺拉斯·曼和巴纳德等人做出重大贡献。贺拉斯·曼被称为“美国公立教育之父”。
10倡导现代公民教育和劳作教育的德国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凯兴斯坦纳
C.福禄培尔
D.费希特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凯兴斯坦纳是德国教育家、现代公民教育和劳作教育活动的倡导者。凯兴斯坦纳主要提出了“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理论。“公民教育”理论主要强调公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个人的完善来实现为国家服务的目的。“劳作学校”理论认为劳作学校是为国家培养有用公民的重要机构。
11个体的思维已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逆转,同时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该个体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是()。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皮亚杰认为在儿童具体运算阶段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逆转,同时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其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
12最早以动物为实验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动物的学习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A.托尔曼
B.苛勒
C.桑代克
D.华生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桑代克是动物心理学研究的先驱。他以动物为实验研究的对象,系统地研究动物的学习行为,从而构建了学习心理学中最早最系统的学习理论。
13莫雷诺首创的用于测量学生的人际关系的方法称为()。
A.行为评定法
B.心理测验法
C.自我报告法
D.社会测量法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社会测量法为美国精神医学家莫雷诺于1934年首创。社会测量法可以用直观图形(如团体分析图、靶子图、矩阵图)或数量指标(如个人地位指数、团体内聚力指数)来表示团体中人际相互吸引与排斥的状况,其中包含小团体的构造。
14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而间接受到的强化称为()。
A.一级强化
B.自我强化
C.部分强化
D.替代强化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A项,无一级强化该表述。B项,自我强化是指个人依据强化原理安排自己的活动或生活,每达到一个目标即给予自己一点物质的或精神的酬报,直到最终目标完成。C项,部分强化亦称间断强化,是指有机体做出的正确反应中只有部分得到强化的训练。D项,替代强化是指学习者因观察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而使自己间接地受到强化。替代强化论就为榜样作用、从众、模仿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
15教师责罚某一学生后,对班级中其他学生产生负面影响,非但不能使犯错误的学生受到教育,反而会引起其他同学对这个同学的同情,甚至对教师产生反感。这一现象称为()。
A.晕轮效应
B.安慰剂效应
C.德西效应
D.微波效应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A项,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B项,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C项,德西效应认为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D项,微波效应指老师因为责罚一个学生,或一件毫不足道的小事,而殃及全体学生。
16教育研究的结果能被有把握地准确解释的程度叫教育研究的()。
A.外在效度
B.内在效度
C.可靠程度
D.可推广的程度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效度包含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外在效度是指研究的结果能被推广到更大人群和其他条件的程度;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有把握地准确解释的程度。
17观察研究的取样记录法分为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和()。
A.典型取样法
B.随机取样法
C.活动取样法
D.内容取样法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观察研究的取样记录方法于20世纪20年代后兴起,是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它可以分为时间取样法、活动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时间取样法是以时间作为选择标准。事件取样法是以特定样本对象作为选择标准。活动取样法是以活动作为选择标准。
18好的研究假设必须具备的基本特点是科学性、可检测性、表达的明确性和()。
A.推测性
B.可操作性
C.合理性
D.可推广性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好的研究假设必须具备的基本特点:①科学性。假设要建立在明确的概念、已有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之上,并得到一定的科学论证。②可检验性。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以验证推测的正确程度和可靠性。③表述的明确性。假设要简单,表述要清晰、简明、准确,条理分明,结构完整,假设命题在逻辑上无矛盾。④推测性。假设要对一定的行为、现象或事件作试验性的、合理的解释,有一定的预测性。
19时间序列设计属于()。
A.前实验设计
B.真实实验设计
C.等组实验设计
D.准实验设计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准实验设计是指在无须随机地安排被试时,运用原始群体,在较为自然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处理的研究方法。其主要类型有:不等控制组设计、时间序列设计、平衡设计。
20测量量表的种类分为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
A.选择量表
B.比率量表
C.五级量表
D.时间量表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测量量表是一种测量工具,它试图确定概念的定量化测量的程序,对事物的特性变量可以用不同的规则分配数字,因此形成了不同测量水平的测量量表,又别称为测量尺度。测量量表的种类包括: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课程标准
答:课程标准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知识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作为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组织者”的作用。它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步骤。
2三舍法
答: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在熙宁兴学中的变法项目之一,即用学校教育取代科举考试。他将太学生分为上舍、内舍、外舍三等。初入太学,为外舍生。每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成绩在前两等者,参考其平时行艺,升入内舍学习,成为内舍生。内舍每两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成绩在前两等者,参考平时行艺,升入上舍,成为上舍生。上舍每两年举行一次考试,方法与科举相同,成绩分为三等:上等免殿试,直接授官;中等免礼部试,直接参加殿试;下等者免贡举,直接参加礼部试。“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来的,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相结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同时又将上舍考试与科举结合起来,融育才与选才于太学,学校不仅担任养士的任务,而且具有取士的职能。这是中国古代太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
3陈述性知识
答: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能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主要指是什么、怎么样。它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知识,通常以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征。
4结构型问卷
答:结构型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是把问题的答案事先加以限制,只允许在问卷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挑选的问卷调查方式之一。问卷的类型可以分为结构型问卷、非结构型问卷和综合性问卷。其中结构型问卷的问题形式包括是否式、选择式、评判式和划记试。由于问卷提供了备选答案,使得作答方便,结果易于统计处理。但是用结构型问卷也容易带来一些问题,如限制性较强,被试难以发挥主动性,在回答时可能无法充分表达真实想法,有时只能被迫作答。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简述学校教育的特点。
答: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与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比较,学校教育有其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能的专门性
学校教育的职能是培养人,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场所。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其首要不同之处是学校教育的专门性。学校教育的专门性主要表现在任务的专一。学校唯一的使命就是培养人,其他任务都是围绕着培养人来实现的。学校教育有专门的教育者——教师,他们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并经过专门训练培养出来的。这样的教育者不仅学识广博、品德高尚,并且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学校教育还有专门的教育教学设备,拥有进行教育的专门手段。这一切都充分保证了学校教育的有效性。
(2)组织的严密性
教育的特点在于对人的影响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学校教育正是体现了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集中体现在严密的组织性上。学校教育是制度化的教育。学校教育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和制度。从宏观上说,学校有各级各类、多种多样的体系结构;从微观上说,学校内有专设的领导岗位和教育教学岗位,还有一系列的严密的教育教学制度。这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态所不具备的。
(3)作用的全面性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是全面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影响多少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影响的范围也往往只侧重在某些方面。而学校教育是全面培养人的活动,它不仅要关心受教育者的知识和智力的增长,还要关心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甚至要照顾受教育者的身体健康成长。培养塑造全面完整的社会人,是学校教育的特有职责。而这一职责也只有学校教育才能承担起来。
(4)内容的系统性
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学校教育内容特别注重内在连续性和系统性。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内容上一般具有片段性。学校教育既注重知识体系,又符合认识规律,所以学校教育是系统的、完整的,其教育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特点。
(5)手段的有效性
学校具有完备的教育设施和专门的教学设备。这些教育设施和教学设备都是学校教育的有效手段,它们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这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所无法提供的。
(6)形式的稳定性
学校教育的形式比较稳定。它有稳定的教育场所、稳定的教育者、稳定的教育对象、稳定的教育内容,以及稳定的教育秩序等等。学校教育的稳定性有利于个人的发展。
总之,学校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态所不具备的独特特点,而且正是这些特点保证了学校教育的高度有效性,使它在各种教育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
2简述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思想。
答: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很丰富,既涉及许多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又包含了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大同社会,而改良政治的现实目标是恢复西周的礼制,主张采用德政。德政是依靠人来实施的,关键在于得人,改良政治就应当“举贤才”,贤才并非天生就有,而是平民之中的士经过教育提高,才能成为有道德有才能可从政的贤才,也就是君子。孔子对子夏明确地提出培养要求:“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表明他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君子。对于君子,孔子强调三方面的修养: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孔子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养人才的路线,可简括称之为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所说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优即有余力之意,即有时间、有精力、从容不迫地去学习,常被引申为学得优秀一些。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官优秀者,可有余力去学习;学习优秀者,可有余力去做官。
孔子这一思想的意义在于打破了西周世袭制的宗法观念,对以后2000多年的学校教育和唐宋后的科举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消极影响在于,形成了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把求学当作获取高官厚禄的敲门砖。
3简述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答:皮亚杰是当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通过“对偶故事法”的观察实验,观察儿童的活动,用编造的对偶故事同儿童交谈,考察儿童的道德发展问题。他认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又称前道德阶段。自我中心阶段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这时期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而把外在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规则对他来说不具有约束力,他往往按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规则对他的行为不具有约束力,没有义务意识,在游戏中没有真正的合作。
(2)权威阶段(6~8岁),又称他律阶段。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而不会考虑行为的动机。
(3)可逆阶段(9~10岁),又称自律阶段。可逆性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儿童一般都形成了这样的概念: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间可以发展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你让我遵守,你也必须遵守”),规则也不再是权威人物的单方面要求,而是具有保证人们相互行动的、互惠的可逆特征。同伴间的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阶段。
(4)公正阶段(11~12岁),又称公正道德阶段。公正阶段的公正观念是从可逆的道德认识脱胎而来的。他们开始倾向以公道、公正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能够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基于同情、关心来对道德情境中的事件做判断。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品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思维的发展,道德发展的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连续不断的,而且发展的阶段顺序是不会改变的。
4简述教育研究选题的过程与方法。
答: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选题决定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水平,正确选题是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功。教育研究选题的过程与方法要注意以下四点:
(1)要有明确、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的含义有三层:总方向,某学科领域的方向,研究者个人的主攻方向。要真正获得成果,就必须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一至两个方向上。
(2)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
问题分解是把一个大的问题按照内在逻辑体系分解成相互联系的许多问题,从而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和相关的网络。即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展开形成一定层次结构的问题网络,从而在问题具体化的基础上选题。正确地对问题进行分解,实际上也是预期课题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步骤获得解决,从而为进行课题论证提供依据。
(3)要善于转换问题的提法,并使问题形成系列
善于转换问题提法是指能不断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作为科学研究工作者要善于按照现代社会、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找到各种发展的生长点,使研究的问题步步深入。问题的转换还指当一个问题解决以后,要把握时机,及时转向由此引申出的其他相关问题,把握问题延伸的系列,即要使研究的课题沿一定脉络具有前后的相关性。
(4)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
课题论证是为了避免选题的盲目性。它依据详实的资料,并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对选定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通过课题论证,也可以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创设落实的条件。课题的论证主要回答以下问题:①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②本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③本课题领域以往的研究水平和发展动向。④本课题的理论、事实依据及限制,研究的可能性,研究的基本条件(包括人员结构、任务分配、物资设备及经费预算等),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⑤课题研究策略、步骤及成果形式的妥当性。
四、论述题(任选3小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如4小题均答,以回答的前3小题计分)
1试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集体。
答:学生集体是一个有意识地加以组织的群体,是具有共同规范、共同活动目的和共同活动组织的整体。学生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还是教育的主体。个人总是通过他所处的集体与社会发生联系。学生集体作为教育的主体可以加速个体的认识过程,发展个体的智力。因此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集体:
(1)提出共同的、明确的奋斗目标。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提出振奋学生精神、鼓舞学生前进的奋斗目标,以便统一学生的意志和行动,推动学生集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奋斗目标有近景、中景、远景三种,三种目标要互相衔接,组成一个教育要求的体系。目标一经提出,集体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使学生感到目标本身不是空的,而是同日常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目标实现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评比,接着提出新的奋斗目标,组织新的活动,使集体永远处于不断向前发展的运动之中。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只有把全体学生组织起来,才能有效地形成集体。要把学生组织起来,就要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挑选和培养骨干干部,建立集体的领导核心。班干部是同学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一定要选出办事认真、作风正派、能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同学来担任。
(3)正确引导的集体舆论。舆论又称公意,集体舆论即集体公意,它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集体舆论是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成员的言行。正确的集体舆论包含着巨大的教育力量。班主任及班干部应正确引导集体舆论,让正确的集体舆论为班集体服务。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学生集体是在全体学生参加共同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也只有在集体活动中才能体现出集体精神。没有具体活动,集体就会死气沉沉,学生就感觉不到集体的存在。有了集体活动,就会焕发精神,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促进学生相互间的团结。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2试述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答: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它的提出者是法国的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他认为将人的一生分为教育和工作两部分是毫无根据的,学校教育只是人受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全部,因此不能将学校教育等同于教育。教育应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人一生中所有教育机会的统一。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一系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
终身教育的基本主张是:
(1)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需要
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向人们提出了新的教育问题和教育需求,要求人们在体力、智力、情感等方面做好准备,因而就需要终身教育。就终身教育的特定含义来看,它既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内容,也包括了教育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因此,终身教育并不是传统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而是包括一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
(2)终身教育没有固定的内容和方法
终身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了使人“学会学习”,即养成学习的习惯和获得继续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以便更好地应付新的挑战。此外,应该把教育看成一个过程,采取更好的显现个性的、灵活的方法,以确保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各种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并能以其所学去回报社会。
(3)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
教育的整个未来是与建立并实施终身教育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尽管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来提出其终身教育的模式,但是,必须使教育成为生活的工具,成为使人成功地履行其生活职责的工具。按照“终身教育”的设想,从学校毕业将不再被看作是教育的终结,而是新的教育的开始。
作为当代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的终身教育,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直接倡导和推动,并得到了各国政府的积极响应和合作。终身教育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中引起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必将会改变世界教育的面貌。
3请分析下列案例中张大同老师遇到了什么问题?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学校与教师本人应采取哪些应对策略?
张大同是某市高级中学的数学教师,男,37岁,中教一级职称,已婚,并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妻子因病在家休息已有3年,他个人的工资是全家的生活来源。张老师22岁大学专科毕业后一直在该校任教,至今已有15年了,因教学任务重,一直没有机会进修学习。刚参加工作时,张老师工作非常认真,曾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近几年,该校从外省市调进了多名名校毕业的高级职称的数学教师。与这些老师相比,张老师的工作成绩略显逊色,他所教班级的成绩也低于其他班级。因此,他开始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感到厌烦,工作热情大为降低,觉得教学工作枯燥乏味。特别是,当他知道自己所教班级的一些学生联名给学校领导写信要换数学老师时,他更是觉得郁闷。因此,他想到了调离该校,甚至想改行,不当教师。
答:(1)张大同老师遇到的问题是产生了工作倦怠。教师的工作倦怠是指教师对工作提不起兴趣,对职业充满了厌倦情绪,且工作绩效明显降低,身体疲惫。
(2)教师的工作倦怠可能的原因有:
①来自家庭的经济压力。根据材料可知,张大同老师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妻子因病在家休息已有3年,他个人的工资是全家的生活来源。由此推测,张大同老师出现工作倦怠的原因是家庭的经济压力。
②来自自身的学历与职称的压力。根据材料可知,张大同老师一直没有机会进修学习。且近几年,该校从外省市调进了多名名校毕业的高级职称的数学教师。与这些老师相比,张大同老师的工作成绩略显逊色,他所教班级的成绩也低于其他班级。由此推测,张大同老师出现工作倦怠的原因是自身的学历与职称低。
③来自学生的不信任的压力。根据材料可知,张大同老师所教班级的一些学生联名给学校领导写信要换数学老师。由此推测,张大同老师出现工作倦怠的原因是学生的不信任。
(3)应对策略:
①从学校方面看,学校应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并在进修学习过后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光影交错室内氛围营造
- 有用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
- 高一化学教案: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 2024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3节第1课时四大地区学案湘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场综合评估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
- 2024高中语文第2单元孟子蚜第3课民为贵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 2024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2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重在综合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32讲区域农业发展学案新人教版
- 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 中介费合同范本(2025年)
- 《kdigo专家共识:补体系统在肾脏疾病的作用》解读
- 生产调度员岗位面试题及答案(经典版)
- 【物 理】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人教版
-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 电力行业 电力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 查对制度 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猪肉市场销售规模及竞争前景预测报告~
- 2024年三人工程合伙协议书
- 2024至2030年中国安全时间戳服务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