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使用警告:本内容由圣才电子书提供,付费购买阅读后,仅供个人或单位内部学习、参考,不能作为商业用途使用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在等温、等压条件下求知气体X的扩散速率是CO2的1.14倍,则该未知气体X为()。[中科院2010研]
A.O2
B.C2H6
C.CO
D.PH3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由Graham定律,同温同压下气态物质的扩散速度与其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求得该气体的分子量为33.9,选D。
2下列条件下,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之间的偏差最小的是()。[华东理工大学2007研]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压、低温
D.低温、高压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高温低压更趋近于理想气体模型,即气体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气体分子本身没有体积。
3下列氢化物与水反应不产生氢气的是()。[北京科技大学2011研]
A.LiH
B.SiH4
C.B2H6
D.PH3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离子型氢化物与水都会发生剧烈的水解反应而放出氢气:
硅烷对碱十分敏感,溶液中有微量的碱就会引起硅烷迅速水解:
乙硼烷在室温下极易水解: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南开大学2011研]
A.氢原子可以获得一个电子形成含H-的离子型二元化合物
B.氢原子可以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含H+的离子型二元化合物
C.H2可以作为还原剂又可以作为氧化剂
D.在某些化合物中,氢原子可以在其他元素的原子间形成氢桥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H失去一个电子可得到的二元化合物都为共价化合物。
5下列电子构型中,属于原子激发态的是()。[南京理工大学2005研]
A.1s22s12p1
B.1s22s22p6
C.1s22s22p63s2
D.1s22s22p63s23p64s1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A选项的基态应为:1s22s2,此时一个2s轨道上的电子激发到了2p轨道上。
6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36,当该元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时,其副量子数等于2的轨道上电子数为全充满,则该元素是()。[天津大学2007研]
A.19K
B.24Cr
C.29Cu
D.35Br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能级填入次序为1s2s2p3s3p4s3d,失去一个电子后,副量子数等于2的轨道内电子数为全充满,也就是3d10。失电子时先失去最外层的,也就是那个电子在4s,也就是4s1,得到价电子为3d104s1,就是Cu。
7在第一、二、三周期的18个元素中,基态原子最外层成单电子数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相等的元素共有()。[武汉大学2007研]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这四种元素分别是H、C、O、P,第一周期H原子基态最外层成单电子数为1,第二周期C和O原子最外层成单电子数为2,第三周期P原子基态最外层成单电子数为3。
8用n、l、m、ms表述微粒中某电子的运动状态,合理的是()。[天津大学2008研]
A.(3、-1、1、-1/2)
B.(3、2、0、-1/2)
C.(3、0、1、-1/2)
D.(3、1、-2、-1/2)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四个量子数的取值规律:
n为主量子数,可能的取值为所有的正整数。
l为轨道量子数,可能的取值为小于n的所有非负整数。
m为磁量子数,可能的取值为所有绝对值不大于l的整数。
ms为自旋量子数,它只有正负1/2这两个数值。
根据上述可知B项合理。
9核外某电子的角量子数I=3,它的磁量子数m可能取值有()。[华南理工大学2010研]
A.1个
B.3个
C.5个
D.7个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磁量子数的取值为0,±1,±2,±3,所以其取值可以有7个。
10符合基态碳原子中的一个电子的一组量子数(n,l,ml,ms)为()。[中科院2010研]
A.3,1,-1,1/2
B.2,0,0,-1/2
C.2,2,-1,1/2
D.1,0,1,1/2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基态碳原子的主量子数不能大于2,A项错误;C项,轨道量子数l不小于主量子数n,故错误;D项,磁量子数m的绝对值大于轨道量子数l,故错误。
11从(1)P和S、(2)Mg和Ca、(3)Al和Si三组原子中,分别找出第一电离能较高的原子,这三种原子的原子序数之和是()。[北京科技大学2012研]
A.40
B.48
C.41
D.49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电离能的一般规律:①同一周期中,从碱金属到卤素,元素的有效核电荷逐个增加,原子半径逐个减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逐个增加,电离能依次增大;②同一族从上到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有效核电荷增大不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电离能依次减小。P、S、Mg、Ca、Al和Si的原子序数依次为15、16、12、20、13和14;第一电离能比较:(1)P<S,(2)Mg<Ca,(3)Al<Si,故原子序数之和为(15+12+13)=40。
12下列各对元素中,第一电子亲合能大小排列正确的是()。[南开大学2011研]
A.O>S
B.F<Cl
C.Si<P
D.Cl>Br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第一电子亲核能的大小与原子的电负性有关,且与形成负一价的例子的稳定性有关,根据其形成的负一价的例子的稳定性可判断出为D。
13(多选)以波函数表示原子轨道时,正确的表示是()。[华南师范大学2004研]
A.
B.
C.
D.
【答案】A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n、l、m的合理取值要求,可知:
n=1,2,3…,n
l=0,1,2,…,n-1
m=0,±1,±2,…,±l
可见,正确的表示是A、D。
14(多选)下列各组量子数正确的是()。[南京理工大学2004研]
A.n=4,l=3,m=3,ms=+1/2
B.n=4,l=2,m=-1,ms=-1/2
C.n=3,l=3,m=+2,ms=+1/2
D.n=2,l=2,m=-1,ms=-1/2
【答案】AB查看答案
【解析】C选项中,如果主量子数为3,角量子数就必须小于3,D选项同样,故选A、B。
15下列分子中,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的是()。[南京理工大学2006研]
A.PCl3
B.BF3
C.H2Se
D.SnCl2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由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其分子构型。
以A选项为例,我们需先确定它的价层电子对数:
VP=[A的价电子数+X提供的价电子数±离子电荷数(负正)]/2
于是:
所以电子对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再确定其孤对电子数n:
n=4-3=1
所以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
同理可排除其他选项。
16ICl2-中,碘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南京理工大学2005研]
A.sp2杂化
B.sp3d杂化
C.sp3d2杂化
D.dsp2杂化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判断杂化轨道类型的基础是预先知道它的立体结构,根据价层电子互斥模型,ICl2-为AY5模型,故采取sp3d或dsp3杂化,故答案选B。
17下列各组离子化合物的晶格能变化顺序中,正确的是()。[天津大学2006研]
A.MgO>CaO>Al2O3
B.LiF>NaCl>KI
C.RbBr<CsI<KCl
D.BaS>BaO>BaCl2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晶格能是指使离子晶体变为气态正离子和气态负离子时所吸收的能量。其来源于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即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越强其晶格能越大。正、负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大,其晶格能就越大。
18下列各晶体中,熔化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天津大学2008研]
A.K
B.H2O
C.SiC
D.SiF4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对于分子晶体(SiF4)其熔化时只需克服色散力。
19已知下列离子半径:Tl+(140pm)、Ag+(126pm)、Zn2+(74pm)、Cl-(181pm)、S2-(184pm),则在下列物质中属于CsCl型离子晶体的是()。[北京科技大学2012研]
A.AgCl
B.Ag2S
C.TlCl
D.ZnCl2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半径比规则如表1所示:
表1离子晶体构型与阴阳离子半径比之间的关系
AgCl:
Ag2S:
TlCl:
ZnCl2:
故属于CsCl型离子晶体的是TlCl。
20现有以下四种配合物:
(1)[Ni(CN)4]2-,(2)[Fe(CN)6]4-,(3)[MnCl6]4-,(4)[CoCl4]2-
它们的分裂能△从小到大的顺序是()。[北京师范大学2005研]
A.(3)<(2)<(1)<(4)
B.(4)<(3)<(2)<(1)
C.(2)<(1)<(4)<(3)
D.(1)<(4)<(3)<(2)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分裂能△的大小主要依赖于配合物的几何构型,配位体的种类,中心离子电荷和d轨道的主量子数n。综合考虑以上选项,可得正确答案。
21下列配离了中,具有平面四方形构型的是()。[南京理工大学2006研]
A.[Ni(NH3)4]2+μ=3.28B.M
B.[CuCl4]2-μ=2.0B.M
C.[Zn(NH3)4]2+μ=0B.M
D.[Ni(CN)4]2-μ=0B.M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由配合物价键理论可知答案为D。
22在标准态下石墨燃烧反应的焓变为-393.7kJ·mol-1,金刚石燃烧反应的焓变为-395.6kJ·mol-1,则石墨转变成金刚石反应的焓变为()。[天津大学2007研]
A.-789.3kJ·mol-1
B.0
C.+1.9kJ·mol-1
D.-1.9kJ·mol-1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C(石墨)+O2(g)=CO2(g)ΔH1=-393.7kJ·mol-1
C(金刚石)+O2(g)=CO2(g)ΔH2=-395.6kJ·mol-1
C(石墨)=C(金刚石)ΔH3=+1.9kJ·mol-1
23已知C(石墨)ΔcHm?=-393.7kJ·mol-1,C(金刚石)ΔcHm?=-395.6kJ·mol-1,则C(金刚石)ΔfHm?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研]
A.-789.5kJ·mol-1
B.1.9kJ·mol-1
C.-1.9kJ·mol-1
D.789.5kJ·mol-1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金刚石的标准摩尔生成热即为由处于标准状态的石墨生成标准状态下单位物质的量(1mol)金刚石的摩尔焓变。
C(石墨)+O2=CO2;ΔcHm=-393.7kJ/mol;ΔrHm=393.7kJ/mol①
C(金刚石)+O2=CO2;ΔcHm=-395.6kJ/mol;ΔrHm=395.6kJ/mol②
①-②得:C(石墨)=C(金刚石)
故该反应
又因为
解得ΔfHm(金刚石)=-1.9kJ/mol。
24在某密封容器中充入等摩尔数的氢气和氧气使体系的总压为100kPa,然后混合气体点燃让其反应完全,则剩余氧气的分压为()。(反应前后温度、体积相同)。[电子科技大学2009研]
A.25kPa
B.50kPa
C.75kPa
D.100kPa
E.无正确答案可选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H2(g)+1/2O2(g)=H2O(l),反应完全,则剩余气体为氧气,其摩尔数只有原氧气摩尔数的一半,即原气体总摩尔数的1/4。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可知,压力将降到原来的1/4,即25kPa。
25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H2(g)+S(s)?H2S(g):K1?;O2(g)+S(s)?SO2(g):K2?
则反应:
H2(g)+SO2(g)?O2(g)+H2S(g)
的平衡常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研]
A.K1?/K2?
B.K1?·K2?
C.K2?/K1?
D.K1?-K2?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公式即可得出相应K?之间的关系。答案为A。
26将0.5mol难挥发性非电解质溶于4.5mol溶剂中,所形成溶液的饱和蒸气压与纯溶剂的蒸气压之比为()。[天津大学2009研]
A.1:9
B.1:10
C.9:10
D.10:9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拉乌尔定律,溶液的蒸气压为
27同温下,渗透压最大的水溶液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研]
A.0.01mol·kg-1Ba(NO3)2
B.0.01mol·kg-1KNO3
C.0.01mol·kg-1HCOOH
D.0.01mol·kg-1蔗糖溶液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A和B是强电解质,C是弱电解质,D是非电解质。
在同温下,同浓度的化合物,其质点总浓度c的大小依次为A>B>C>D。
根据van′tHoff方程:
即渗透压与质点总浓度成正比。A项溶液渗透压最大。
28将pH=5.00的强酸与pH=-13.00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的pH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法规电子课件
- 打造阅读风尚
-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课件 2.1.6迭代数组
- 移动源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 2025届筠连县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
- 8《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
- 成都中航国际交流中心营销策略报告97
- 广东省普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消防干部授课课件模板
- 库迪咖啡考试试题及答案
- 试驾车用车协议书
- 广告位代理合同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 柴油发电机组维护保养方案
- 2025年云南省正规劳动合同范本
- 《脑干出血》课件
- 2025保定市蠡县南庄镇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DB63-T 2035-2022 草原生态修复工程效益监测及评估规范
- 中煤矿建集团总部招聘笔试题库2025
- GB/T 45418-2025配电网通用技术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