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统编版八年级上第11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课件(共25张PPT)(共25张PPT)
导入
宋代有个大诗人叫苏轼,你们可曾读过他的诗文?我们在七年级上学期曾学过他的一首词,叫《浣溪沙》。哪位同学还能背诵?
这位大文豪才华横溢,但他的命运却不太好。他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其心情可想而知。但他善于自我解脱,与友人张怀民一起夜游承天寺。承天寺的月色在他的笔下,显得澄澈透明,如诗如画。现在让我们与这位大诗人共同夜游承天寺吧!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学习目标
熟读成诵,积累字词,抓住关键词句,深入解读文本。
在吟读、译读、赏读、背读中逐步体悟苏轼微妙复杂的感情。
学习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豪放派代表。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代表作品有《东坡乐府》《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的情感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承天寺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
题目解读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lè)者,遂(suì)/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zǎo)、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诵读课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解开,脱下
想要
门
高兴的样子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衫想要睡觉,(这时)月光照入门内,(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门外。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考虑,想到
名词作动词
取乐,游乐
于是,就
到
寻找
译文: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也
睡觉
一起
散步
在
译文: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形容水的澄澈
交错纵横
大概是
译文:月光照在庭院中,好像积水那样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月光积水
竹柏的影子水中藻、荇
空明澄澈
疏影摇曳
如梦似幻
没有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把庭院中的积水比作月光,突出了月色的澄澈,皎洁。又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间接体现了月色的如梦似幻。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疑问代词,哪
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无所事事的人
罢了
译文:哪一夜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只是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
全文共分三层,请用四字短语简要概括。
叙事赏月缘由贬居寂寞,月色很美
写景庭下月景景色宜人,月光如水
抒情愉悦苦闷“闲人”意深,点睛之笔
把握结构
1、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特别是文中对月光的描写简洁而传神(随物赋形),找到文句品读,然后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月色?运用什么写作手法?
(学习指导:先自主品读思考,然后组内交流讨论)
与苏轼共赏月色
(1)“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
运用拟人,似乎月亮也懂得“我”的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我”为伴慰藉“我”,自然生动。
考点: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积水(静、正面)空明清澈
竹柏—藻荇(动、侧面)摇曳多姿
比喻
明确:运用比喻,把月色比作空明的积水,把月下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以动衬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的皎洁,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摇曳多姿,为全文营造了空明澄澈、清丽淡雅的意境。
1.“闲人”是点睛之笔,你认为哪些语句与“闲”有关?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透露其门庭冷落,无聊之意。
(2)“念无与为乐者”:透露其交友之稀,寂寞之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更是透露其悠闲的状态。
与苏轼共作“闲人”
2、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1)闲人:即清闲的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贬谪之人,无权无职,内心悲凉无可诉说;
(2)又指夜游时的心境,空灵自在,悠闲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
(3)既含自嘲、自我安慰之意,又颇有自许的意味,从中又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
3、结合背景,思考苏轼为何自称“闲人”?“闲人”二字表现了怎样的复杂情感?
赏月的欣喜:月光如水,空明澄澈,赏月之乐溢于言表。
漫步的悠闲:与知音共赏美景,是何等的安闲自适!
人生的感慨: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了如此良辰美景的慨叹。
贬谪的悲凉:被贬的惆怅、悲哀。
自我排遣的乐观豁达:苦闷不得志,却豁达乐观赏月景。
本文通过对庭院优美月色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复杂微妙的心境,表现了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和自我排遣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主旨归纳
从本文中,我们看到了逆境中:非同常人的苏轼;不以得失为怀、宠辱不惊的苏轼;旷达超脱、乐观自适的苏轼……学习本文,我们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应感受到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课文小结
比较《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思想感情、风格、的不同点。
思想感情:
《答谢中书书》表达了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复杂而微妙的感情。
比较阅读
风格:
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很强;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
《记承天寺夜游》:自然成文,渉笔成趣,不事雕饰,天然中见真章。文章所用散句,四言至十言均有,间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余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5共同借款合同中的连带责任担保条款示范文本
- 2025婚礼宴会承包合同模板
- 2025大货车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培训班转让合同协议样本
- 2025关于服务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商业租赁合同范本模板
- 《流行性疾病概述》课件
- 《软件工程》课件设计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 《前庭神经解剖》课件
- 浙江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新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
- (高清版)JTGT 5214-2022 在用公路桥梁现场检测技术规程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 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前宣教
- 农贸市场消防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 2023年湖北宜昌高新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网格员)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患者疼痛管理》课件
- 基于AI人工智能的智慧园区融合感知平台建设方案
- JB T 7689-2012悬挂式电磁除铁器
- 课件-错账更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