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落实医疗核心制度
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内容提要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病历管理制度(略)目的明确医疗责任主体,杜绝推诿现象。要点第一次接诊的医师和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诊疗过程中,首诊医师或科室具有医疗行为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一、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是指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至少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至少1次。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8小时内查看患者,主治医师应在48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应在72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准备工作行走规范:由科主任或三级医师带领二级医师、一级医师,以及进修实习医师鱼贯而入。站位准确:科主任或三级医师和二级医师站在病人的右侧,住院医师和进修实习医师站在病人的左侧。准备充分:住院医师和进修实习医师携带查房所需的资料,包括病历、实验室检查资料、影像资料和查房必需用品等。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住院医师1.详尽汇报病史(诊断思路﹑治疗方案﹑必要的辅助检查)。2.病史特点,治疗情况分析﹑判断,相关检查结果分析﹑判断。3.基本技能考核(选择体检内容﹑考核其步骤﹑手法是否规范﹑正确)。4.查房前准备充分﹑正确。整个过程应完整﹑流畅﹑具有较强的条理性和规范性。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主治医师1.对下级医师汇报的病史进行补充完善并归纳终结。应突出重点,条理清晰。2.对病历的分析(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检查及预后)及提出解决主要问题的能力。3.通过查房反映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和能力。4.基本技能考核。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副)主任医师1.对下级医师汇报内容进行归纳﹑评价。是否进行,归纳﹑评价的水平和能力。2.根据查房病历的不同情况有侧重的分析病史,根据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或指导明确诊断的途径﹑措施﹑治疗和检查的方法,预后判断等能力和水平。3.结合病历,提供和介绍相关的进展情况。4.对下级医师进行提问或考核,及考核的能力和水平。5.检查护理质量(病人的舒适度,基础护理质量及专科护理质量)6.检查病历书写质量(各项签字,检查资料完整)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病房交接班1.医务人员着装整洁,站立端正2.交班口齿清楚,声音响亮,交班思路清晰,重危病人重点交班3.医师对重点病人补充交班内容医疗措施落实1.医嘱开具规范,内容清楚、完整2.检查申请单描述清楚,检查目的明确,有具体检查时间(包括预约及病房安排)3.治疗医嘱执行到位、规范三、会诊制度急诊会诊制度1科内会诊制度2科间会诊制度3全院会诊制度4院外会诊制度5外出会诊制度6急诊会诊三、会诊制度通知形式电话时限要求10分钟科内会诊会诊对象:科内疑难病例、危重病例、手术病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病例或具有科研教学价值的病例等。召集人:科主任或总住院医师。科间会诊会诊对象:患者病情超出本科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需行科间会诊。时限:24小时内资质: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三、会诊制度全院会诊会诊对象:病情复杂或特殊,涉及多科室、多专业的病例。申请程序:经治医生申请经科主任同意;报医务部同意后由医务部指定并决定会诊日期。准备:会诊科室提前1-2天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要、会诊目的和拟邀请人员报医务部,由其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主持人:一般由申请会诊科室主任主持,特殊情况下可由业务副院长和医务部主任主持。记录:主管医师认真做好会诊记录,并将会诊意见摘要记入病程记录并执行会诊意见,如未能执行,需经科主任同意,并在病程记录中说明理由。三、会诊制度院外会诊会诊对象:经院内会诊后确实无法解决的疑难、危重或特殊病例。申请程序:经治医生申请经科主任同意,填写《会诊邀请函》报医务部联系相关医院。外出会诊会诊资质: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高年资主治医师。申请程序:外院提供书面会诊邀请函,经医务部同意并备案后方可外出会诊。医疗纠纷:专家在外出会诊过程中发生的医疗纠纷争议,如系医院派遣的,医院将按相关程序协助邀请医疗机构共同依法处理;如系私自外出的,医院不但不承担任何责任,还要依法追究责任人的相关责任。三、会诊制度1.特级护理分级原则①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②重症监护患者;③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④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⑤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⑥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⑦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四、分级护理制度护理要点①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②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③根据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⑤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⑥实施床旁交接班;⑦给予患者全面生活护理。四、分级护理制度2.一级护理分级原则①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②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④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四、分级护理制度护理要点①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及功能锻炼;⑥给予或帮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四、分级护理制度3.二级护理分级原则①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②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护理要点①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及功能锻炼;⑥帮助或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四、分级护理制度4.三级护理分级原则①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②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护理要点①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了解患者反应;④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及功能锻炼;⑤指导患者完成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四、分级护理制度目的确保诊疗工作的连续性,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要点病区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值班医师严禁擅离职守。未取得执业资格的本院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不得独立承担值班任务。临床值班医师负责非办公时间及假日全科临时性医疗处置,急危重症患者的观察、治疗和抢救、急会诊、急诊入院患者的检诊与处理及首次病程记录书写等,同时应协助值班护士做好病区管理工作。五、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病区每日晨会集体交班一次。值班医师应详实汇报急诊入院、手术、危重、抢救、特殊检查和治疗等患者的病情变化、处理转归等情况,危重患者应做到床边交班。临床值班医师原则上次日晨会交接班后照常参加本组查房、手术等日常工作,结束后方可休息,节假日值班者在节假后安排补休。五、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目的尽早明确诊断,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高诊断符合率、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要点讨论对象: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等病例。参加人员:由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持,召集本科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及相关人员参加。
六、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主管医师职责:整理完善相关材料,书写病历摘要,做好发言准备。同时应对讨论过程做好书面记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记录内容: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意见等,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六、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目的及时有效抢救急危重病员,提高抢救成功率。要点一、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工作。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特殊患者或需跨科协同抢救的患者应及时报请医务部、护理部和分管院长,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二、各科室接到抢救急会诊通知,应由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参加抢救工作,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如因其他医疗工作需要无法及时会诊,应由住院总医师或者值班医师先到达现场参加抢救,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延误抢救。七、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三、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各种技术操作规程,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严防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四、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诵一遍,并与医师核对药品后执行,医师应及时补开医嘱。五、抢救过程应由责任医师及时、详实、准确记录,抢救过程中来不及记录的,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七、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六、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七、安排有权威的专门人员及时向患者家属或单位讲明病情及预后,以取得家属或单位的配合。涉及到医疗纠纷及法律法规的,应及时报医务部、护理部等相应部门。八、需跨科抢救的危重患者,原则上由医务部或分管院长领导抢救工作,并指定主持抢救工作者。九、抢救工作期间,药房、检验、放射或其他特检科室,应满足临床抢救工作的需要,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拒绝或推迟,后勤保障部应保证水、电、气等供应。十、科主任、护士长应定期对抢救病例组织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水平。七、危重患者抢救制度讨论对象重大、疑难、致残、重要器官摘除及新开展的手术。讨论内容诊断及其依据;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要点及注意事项;手术可能发生的危险、意外、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是否履行了手术同意书签字手续(需本院主管医师负责谈话签字);麻醉方式的选择,手术室的配合要求;术后注意事项,患者思想情况与要求等;检查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八、术前讨论制度目的总结死亡病例的诊疗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讨论时限死亡病例,一般情况下应在1周内组织讨论;特殊病例(如:存在医疗纠纷的病例)在24小时内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发出后1周内进行讨论九、死亡病例讨论制度讨论程序由主管医师汇报病情、诊治及抢救经过、死亡原因初步分析及死亡初步诊断,然后集体讨论。讨论内容诊断、治疗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以及经验教训。讨论记录详细记录在死亡讨论专用记录本中,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等,并将形成一致的结论性意见摘要记入病历中。九、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医嘱查对制度(1)处理医嘱时,应查对医嘱是否符合书写规范,并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2)各班应查对医嘱。输入电脑或处理医嘱者、查对者均需签全名,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并有记录。(3)对有疑问的医嘱,查清后方可执行。(4)抢救患者,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由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安剖,必须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弃去。抢救完毕,嘱医生及时补全医嘱并签名,执行时间为抢救当时时间。(5)护士长每周总查对医嘱一次。十、查对制度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输液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备药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和有效期。(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失效。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3)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配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4)凡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在试验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试验结果应由执行者和复查者双签名。阴性者方可使用。(5)发药和注射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核对无误后执行。十、查对制度发药查对制度药学人员调剂处方前应对处方用药的适宜性进行查对审核: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剂型与给药途径;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等。药学人员调剂处方时应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规格、数量、标签;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药学人员对麻醉、精神药品处方的查对处方颜色是否正确,处方内容是否齐全,处方剂量是否超限,处方与病历是否相符,处方医师是否具备麻醉处方权。十、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采血样时查对: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交叉配血时查对:输血科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时可除外),正确无误时进行交叉配血。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值班时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自己复核,准确无误后填写配血试验结果。取血时查对: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输血前查对: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输血前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十、查对制度手术查对制度手术前:接病员时应查对病员的姓名、性别、科别、床号、诊断、手术名称和术前用药、术中备用的特殊药品或者特殊耗材等。手术前手术医师、护士、麻醉师应再次查对病员的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手术中:切除病灶或器官时,应再次核实,确认无误后方可实施切除手术。凡进行体腔或者深部组织手术,应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由手术护士签字确认。术中切除或者留取的标本应与标签、病历、病理申请单一同核对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等基本信息以及标本的名称、部位、数量,及时送检。手术后:病员送回复苏室、病室或者监护室时,交接双方应再次对病员的基本信息、生命体征、用药情况进行查对交接。十、查对制度核查三方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核查内容及流程1.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十一、手术安全核查制度2.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3.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4.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十一、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分级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十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医师分级
(1)住院医师①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②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2)主治医师①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②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3)副主任医师:①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②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十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各级手术医师权限
(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2)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3)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一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二级手术。(4)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5)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主持三级手术。(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7)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在特殊情况下可主持部分四级手术。(8)对资格准入手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十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审批权限
(1)常规手术①四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医师签发手术通知单。②三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医师签发手术通知单。③二级手术:科主任审批,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报批手术通知单。④一级手术:科主任审批,低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报批手术通知单。
各级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遇到未预测的特殊情况,需施行的手术超出自己的手术权限时,应立即口头上报请示,由具备实施手术的相应级别的医师主持手术;紧急抢救生命的手术,按照急诊手术规定处理。术后24小时内完善相应的手术审批手续。十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2)特殊手术
由科主任主持术前讨论,填写《手术审批单》,签署意见后报医务部审核,分管副院长审批,医务部备案。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①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的;②被手术者系特殊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著名专家、知名人士等。③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手术的;④存在医疗纠纷隐患的;⑤非计划重返手术室的;⑥高风险手术;(是指手术科室经科主任认定的存在高度风险的任何级别的手术)⑦外院专家来院手术的;(异地行医必须按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执行)⑧属于科室本年度新技术、新项目及科研项目手术;⑨年龄大于75岁的三级以上的手术。十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3)急诊手术
原则上应有具备实施手术的相应级别的医师主持手术,但在需紧急抢救生命的情况下,在上级医生暂时不能到场主持手术期间,任何级别的值班医生在不违背上级医生口头指示的前提下,有权、也必须按具体情况主持其认为合理的抢救手术,不得延误抢救时机。术后24小时内完善相应的手术审批手续。(4)外出会诊手术
执业医师被邀请外出会诊手术,必须按照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执业医师法》的规定执行,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在医务部备案。手术医生所主持的手术不得超出本规定相应手术级别,不得应邀主持不具备相应手术级别的医疗机构开展超范围的手术。十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是指某项或某类检验(查)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十三、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的目的(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患者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验(查)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疗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十三、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一)检验科“危急值”报告范围K:2.6~6.5mmol/LNa:120~160mmol/LCa:1.75~3.5mmol/LCr:高限880μmoI/LGlu:2.8~25mmol/LAMY:高限1000U/LAPTT:高限70SINR:高限4.0Hb:低限50g/LWBC:1.0~30109/LPLT:30~1000109/LPH:6.8~7.8CHE:低限500U/L十三、危急值报告制度(二)放射科“危急值”报告范围1.头颅:颅内巨大血肿、弥漫性脑挫伤、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脑干血肿或大脑主要供血动脉主干梗死、超过半球的脑肿胀伴明显中线移位、粉碎性骨折、凹陷性骨折超过2CM。2.脊柱:骨折致椎管狭窄超过一半、椎管内血管等压迫脊髓超过一半伴明显截瘫、上颈段脊髓损伤。3.胸部:气管、支气管异物、张力性气胸超过50%、大量液气胸,胸腔大量出血、大量心包积液,大量纵隔气肿、气管破裂、肺动脉主干梗塞、主动脉夹层急性发作或破裂。4.腹部:空腔脏器破裂致大量气腹、大量腹腔内出血,肝脾胰肾等实质脏器严重损伤、急性脾栓塞、腹腔内大血管栓塞或破裂,主动脉夹层急性发作或破裂,泌尿系损伤破裂或妇科疾病致盆腔大量积液积血,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十三、危急值报告制度(三)超声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1.心包填塞2.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急性二尖瓣腱索断裂4.急性心肌梗死5.心脏人工瓣膜急性机械性故障或严重瓣周漏6.胸腔出血7.急性腹腔出血(外伤、肿瘤破裂、宫外孕及黄体破裂)8.睾丸扭转9.血管栓塞10.胎盘早剥11.胎儿心动过速或缓慢十三、危急值报告制度(四)心电图检查“危急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分公司承包经营合同管理细则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舞台防雨棚施工安全保证书3篇
- 2023年教学专用仪器项目构思建设方案
- 2024年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资源共享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XX医疗设备采购合同书范本预览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数据保密及处理协议3篇
- 2024年终止合作协议3篇
- 2024高效项目管理协议样式版
- 2024年钢筋供应与工程分包具体合同版
- 2024深圳二手房屋装修改造合同
- 滞销风险管理制度内容
- 关于物业服务意识的培训
- JJF 2184-2025电子计价秤型式评价大纲(试行)
- 排污许可证办理合同1(2025年)
- GB/T 44890-2024行政许可工作规范
- 上海科目一考试题库参考资料1500题-上海市地方题库-0
- 【7地XJ期末】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 设备操作、保养和维修规定(4篇)
- 2025年度日历台历黄历模板
- 医疗行业十四五规划
- 施工临建布置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