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
幼儿园科学教学方案1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磁力的大小。
活动过程:
1、预备布、被子带领幼儿观看试验:磁铁能穿过布,但不能穿过被子。
2、引发幼儿争论:为什么磁力可以穿过布穿那不过被子?
3、师生再次试验:用磁铁透过木盒盖使别针动起来,引导幼儿熟悉到,随木盒盖的'加厚,磁力最终动不了别针。
4、幼儿自己做试验并记录:
为幼儿供应大小不同的磁铁和别针,让幼儿记录大小磁铁一次分别可吸多少别针。
幼儿园科学教学方案2
目标:
⒈对现代通讯工具感爱好,有制造、创造的欲望。
⒉进展观看、比较的力量和语言表演力量。
⒊了解现代通讯工具是多种多样的。知道它能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便利。
预备:
电话机、手机、子母电话机、老师名片。
电视机、摄像机、实物投影仪、大屏幕、射屏仪。
过程:
⒈通过观看比较,了解电话机、手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⑴引出课题:
(大家坐定后,电话铃声响起)老师去接电话,然后告知小伴侣,新馨花园幼儿园的小伴侣请你们去做客。
(手机铃声响起)谁情愿接着个电话?电话里告知你什么?
提问:第一个电话是用什么接听的'?其次个电话又是用什么接听的?
⑵比较电话机和手机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请幼儿认真观看,电话机和手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伴侣可以把你的发觉告知旁边的小伴侣)
老师小结:电话机和手机都有数字按键和其他功能键,都能打电话和接听电话,但手机是一种移动电话,它没有电话线,它是靠天线放射和接受声音和各种信息的,可以随身携带,比一般电话机更便利。
⒉依据已有阅历,让幼儿回忆、叙述电话机、手机的使用方法,了解其用途。
⑴你们打过电话吗?你是怎样打电话的?(打电话或手机时都要先拨对方号码。)
⑵你给谁打过电话?为什么事情打电话?(亲人问候、联系伴侣、请假、遇急事通知别人等)
⑶还有什么特别状况也需要打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查电话114、查时间117、天气预报121等)
⑷象这些紧急电话能任凭打吗?为什么?
⒊了解其他通讯工具,扩大幼儿学问面。
⑴你们还见过或打过哪些电话?(幼儿叙述后看录像)
⑵除了用电话和别人联系外还有什么工具也能使我们相互联系,把消息告知其他人?(幼儿叙述后看录像)
⑶这些东西都是干什么用的?
⑷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什么好处?(便利、传递消息速度快)
⒋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制造、创造的欲望。
科学家们可真聪慧,创造了这么多的通讯工具,我们小伴侣也来做个小小创造家,你想设计什么通讯工具?
时间不早了,你可以把你的创造用各种通讯工具告知我们。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传真号和e-mail地址,我等着你们的创造哦!
幼儿园科学教学方案3
活动目标
1.熟悉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云,绽开想象力。
2.结合各种气候观看云的变化。
活动预备
1.Ppt课件:多变的云
2.课件:图片-奇异的云
教学具图片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奇异的云
老师:小伴侣认真看看图片上是什么?
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云。
2.观看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云
Ppt课件演示:多变的云
(1)乌云
看一看在大雨来临之前云的'颜色变成什么样子?
告知幼儿这是“乌云”。
(2)下完雨后看看天空变成什么样子。
下完雨后,天晴了,消失彩虹云。
(3)云海
小伴侣你看这朵云像什么?
老师:这些云彩真美呀。
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云。
3.老师给幼儿讲故事“云是什么?”
托班科学活动教案——纸宝宝伴侣
活动目标:1、看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纸。
2、尝试用团、抛、踢等不同的动作玩纸,体验活动的欢乐。
活动预备:
餐巾纸、手工纸(红黄蓝绿)、报纸、超市的广告纸;纸箱等帮助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这是——出示纸袋。可以放什么?我在纸袋里放了,宝宝喜爱的纸,猜猜看是什么纸?
2.看看讲讲。
(1)餐巾纸(生活)---边出示边说这是---餐巾纸。
老师提问:餐巾纸帮宝宝擦什么?你是怎么擦的?
儿歌:餐巾纸,折起来,擦鼻涕,真洁净。
(擦过的餐巾纸放哪里?)
(2)我的纸袋里还有——出示手工纸(颜色)
提问:这是什么颜色的手工纸?(红黄蓝绿)手工纸可以干什么?(可以剪、可以撕)
嬉戏:手工纸变变变,变架飞机飞飞飞……
(3)超市的广告纸(认说日常用品)---
提问:小伴侣在广告纸上看到了什么?
争论:你想到超市买什么东西?
(4)我们再看看,纸袋里还有——报纸(新闻)
提问:报纸是谁看的?报纸上有什么?
小结:宝宝长大了,也来看新闻、看故事。
3.玩报纸
(1)超级捏捏捏!(团成球)
捏捏捏,用力捏。谁的球小?谁的球大?
(2)抛——我的报纸球,飞起来喽!
踢——我的报纸球,踢起来喽!
滚——我的报纸球,滚过来喽!
4.送纸球宝宝回家。
幼儿园科学教学方案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摸弄,引起幼儿对球在斜面上滚动的现象感爱好。
2、学习用语言和图表表达自己的操作和体验。
二、重点与难点
1、物体在斜面上会移动的。
2、在不同的坡度上,物体移动的速度是不同的。
三、活动预备:
1、幼儿在科学角活动中已对物体的滚动发生爱好。
2、已学习过作单一物体的观看记录。
3、网球、洗衣板、积木、记录纸、笔等。
四、活动流程
设疑探究——争论体验——记录延长
五、活动过程
一、初次探究
1、设疑:怎样不用力推,球也能滚起来。
2、探究:幼儿自由的操作摆布,老师巡回观看。(可能消失:板的一端放在腿上、椅子上、积木上,手拿着板的一端往上提等等)
3、争论:
(1)幼儿叙述自己的`方法并演示。
(2)小结:板的一端垫高了,不用力推球就会从高的地方往下滚。
二、再次探究
1、设疑:请小伴侣两个人一起玩,想方法使两只球在板上滚的快慢不一样。
2、探究:幼儿自由结伴操作摆布,老师巡回观看。(可能消失:两块板都是平整的面朝上。但积木垫的凹凸不一祥。或者是,一块板的面是平整的,一块板的面是凹凸不平的,积木垫的一样高)
3、争论:
(1)幼儿叙述合作的经过,并进行演示。
(2)小结了两块平整的板面,积木垫的低不一样,的滚动快慢也不一样,垫的高的板球滚的快,垫的低一点的球滚的慢。两块积木垫的一样高,平的一块球滚的快,凹凸不平的一块板球滚的慢。
4、幼儿体验
三、记录
1、请小伴侣把玩的方法记录下来,让大家一看就明白。
2、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记录。
四、延长:
今日我们玩的是球,那么别的东西放在上面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
幼儿园科学教学方案5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水生的名称及其生活习性。
2、知道要爱护水的清洁环境。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奇怪 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觉、探究和沟通的爱好。
活动预备:
1、观看有关内容的动物世界录像或图片。
2、纸、笔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
问:你知道有哪些动物生活在水中,它们的名字叫什么?
2、观看有关内容的动物世界录像或图片,幼儿熟悉水里的动物。
(河里的、池塘里的、海洋里的)
3、布置三个环境(海洋、河、池塘),幼儿绘画自己喜爱的水生动物,送它们回家。
4、争论:为什么要这样放?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5、老师小结。
活动延长:
续继探究了解有关水生动物的学问。
幼儿园科学教学方案6
活动目标:
让幼儿操作、探究、发觉磁力具有穿透性的现象。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猜想磁力可以穿过什么,并在活动室里查找磁力可以穿过的物品。
2、幼儿分类验证材料:纸、木头、玻璃、布、瓷、植物叶子、橡胶等。
3、老师小结:磁力具有穿透性。
幼儿园科学教学方案7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感官感知西兰花的形状特征及构造特点。
2.能乐观参加探究和争论活动。
活动预备
1.动画片:水果串(西兰花)
2.ppt:西兰花
动画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激发幼儿爱好。
1.动画片:水果串
2.提问:
--水果串美丽吗?
--美丽的水果串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有哪些蔬菜和水果?
--中间插水果的想花朵一样的`花叫什么花呀?
老师:看出来了吗?它是什么?
二、运用自己的感官,探究西兰花的特征。
1.探究西兰花的外部特征。
(1)出示西兰花,引起幼儿观看的爱好。
老师:今日,我把这神奇的东西带来了,看,这是什么?
小结:它是一种蔬菜,它的名字叫西兰花,像花朵一样的蔬菜可不多,
你还看过神奇蔬菜像花朵的呢?
(2)仔细地观看,看看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吧自己的发觉告知大家。
引导幼儿看看、摸摸、捏捏、闻闻、掂掂,多方面感知。
叫师:你发觉了什么?(鼓舞幼儿把自己的发觉告知大家)
小结:西兰花看上去有点像球,,闻一闻有点芳香,掂一掂还有点重。
2.感知西兰花的内部特点
(1)熟悉西兰花
老师:西兰花的身体长什么样子呢?
小结:西兰花是绿色,我们看到的西兰花是身长满小棵粒组成花状,整体很像一个大花朵。
(2)幼儿动手剥西兰花。
老师:你发觉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小结:原来西兰花身体都是小颗粒似小球组成的。
3.感知吃蔬菜的好处。
(1)争论蔬菜的好处。
老师:你还吃什么蔬菜?我们为什么要吃蔬菜呢?
小结:每一样蔬菜里面都有很丰富的养分,多吃西兰花,青菜、菠菜……身体可以健康,
还可以防止感冒哦。
(2)观赏用西兰花做成的菜。
PPT图片演示
三、活动结束
请幼儿中午吃饭时认真品尝清炒西兰花。
(活动前老师以了解食堂中午的食谱里有清炒西兰花。)
幼儿园科学教学方案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有的东西在水里沉,有的东西在水里浮,引起幼儿对沉出现象的爱好。
2、让幼儿知道,人们利用沉与浮的原理制造创造了船,造福人类
3、培育幼儿的制造性思维,进展幼儿探究求知的精神。
活动预备:
幼儿预备:水、玻璃杯、肥皂盒、能沉能浮的各种物体如:玻璃球、珠子、石子、铁钉、纸片、塑料娃娃乒乓球、积木、空瓶子、钥匙、橡皮泥、树叶、小碗、磁铁、笔、)若干。
等
老师预备:水、透亮 的玻璃缸、玻璃瓶、橡皮泥、同一大小,同样颜色的铁球和皮球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幼儿听音乐进试验室,看到各种试验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孩子们,想不想从学校好本事,将来成为一名了不起的科学家呢?今日请小伴侣来当小科学家,一起做试验,学习新的学问。
二、试验
幼儿尝试(1):谁沉谁浮
请小伴侣看盒子里有什么东西,请你把它们轻轻地放到水里,认真观看,谁沉谁浮?
幼儿尝试.
得出结论:有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落(沉)入水底。
老师总结:象乒乓球、积木、空瓶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浮,象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沉。
幼儿尝试(2)重沉轻浮
同一个玻璃瓶放在水里,封口不装水时,浮在水面上,装满了水时,沉到水底下,这是为什么?(让幼儿边试验,边观看,边争论)
老师总结:不装水时,玻璃瓶子里有空气,空气很轻,所以就浮。装满水时,瓶子里没有空气,所以就沉下去。
幼儿尝试(3)外形与沉浮
同一个橡皮泥,把它团成球状时沉究竟下,把它做成船的外形时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让幼儿做试验)回答。
老师总结:橡皮泥捏成船形,里面有空气,所以就浮在水面上,团成球,没有空气,所以就沉究竟。
幼儿尝试(4)区分两个球
区分同一大小,同一颜色的铁球和皮球,(让幼儿想方法区分)
老师总结:掂一掂、捏一捏、拍一拍、放到水里看一看,就知道,哪个是铁球,哪个是皮球。
幼儿尝试(5)
老师提出尝试题:沉与浮在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应用?
幼儿尝试回答:救生圈的应用、淘米做饭时的应用以及在轮船、潜水艇上的应用等。
老师总结:我们刚才做了许多的.试验,知道了有的东西在水里沉,有的东西在水里浮,同一件东西,在不同的状况下,有时沉,有时浮。人们很聪慧,利用沉浮的原理,制造创造了许多的东西,盼望小伴侣从学校好本事,长大当科学家,创造新的东西,为人类做很多事情。
三、活动延长:在日常生活中观看,还有哪些物体是利用沉浮的原理制成的。
幼儿园科学教学方案9
科学意图:
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制作和观测,了解观测风向的仪器风向标的基本原理,学会用风向标观测风向的方法。
材料预备:
吸管、卡纸、顶端为珠子的大头针、+塑料珠子、带橡皮擦的铅笔。
制作方法:
(1)将吸管两头分别剪开一条缝隙。
(2)用卡纸分别剪一个小三角形和一个大三角梯形做风向标的箭头(小三角)和箭尾(大三角梯形),并把它们插在吸管两头。
(3)将大头针插入吸管中间,并穿过一颗珠子,插在铅笔的橡皮擦上。
(4)把铅笔固定在一个位置,标明东、西、南、北,风向标即制作完成。
试验操作:
把风向标放在户外高处,依据箭头指的方一直推断风向。
指导建议:
●引导幼儿留意观看风向与风向标箭头所指方向的关系,了解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提示幼儿,吸管和上下塑料珠之间不要挨得太紧,以吸管能自由转动为宜。
拓展与替代:
◆可用小旗、布条、纸条等来制作简易风向标。
◆有风的时候引导幼儿观看物体(如树枝)的摇摆,以此来推断风向。
科学小学问:
风是有方向的,风吹来的方向即为风向。风向标是一个不对称外形的物体,重心点固定于垂直轴上。当风吹过,对空气流淌产生较大阻力的一端(箭尾)便会顺风转动,使风向标的箭头永久指向风的`来源。其原理其实特别简洁:箭尾受风面积比箭头大,若箭头及箭尾均受风,箭尾必会被风推后,使箭头移往风的来源。
科学反思:
喜爱受人欣赏、想象和动手制作,是幼儿共有的特点,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学问更重要,由于学问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学问进化的源泉。孩子想象力的培育是特别重要的。在制作及使用工具过程中,培育动手力量,体验胜利的乐趣。赏识每个幼儿,赏识是促使幼儿放飞抱负的催化剂。
幼儿园科学教学方案10
活动目标:
1.了解面粉光滑、细、轻、白色、无味的基本特征。
2.知道食用面食的好处。
活动重点:感知面粉的基本特征。
活动难点:学习如何和面,了解面粉和水的比例调配。
活动预备:
面粉一袋、水、量杯、量勺、盆、盘子、筷子、面团一个、记录表、不同种类的面食图片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猜一猜,了解面粉特征
“盘子里盛放了一样奇妙的东西,珍宝们看一看,它是什么颜色的?”(白色)
“小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光滑的)
“用手指来捻一捻,觉得怎么样?”(很细)
“吹一吹、看一看、它会怎么样?”(像粉一样,轻轻的飞起来)“鼻子闻一闻它有没有味道?”(没有)
小伴侣们猜一猜,它是什么?(面粉)
老师小结:面粉的颜色是白色的、摸上去是光滑的、感觉又细又软的、吹一吹很轻,闻起来没有气味。
二、和面
1.如何将面粉变成面团
出示事先预备好的面团,与面粉并列摆放,“小伴侣们想一想,如何将面粉变成面团呢?”(将面粉与水融合到一起进行和面)
2.和面方法及调配比例
尝试配比,老师:“看,这是面粉,这是水,现在它们两个要来做好伴侣啦。”用量勺取3勺面粉放入盆中,使用量杯加入5ml水,用筷子进行搅拌(特殊提示:和面时不能一次将水加足)看一看面粉是否能够和成面团。
再次加入1ml水,请小伴侣们认真观看面粉的变化。以此类推,逐一加入适量水,直到面粉变成面团。
3.幼儿动手制作面团
依据上述老师示范的方法,幼儿自己动手,尝试和面,并将和面过程用记录表进行记录。
三、了解面食的`好处
出示不同种类的面食图片,让小伴侣们想一想,这些好吃的食物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呢?(面粉)食用面食都有哪些好处?(幼儿自主叙述)老师小结:1.面食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粗纤维及钙、铁、磷等丰富的养分素。2.面食含有能缓解分解的糖分,可以供应身体机能所需的热能,而且易消化。3.面食有健脾养胃的作用。
四、提倡幼儿喜爱吃面食
活动延长:
《面点屋》小伴侣们将自己和好的面团拿到面点屋,用面团制作面点并进行装饰。
活动反思:
幼儿对此次活动没有表现出极其深厚的爱好。
幼儿园科学教学方案11
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观看青蛙,初步了解青蛙的形状特征及生长过程。
2、使幼儿知道青蛙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预备:硬件方面:青蛙玩具或图片青蛙的生长过程图小蝌蚪
软件方面:事先饲养小蝌蚪
教学过程:
一、(出示幻灯:小蝌蚪)引出课题,激发幼儿观看青蛙的爱好。
小伴侣今日老师带来了一位伴侣,请你们看一看是谁呢?(小蝌蚪)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青蛙)
二、(出示幻灯:青蛙)让幼儿观看青蛙的形状特征。
“呱呱呱,呱呱呱”小伴侣你们好!我是玩具厂的叔叔依据青蛙的样子做成的青蛙玩具。
提问:1、青蛙长得怎么样的?
2、眼睛、嘴巴怎么样的?
3、肚皮、背是什么颜色的`?
4、青蛙有几条腿?
5、青蛙有颈吗?头能转动吗?
6、青蛙生活在什么地方?
三、初步引导幼儿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现在,小伴侣们都熟悉我了,但你们知道我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吗?
1、幼儿先借助已有的阅历叙述青蛙的生长过程。
2、(出示幻灯:青蛙的生长过程图)引导幼儿观看。
提问: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青蛙爸爸和妈妈身下宝宝的时候是怎么样的?渐渐长大后又变成怎么样了?最终又变成怎么样了?
3、嬉戏《蝌蚪宝宝变青蛙》,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青蛙的生长过程。
①假如你是一只蝌蚪宝宝,圆溜溜的,用身体的动作怎么做?
②变成小蝌蚪了怎么做呢
③长出后退怎么做?
④长出后退怎么做?
⑤脱掉尾巴怎么做?
最终,老师做青蛙妈妈,幼儿做宝宝一起嬉戏,将青蛙的生长过程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四、知道青蛙与人类的关系。
1、青蛙有什么本事?
2、青蛙对我们人类有这么大的用处,我们应当怎样爱护青蛙呢?
幼儿园科学教学方案12
设计思路:
今日我的这个活动是围绕我们的课题《大班幼儿乡土嬉戏制造性玩法的讨论》来设计的,《课程指南》指出:“大班幼儿由于小肌肉运动技能的进展,儿童的双手很灵活,操作物体的力量大大加强,在体育活动中经常会别出心裁,想出独特的`玩法。”因此我们依据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投放了一些能激发幼儿制造性的材料,引发孩子制造性地玩。同时我们在平常的活动中发觉孩子们关注自己的较多,不太擅长与同伴合作嬉戏,因此今日我设计这一活动,鼓舞孩子们制造性的玩,并有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乐观探究玩弹珠的各种方法,学习与同伴合作嬉戏。
2、能将嬉戏结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提高记录的力量。
活动预备:
弹珠若干、有洞的板3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看看今日我们要和谁来玩嬉戏?
二、自由玩弹珠:
乐观探究弹珠的各种玩法,提高合作力量
1、今日,老师为大家预备了一些材料?
分别观看各种材料,想想可以怎么玩?
请小伴侣自己选择活动材料,并自由分组。
2、幼儿自由玩弹珠,老师指导。
集体沟通:你们小组是怎么玩的?
幼儿演示嬉戏玩法,并介绍怎样玩算赢。
三、玩弹珠竞赛:学习记录的方法
1、你们想不想来一次玩弹珠竞赛?把你们竞赛的状况记录下来,在竞赛时请大家遵守嬉戏规章。
2、幼儿再次嬉戏,老师指导
3、幼儿介绍记录表
老师为获胜的幼儿发小奖品。
幼儿园科学教学方案13
一.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总结与推广优秀教学阅历,推动新课程的实施,促进幼儿园特色的讨论与形成,并以此作为培育老师的契机和抓手,提高老师的专业化力量,打造一支理念新、力量强、业务精的优秀老师队伍,使老师把握正确的园本教学,特开展本次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21日
三.评委名单:
业务园长及各班班主任
四.详细要求
1、教学活动设计必需每位老师以音乐领域内容为教学内容,自已分析理解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并制定出自己的教学活动方案。
2、活动设计限于集体教学活动,有肯定的.创新性,每篇设计以一个课时为单位,并标明年龄段和内容出处。
五.优秀教学活动设计评价:
l.活动设计思路清楚、重点突出、有效而富有共性。
2.活动目标定位具有适切性,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基本吻合本次活动的特质。
3.活动内容具有挑战性,重难点把握得当,符合幼儿阅历特点。
4.活动过程具有嬉戏性和制造性,并与目标相匹配5.教案书写规范,并突出各环节老师重点关注的问题。
六.奖项设置:
一等奖6名,二等奖8名。
幼儿园科学教学方案14
一、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探究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操作感知孔越多,喷泉喷得越低;孔越少,喷泉喷得越高。
3、在活动中体验发觉胜利的欢乐。
二、活动预备:
1、材料预备:
一样大小的瓶子、瓶盖(孔的大小相同、数量不同)、大小粗细相同的针管、水、水盆、地毯、报纸、记录表格、抹布。
2、幼儿阅历预备:
会玩喷泉。知道用力大,水喷得高;用力小,水喷得低。
三、活动过程:
(一)一个孔和两个孔的喷泉哪个喷得高?
1、提出问题:
幼儿充分体验玩“喷泉”的乐趣,并提问:“一个孔和两个孔的喷泉哪个喷得高?为什么?”
2、幼儿猜想并记录:
鼓舞幼儿大胆猜想,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3、试验验证:
老师留意观看幼儿,了解幼儿的问题和发觉并给以适时的支持与关心。
预想与对策:
(1)玩的过程中存在操作技能上的问题,如喷泉的水柱总是喷到脸上、手上,有时瓶子爱倒:关心幼儿发觉操作技巧中的问题,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没有留意到要进行比较才能辨别出哪个喷泉的'水柱喷得高: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指导幼儿合理的分工与合作,轮番使用操作材料,边操作边观看。
4、结果与争论:
鼓舞幼儿大胆与同伴沟通,关注每个幼儿的发觉和感受,获得一个孔的喷泉喷得高、两个孔的喷泉喷得低的阅历。
(二)几个孔的喷泉喷得最高?
1、提出问题:出示三个孔的喷泉,并提问:“几个孔的喷泉喷得最高?几个孔的喷泉喷得最低?为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个人保险代理合同
- 2025候车亭合同以及候车厅灯箱制作合同
- 2025二手(商品房)买卖合同书
- 2025服装代加工合同范文
- 2025合同范本梨园承包合同模板
- 工程承包合同简单模板
- 2025中外货物买卖合同版
- 2025标准质押借款合同标准范本
- 2025建设工程技术咨询合同「标准版」
- 2025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标准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 2025届高考作文押题预测5篇
- 节前物业安全培训
- 一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阿里巴巴国际站:2024年珠宝眼镜手表及配饰行业报告
- 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的器官损伤
- 手术室护士考试题及答案
- 牙膏项目创业计划书
- 单位食堂供餐方案
- DB42-T 2204-2024 湖沼湿地温室气体通量监测技术规范
- 急性会厌炎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