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陶母剪发待宾_第1页
晋陶母剪发待宾_第2页
晋陶母剪发待宾_第3页
晋陶母剪发待宾_第4页
晋陶母剪发待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代秦简夫所著剧本晋陶母剪发待宾01简介成语链接渊源作者目录03050204基本信息写晋代陶侃对母亲十分孝顺,他的母亲也以信义严格要求他发奋上进。一次来了客人,因家里贫困,无钱购物招待。陶母就剪掉自己的头发卖钱待宾,给儿子作了榜样。后来陶侃果然成名。这部戏,比较多地宣扬了封建的义夫节妇,孝子贤孙等伦理道德。简介简介《剪发待宾》,全名《陶贤母剪发待宾》。

渊源渊源剪发待宾——伟大的母亲陶母湛氏。陶公少有志气,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陶侃(公元259—334年),原籍都昌,后迁居庐江郡寻阳县。陶侃少年丧父,家境贫穷,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湛氏是位坚强的女性,她立志要把儿子培养成才。在这一特定的环境里,湛氏对陶侃管教很严,恩威并重,贤如孟母。她自己纺线织布,资助儿子同知名人物结交朋友。当时,同郡人范逵很有名望,被荐举为孝廉。一次,范逵途经陶侃家投宿,车马仆人众多,又值冰天雪地,寒风呼啸。陶侃家室如悬磬,一贫如洗,仓促间陶侃无以待客。母亲对儿子说:“你只管在外面留住客人,我自有办法。”湛氏的头发很长,一直垂到地上,只见她拿出剪子,“咔嚓”一声,把自己的头发剪了下来,做成两套假发,拿出去变卖,换回几斛米。她又去砍掉房屋的柱子,割下一半做柴禾,马儿没有草料,又把自己床铺上的草垫子剁碎当马料。成语成语剪发待宾是个成语故事,说的是东晋陶侃的母亲把自己头发剪了,拿到市场上换来酒菜招待陶的朋友。简体解释:待:招待。原指晋代大诗人陶侃的母亲将头发剪下来卖掉,以招待客人。比喻真心实意地招待客人。很多年来,一直有一个疑问,那时的人买头发干什么?查阅资料才知,因为有人要戴假发!一是《周礼》:“追师掌玉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等。为九嫔及外内命妇之首服,以待祭祀宾客、丧纪。共等经,亦如之。”这里所谓的“副、编、次”其实是三种不同发智的式样。“副”者纯粹为假髻,再配以玉石置于头上;“编”者是以假髻覆盖在真发之上;“次”者是以假发和真发混合编为发髻。二是《诗经.鄘风.君子偕老》载:“鬒发如云,不屑髢也。”“髢”,音dí,古同“鬄”,假发。这句古诗赞美了稠密而黑的头发有如云彩,拥有这样一头美发便不屑于使用假的发髻了。原来,中国在几千年前就戴假发了!

作者作者秦简夫,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及生平事迹均不详。仅知他在元至顺(元文宗年号)时在大都就已有文名。后来寓居杭州,是一位从北方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