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研究资源型城市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研究基于吉林通化医药制造业企业的分析_第1页
资源型城市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研究资源型城市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研究基于吉林通化医药制造业企业的分析_第2页
资源型城市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研究资源型城市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研究基于吉林通化医药制造业企业的分析_第3页
资源型城市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研究资源型城市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研究基于吉林通化医药制造业企业的分析_第4页
资源型城市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研究资源型城市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研究基于吉林通化医药制造业企业的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源型城市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研究资源型城市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研究基于吉林通化医药制造业企业的分析

根据《全国公共资源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10年),中国有262个资源城市。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其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是国家维护能源资源安全的保障地,可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类。而一般城市在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方面没有这样的突出特征。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在工业化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于企业空间分布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关于“区位论”论述,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论证了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等三大区位因子是决定生产场所的一般因素学者运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视角研究企业分布,论述了影响企业分布的因素,为企业空间分布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证。然而国内外对于对资源型城市产业、企业空间分布的研究不多,特别是对于医药制造企业分布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利用核密度分析(KernelDensityEstimation,KDE),借助于ArcGIS9.3软件,并通过因子分析等方法,基于吉林通化医药制造业企业的分析,实证资源型城市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1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1.1通化市工业比较通化市位于吉林省南部,东邻白山市,西连铁岭市、本溪市、丹东市,北接辽源市、吉林市,南与朝鲜隔江相望,全境幅员面积1.56万km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产值实现1003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23%,总量和效益均占全省的50%以上。全市总人口为222.19万人,实现GDP1070.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7%;三次产业比例为9.0∶54.0∶37.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5%、59.6%、3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降低6.77%;人均GDP为48176元,按2005年美元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为13741美元。综合判断通化市已处于向工业化后期迈进的阶段。通过计算通化市的36个工业门类的区位熵,结果显示:在2002、2005、2009和2013年4个年度中,医药制造业的区位熵均大于6.4,排名分别是2、3、2和2,专业化程度高。特别是在1995年实施“医药城”发展战略以来,医药产业年均增速达到30%以上,主要指标连续24年居全省第一位。在全省医药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全国也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现已基本摆脱了资源依赖,经济社会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是资源型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行区,属于我国典型的再生型资源型城市,在同类城市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1.2数据库的整理基于《通化市志(1986—2005)》《2011年中国经济普查企业名录》以及2014年在通化市工商管理局注册的医药制造业企业数据库,以县级行政单位为地理空间单元,根据通化市各县(市、区)近年来关于医药制造业企业重组、变更等报告,结合实地调研、网络查询和电话调查等方法进行补充和验证,最终整理出医药制造业的数据库。数据库包括企业名称、地理坐标、带动就业人数、产品类型等相关信息。1.3学习方法为了进一步明确通化市医药制造业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态势,利用核密度分析(KDE)2通化市医药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分布2.1企业的空间分布2.1.1梅河口市和通化市(1)1993年,共35家企业:其中市辖区14家,辉南县5家,柳河县3家,梅河口市4家,通化县8家,集安市1家。(2)2003年,共104家企业:其中市辖区46家,辉南县12家,柳河县14家,梅河口市10家,通化县16家,集安市6家。(3)2013年,共140家企业:其中市辖区58家,辉南县16家,柳河县18家,梅河口市19家,通化县17家,集安市12家(图1)。结合图1和图2来看,医药制造业企业分布总体属于“强核”型产业分布。(1)从“点—面”看,整体呈现“单核多中心”空间分布,即中部的市辖区和通化县形成“核心”面,南北区域重点集中分布在各县市区中心城镇,形成区域“中心”。市辖区聚集了大量规模以上医药企业,辉南县、柳河县、梅河口市和集安市等多个新兴集聚点呈现出较为独立的多中心分布。从集聚程度看,梅河口市和柳河县的医药制造业企业发展程度与市辖区差距在缩小,处于集聚“热点”的高速发展阶段。(2)从“点—线—面”看,整体呈现由“点—面”分布逐渐演变为沿集梅沿线经济发展轴线和鹤大沿线经济发展轴线分布,呈现“单核多中心,沿交通轴线”分布格局。集梅沿线经济发展轴是指依托集梅铁路和国道303构筑的贯穿通化市南北方向的城镇联系紧密、园区分布合理的绿色经济发展主轴带。该带上的主要节点有辉南县、梅河口市、柳河县、城港经济带、通化都市区、集安市、若干重点镇以及通化市大部分的产业园区。鹤大沿线经济发展轴是指依托鹤大高速公路和国道201构筑的通化市经济发展副轴带。该带上的主要节点有通化县、通化都市区、鸭园镇、五道江镇等。2.2就业空间的分布2.2.1直接带动就业情况(1)1993年,全市医药制造业企业直接带动就业12040人:其中市辖区3670人,辉南县2290人,柳河县1030人,梅河口市980人,通化县3810人,集安市260人。(2)2003年,直接带动就业33030人:其中市辖区12270人,辉南县4120人,柳河县3840人,梅河口市2030人,通化县6350人,集安市4160人。(3)2013年,直接带动就业97990人:其中市辖区38780人,辉南县10910人,柳河县10450人,梅河口市8700人,通化县14800人,集安市14350人。2.2.2结构上由“中心”向“体系”转变结合就业数据和核密度变动情况看,就业分布与企业的核密度变动趋势基本一致。1993—2013年,整体上呈现中部集中、南北分散的格局。(1)1993年,呈现“单核”结构,即中部以市辖区和通化县为核心,北部以辉南县为核心,其次是柳河县、梅河口市和集安市;(2)2003年,总体仍呈现“单核”结构,即中部以市辖区和通化县为核心,柳河县、集安市、梅河口市和辉南县成为集聚“热点”区域,柳河县和集安市处于集聚“热点”的高速发展阶段;(3)2013年就业人数在全市域的分布空间整体向市中心倾斜,呈现“单核多中心”结构,即以市辖区和通化县为核心区域,辉南县、柳河县、梅河口市、集安市等多个新兴集聚点呈多中心分布。2.3影响公司及其就业空间分布的因素分析2.3.1中药制剂向组织化品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通化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为钢铁、煤矿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计划经济主导下的政府调控十分明显。1950和1960年代,制药企业主要还是手工作坊,缺乏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品种少。1960年代,医药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以中药材初级加工、人参蜂王浆等保健品为主。1978年后,医药制造业发展一直持续,1970年代到1990年代初期,一批国有制药厂发展迅速,产品由简单的中药材初级加工、保健品向中成药、西药制剂发展。到1993年,由于受通化市政府所在地(东昌区)的行政因素以及政策扶持、环境优化等因素影响,企业基于“成本—收益”考虑,在政府各项政策扶持下将企业向市辖区集聚,企业就业者也随着流动,形成全市的“核心”,专业化水平较高,各县市区的医药企业集中分布在中心城镇,形成“点”状分布。2.3.2企业及其就业空间分布由点分布向轴向分布转变,专业化水平总体较低,但按产业的国际布局更加广泛。在中心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通化市医药制造业企业开始进行改制、重组、合并和上市,一批新型的医药企业发展起来,特别是通化东宝药业率先实施股份制改革,随后掀起医药企业改制和争取上市的热潮,此后,医药制造业企业的民营经济成分不断增加,发展迅猛,形成具有特色的“通化模式”。1995年,通化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通化医药城”发展战略,重新布局医药产业,医药企业实施GMP改造,重视技术创新、高端人才引进,培养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到2003年,企业和就业人数分布总体呈现“单核多中心”结构,即由市辖区集中分布,向外形成辉南县、柳河县、梅河口市、通化县、集安市等企业分布点,市中心的专业化水平总体高于其他地区。“多中心”的出现与各县市区在环境优化、县域经济发展有直接关联,特别是经济开发区发展在招商引资、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就近原材料生产和交通便利成为影响企业管理者重新选址的重要因素,实际上是各县市区政府之间不断优化环境、不断博弈、不断竞争、不断吸引企业的结果。1990年代以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趋缓,2003年国家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为通化市医药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依托中药材种植优势和“通边达海”的区位优势和国家、省市的交通布局规划,政府高度重视医药企业科技创新,逐渐形成了以重要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和生物制药的产业基地。到2013年,医药企业和就业人数分布则由点分布逐渐过渡为东昌区—高新区—通化县及辉南—梅河口—柳河的轴向分布,主要沿集梅沿线经济发展轴和鹤大沿线经济发展轴分布,总体呈现“单核多中心,沿交通轴线”的网络格局。从新增的企业分布来看,主要是围绕东昌区和高新区分布,专业化水平总体高于其他地区,综合化发展趋势明显,带动大量劳动力就业。二道江区、通化县、柳河县、集安市、梅河口市和辉南县成为集聚“热点”区域,呈快速转型阶段,产业分布趋于合理。这一时期的产业园区在医药制造业企业的分布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2013年将“高新区”批准为国家级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开发区,以高新医药制造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逐渐形成。3影响公司分布的因素分析3.1影响通化市医药制药企业分布的因素分析如前所述,医药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分布是诸多因素的相互联系、制约的结果。通过梳理,我们认为影响通化市医药制药企业分布的因素主要有6个层面。即区位优势,丰富的医药资源,市场条件因素,集聚经济因素,政策、科技引导因素,空间成本因素。基于此,结合通化医药制造业发展实际,选取城市化水平(X3.2bar东南角球度检验在因子分析之前,我们使用SPSS20进行KMO和Bartlett球度检验,KMO值为0.762,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KMO值大于0.6,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是0.000,小于0.05(显著水平),因此拒绝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说明适合于因子分析。然后进一步对数据的处理得到相关矩阵,并通过变量共同度(Communalities)观测,有2个变量共同度在80%以上,其余9个均在90%以上,说明因子提取的效果很好。表2给出了因子分析各个阶段的特征根与方差贡献值,共有3个因子的特征根大于1,经过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也一直保持为93.856%,说明已经包含了大部分的信息,因此提取相应的3个公因子。结合表3给出的经过旋转后的载荷系数来看,第一个公共因子包括:城市化水平(X根据表4给出的公共因子得分系数矩阵,集合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计算每个区域的各公共因子的得分,计算公式为:根据以上公式分别计算每个区域3个公共因子的得分,同时,将3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综合因子评价的权重,分别是39.621%、31.672%和22.562%,进一步计算3个公共因子的综合得分(表5)。3.3结果分析3.3.1医药制造业企业分布(1)在第一个公共因子中,市辖区和梅河口市的城市化水平、开发区数量、药制造企业集聚、从业人员密度普遍高于其他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医药制造业企业分布;其次是柳河县和辉南县;集安市和通化县受影响最小。(2)在第二个公共因子中,梅河口市和市辖区的地理区位优势、民营经济比重、卫生机构数、公路密度、GDP均高于其他地区,对医药制造业企业分布的影响很大;其次是辉南县和通化县;受影响较小的是柳河县和集安市。(3)在第三个公共因子中,通化县和梅河口市的市场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对的医药制造业企业分布影响最大;其次是市辖区和集安市;受影响较小的是辉南县和柳河县。3.3.2影响企业分布的主要因素因子综合评分第一的是市辖区,其次是梅河口市,都是医药制造业企业分布密集地区,通化县、辉南县、柳河县和集安市分列其后。证明了因子分析结果和企业分布的现状较为一致,即呈现“单核多中心”空间分布。提取的因子能够解释各地区医药制造业分布差异的因素。(1)根据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大小比较得出影响通化市医药制造业企业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城市化水平、开发区数量、药制造企业集聚、从业人员密度等市场和政策、科技、人才因素。其中,政策的引导和科技投入是影响医药制造业企业集中分布的关键,人才因素也很重要。(2)当地地理区位优势、民营经济比重、卫生机构数、公路密度、国内生产总值等空间成本、经济和市场消费因素也进一步影响医药制造业企业分布。其中,民营经济比重是影响医药制造业企业分布的关键因素,事实上,通化市医药制造业企业中绝大部分是民营经济(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总额中,民营经济占76%),这是通化市医药制造业企业的特色。(3)考虑空间成本因素,由于医药制造业企业大部分是高新技术产业,单位运输成本低,大量产品不会在本地区消费,而是会销往国内外,因此当地市场规模、消费条件和人均工业总产值虽然也是重要考虑因素但不是最关键,通化医药制造业企业分布没有很好证明新贸易理论中的“源市场效应”假设,相反医药产业集群效应明显。4结论和讨论4.1企业及其就业空间分布由“经营型”向“加工过程”转变—企业及其就业空间分布由“单核”向“单核多中心”演变(1)从企业分布来看,整体呈现“单核多中心”空间分布,即市辖区和通化县形成“核心”,各县市区中心城镇形成“中心”。整体呈现由“点—面”分布逐渐演变为沿集梅沿线经济发展轴线和鹤大沿线经济发展轴线分布,呈现“单核多中心,沿交通轴线”分布格局,形成“强核—集群化”产业分布。(2)从企业就业空间分布来看,1993—2013年,整体上呈现中部集中、南北分散的格局。第一,1993年,呈现“单核”结构,即中部以市辖区和通化县为核心,北部以辉南县为核心,其次是柳河县、梅河口市和集安市;第二,2003年,总体仍呈现“单核”结构,即中部以市辖区和通化县为核心;第三,2013年就业人数在全市的分布整体向市中心倾斜,呈“单核多中心”结构。4.2基于公共因子的企业分布影响(1)从时间上看。从建国后到1993年,主要受计划经济、区位条件、自然禀赋影响较大;1993—2003年,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