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淮安府水利空间的演变_第1页
明清时期淮安府水利空间的演变_第2页
明清时期淮安府水利空间的演变_第3页
明清时期淮安府水利空间的演变_第4页
明清时期淮安府水利空间的演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清时期淮安府水利空间的演变

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业为基础,水资源保护一直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议题之一。中国水利史的研究以往多关注农田水利开发与治理等问题。从城市的起源与发展来看,水资源的作用亦是不容忽视的。淮安府城始建于东晋义熙年间,隋朝开凿山阳渎运河,成为因漕粮转运而商业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唐宋以后,历为州、府治所驻地。明清时期,淮安府城位于黄、淮、运河交汇地区,这种地理形势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造就了城市发展的丰水环境,不过受黄淮水患等影响,城内外水道常出现淤塞不通、积水难泄的困境。森田明分明末与清代两个阶段,考察了明清时期淮安城内水道系统的管理运营体制。以上两项研究对于明清时期淮安城市水利的研究,旨在讨论漕运总督、府县官员及士民绅商等群体在城内外水道管理体制中所扮演的角色问题。另一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是城市水利中隐含的地方风水观念。即城内外渠道的浚通与否,不仅关系到淮安城内的积水宣泄与城外的农田灌溉,同时也是淮安城市文风与气运的表征,而巽亥合秀是前人对淮安城市水系与风水较精准的表达。对此,本文首先梳理以市河、文渠及巽关水为主体的城市水系,并以龙光阁与龙光闸、文通塔与罗柳河为中心,阐释淮安城巽亥合秀风水观念是如何被提出的,它与淮安城市水系的联系。巽、亥若能合局,淮安城必然呈现民众安居、科第昌盛的景象,不过随着黄淮水患带来大量泥沙,城市河道淤塞问题逐渐严重,造成巽、亥不能合局的后果,淮安城文风与士气趋向衰败。在这种现实利弊下,风水观念被进一步重申和强化,由此解释漕督、郡守尤其是地方士绅组织与历次呼吁修浚工程背后的深层动因。不当之处,尚祈方家指正。一宏观方面:国家之下溪明清时期,淮安府城由旧城、新城与夹城联结而成。旧城始建于东晋义熙年间,至迟于唐代开始出现城内水利设施。据城西北隅的龙兴寺碑记载,唐景龙二年(708)僧伽大士将丰登桥改称为北市桥,正德《淮安府志》卷5《规制一·津梁》记载宋代南、北“二桥分跨市河”,可见市河之名出现较早,且在城内水道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城中桥梁悉跨于上”。淮安城文渠始凿于明嘉靖年间,“在府学前,嘉靖间,知府王凤灵开创”,巽关,旧城东南隅水门也。明天启中知府宋祖舜、知县孙肇兴采士民公议,凿巽关引宝带河水入城。一支由真武桥汇于府学泮池,曲折入文渠,绕中察院后至八字桥;一支由白虎桥穿漕抚谯楼前桥,过县大门下桥,与真武桥水会于八字桥,总过县学前,由大圣桥、高公桥至北门章马桥;一支由小教场经东岳庙小桥,穿东门大街砖桥,环绕道府署后,出北门大街章马桥,会八字桥南来之水,总出北水关。至联城会城外之水入新城、下涧河,与前市河同。明代后期,“市河水量不足的问题愈加凸显,地方政府官员与士民开始寻找新的水源”,从城南宝带河引水入城,分三条支脉,向西北、正北两个方向流贯于淮安三城,更重要的是,“巽关来水经流之河道与市河河道大体重复,但流向相反”,市河向东南、巽关水向西北流,呈对流的状态。清代前期,这一城市水利格局仍然未变。乾隆八年(1743),地方官员在“涧河之北别开一河,引三城市河之水出联城东北阜城关,以达此河”,漕署东有大沟巷,曲折迤北至报恩寺对过,止系文渠中支。由白虎桥向北过青龙桥,汇城隍庙东大汪,向西经六合桥分两枝,一向南入大沟巷之大沟,出巷向西经漕署、县学,下大八字桥、城河;一向北入本沟出巷尾,经报恩寺前空口下城河,会同北行。既然说“文渠中支”,则必有上支、下支或南支、北支。又据丁晏说:“巽关有三支,其前开通者为南支。戊子三月,余与同乡诸君重浚市河,复检邑志,并疏城内文渠,中支折而西流,开凿湮渠凡二百余丈。”二滨海:淮安阜城的风水概念1.具体的龙光阁具体明置风水观念在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有极为广泛的运用与实践,淮安府城亦是如此。清康熙年间,刘超宗谈及城市空间构造的风水时指出:“闻之故老云,淮安郡城为灵龟顾海形,龟必有蛇,城东蛟龙冈迤逦蜿蜒,首起东南,尾缠东北,成北方元武之象。”明清之际的军事骚乱,对淮安城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顺治十六年(1659),蔡士英再度到淮任职,其间有重修龙光阁之举。夫堪舆玄机全在明乎五行之局,淮郡乃巳酉丑合成金局,则巽巳方乃长生也,长生官禄秀方,故前人于此建龙光阁、文昌楼,所以使文峰耸秀也。又兼引巽方秀水入府学泮池,潆洄停蓄,所以使文澜钟汇,科第悠长也。这段文字写就之时,巽关湮塞已久,此乃任瑗为倡导地方官员修浚巽关而作。这里将巽位的龙光阁与淮安城市水利联系起来,从而赋予龙光阁文化意义。任瑗认为通过凿渠引城南门外的宝带河水入城,淮安城获得活水的来源,并建议山阳县学的大门应改为向南,以迎接从巽关注入的活水。因此,假若巽关水能畅流如注的话,必然昭示淮安城科举文教事业的兴盛与繁荣。吊诡的是,巽关与龙光阁建成之后,确实出现了科第蔚起的人文气象,龙光阁成为地方文化兴盛的重要象征。2.文通塔与罗柳河与城东南隅的龙光阁形成呼应的,是城西北隅的文通塔。据史料记载,该塔始建于唐代。唐景龙二年,诏僧伽大士入宫,“僧伽以久晏息楚州法华禅院奏帝,帝遣中使缮治,更龙兴万寿禅寺额,立尊圣塔,赐常住田千亩,此寺塔之始”,此材料提供一则重要信息,可能重修尊胜塔之时,将之改名为文通塔。文峰塔与龙光阁相应而建,“以壮文峰”,则其功能已由佛门修行向文运指征过渡,寓示科第昌盛之象,重修之举彰显出明末地方官员对文教事业的关注与诉求。至清代,龙兴寺与文通塔或文峰塔,仍是淮安城文运昌隆的象征,曹镳记龙兴寺时说:“淮城系乾巽龙脉,自解阜洞起抵龙光阁旧址,中间节节相应,此处于城内为龙首,故杨清恪公重加扶植,一时文运民生称鼎盛焉。”相传淮郡水法,巽亥合秀。南城外涧河,巽水也。北城外罗柳河,亥水也。巽水虽通,而亥水不流,无以合局。由是可知,亥水指河下关厢的罗柳河,其来水源自山子湖、邱家湖,经乌沙河,穿过解阜洞继而入城内文渠,达至巽关以成巽亥合秀之局。李元庚说,亥位水系中的罗柳河,“非独河下攸关也”,“实为淮地风水之河”,三城市水利功能的发挥明清时期,淮安府城为黄、淮、运河交汇之地,黄淮水患对城市安全与水利设施的威胁、破坏不可谓不大。明代前期,淮安城市水患已有记载,不过总体上发生频次较低。明代中期黄河两岸筑堤,黄河水道固定南趋,以淮河受纳黄河等西来之水,“淮安一郡实当两河之尾闾”,清代初期,淮安府城的水灾趋于缓和,可能跟这一时段的偏旱气候呈正相关性,为了抗洪救灾采取的修堤等措施亦会产生负面影响。万历年间,王宗沐修筑的王公堤,在短期内显现抵御洪水的效果,但是也造成城市积水难以宣泄,“郡城外满浦诸坊,自漕抚王公宗沐筑堤成,各坊潴水不能,民居作苦”。如此严重的黄淮水灾,势必带来大量泥沙淤积停滞。乾隆甲午水灾后,大量泥沙灌入淮安城,巽关内外已被填为平地,而且沙土逐渐隆起堆高,造成了涧河上的水闸基本已被埋没,铁保号召并组织人力挑浚巽关水道。受此影响,淮安城的局部地势被抬升,“东门地势比北门高六尺,南门又高三尺”。黄水倒灌带来的沙土,淤积在城内外的河道中,“浑水建瓴直下,最易淤垫。放闸三日,则坦步桥东平沙涨满”,就城市水利功能而言,市河在服务民生家计、发展商品经济、美化城市环境等方面,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渠同样具有以上功能,但是文化功能更为突出。起初文渠的修造与疏浚,可能正与王凤灵振兴学政、发展教育有关。此前葛木任淮安知府,亦“重学校”,并以“尼寺槖奸,毁为书院以造士”。但是受黄淮水患的影响,不仅城市水利的基本功能难以正常运作,地方人士更认为城市风水遭到破坏。胡应恩曾说,淮安旧城与新城,倚赖市河为主要水上通道,实现彼此之间的商业贸易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受到洪水漫城的影响,因为水闸不坚,不得不用土堵塞水关抵御水灾,由此造成旧城与新城气脉不通,士子举业与民众生计日趋凋敝。所以他建议重修水闸,按时启闭,不仅可以满足两城的舟货贸易与日常交往,地方气运也可以恢复。数十年来,河渐湮淤,水与岸平,河身愈高,水反内灌。三城坚塞水门以拒之,积潦霪霖涓滴不能外泄,东水关既闭,西水关绝不敢启,生方吉秀之水不得内通,内水不出,外水不入,遂成否膈之病,此淮安风气之所以日坏也。黄淮水患造成河道湮塞,河身逐渐抬高,甚至形成水流与堤岸持平的局面,这必定会造成洪水剧烈地冲击城墙及其他设施。洪水来临之时,以堵塞水门抵御之,东、西水关均已关闭,洪水确实进入不了城内,同时城内积水也难以排泄出去,就造成城市的气脉出现不畅,“成否膈之病”,淮安城的风气遂日趋败坏。乾隆年间的洪水灾害更加剧了城市风气的恶化程度,铁保在《重开巽关河道碑记》中说:“乾隆丙戌,前督漕杨清恪公锐意兴复,活水通流,民情悦怿。但官吏督役工程浮漫,未久复滞。甲午水灾后竟湮塞矣,吾民生计日困,气象因以萎苶,科名亦稍不逮。”总结来说,淮安城市水利布局中,蕴含着浓厚的风水观念,龙光阁与文通塔为重要的风水建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方社会的发展轨迹。明末清初这两座建筑均得到较好的兴修与完善,有趣的是,这段时间恰是淮安城人文鼎盛的时期。乾嘉时期,淮安城复遭受几次黄淮水灾的破坏,城市渠道湮塞不通。“巽方龙光阁颓敝不修,阁下交龙冈掘土几断”。四主要代表人物就淮安城历次水利工程的兴修与建设而言,较长时期内政府官员是主要组织者。“在传统社会,也只有政府官员才能动员足够多的资源,才能有足够的号召力,来保证工程组织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清代,风水观念仍主导城市水利的兴修与治理,甚至有些官员深谙风水之道。乾隆年间任漕运总督的杨锡绂,即是代表性人物,“公深于形家言,驻淮城久,多所建造,修两学宫,疏通文渠,新龙兴寺,是其钜工”。嘉、道以后,地方士绅逐渐成为水利治理的主力,风水观念以其固有的文化内核,被他们反复申称和强调,汪廷珍、李超玠、张廷杰、曹镳、丁晏、李元庚等人,积极投身于以文渠为中心的水利建设中。嘉庆四年(1799),汪廷珍谋划全局,主持疏浚巽关,其他淮安士绅自筹资金,且亲自督理工程进度,漕督铁保记载此次工程“通费白金二千五百余两,皆出自绅士之好义者,始终不假官帑,不张胥吏,不苦人以所难,不动人之浮议”,李超玠、曹镳、张廷杰等士绅为工程兴筑的主导力量。罗柳河为城外河下关厢的主要水道,因为黄河决溢,罗柳河身淤浅,加上“下游居民稠密,颇有侵占,瓦砾堆积,日以垫隘,暑湿郁蒸,夹河居民咸受其病”。嘉庆年间,疏凿巽关与浚治罗柳河后,“壬戌会试,李芝龄先生联捷大魁,文风振兴”。文渠、巽关、文通寺:城市水系结构的形成淮安府城位于黄、淮、运河交汇的地区,这种水道地理格局造就了它的丰水环境,城市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水系也应运而生。市河在城市水系中出现最早,明代前期仍是城内核心水道。嘉靖年间,文渠开凿,起初它仅为市河水系的支线,经行区域圈定在淮安府学周边。明代后期,地方政府与士民开凿巽关,引城南宝带河水入城。整个明代淮安城市水利,主要围绕市河与巽关水展开,文渠所占的水利空间较为有限。清代文渠经历了空间与内涵逐渐扩展的过程,形成了由文渠与巽关主导的城市水系结构。淮安府城格局中,蕴含浓厚的风水观念,即巽亥合秀,这一观念对城市建筑、水利设施的修造具有重要影响。在淮安地方士人看来,巽位龙光阁与亥位文通塔是地方文化兴盛的重要象征,共同寓示士子科第昌盛之象。因此,文通塔尤其是龙光阁得以重修,巽亥合秀的风水观念逐渐得到强调和认可,并与城市水利兴废联系起来,巽关水与罗柳河合则文风兴盛,反之则颓败。受黄淮水患的威胁与侵扰,势必造成大量的泥沙淤积,不仅城市水利的基本功能难以正常运作,更重要的是地方人士认为城市风水遭到破坏,巽亥合秀的格局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围绕这一点他们积极倡议修建城市水利设施、挑浚淤塞河道,希图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与地方气运。在城市水利治理与科第功名博取的相互作用与验证之下,风水观念以其固有的文化内核,在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