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越动物风俗的文化解读_第1页
汉越动物风俗的文化解读_第2页
汉越动物风俗的文化解读_第3页
汉越动物风俗的文化解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越动物风俗的文化解读

一、汉代越南动物的标志和社会文化的背景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和分析了中国和越南动物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一)气候条件对动物风俗的影响中国和越南同处亚洲地区,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两国的自然环境特征既有相同也有相异之处。由于受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同的限制,中越的动物种类也有所差别,由此产生的动物俗语也就呈现出了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特征。狼、羊是中国比较常见的两种动物,因此在汉语中与其相关的俗语出现得比较多,如“独狼奸,窝狼凶”、“关上门打狼”、“拿孩子喂狼”、“越是怕,狼来吓”、“羊皮膏药——不灵”、“养羊种姜,利息难当”、“吃了羊肉一身骚”等1.山区面积较大中国领土辽阔广大,大陆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公里,地形复杂多样,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其中山区面积巨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越南面积约有33.2万平方公里,境内3/4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原,河流众多,全国森林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覆盖比例占39.1%2.温度和湿度中国地势高低不同,加之地形复杂多样,因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一年明显地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干燥,大部分地区下雪,而夏季多数地区气温则偏高。在汉语俗语中描写四季和跟季节有关的俗语也较多,从动物俗语中也可看到此点,如“春江水暖鸭先知”、“冬季进补,开春打虎”、“阴了霜天,冻死狗”、“春风得意马蹄疾”、“秋后的蚊子咬煞人”、“夏虫不可以语冰”等。越南属于热带季风地区,各地的天气不相同。但总的特点是气温高,湿度大。北方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不过冬天一般不下雪,南方雨季和旱季两季分明(二)两个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和越南是不同的两个民族,生活方式上存在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反映出两个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汉、越动物俗语为列,从生产方式、饮食方式和交通工具三方面探究两者的文化异同。1.渔文化、民生活中国和越南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国,以前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和低下,因此都以农耕为主,且牛是耕田的主要工具。在汉越动物俗语中都有大量以牛的形象来描写农耕工作和通过牛的隐喻表述人民对事物所想表达的意义和内容的俗语。汉语如“牛耕田,马吃谷”、“牛斗角,田禾受亏”、“牛要听话,人要知趣”、“牛吃稻草鸭吃谷,个人自有个人福”等。越南语如“Traucay,nguacuoi(用牛耕田,用马骑)”、“Lobotrangrang(忧牛牙白)”、“Contrauladauconghiep(牛是基业之首)”、“Traudongnaoancodongay(哪田的牛吃哪田的草)”等。此外,渔业和家养动物也是中越人民生活中的另一个生产方式。因此鱼、鸡、鸭、猪、狗等动物在汉越俗语中出现频率也相当多,如“打三天鱼晒两天网”、“打鱼如偷”、“放大线,钓大鱼”、“鸭子不和鸡合伙”、“什么主人养什么狗”、“肥猪拱门,财源滚进”、“Muduocca,giaduoctom(雾得鱼,寒得虾)”、“Canomoikhonhu(吃饱了的鱼难上钩)”、“Gadegacuctac(鸡下蛋鸡鸣)”、“Chogiagiuxuong(老狗守骨头)”、“Nuoilonbanamkhongbangnuoitammotlua(养猪三年不如养蚕一批)”等等。2.肉少粮多,菜蔬单一饮食是一种文化,各民族的饮食习惯多多少少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中国和越南在饮食方面既有相同又有相异之处,反映出各民族的文化色彩。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从先秦开始,就以谷物为主,一直有“南米北面”的说法,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是典型的饭菜结构。从肉食上的等级秩序来看,肉类排在首位,包括猪、牛、羊、马、狗、鸡之类等,其次是鱼类各种。家畜和家禽类的动物在饮食上出现的比例比鱼虾类高,此特点在一些汉语动物俗语中可体现出来,如“吃狗肉,当棉被”、“无鸡不成宴”、“吃鸡要吃腿,住屋要朝南”、“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过年的猪,早晚得杀”、“羊肉当做狗肉卖”、“吃了羊肉一身骚”、“吃鱼要跳,吃鸡要叫”、“吃鱼先拿头”等。越南是水稻民族文化根源的农业国,饮食习惯一直以来是以米为主,加之自然环境等其他因素所影响,越南人的典型饭菜结构是:米饭→蔬菜→鱼→肉3.这是一辆运输运输的谈到中国和越南古代社会上交通方式和运输的传统差别就有“南移舟,北移马”的说法(三)概念信仰1.对动物的意义中国和越南古代社会时的嫁娶习惯和女性的社会地位基本相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聘娶婚姻的具备条件,婚后妻子一定要跟从丈夫,生活中的一切都由丈夫做主。这些观念在汉越语动物俗语中有所反映,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Lamruongcotrau,lamdaucochong(耕田要靠牛,做媳妇要靠丈夫)”。在越南俗语中反映其观念的俗语也很多,不过使用的喻体跟动物却无相关,如“Chongsangdivongdaurong,chonghenganhnangdecongcalung(嫁给富裕的丈夫就能坐在龙头的轿子上,嫁给贫穷的丈夫就得吃苦受累”。除了上面所述之外,越南动物俗语中还有一些通过婚姻观念来反映越南社会文化背景的俗语。村庄的安定在古代社会越南人心目中特别重要,人们以“心理方式”和“经济方式”来维持村庄的安定。只重视本地人和同村的婚姻而小看外地人和异村的婚姻就是村民维持村庄安定的“心理方式”。所谓“经济方式”是指每次结婚时,双方家庭一定要给村庄交一笔钱,名称为“cheo”,这是为了维持村庄的经济方面的稳定,只有这样,这场婚姻才是合法的,如“Nuoiheothiphaivotbeo,cuoivothiphainopcheocholang(养猪要拿食喂猪,娶妻要给村庄交钱)”等2.宗教徒时期中国和越南都是多个宗教的国家,两国的宗教信仰也存在着差别。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越南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新教、高台教及和好教。中越两国人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目前据不完全的统计,中国和越南宗教徒最多的是信奉佛教,中国有佛教寺院1.3万余座二、动物俗语的分类整理与语意分析本文将徐宗才、应俊玲《俗语词典》和NguyenDucDuong《越南语俗语词典》中整理出来的汉语动物俗语的1753条和越语动物俗语的794条为考察依凭,详尽地对其进行了分类整理与语意分析。经统计,汉语和越南语动物俗语都有隐喻的动物形象共有41个,在汉越俗语中41个动物形象所表达的隐喻意义范围内,从汉越文化对动物形象的感情色彩相同和不同两面来探究汉越俗语中从动物形象中反映出的情感态度。(一)文化内涵及行为从人生观的角度来看,中越两个民族自古以来对弱者抱以同情,对强者心存敬畏之情,对既强又凶恶的事物愤恨不已。在动物界中强弱优劣、等级划分、生活习性、生存方式等各方面体现得很明显,弱肉强食,各种动物为了生存造成互相激烈相争的惨象,激起了人们心情强烈的情感在哺乳类之中“虎、狐狸”以捕杀动物为食,甚至会捕杀人类自己饲养的家畜,给人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因此人类对其感情态度在俗语体现得很突出。“虎”是兽中之王,它勇猛、威武、凶暴以至使人望而生畏,不敢亲近,因此人们赋予它“凶恶、猛烈、残忍”等文化内涵。如“老虎喉中讨脆骨”、“攻猛如虎,守如泰山”、“炕上养虎,家中养盗”、“Hochetchanghetvan(虎死后背上的花还留着)”、“Vehumthemcanh,veranthemchan(画虎添翼,画蛇添足)”、“Thahoverung(放虎回森林)”等。“狐狸”生活在森林、草原、半沙漠和丘陵地带。它的行动敏捷加上嗅觉和听觉特好,是以追捕方式来获取食物,往往是偷偷地或是以奸计来获取,此种习性在人们的眼中显得十分阴险。因而对它加上“狡猾、贪婪、毒辣”等的文化内涵。如“吃了狐狸心”、“狐狸的尾巴露出来了”、“狐狸老了神通大”、“Caovaonhakhongmatgacungmatvit(狐狸进屋不丢鸡也丢鸭)”、“Nuoicaotrongnha(在屋里养狐狸)”、“Caogiachangbatgahangxom(老狐狸不捉邻居的鸡)”等。对于弱小动物人们通过对它们的习性和生理特点进行观察之后,一般是将所观察得到的优点用在俗语中来体现出对它们的同情、怜悯以及赞扬。人们用“蚂蚁”来表述“勤奋、耐心”等含义,用“牛”来表述“勤劳、任劳任怨”等含义,如“蚂蚁啃骨头”、“蚂蚁虽小,有志能搬动泰山”、“Kienthalaudayto(蚂蚁拉食,长久也拉满了洞)”、“Khicaankien,khikienanca(鱼食蚂蚁,蚂蚁食鱼)”、“吃人饭下牛力”、“老牛历尽刀尖死”、“杀大牛,做大孽”、“Trauhaykhongngaicaytrua(好牛中午也愿耕田)”、“Trauchededa,nguoitachedetieng(牛死留皮,人死留名)”等。(二)运用“羊”的意义不同的国家对同一种动物会有不同的情感态度。如“蝙蝠”是一种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它的习性是夜间觅食。有些蝙蝠就食果实、花粉等,有些以哺乳动物及大型鸟类的血液为食。在汉文化中蝙蝠的“蝠”与“福”同音,因此蝙蝠就成了幸福、福运的象征。而在越南文化中,蝙蝠是一种可怕、邪恶的动物,它是阴险、狡猾、不吉利的象征。又如“羊”在汉文化中用来指“顺从、温和,善良、无私、微弱”等,因此一般用“羊”来指好的事物,带有褒义,不过在越南文化中“羊”用来指“脏污、无用和男人的贪色”等,对“羊”没有好的印象,常用“羊”的形象来代表不好的事物,含着贬义。在汉越动物俗语中可体现这一点如“宁救百只羊,不救一只狼”、“羊群里有狼”、“Bannhuthone,choan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