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社会认识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1页
当代西方社会认识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2页
当代西方社会认识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3页
当代西方社会认识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4页
当代西方社会认识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西方社会认识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52年,格洛伊木伊根和莎拉首次提出了社会认识论的概念。然而,由于现代哲学的“存在主义倾向”,认识论的研究性质难以完善,社会认识论在哲学领域并未取得进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认识论才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立起来并且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1987年《综合》(Synthese)出版“社会认识论”专利,施米特首次在哲学意义上阐释了社会认识论概念。几乎与此同时,富勒创办了第一份社会认识论专刊《SocialEpistemology》,随后,包括劳斯、戈德曼、凯彻尔在内的众多学者纷纷展开社会认识论研究。国内大约与西方同时展开社会认识论研究,其中以欧阳康、景天魁、陈嘉明等学者为代表。双方开展了频繁而畅通的学术交流,使中国的社会认识论研究水平基本上与国际同步。国内社会认识论研究从研究之初的学科架构、概念界说、原理论证走向了专题研究。但随着哲学研究中认识论的退隐及其他因素,当代中国社会认识论研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困境,如何在这块学术土壤中深耕细作,生长出既有中国特色又具国际水准的社会认识论研究成果,是以欧阳康为代表的国内学人孜孜不倦的学术理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通过评介当代西方社会论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趋势,以期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社会论研究的论域开拓与层次提升。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认识论在秉持对传统的个体认识论和自然主义认识论批判的同时,发展出了诸多研究领域,流派纷呈,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一、社会认识论的学科层次理论基础一社会认识论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组织知识的社会生产,即社会认识论应该关注于知识生产过程的组织,通过科学民主的认知分工实现特定的知识生产目标。社会认识论在一定意义上是关于知识的社会生产、组织、分配和消费的理论,而社会认识论学家则需要承担起知识政策制定者的角色。富勒一方面站在社会化立场反对个体认识论,主张知识的形成在多数情形下取决于其所依赖的社会因素;另一方面也认为由于不同的认识活动参与者的知识背景、认知能力、兴趣旨向和利益立场的差异而导致认识活动的困难和交往的障碍。作为哲学的社会认识论,则具有协调不同学科之间、不同认识立场之间、不同领域之间的功能,是知识生产的组织者与协调者。在知识的社会生产与组织论看来,知识很大程度上是由向专家学习、信赖权威和集体环境塑造建构出来的。其次,知识生产不是单纯的文化传递,在一定意义上,“知识生产是一个‘经济学的’过程,它意味着某个生产者拥有更多的知识,而另一个生产者获得更少”从知识的社会生产与组织的视野考察社会认识论,目的是为知识管理提供方法和决策指引。知识决策的前提是承认和重视社会认识论中规范性的作用,实质是对知识生产和组织的预测与诊断,核心是处理好专家与新手(layman)的关系。专家权威的合法性辩护首先需要经受“政治化”的考验,即将专家意见(认知权威)置于新手与大众的质疑和批判之中,然后再“去政治化”,维持对专家意见的支持与信赖。因此,作为社会认识论的知识决策的目的是实现知识参与的大众化、知识管理的民主化、知识决策的科学化和认知权威(cognitiveauthority)的合法化。二、真的性社会认识论求真认识论(Veritisticepistemology)是戈德曼在其代表作《社会世界中的知识》中提出来的。戈德曼认为社会认识论有社会的维度和求真的维度。之所以有社会的维度,其理由是:与传统的获取知识的个体化路径相比,它强调通往知识的社会化路径;社会认识论并不将其自身限制于孤独个体上,它往往关注于特定社会集团或者组织;社会认识论充分考虑集体的或者具有合作性质的实体。之所以具有求真维度,是因为在戈德曼看来认识论是对社会实践进行求真性价值分析的学科。作为求真性认识论,既关注知识(通常知识被理解为“弱”意义上的真信念)也关注作为其对立面的错误(虚假的信念)和无知(真信念的缺乏)。求真认识论的主要问题是:与错误和无知相比,哪种实践活动对知识具有相对积极的影响?个体的求真认识论考察的是个体化的、理念的、非社会实践的问题,而社会的求真认识论考察的是社会实践问题。社会认识论正是根据求真维度来评价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求真性认识论的意义在于根据其求真性后果来评价社会实践活动。戈德曼提出了基本的求真性价值和工具性的求真价值。诸如知识、错误和无知这类信念状态具有基本的求真性价值,而推动或妨碍实现基本求真性价值的实践活动则具有工具性求真价值。基本的求真性价值有两种进路,一是相信、拒绝(不相信)和不作判断的三元图式;二是信念等级图式。如主体S对命题Q进行求真性价值分析时,存在三种可能性:一是S相信该命题为真,则该命题的求真性价值为1.0;二是S不相信该命题为真,则该命题的求真性价值为0;三是S不作判断保持中立,则该命题的求真性价值为0.5。但同一主体在不同时间对于同一命题的态度会有不同而呈现出信念的等级差异。因此,戈德曼就给出了一个简洁清晰的公式:V-valueofDBX(true)=X。其中,V-value表示求真性价值,DB表示信念等级,X表示信念等级的具体数值三、知识来源的观念变革狭义的陈词主要是指在法律上的证词,宽泛意义上的陈词则指认知活动中来自他人的告知行为。陈词的特征是对他人话语的信赖。按照科迪(J.Coady)的分类,陈词作为一种表述行为,大致可分为标准陈词、自然陈词和扩展陈词。法律中的证据属于标准陈词,与论断具有本质关联之物可称为自然陈词,而扩展陈词包括:他人意见、文献资料、制度规范以及具体事件陈词认识论(epistemologyoftestimony)在当代社会认识论研究中地位日益凸现,与知识来源的观念变革密切相关。一般认为知识有四个来源,分别是知觉、推理、记忆以及陈词(testimony),其中前三者都是个人所亲身经历或拥有的资源,而陈词则是他人话语,被认为是不可靠的。自柏拉图以来的传统认识论都认为作为他人意见的陈词缺乏普遍性、必然性的保证,不能作为知识的可靠来源。只有在休谟那里才给予陈词一定的地位,认为是我们认识的重要来源,但他的缺陷在于又将陈词的客观性和有效性还原于个人经验、个体知觉的可靠性之上。随着现代认识论研究的转向,自治个体所形成的意见或者信念已不再是知识的主要来源,个体间、社会的信息才是知识的主要源泉,“我们对于历史、地理、科学和更多其他事物的把握依赖于陈词。”陈词认识论实质是对认识论个体化路径的批判和社会化路径的辩护。在陈词认识论看来,知识的主体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他人、群体或者共同体。认识活动的主题是为陈词的可靠性进行辩护,辩护的来源是以陈词形式出现的证据、论点、资料文献等,这些都具有社会化认识的特征。施米特认为个人主义认识论由于具有还原论倾向,无论是决定论的先验辩护还是因果论的经验辩护都无法保证认识的可靠性,而陈词认识论所涉及的任何主题都具有深刻的社会性,“认知评价体系是社会的:我们从他人那里了解认识术语、概念和条件;认知评价最主要的是对其他个人的认识状态的评价”四、技术与社会建构主义从建构论视野研究知识问题的思想体系流派纷呈,如知识社会学、科学元勘、科学知识社会学(SSK)、技术的社会建构论(SCOT)、实验室研究等。社会建构主义关注于知识的形成途径,实质是研究知识生产过程的方法论;核心是强调社会因素对知识的形塑与意义生成。社会建构主义大致可分为激进的建构主义和温和的建构主义。前者以柯林斯(H.M.Collins)、伍尔加(SteveWoolgar)、平齐(T.J.Pinch)、比克(W.E.Bijker)等为代表,极力否认自然实在的意义生成作用,将社会因素作为唯一和终极的解释依据、评价标准。认为包括技术在内的一切实体都只不过是协商的产物,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是理论、实践和社会制度所构造而成的。后者以瓦克曼(J.Wajcman)、拉图尔(B.Latour)等为代表,在区分社会因素和非社会因素的基础之上,认为非社会因素有其自身内在的本质、属性与功能。相对激进的社会建构主义而言,温和的社会建构主义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和更灵活的解释空间。但二者都认为我们关于某些特定领域的知识,究其实质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是特定社会群体或科学共同体互相协商、相互对话所达成的共识。社会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它反对先验知识论,强调知识的建构性。在其看来,我们关于周围世界的认识,无论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是建构出来的,是被制造出来的。因此,塞廷娜(K.Cetina)提出“制造知识”,伯格(P.L.Berger)与卢克曼(T.Luckmann)提出“实在的社会建构”,比克(W.E.Bijker)主张通过“构造技术而建构社会”。其次,它反对个体知识论,强调社会知识论。传统的以个体感觉和经验为基础通过内心沉思或逻辑推理形成知识的个体化路径遭到批判,哲学也不再仅仅是“自然之镜”,所有的知识实质上都是社会的表达,都载负着相关的政治背景、知识结构、利益取向与价值判断。著名的例子是比克通过对自行车演变史的考察得出结论:任何技术实质都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社会本身也是由社会化不断建构而成的。最后,它反对单向决定论,强调知识的共建性与协商性五、知识与知识的本质自1952年图书馆学家玛格丽特·伊根和杰西·谢拉首次提出“社会认识论”(socialepistemology)的概念以来,作为信息科学的社会认识论获得了长足发展。在其看来,信息机构特别是图书馆是知识的保存和传递的中心地带,为了给图书馆学和信息科学提供认识论奠基,以更为有效地实现科学合理的信息保存和知识传递任务,有必要建立社会认识论这样一门学科。信息科学要想获得坚实的理论根基与深远的发展空间,必须在发挥信息负载与传递功能的同时,具备对知识特性、知识角色和知识本质的理解。而这恰恰是作为信息科学的社会认识论所面临的中心问题。因此,社会认识论的主要内容可归结为知识的本质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就前者而言,知识一般被理解为文献(document)或者图示记录(graphicrecord)。根据知识形成途径不同而又可分为“内在知识”与“外在知识”。就后者而言,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图书馆和信息机构进行信息传播与知识传递。为了有效地实现这一任务,有必要将社会认识论作为其认知基础。综观作为信息科学的社会认识论,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是社会化,即强调来自于信息接受者、信息机构和信息本身的社会化因素对知识传递的决定性作用;二是规范性,即反对传统的形态学的描述分类法,强调信息分类要充分考虑到理性因素、社会背景和价值取向等因素对知识内容的影响;三是批判性,即辩证地看待认知权威或者信息专家的作用;四是场景化(situation),即将图书馆和信息科学作为知识场景的一部分,其中信息寻求者是主体,图书目录是基本媒介,图书馆和信息机构是中介,信息本身是客体,“知识场所是主体、媒介和客体的统一体”尽管佛洛里迪(LucianoFlloridi)认为“信息哲学完全可以取代社会认识论从而为图书馆与信息科学进行认识论奠基”六、研究的理论背景女性主义认识论(feminismepistemology)认为对知识生产的分析应充分考虑不同性别的经验、立场、视角及其历史文化意义。近年来女性主义认识论已经成为社会认识论中最富特色的一个分支,这与其自身理论特征密不可分:一是性别范畴社会化,即性别不只是一个抽象的普遍的概念,更是一个社会化范畴。“它承认女性主义的社会理想与政治目标,在回答性别是什么和如何影响认知差异时,将性压迫与寻求知识的实践联系起来。”按照哈丁(SandraHarding)的观点,社会化视野中的女性主义认识论大致有如下三种研究路径:一是女性经验主义认识论,即外在世界是不依赖于作为认知主体的人而独立存在的、客观认知对象,感性知觉和经验观察是我们探究认知对象的主要方式。知识产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应以客观性、普遍性和价值中立性为标准,应超越性别差异,反思和批判传统的以男性意识和男性思维为主导模式的“男性中心主义认识论”。二是女性立场认识论,即知识是社会和实践的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