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当影响的法律规制_第1页
论不当影响的法律规制_第2页
论不当影响的法律规制_第3页
论不当影响的法律规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不当影响的法律规制

一、英美法的不当行为(一)不当影响之效果不适当的影响是英国平衡法的产物。大多数人认为另一方滥用了当事人的影响,导致后者无法自由签订合同,因为另一方的不适当影响会宣布无效。(二)不充分和副作用的分类同属英美法系的英国和美国关于不当影响的分类存在差异:1.支配影响的内涵在英国,长期以来,胁迫学说固有的狭隘的适用范围已经通过衡平法上的不当影响学说得到了补充。属于不当影响的案件可以分为两类:实际不当影响:在实际存在不当影响的案件中,原告必须表明被告对原告有支配影响,并且被告使用了支配影响胁迫或强制原告订立了合同,而该合同原告本来是不同意订立的。而被告如此做的目的是为了从另一方诈取某种非常好的交易条件来从他方获取利益。推定不当影响:当事人间由于长期之密切往来而处于信托关系时,如有任何金钱或财产上处分之约定,法律推定一方对他方已经施加不当影响,这些关系包括:父母与子女、监护人与受监护人、医生及病人、律师与当事人等。以上各相关人员如有任何财产的交易约定,推定被告有不正当影响,被告必须提出反证,证明该当事人之行为,系处于完全独立自愿的状态下所订立之约定。2.不当影响的案件美国在学理上没有明确划分不当影响的类型,但在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两类不当影响的案件:一类是一方以不公平合理的方式利用自己在心理上占据的支配地位诱导占从属地位的另一方的同意而成立合同的案件,另一类是一方利用他的被信任者的地位而不是支配地位来说服另一方同意而成立合同的案件。(三)不适当的效果对于不当影响的性质,学者间的认识不一致,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不当影响的危害性较胁迫为轻,因而属于一种次胁迫行为;1.实施手段不同胁迫是以现时采取的威胁行为或将来一定会采取的威胁行为为手段,而不当影响则是通过滥用自己对他人的影响或主要是以劝告的方式为手段的。2.、影响客体不同胁迫所祸害的客体是人身或财产,具体包括人的生命、健康、自由、荣誉、名誉、隐私、财产等,而不当影响所影响的客体仅是人的精神或心理,换言之,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思想、感情、意志等的支配。3.不当影响之比较胁迫是一种直接的,较外露的行为,对人之意志具有较强的穿透力,使当事人一方感到危险或损害发生的急迫性;而不当影响则是一种间接的、较隐晦的行为,对人之意志具有较缓和的浸透力,使当事人一方感到很难拒绝对方或认为对方的提议是最佳的。由上述区别可知,不当影响是针对他人的精神或心理而采取的一种非公平合理的间接压力,这些压力可能是劝告性的强求,也可能是其他各种不当的压制因素,其压力程度较胁迫为轻。二、合同法的适用和对中国法的影响目前,不当影响制度不仅为英美法系国家广泛运用,而且也开始为大陆法系国家吸收和借鉴。我国起草统一《合同法》时曾经规定不当影响为合同可撤销的原因之一,但遗憾的是最终通过的合同法并未采纳。有学者认为,其在我国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因为其所针对的问题在现行的法律体系框架内能够得到救济,如果是胁迫,就按胁迫处理;如果是显失公平,就按显失公平制度处理;如果是欺诈,就按欺诈处理。虽然有不当影响,但没有不公平的交易结果,法律也没有救济的必要。而且,我国《民法通则》中还存在着诚实信用等弹性条款,可以解决这类问题。然笔者认为,我国《合同法》有移植英美法上不当影响制度之必要,理由是:(一)请求权系合同之受不当影响的一方当事人缺乏请求法律救济的依据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不当影响案件的发生机率比较高,然目前我国有关意思表示瑕疵的规定均难以涵盖不当影响的情形,其导致合同之受不当影响的一方当事人缺乏请求法律救济的依据。因此,为了维护合同中受不当影响之弱势当事人的利益,更好地实现合同交易中的公平与正义,有必要将不当影响制度写入我国合同法,以弥补立法上的漏洞,使得合同之受不当影响一方均能够以此为理由请求法律帮助。(二)对契约自由的限制移植英美法上之不当影响制度不仅可以弥补我国立法之漏洞,而且能够更好地维护契约法之灵魂——契约自由,彰显合同交易中的公平正义。其实,契约自由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包括缔约自由、相对人自由、内容自由、变更或废弃自由、方式自由,但这些“自由”所演绎的结果却是“自由地接受约束,自由地接受负担,自由地承担责任”,不当影响正是通过对契约自由的限制促进了契约公平及正义的实现。形式上,不当影响对契约自由进行了限制,然实质上,其正是着眼于契约自由基础的考虑:该制度通过授予无辜信任方单方面的解除契约权,以此作为手段来对抗滥用信赖与信息优势等实施不当影响的一方,迫使该控制方在作出意思表达时能兼顾到契约之另一方的合理信赖及信赖利益,避免因契约被撤销而导致契约成本之沉没。可见,不当影响对契约自由的限制,恰是营造了契约自由的条件与可能,其运作的理想结果必然是自由与平等的契约自由平台的凸现。(三)中国上下级关系网“有苦难言”是一个开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历来重视君臣之礼、父子之情、朋友之信等,由此便产生了许多的人际关系,诸如上下级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等,再加上现代社会生活的其他关系,如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委托人与受托人的关系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于此情形下相互关系人难免要受到对方的不当影响而签订一种不情愿的合同,对此若不予保护,受影响的一方只能是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三、规范和完善同法的标准我国《合同法》移植英美法上之不当影响制度,为克服法律规定的不周延,确保当事人在遭遇不当影响时获得法律上的救济,以维护其合法权益,实现合同的公平正义提供了制度基础,然如何实现不当影响的本土化,在司法实践中予以合理适用等待进一步的探索。在司法实践中处理涉及不当影响的合同纠纷时,一方面,根据我国合同法对合同效力的判断标准而认定,另一方面,在合同法的标准难以涵盖时,根据合同法移植之英美法上的不当影响制度的判断标准加以认定。对于不当影响的认定应参照英美两国对其不同的认定方法,进行合理筛选。英国对有特殊关系的不当影响采用主观推定的方法,笔者认为其可操作性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受不当影响的一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加之这种影响只是一种精神上或心理上的压力,其很难提出确切而有力的证据,所以采用预先推定的方式可减轻受影响一方的举证责任;二是法院采用预先推定只需由受影响的一方指出存在信任关系即可,然后将举证责任倒置于施加影响的一方,这既可节省时间、缩短诉讼程序,又可避免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对无特殊关系的不当影响,英国采用一般的客观证明方法,并无特色。相比之下,笔者认为美国采取如上文所提及的综合各项因素进行客观判断的认定方法较为可行。另外必须注意的是,不当影响是一个内涵不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