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危机背景下的异化消费观_第1页
生态危机背景下的异化消费观_第2页
生态危机背景下的异化消费观_第3页
生态危机背景下的异化消费观_第4页
生态危机背景下的异化消费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危机背景下的异化消费观

一、在生态美学的背景下的异化进程中(一)生态危机研究的途径生态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益严重的社会观念体,其目标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方法来分析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生态解释,促进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生态学的融合。以上是对生态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观的简要描述。异化消费观对消费的社会政治作用作了过分的拔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社会变革方式,这显然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进行批判分析。但是,异化消费观无疑提供了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的新视角,这对于研究环境问题和环境法问题,都具有启示意义。(二)异化消费与环境法的意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对异化消费的关注,其最终目的是要导出变革资本主义的社会革命的主体、路径等观点。而从环境法的视野来看,关注异化消费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找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理念及方法。环境法是在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而生,而异化消费对于生态危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分析这种影响,并进而作出反思和回应,是环境法的一个新课题。异化消费对于生态危机的影响是直接而深刻的。从质的方面说,异化消费是单一的、畸形的消费。异化消费使消费由手段成为目的,成为唯一的价值;环境等其它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考虑。异化消费支持了利用一切资源满足人类需求、尽情享受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造成了盲目的消费崇拜和人与环境的异化。从量的方面来说,异化消费还必然导致过度消费。当消费成为目的之后消费者理性也随之削弱、丧失,消费者的主体性消失在消费行为当中,众多的消费行为都是基于虚假需求而非真实需求作出的,其后果是消费的数量远远超过社会的真实需求,也超出环境能够承载的限度。异化消费对于生态危机的影响还通过两个因素得到了持续强化。第一个因素是资本的逻辑。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异化消费与生态危机有着紧密的联系,异化消费加深了生态危机。而生态危机的加深,又进一步扩展了异化消费的内涵。异化消费最初关注的主要是消费与人的真实需求的背离,消费日益从手段变成目的本身;随着生态危机的出现和深化,异化消费观开始关注消费和环境的关系,尤其是异化消费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并最终将那些不负担环境成本、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的、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涵盖在异化消费观之内。环境法作为解决生态危机的社会控制手段,应当注意到这种联系并在环境法的理念和制度上作出回应。但目前我国的环境法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二、从消费的异质化角度来看,我国的环境法存在一些不足(一)“异化”与“环境法”教育模式存在着片面性的倾向从目前我国环境法的规制重点来看,主要集中在企业行为,而对消费领域以及其中日益蔓延的异化消费现象关注较少,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归为片面的企业原罪倾向。所谓片面的企业原罪倾向,即把企业视为环境保护天然的和唯一的敌人,认为环境污染和破坏完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造成的,环境法的目的是管制企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这种倾向影响到环境法的各个环节:在环境立法中,把环境法条文变成单一的企业行为规范,而没有考虑到异化消费与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关联;在环境执法中,只注重检查、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而对异化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缺乏监管;在环境法治宣传教育中,把企业作为环境原罪的唯一主体,树为众矢之的,而把消费者隐身于公众的一般化身份中,片面的企业原罪倾向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后果。首先,它有悖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原则。实际上,从环境问题产生的逻辑过程来看,消费(在现实中往往表现为异化消费)是环境问题的逻辑起点。先是有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才产生了企业的生产动因。在一定程度上,企业只是消费者实现需求的工具。因此,从环境问题产生的逻辑过程考察,应当说首先是消费,或者至少应当说是异化消费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共同导致了环境问题的产生。仅由其中的任一方单独承担环境法法上的责任和义务是不公平的。此外,片面的企业原罪倾向还会导致环境保护措施偏离综合防治的方向。众所周知,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系统性,需要多主体的共同参与,走综合防治的道路。仅凭某一主体的单一力量,无法取得理想的环境保护效果。片面的企业原罪倾向将环境保护仅仅等同于对企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的规制,而忽视对消费者环境责任和义务的设置,显然不符合综合防治的环境保护策略。(二)权利和义务失衡片面的企业原罪在环境法上必然体现为企业权利义务的失衡。失衡相对于两方面而言,一是相对于消费者,环境法为企业设置了更多的环境义务而疏于赋权,二是对企业自身而言,环境法为企业设置的环境义务与权利不对称。第一方面将在下面关于消费者环境义务的论述中涉及。企业自身在环境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失衡主要体现为:目前已有的环境立法从内容上看主要是以企业为规制对象,重点在于监管企业的行为,具体包括企业的规划、设计、施工、从投产到日常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延伸到营销、销售后回收等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基本都设置了相应的环境保护义务和责任,而对于这些环节中企业享有的权利却缺乏相应规定。在具体的环境法律制度的设计上,只注意对企业履行环境义务的检查、监督和处罚,而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此外,片面的企业原罪在环境法实施过程中还得到了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支持。相对于对消费者的规制而言,对企业的规制在成本上更低,而收益更高。因为消费者数量众多,在空间上过于分散,消费类型多种多样,消费过程往往具有隐私性,通常难于监管;而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所固定、生产经营过程更容易监控、承担环境义务和责任的能力更强,通常更易于达到监管效果。所以,对企业课以更多的环境义务使环境法的实施更符合效率原则。(三)消费者的本质特征企业权利义务失衡既是一种绝对性的失衡,也是一种相对性的失衡。从企业内部而言,环境法更注重为企业设置义务而忽视了对应性的权利,这是绝对的失衡。消费者环境义务的缺失,究其原因,除了前面提及的功利主义的原因外,即对企业的规制相较于消费者的规制更有效率,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与形式上的正义观念有关。我们看到,在与环境的关系中,消费者相对于企业呈现出三个特征:一是弱势性,即消费者在经济、技术、信息等方面相较企业往往处于弱势,就单独的个体而言,消费者对于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相对较小;二是间接性,即消费者往往只是通过消费企业的产品而对环境产生影响,通常不与环境发生直接联系;三是被动性,这个特性实际上与消费者的弱势地位相关,由于企业在现代社会中有更强的控制力,它可以通过控制传媒等各种社会资源对消费者的观念和行为施加影响,所以消费者对于产品和服务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带有被动性的特征。由于消费者上述三个特征的存在,容易误导立法者依循形式上的正义观念把更多的环境义务课予企业,而忽视消费者环境义务的设置。这样一来,消费者在环境法上的身份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公众的概念摄涵,成为公众环境权益的主体,而其作为义务主体的事实和逻辑却被忽视。我国宪法和作为环境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都缺乏将消费者视为环境义务主体的上位规定,下位的其他环境立法也缺乏对消费者环境义务的具体规定。消费者环境义务的缺失成为环境法的一个系统性缺陷。三、中国的环境法应该对死去的消费观做出回应(一)异化消费的生态意义将消费者与企业一样纳入环境法规制的对象并不缺乏观念的支持和立法例证。消费者之所以应当作为环境法的规制对象首先在于消费行为本身。一方面,产品消费消耗了环境资源,同时带来废弃物的产生或者其他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后果。当消费者作为一个群体存在时,消费对环境造成的后果更加显现。另一方面,正如前述,消费者需求是企业生产行为的动因。消费者的需求和企业的资本逻辑共同构成了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原因,而其中消费者需求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因为,在现实中,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实际上往往并未包含生态的考虑,或者虽然有生态的考虑但消费者本身并没有承担相应环境成本的真实意愿,这种不承担环境成本、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正是异化消费的表现。而异化消费无疑又是生态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反生态的异化消费除了因为虚假需求而大量消耗环境和资源以外,还表现出种种对环境的异化行为,如只注重对环境的一次性利用,而不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只注重对环境的资源功能的消费,而忽视环境对人的审美、健康、心理慰藉等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只愿意单方面享受环境和资源的功能和价值,却不愿意支付等价的环境成本。因此,环境法应当确立双重的规制对象———包括企业和消费者,而不只是片面的将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责任归因于企业。将消费者与企业明确作为环境法的规制对象,具有逻辑和事实上的充分理由。双重规制对象的确立,需要修订作为环境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其中,应对消费者的环境义务作出原则规定,而不能将消费者的法律身份淹没于公众的概念当中;以此为基础,进而在环境污染防治、自然资源保护和税法等各相关单行法中完善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处置消费品时的环境义务。当然,双重规制对象不意味着排斥其他规制对象,如政府。由于环境法兼有公法和私法的性质,政府显然也是环境法规制的对象。但是从异化消费观的角度反思环境法,只有政府作为消费者的身份出现时,才属于本文关注的范围。(二)企业环境权如前述,造成环境法上企业权利和义务失衡的原因存在于企业内外部两个方面。外部与消费者相比较的相对性失衡可以通过将消费者纳入环境法的规制对象并为其设置相应的环境义务进行矫正。调整内部的绝对性失衡则应当在环境法为企业设置环境义务的同时,根据公平原则赋予其相应的权利。首先,应当明确企业也是部分环境权的主体。环境法上对于环境权的主体一直都单一主体说和多元主体说两种观点的争论,对于自然人作为环境权的主体基本没有疑异,但对于企业是否能作为环境权的主体则仍存争论。实际上,企业虽然不能象自然人一样享受环境的审美、健康、心理慰藉等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但良好的环境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于其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常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例如:特定标准的大气、水环境等是某些食品、精密仪器的生产企业所必须的,直接关系到其产品的质量;对于与旅游、文化等相关的企业来说,良好的环境是对品牌的形象和价值的保证。企业的环境权益有些是可以通过劳动者的环境权或者企业的财产权的保护间接实现的。但是,环境对于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具有综合的效应,已经远不是单一的劳动者环境权或者企业财产权可以完全替代的了。其次,应当赋予企业可交易的排污权。目前学界对于排污权的性质存在分歧。通常认为排污权是权利人所享有的环境容量的使用权,即在合法取得的环境容量范围内排放一定性质的污染物,是一种可交易的财产性权利。排污权的交易与排污收费等其他环境管理手段相比较,具有的突出制度优势在于能在保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有利于促进企业研究开发、采用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已获得结余的排污指标进行交易获利或者是留存排污指标用于自身扩大生产经营所需。赋予企业可交易的排污权,使企业在尽到环境义务的同时获得了相应的权利和利益,一定程度上矫正了企业在环境法上权利和义务的失衡。最后,应当注重对企业环境保护行为的奖励。企业的行为在环境法上可能导致否定性的后果,即法律责任,也可能产生肯定性的后果,即环境保护奖励。(三)减少虚假消费的义务消费者环境义务的法律化要求将消费者的异化消费行为纳入环境法的规制范围,为消费者设定相应的环境义务。第一,消费者在购买环节的环境义务。消费者在购买环节的环境义务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负担真实的环境成本的义务。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中,不仅仅应当支付劳动力、原材料等方面的一般成本,还应当支付产品或服务中包含的环境成本,即因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而造成的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成本。消费者对环境成本的承担主要应通过价格和税费方面的立法实现。其次,减少或消除基于虚假需求的消费的义务。基于虚假需求的消费主要指的是炫耀性消费、攀比性消费、奢侈消费以及广告误导的被动消费等,这些并非是基于消费者真实需求的消费活动,它和上述的不负担真实的环境成本的消费一样,都属于异化消费的表现形式。消费行为本身实质上只是消费者和产品提供者之间的合约,双方的行为只是对自身财产权利或其它权利的处分,应当依据双方的自主意思进行。不过,基于虚假需求的异化消费行为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蔓延开后,将对资源和环境造成难以挽回和难以承受的负担,从而最终会损害社会公共福利,因而产生了法律干预的必要。因此,消费者应当承担减少基于虚假需求的异化消费的义务。当然,这一义务的承担实际上也必须通过强制性的环境成本的承担来实现,比如价格法、消费税法的细化规定。最后,选择环境友好型产品的义务。消费者选择不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实际上是逃避了应当承担的环境成本义务,这种消费方式也是异化消费的一种表现。这种异化消费通过市场的循环又会带动对环境不友好的生产方式。所以,消费者应当承担选择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的义务。这一义务的设定需要与产品环境标志制度、环境产品的价格补贴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相配套。第二,消费者在使用和消费环节的环境义务。消费者在使用和消费环节的环境义务包含两种情况:一是消费者在购买环节没有承担该当的环境义务时,在消费和使用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时,购买环节的环境义务有可能转移,消费者将受到替代性的环境义务的约束。比如消费者购置了不符合环保排放标准的机动车,在使用环境就可能要承担改装环保装置的义务。二是无论消费者在购买环节是否已经承担了该当的环境义务,在使用和消费环节仍要承担特定的环境义务,即应当确保自身的消费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或破坏是在环境可承载的范围之内。如机动车的排放、办公耗材的使用、消费物品的包装应当符合环保标准。使用和消费环节的环境义务与私人的财产权会形成明显的冲突,即环境义务限制了私人的财产权的使用方式、范围、甚至时间、空间,从而也影响了私有财产的神圣和自由。环境法作为公法和私法相融合的部门法,其在为消费者设定环境义务之时,应当充分考虑和协调环境的公共物品的价值和私有财产的价值之间的冲突。第三,消费者在处置环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