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49个谜:颠覆历史(选载)-作者:张志君_第1页
中国历史上的49个谜:颠覆历史(选载)-作者:张志君_第2页
中国历史上的49个谜:颠覆历史(选载)-作者:张志君_第3页
中国历史上的49个谜:颠覆历史(选载)-作者:张志君_第4页
中国历史上的49个谜:颠覆历史(选载)-作者:张志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历史上的49个谜:颠覆历史(选载)〉

第一部分1尧和舜真的都是圣人吗(1)

“三皇五帝夏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尧舜禹汤兴大业,万古谁与圣人侍?”在中国老百姓的心H中,尧

和舜似乎一直是万世景仰的楷模,无懈可击、不可挑剔的师表,一言以蔽之日乃是圣人——所谓“万古谁与圣

人侍”是也。

把尧和舜都当成“圣人”的人,其实已于不知不觉中步入了一个误区一

根据《辞海》上的解释,圣人是指“道德智能极高的人”,汉代经学家赵岐注《孟子》时认为“大行其道,

使天下化之,是为圣人”,二者的意思大体相同,说的都是圣人是无所不能,一点错误也没有的人。

尧和舜是不是真的“道德智能极高”、“使天下化之”的人呢?

尧五舜八《论语》如是说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尧舜不仅是“传说中上古的两位帝王”,而且“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杨伯峻先

生语)。用一位海外学者的话来说,是以孔广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把尧舜捧成圣人的,情况果真是如此吗?

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只能求助于孔老夫子,看看他老人家是怎样评价尧和舜的。

要看孔子对尧舜的评价,最可行的办法莫过于查阅他的言论集——《论语》。

在《论语》中,尧出现过五次(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词典》中认为只出现四次,不确),舜出现过八次,

为便于说明问题,我们不妨一一列举一下。

子日:“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

这段话中尧舜并列出现,乃是孔子回答子贡“假若有这么一个人,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

活得很好,怎么样?可以说是仁道了吗?”的问题的。孔子的原话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哪里仅是仁道!那一定

是圣德了!尧舜或者都难以做到哩!”

这一段话中对尧和舜还不是百分之百肯定,再一次提到尧、舜时是《泰伯》篇。孔子说道: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这句话译成现代汉语是:“舜和禹真是崇高得很呀!贵为天子,富

有四海,一点也不为自己!”

接着在《泰伯》篇中孔子又说:

“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功也,焕乎其有文

章!”一译成白话是“尧真是了不得呀!真高大得很呀!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能够学习天。他的恩惠真是广博

呀!老百姓简直不知道怎样称赞他。他的功绩实在是太崇高了,他的礼仪制度也真是太美好了!”

然后又说到舜: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舜有五位贤臣,天下便太平”(《论语•泰伯》)

接着又提到舜:

子夏日:“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论语•颜渊》)——译成白话是:

“子夏说:意义多么丰富的话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挑出了皋陶,坏人就难以存在了。”这段话虽然出

自子夏之口,但也代表了孔子的一贯看法。

接着又提到尧舜:

子曰:“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一译成现代汉语是“孔子说:修养自己来使老百姓安乐,尧舜

大概还没有完全做到哩!”(《论语•宪问》)

接着又一次提到舜:

子日:“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一孔子说:“自己从容安静而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吧?"(《论语・

卫灵公》)

在《论语•尧日》中最后一次提到尧舜: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尧说:“啧

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到你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着那正确吧!假若天下的百姓都陷于困苦贫穷,

上天给你的禄位也会永远终止了。”舜也对禹说了这一番话。

从上面的列举中我们可以看出:

孔子本人并不是对尧舜百分之百地肯定——至少在两个方面尧和舜做得还不很够,这两个方面一是圣德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一是修己安民(''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第一部分1尧和舜真的都是圣人吗(2)

当然,就整体而言,孔子对他的这两位上古“朋友”还是褒多于贬的——《论语》中提到尧五次,三次肯

定,提到舜八次,六次肯定,肯定的内容包括大公无私、善学习、善用人、无为而治等。由于孔子的肯定,遂

使尧舜在那些专念“歪”经的泥古者那里成了圣人的化身。

“尧至晚年德衰为舜所囚”

尽管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常奉尧、舜为楷模——至少口头上是如此,但尧和舜却谁都没有当过真正意义上的

皇帝。这两位大名人只不过是氏族首领。

作为传说中的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尧、舜两个人的“庐山真面目”究竟如何?

有一部比较权威的工具书在谈到“尧”时,有这样一段话:“一说尧到了晚年,德衰,为舜所囚,其位也

为舜所夺。”

这段话虽短,但它至少包括两层含意:其一是说尧并非永远正确,其二是说舜继承尧位时使用了非正当

(或日不正当)的手法。-个“夺”字令人深思。

可惜的是,这个“一说”因受工具书体例的限制,有点语焉不详,而且,此部工具书又系现代人撰写,在

“泥古”者和信古薄今者看来,没有多大的说服力,因而,也就只能是“一说"-----种说法而已!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历史的事实只能用历史的材料来澄清。

因为从汉武帝开始就“一尊儒术”,所以,要搞清尧、舜是不是圣人,只能到汉代以前去找根据。

不同的声音很快就找到了,它来自与儒、道、墨并称“显学”的法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在其巨著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写道:“有人问儒家学者:'当舜去感化民众的时候,尧在哪里呢?,那人回答说:

'尧在当天子。'既然是这样,孔子又把尧看做圣人是什么道理呢?圣人处在天子的位置上明了一切,就应使

天下不再有坏人坏事。如果种田的、打鱼的不发生争吵,陶器质量做得不错,哪里又用得着舜去感化呢?舜去

那些地方补救社会风气,那就说明尧有过失。赞扬舜的贤,就会否定尧能明察一切,称颂尧是圣人,就会否定

舜的德化。这两种情况不能同时成立。”

韩非的这些话因其采用了现代人常使用的“矛盾律”,因而,是颇具说服力的。而且,韩非运用的又是儒

家经典著作中常常出现(因而也往往被习焉不察)的史实——舜在尧当政时代替尧去补救社会风气。为了增强

说服力,韩非接着讲了一个寓言故事。他说:“楚国有个卖盾牌和矛的人,他夸赞自己的盾牌说:'我的盾非

常坚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把它刺穿。'又夸矛说:'我的矛非常锐利,任何东西都可以刺穿!’有人问他,

用你的矛刺你的盾,将会怎样呢?”

叙述完“矛盾”的故事之后,韩非接着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现在尧舜两人不可以同时称颂,其道理就

如同矛与盾之不能同时存在一样。”

从韩非提供的史料及他所运用的推理来看,尧和舜的“圣人”身份,其真实性是很值得怀疑的。

崇拜尧舜,把他们抬高到“使天下化之”的地步,使上下儿千年,纵横儿万里的无数中国人陷入了一个“

误区”而最终不能自拔,这样做的结果,是使不满足于现实的人,尤其是儒家学派的知识分『们能有一个可以

和现实进行精神对抗的“伊甸园”,但另一方面,也使得无数有志于变革现实的仁人志士要面对“崇古”的高

墙壁垒,使得无数富有才情的骚人瞿客把目光投回到洪荒时代,成为消极的浪漫主义者。

这些“消极浪漫主义者”带给中国的是什么呢?

生下来的倘不是圣贤、豪杰、天才,就不要生;写出来的倘不是不朽之作,就不要写;改革的事倘不是一

卜子就变成极乐世界,或者,至少能给我有更多的好处,就万万不要动!

鲁迅先生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这段“诛心之论”可谓入木三分。

纵观儿千年的中华民族兴衰史,每个稍有头脑的人都会发现,日居月诸,时序虽然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地

往前推移,但改革者却举步维艰,从商鞅到康有为,那些不安于现状的人所遇到的最大的精神障碍(或曰阻力)

不是来自活生生的当世人,而是一些已经亡故了的魂灵。

第一部分1尧和舜真的都是圣人吗(3)

要使我们的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对这些亡故了的灵魂进行清理甄别是极有必要的。走出“伊甸园

”,我们要解放的绝不仅是历史……

身后是非谁与论

第一部分2纣王真的既昏又暴吗(1)

“今殷王纣唯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昏弃其国家……俾暴虐于百姓……”太史公司马迁《史

记》中所引的周武王的这段话,本是两个敌对王朝之间的宣战檄文,究竟含有多少水分,今天很难说。但由于

武王是儒家推崇的圣人,所以,他的话自然被奉为圭臬,使得几千年来的中国人于不知不觉中步入了一个误区,

认为商纣王是个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昏君、暴君——

《辞海》:“纣,一作受,亦称帝辛。商代最后的国君,其生年已不可考,卒年据后人根据《淮南子•经

略训》中‘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泛而水,彗星出而殷人授其柄’这段记载,结合哈雷彗星的出现和回归

周期,确认为是公元前1057年。帝辛在位整整三十三年。”

当了三十三年君王的帝辛是不是真的既昏乂暴呢?

柏杨著作的“皮里阳秋”

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说:“(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唯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

作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盈银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益宫室。益广沙丘苑台,

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

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醯九侯。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

以告讨,纣囚西伯美里。”

这段记载中的纣王,其罪行大致说来是:近女色,喜*,不敬鬼神,荒于国政,耽于饮酒,杀害忠臣。

这些事情确实可恨,但却都不是纣王的“专利”,甚至是不是他干的还有问题,不妨再摘引一段关于夏王

朝最后一任君王桀的史料:“桀力大无穷,他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发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求饶,进贡给他

一个美女,名叫妹喜。他卜分宠爱妹喜,特地为她造了富丽堂皇的琼室、象廊、瑶台和玉床,供他俩荒淫无耻

地享乐。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个名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杀百姓,

得到了桀的宠信。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无度,竟命人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

内,一个月不上朝,太史令终古哭着进谏,桀反而很不耐烦,斥责终古多管闲事,终古知夏桀已不可救药就投

奔了商汤。大臣关龙逢乂来进谏说:'主上谦恭而讲信义,俭约而又爱护贤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巩固。

现在大王奢侈无度,嗜杀成性,弄得百姓都盼你快亡,只有赶快改正过错,才能挽回人心。’桀不但不听,又

将关龙逢处死。”——摘自柏杨《中国人史纲》

桀的罪行也是喜女色,耽淫乐,荒于国政,耽于饮酒,杀害忠良。

台湾史学家柏杨先生在其史学巨著《中国人史纲》中谈及商纣王时说过:“随着子受辛(即商纣王——著

者注)之死,商王朝灭亡,立国662年。子受辛被称为‘纣帝’,即残害忠良的君主。他的罪状跟夏王朝亡国

之君姒履癸的罪状,像是从一个模子里浇出来的,当然也可能真是如此。不过,炮烙酷刑是姒履癸发明的,已

登记在案,宣传家大概一时情急,忘了六百年前的往事,又教子受辛再发明了一次。”

细心的读者想必不难从中发现真知卓见者的微言大义——至少纣王干的坏事中有一件并不是他本人的“专

利”,由之引发,会不会出现“骨牌效应”得出纣王的“罪行”很大一部分是后人硬加给他的?恐怕不能断然

排除这种可能。中国人一向有“胜者王侯败者寇”、“痛打落水狗”的说法和做法,失败者一旦失败,自然就

失去了申诉的机会,年代越久,沉冤越难洗清,笔者的观点可能有些偏激,我们不妨再听听古人的诉说。

上贡的困惑

中国文化其上古时代的集大成者当推孔子。所谓“天若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虽然有些夸张,但也有

事实根据在里边。

第一部分2纣王真的既昏又暴吗(2)

孔子的伟大之处除了在于他整理了诗、书、礼、乐、春秋以外,还在于他精心教育出了三千弟子。这三千

弟子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也不少,他们大多是某一方面的专家,真正的通才除了早死的颜回以外,恐怕只

有子贡一个人了。

子贡,生于公元前520年,卒年不详,本姓端木,名赐。儒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称他“不但是学问家,也

是外交家、政治家”。

孔子对他十分欣赏,曾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认为他能够举一反三。

太史公司马迁对子贡也非常推崇,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甚至说,孔子的学说思想,后来所以能够流

传下来,全仗子贡的努力。

这样一个“你办事,我放心”的大学问家,在儒家经典《论语》第十九章“子张篇”里却提出了一个不同

凡响的问题。

子贡日:“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意思是说,纣王的不好,并不像后世所说的那么严重。

我在经典中的大学问家的话可不是随便乱说的。

子贡以后,数千年间虽然“大一统”的文化氛围使得真知不能广为世人所知,但也不乏后来者。

宋朝的罗泌在《桀纣事多失实论》中认为,纣王建宫室,营酒池肉林,近女色,害忠良等罪恶,与夏桀的

罪行如出一辙,桀纣不分,这些都是史学家的恶意模仿。

另一个宋朝学者李慈铭也认为,仅就史料而言,纣王的主要罪行不过是杀比干、囚箕子、宠妲己、偏信崇

侯、拘押文王而已,与后世的暴君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罗、李二人的论证方式是科学的,其结论也是正确的,但由于年代久远,所以没能成为子贡困惑的解惑人。

近来重读先秦诸子,终于从《韩非广》一书中给了贡“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找到了史料根据。

韩非在《韩非r•外储说右下》有过这样一段记载:“费仲劝告纣王说:'西伯昌贤良,百姓都拥戴他,

诸侯都依附他,必须把他杀掉,不杀掉他,一定会成为殷商的祸害。’商纣王说:'你既然说他是一个贤良的

诸侯,怎么可以杀呢?,费仲说:'帽子虽然破旧,必定是戴在头上;鞋子虽然华美,一定踩在地上。现在西

伯昌是您的臣卜,他实行仁政,人们都归向他。终究会成为天下祸患的,难道不是西伯昌吗?臣下不用他的贤

能为君主效忠,非杀不可。况且君主诛杀臣卜有什么过错呢?,商纣王说:'仁义,是君上用来劝勉卜面的人

的。现在西伯昌是个好行仁义的人,杀他不合适。'费仲三次劝说,商纣王都不采用。”

费仲是纣王手下的“秦桧”,西伯昌即周文王,据《史记正义》转引《帝王世纪》说他龙颜虎眉,身长十

尺,胸有四乳,他继任西伯以后,遵循后稷、公刘和古公、公季(均为西周祖上之贤者——著者)遗留卜.来的

法度,敬老慈少,礼敬贤者,常常是忙到正午了也来不及吃上一顿饭,很得当时人的爱戴,以今天的眼光看,

西伯昌乃是新生代中之翘楚。所以,当时一些对商王朝心怀不满的人如有名的伯夷、叔齐、散宜生等纷纷去投

奔他,一个名叫崇侯虎的人向纣王进谗,骗得纣王下令把西伯昌囚禁起来。上面所引韩非子的这段记载,当是

发生在纣王上当、西伯被囚以后。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听取了崇侯虎的进言,但在大事上纣王还是有分寸的,至少他没有像夏

桀杀关龙逢那样杀了西伯昌,仅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就不能说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昏君、暴君。

其实,连司马迁本人都认为,纣王“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才力过人”——并非一无可取。了解了这些以

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相信每个人都会摒弃“纣王是既昏又暴的君王”这个误区的。

除了搞清历史的真相以外,走出这一误区的另外一大好处是可以让更多的人明白,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好

人,也没有十恶不赦的坏蛋。人的性格是二重甚至是多重的,这样,才不会对人世间的滚滚红尘大喜大悲。

第一部分2纣王真的既昏又暴吗(3)

十年可树木百年树几人

第一部分3孔子的学生真有七十二个贤人吗(1)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三千徒众立,七十二贤人。”这是出自古时家教经典之作《名贤集》中的几

句话,其中“三千徒众立,七十二贤人”两句指的是孔子的弟子,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由于《名

贤集》的'‘启蒙”地位,所以,自其在南宋时代问世以来,就广为流传,使一代乂一代的人不知不觉地形成一

个误区——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儒家的创始人。他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

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其先世是宋国贵族。孔子曾先后做过“委吏”“乘田”等工作。学无常师,

相传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茯弘,学琴于师襄,五十岁时曾担任过鲁国大司寇,摄行相事,后乂周游列国,因

政治主张不能实行,遂致力于教育。这位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都赫赫有名的大教育家,他一生共

收了多少门徒?门徒中又有多少成为知名的贤者,至今仍是个谜。

三千七十二还是——

太史公司马迁大概是最早发现这一问题的人。

他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这段话大概是《名贤集》之所本。

可是,同样,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司马迁又借孔子自己的话提出了另外一种说法。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认为孔子门徒

中,真正的贤人一共有七十七个。

都是哪七十七个呢?

司马迁的记载是:

颜回(字子渊)、闵损(字子舞)、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仲弓父、冉求(字子有)、仲由(字子

路)、宰予(字子我)、端木赐(字子贡)、言偃(字子游)、卜商(字子夏)、颛孙师(字子张)、曾参(字子舆)、

澹台灭明(字子羽)、宓不齐(字子贱)、原宪(字子思)、公冶长(字子长)、南宫括(字子容)、公晰哀(字季

次)、曾藏(字晰)、颜无繇(字路)、商瞿(字子木)、高柴(字子羔)、漆雕开(字子开)、公伯僚(字子周)、司

马耕(字子牛)、樊须(字子迟)、有若、公西赤(字子华)、巫马施(字子旗)、梁鳍(字叔鱼)、颜幸(字子柳)、

冉孺(字子鲁)、曹恤(字子循)、伯虔(字子析)、公孙龙(字子石)、冉季(字子产)、公祖句兹(字子之)、秦

祖(字子南)、漆雕哆(字子敛)、颜高(字子骄)、漆雕徒父、壤驷赤(字子徒)、商泽、石作蜀(字子明)、任不

齐(字选)、公良孺(字子正)、后处(字子里)、秦冉(字开)、公夏首(字乘)、奚容箴(字子晰)、公肩定(字子

中)、颜祖(字襄)、鄢单(字子家)、句井疆、罕父黑(字子索)、秦商(字子丕)、申党(字周)、颜之仆(字叔)、

荣旃(字子祈)、县成(字子祺)、左人郢(字行)、燕版(字思)、郑国(字子徒)、秦非(字子之)、施之常(字子

恒)、颜哙(字子声)、乐叔乘(字子车)、原亢籍、乐咳(字子声)、廉紫(字庸)、叔仲会(字子期)、颜何(字

冉)、狄黑(字皙)、邦巽(字子敛)、孔忠、公西与如(字子上)、公西赢(字子上)。

“弟子三千”看来没有多少问题,但成为贤人的究竟是七十二个,还是七十七个呢?

明末清初人程允升在其所著《幼学琼林》“新增文”一章中又称:“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

于是乎,七十二、七十七之外,又出了个七十,究竟孰是孰非?

有名有姓七十七真正的大贤整十个

程允升的《幼学琼林》中说孔子弟子“贤人七十”,是为了与上句“前授生徒”在字数上统一,不足为训I。

七十二贤人及七十七贤人中根据孔子的原意应取后者。

这七十七位贤人中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大贤的只有三十五个人。

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说:“自子石以右三十五人,显有年名及受业闻见于书传。其四十有

二人,无年及不见书传者纪于左。”

第一部分3孔子的学生真有七十二个贤人吗(2)

这段话说得很明白,孔子的七十七名大弟子中,真正有名有姓有年龄事迹的只有三十五人。

这三十五人是:颜回(字子渊)、闵损(字子骞)、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仲弓父、冉求(字子有)、

仲由(字子路)、宰予(字子我)、端木赐(字子贡)、言偃(字子游)、卜商(字子夏)、颛孙师(字子张)、曾参

(字子舆)、澹台灭明(字子羽)、宓不齐(字子贱)、原先(字子思)、公冶长(字子长)、南宫括(字子容)、公

晰哀(字季次)、曾藏(字晰)、颜无繇(字路)、商瞿(字子木)、高柴(字子羔)、漆雕开(字子开)、公伯僚(字

子周)、司马耕(字子牛)、樊须(字子迟)、有若、公西赤(字子华)、巫马施(字子旗)、梁鳍(字叔鱼)、颜幸

(字子柳)、冉孺(字子鲁)、曹恤(字子循)、伯虔(字子析)、公孙龙(字子石)。这三十五人中的佼佼者有:

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孔子认为他们有德行。

冉有、季路——孔子认为他们善于处理政事。

宰我、子贡——孔子认为他们善长外交辞令。

子游、子夏——孔子认为他们精通中国古代文献。

除了这十个人以外,其余的孔门大弟子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比如(用孔了的话说),颛孙师偏激、曾参

迟钝、高柴愚腐、仲由粗鲁(原文是“师也辟,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噫”)。

因此,综合太史公《史记》和孔子《论语》中的有关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在孔门弟子中“受业身通”的

是七十七人,而孔子特意把他们的特立卓行拿出来予以褒扬的却只有十个人。

这当然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不管怎么说,仅凭《名贤集》的一家之言,就下结论说孔子弟子三千,贤人

七十二,未免有些失之武断。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把人培养成

贤人更是难上加难,以孔子之大才大德,倾毕生精力才成效如斯,那些有了一点点成绩就迫不及待地在自己的

头上加个‘'家”字头衔的人得无愧乎?杜牧老先生该打板子

第一部分4、'六王毕”真的“四海一”了吗(1)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晚唐诗人杜牧的一篇《阿房宫赋》,

不知倾倒了多少文人墨客,同时,也使难以数计的中国百姓误入了一个习焉不察的误区一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靠不光彩手段登上皇位的秦王朝二世皇帝忽然心血来潮,他叫来得力

亲信赵高,二人一起合谋,决定干两件大事给那些心怀观望的大臣们看看,让他们知道,他是始皇帝的儿子一

一虎父无犬子!

这君臣二人要干的两件大事一件是大杀诸公子(二世皇帝的亲兄弟)立威于内,另一件是派兵统一天下以

扬名于外。

这第一件事对于见惯了封建王朝血阳腥风的百姓们来说可谓司空见惯,可第二件“统一天下”云云,却很

让后世一些人如坠五里雾中。

秦二世的老爸始皇帝不是早就于公元前221年(始皇二十六年)扫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了吗?任何一本历

史书都是这样写着的啊,难道我们被带入了一个误区?

一点没错。

秦王朝的天下确确实实是到了二世皇帝胡亥手里,于公元前209年才彻底统一的。最后一个被秦王朝扫

灭的国家是哪一个呢?

先灭于狄再灭于魏阴差阳错得复国

那个比“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庞然大国还长命十二年的国家是战国时名不见经传的卫国。

卫国别看后来名不见经传,但在受封之初可也算得上是个大国。

它的开国国君姓姬,是赫赫有名的周武王的弟弟康叔。

武王死后,成王姬诵即位,因其年幼,由其叔父周公旦摄政。

周公当时已被分封到鲁地,但为了辅佐幼主,姬旦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国,而自己仍留在镐京。

由于周公的名声越来越大,引起了他的同父兄管叔(文王第三子)、弟蔡叔(文王第五子)的嫉妒。这两个

人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四处散布谣言,说姬旦企图篡夺王位,谣言所至,连成王、姜太公、召公等人都

将信将疑。见时机似已成熟,管、蔡拉拢被分封于殷的商纣王之子武庚,联络淮夷,一举起兵反叛。

在这种情况下,周公一面向太公望、召公爽解释自己的良苦用心,一面组织力量,出师东征,讨平叛乱。

在平定叛乱的战役中,康叔始终站在四哥周公的一边,立下了汗马功劳。

战争结束以后,论功行赏,周公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康叔,成为当时的大国,定都朝歌

(今河南淇县)。

公元前660年,康叔的后裔中出了一位卫懿公,此公生性喜欢养鹤,爱鹤胜过爱人,把最受宠爱的鹤全

都封成“将军”,而不顾人民的生死,结果被狄(又作“翟”)族所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狄族军队-拥

而至时,“动物保护主义者”卫懿公突然想到了手下的人,他请这些人出力杀贼,而这些被他平常看得连鹤都

不如的人也来了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半认真半嘲弄地对他说:“我们又没有爵位、官衔,大王您不是把那些

鹤都封为将军了吗?何不找它们为您出力呢?!”

结果,懿公被杀,卫国被灭。倘若这时没有人拉卫国一把,那么,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中国人陷入一个“误

区”了。

拉卫国一把的人是赫赫有名的齐桓公。齐桓公,姓姜,名小白,乃是“春秋五霸”之一。孔夫子在《论语》

中说他“九合诸侯,不以兵车”,颇有推许之意。

齐桓公的确算得上是个人物,他亲率大军,在谋臣管仲等人的辅佐之下,挥师北上,帮助卫国复了国,卫

国国君感激他,送他一程,不知不觉走出了卫国国境,深入齐国国境三十里。根据春秋时代,诸侯国君送别国

国君足不出境的老规矩,姜小白立即把脚下的那块国土割给了卫国。

此时的卫国系卫文公辟疆当政,他筑都楚丘(今河南渭县),重建卫国。《诗•庸1$风》专有一段记其事。

其后四百余年无话可表。

第一部分4''六王毕”真的“四海一”了吗(2)

转眼到了公元前254年(秦昭王五十三年),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经过马陵之战的挫折之后,力图重振

雄风,于是挥师灭掉了卫国。

卫国第二次被灭。

此时,“春秋五霸”已是明口黄花,各国也鲜有什么道义可言,卫国似乎该就此寿终正寝了。

孰料“天不灭曹”,一向只肯弱肉强食的秦昭王嬴则突然动了恻隐之心,也玩了一把“仗义”,帮助卫国

复了国。是为第三个卫国。

此次的卫国国都由楚丘迁到野王(今河南沁阳)。

秦昭王为什么会如此仗义呢?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有这样一句话:“(昭王)五十三年,天下来宾,魏后,秦使掺(造字)伐魏。

”——各国都来朝拜,独独魏国后至,这不能不使秦大为光火,按照“敌人的敌人是我们的朋友,这一逻辑,

嬴则当了一把善人,帮助卫国第三次复国。

公元前221年,扫灭六国之后的秦王嬴政志得意满,以踌躇满志的口吻在咸阳宫中晓谕群臣:“寡人以

眇眇之身,兴兵诛*。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

那些不胜诚惶诚恐之至的马屁群臣们,借机给秦王大灌迷汤,称颂道:“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

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卜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

来未尝有也。”

忙着改“王”号为“皇帝”,改“制令”为“诏”,请嬴政专门享有“朕”这个人称代词的秦国君臣们,

根本忽略了那个被昭王“兴灭继绝”的卫国。

卧榻之下十三年何以残喘得安歇

秦始皇和他的臣子们为什么在扫平六国时没有灭掉卫国?

是一时的疏忽,还是有别的意思?

台湾史学家柏杨先生在其巨著《中国人史纲》中提及此事时,认为是卫国太小了,根本不值得秦王去灭。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前文所引秦王朝君臣对话中已有“海内为郡县”的说法,卫国虽小,也还是个附庸之国,非郡县可比。

真正的原因何在?

秦王嬴政在公元前221年灭齐后,曾有一个口谕,说明他为什么要剿灭六国,口谕中有这样一段话:“

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

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己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

王,故举兵击灭之;魏土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

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

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

理由虽然不一,借口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些国家都对不起秦国。

狼要吃羊,总是能找到理由的——这是伊索的名言。

秦始皇为什么不找个借口或干脆不找借口就把卫国灭掉呢?

宋太祖赵匡胤有句名言,叫做“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歇!”

但卫国这个藁尔小国却偏偏能在“少恩而虎狼心”的秦王嬴政(始皇帝)的眼皮底下“安歇”了十三年,

这其中必然有十分微妙的原因。综合现存的各种史料,我们发现,卫国在公元前254年得秦帮助复国以后,

已成为秦王国的附庸国。

附庸,原木是指小城,后来引申为次于诸侯的小国封君。《礼记•王则》:“附于诸侯曰附庸。"

崛起于西鄙的秦国,其祖先非子,曾被周孝王封为“附席,邑之秦”,其后乃因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有功,

才被封为诸侯。因而,可谓与“附庸”结下过不解之缘。秦王嬴政可能是要保留一个附庸国以纪念先祖,也可

能是因为卫国是乃祖(秦昭王)一手扶植的,打狗看主人,嬴政就放了他们一马。当然也可能还有别的原因。

第一部分4''六王毕”真的“四海一”了吗(3)

不管怎么说,秦始皇虽然在公元前221年扫平了六国,但却没有在这一年统一天下(附庸国虽然次于诸侯

国,但毕竟还是国,不是郡县),这一点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的。

说秦始皇并没有于生前统一天下,这一点也不影响他作为一位历史巨人的伟大。因为历史与艺术不同,艺

术尽量追求的是完美,而历史却要求百分之百的真实,在十年*期间,某些人为了适应一己的需要,将秦始皇

说成是完美无缺的“法家”,徒贻笑柄,现在有些人矫枉过正,把秦始皇说得一无是处,这同样不可取。

对待历史人物就应该像对待历史一样,是就是是,非就是非。

人生不能彩排,历史更不能按自己的好恶去篡改!不知诸君以为如何?

制造了T古奇冤的千古奇冤者

第一部分5秦始皇真的“坑”了四百六十多个儒生吗(1)

秦始皇真的“坑”了四百六十多个儒生吗

“公元前213年,嬴政为了控制思想,采纳李斯的建议,将秦国的历史、医药、卜筮和植树以外的书下

令焚毁。第二年,方士卢生和侯生在背后议论秦始皇贪权专断,滥施刑罚。嬴政闻知后派人追缉,侯生、卢生

逃跑。嬴政大怒,将有牵连的四百六十多位儒生全部活埋。这两件事,史称‘焚书坑儒'。”——这段引自

《中国历代帝王录》的话,仿佛只是向人们陈述了发生在秦代的一些史实,实际上却因用词不当而将许许多多

的中国人引入了一个陈陈相因的误区——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也是一个最有争议的皇帝。贬之者认为他“为人蜂准、长

H、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长着马蜂鼻子、长眼睛、像挚鸟一样的胸,说起话来和豺狼差不多,

对人少恩惠而有虎狼一样的心肠。也有人说他是吕不韦与其母赵氏的私生子。

赞之者则认为他“振长策以御宇内”,统一了天下、统一了文字、车轨、度量衡等等。

无论是贬之者、还是赞之者,大家似乎都在一件事上取得了共识,都认为他搞过“焚书坑儒”。

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据字面上的意思,望文生义,以讹传讹,认为这位始皇帝统一中国之后大开杀戒,一次

就活埋了四百多位儒生。

其实,这是一种偏见,一种误解。误解和偏见往往比无知更可怕。

周青臣与淳于越论争李斯插了一杠子

公元前213年是秦始皇在位的第三十四年。这一年为了庆贺秦王朝筑长城及得南越地,嬴政“置酒咸阳

宫”——在咸阳皇宫里摆下酒宴,大宴群臣。

有一个名叫周青臣的仆射借给皇帝敬酒的机会称颂始皇说:“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

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

下威德!”一意思无非是说,以往的时候,秦国很小,亏得陛下您(始皇)大展神威,平定天下,改诸侯分封为

郡县制,使人民得以久享太平。

周青臣的话虽然不无阿谀奉承的成分,但基本上也都是事实。不料,却引起了一个名叫淳于越的人的不满。

这位官拜博士(按,此“博士”系指学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说“博士,秦官,掌通古今”,

秦及汉初,博士所掌为古今史事待问及书籍典守,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作为学位之一种的“博士”是两个完全不

同的概念——著者)之职的淳于越是个厚古薄今的专家,他与周青臣木没有什么矛盾,但当他听周赞美郡县制,

贬低分封制,不知触动了哪根神经,奋然而起说:“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

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

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一意思是说,商周时代都因分封子弟而传国近千年,始皇您富有四海却不分封子弟

以作呼应,倘若一旦有篡夺齐国政权的田常式的人物出现,那将何以应付?周青臣不向陛下您指出这一点,反

倒当面奉承,不是忠臣!

这场争论,在后代的人看来,实在算不了什么,文人相轻嘛!

不料时任丞相之职的李斯却突然插了一杠子,使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

李斯说:“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

愚儒所知,且越(淳于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

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

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做,语皆道古而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

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

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鲸为城旦。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者,以吏为师!”——李斯的话啰里啰嗦说了许多,中心内

容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应当厚今薄古,而不能以古非今,为此,他建议烧书。

第一部分5秦始皇真的“坑”了四百六十多个儒生吗(2)

注意,李斯要烧的是《秦纪》以外的历史著作,有人根据“非博士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

诣守尉杂烧之”这句话认为李斯建议秦始皇连儒家的诗经、书经以及诸子百家的书全部都烧掉,这是一种误解。

好在太史公在《史记》的另一篇文章“李斯传”中又提到了此事,我们不妨录之以供读者比较。司马迁在

李斯传中转引李斯的话说:“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令到三十口弗去,鲸为城旦。所

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

文中最重要的词语是“蠲除去之”。

何为“蠲除”?《辞海》:“蠲除,免除。”所引例句为《史记•太史公自序》“蠲除肉刑”。

将“蠲除”与上文“去之”合起来解释是“免除去之”,是个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

李斯当然不是肯定那些诗书百家语,但也仅用了一个“去”字,并没有肯定地要“烧”。紧接着这段话还

有一句:“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这句话明显地透示出“去”诗书百家语,只为秦

王朝中央政权和相应的政府官员收藏,H的是为“愚百姓”而不是为了愚天卜。

联系到《史记•萧相国世家》中“何(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

呢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我们不难看出,李斯插过来的这一杠子,只

不过是使秦始皇下令收缴民间图书藏在官府和学官之手,并没有使之皆遭火焚之灾。所以,到了汉代,才能“

存亡继绝”,得百家言四百二十篇。

如果说“焚书”不是烧尽所有的书,那么,“坑儒”就更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坑杀儒生”了。

《史记》中并无“坑儒”字样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嬴政驾幸梁山宫。随行的人马车骑甚众。

把酒临风,驻足山顶时,秦始皇偶一抬头,突然发现“丞相车骑甚众”——丞相的随从很多,不由得皱了

皱眉头。这一细微的举动被随侍在侧的一个中贵人(宦官)发现了,这个中贵人与丞相是朋友,为了友谊,他

把皇帝对丞相军骑过多似有不满这一情况泄露了出去。

几天以后,事为始皇所知,大起诏狱,把当时在身旁的中贵人全部处死。弄得人人自危。

当时,有两个方士,一个名叫侯生,一个名卢生,他们两个聚在一起议论说:“始皇帝这个人,天性乖戾,

刚愎自用。自以为起于诸侯,而兼并天下,古往今来,概莫能过之,所以就专门任用狱吏,使狱吏受到重用,

而掌通古今的博士官虽有七十人之多,但也只是摆摆样广而已!丞相与文武大臣都墨守成规,皇上又非常愿意

用刑罚来施威于天下,使人不敢尽忠。秦国虽然有三百多位占星家,但这些人也都是贪生怕死之辈,畏忌阿谀,

不敢直言皇上之过,事无大小,全都取决于皇上的裁决,皇上本人也恃才傲物,贪于权势,这样的人怎么能帮

他求来仙药呢?“

两个人越说越觉得没劲,想也没想就逃走了。

他们这一逃,使得同类遭了殃。

有人把这一消息报告给秦始皇。秦始皇一听十分生气,他怒不可遏地说:“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

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炼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福)等费以巨万计,

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

或为妖富以乱黔首”——把矛头直指方术之士。

然后,嬴政亲自下令,命御史“案问诸生”——审问在咸阳的方术之士,“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

——杀了四百六十多个人。

这杀死的四百六十多个人都是些什么人?

从汉代以后,人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是儒生。这里我们不禁要问:骗秦始皇钱财“以巨万计”的是方士,

如徐市——即率童男、童女渡海求仙的徐市,如诽谤秦始皇的侯生、卢生也极有可能是方士,秦始皇干吗单拿

儒生泄愤呢?退一万步说,即使侯生、卢生是儒生(这一点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证明),那么,秦始皇也不会放过

骗走他钱财的方术之士而单单去惩治儒生。其实,关于“公元前212年咸阳杀人案所杀的不是儒生,或不全

是儒生”这个观点并非笔者的发明,而实在是太史公司马迁的“专利”,因为《史记•儒林列传》叙及这段史

实时用的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术士”者,方术之士也。

第一部分5秦始皇真的“坑”了四百六十多个儒生吗(3)

什么是方士呢?《辞海》上说:“方士,我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的人。起源于战国燕齐一带近海地区。以

修炼成仙和不死之药等方术来骗取统治者的信任。如秦始皇时‘入海求仙’的徐市;汉文帝时'望气取鼎'的

新垣平;汉武帝时主张'祠灶'的李少君;自言能‘致鬼’见李夫人的齐人少翁;自言能‘通神’的栾大;三

国曹操时善于'辟谷’的左慈等皆是。”

说秦始皇“坑儒”的人,还有一个理由,他们认为太史公虽然没有点名所坑者是儒者,但却点明其为“生

”,而“儒者皆号生”,所以,“生”即“儒者”。

这也是明显的断章取义。司马迁《史记》索引中说:“自汉以来儒者皆号生”。汉代以前,方术之士也可

以叫生的,最有名的是秦始皇时的“安期生”。

《辞源》:“安期生,秦琅那人。卖药海匕号抱朴子。始皇与语三日夜,赐金璧,皆置去,留书以别。

谓后千年求我于蓬莱山。始皇遣徐生、卢生入海求之。”

综合上述各点,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秦始皇只焚了书,并没有坑儒,至少他在咸阳活埋的那四百六

十多人中有三百多人是方术之士。我们不能因为秦始皇残暴,就把所有的坏事都推到他的身上。

是他干的,他赖不掉,不是他干的,就应该还他一个清白。

从秦始皇我不由想到秦桧。

要想在中国历史上找几个骂名远扬的人,那么,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中国人可能会异口同声地选出秦桧一

—因为他设计陷害抗金名将岳飞而遭人唾弃,按照好人绝对地好、坏人绝对坏的逻辑,无论是童稚未脱的娃娃,

还是应当具备正常思维能力的成人,肯定都会异口同声地说:秦太师他一定是一件好事也没做过。

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秦桧一向被人认为是主和派、卖国贼,可有谁能够想到他也曾有过主战的光荣历史呢?不信请看历史。

《宋史•奸臣传》:“靖康元年,金兵攻汴京,遣使索三镇。桧上兵机四事。一言金人要请无厌,乞止许

燕山一路,二言金人诡诈,守御不可缓,三乞集百官详议,择其当者载之誓书,四乞馆金使于外,不可令入门,

及引上殿。”——从这四点奏议中我们看不出一点汉奸或主和的影子。

接着秦桧又断然拒绝了朝廷派他前往金国充任割地使者的指令。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2月,金人扶立大汉奸张邦昌当了儿皇帝,秦桧力排众议,上书坚决反对。

他在上书中说:“桧荷国厚恩,甚愧无报。今金人拥重兵临已拔之城,操生杀之柄,必欲易姓,桧尽死以

辩,非特忠于主也,且明两国之利害尔。赵氏自祖宗以至嗣君,百七十余载,顷缘奸臣败盟,结怨邻国,谋臣

失计,误主丧师,遂致生灵被祸,京都失守,主上出郊,求和军前,两元帅既允其议,布闻中外矣。且空竭帑

藏,追取服御所用,割两河地,恭为臣子。今乃变易前议,人臣安忍畏死不论哉?宋于中国,号令一统,绵地

万里,德泽加于百姓,前古未有,虽兴亡之命在天有数,焉可以一城决废立哉?昔西汉绝于新室,光武以兴,

东汉绝于曹氏,刘备帝蜀,唐为朱温篡夺,李克用犹推其世序而继之,盖基广则难倾,根深则难拔。张邦昌在

上皇时附会权佞,共为蠹国之政,社稷倾危,生民涂炭,固非一人所致,亦邦昌为之也。天下方疾之如仇仇,

若付以土地,使主人民,四方豪杰必共起而诛之,终不足为大金屏翰。必立邦昌,则京师之民可服,天下之民

不可服,京师之宗子可灭,天下之宗子不可灭!桧不顾斧钺之课,言两朝之利害,愿复嗣君位以安四方,非特

大宋蒙福,亦大金万世利也!”

在这段大义凛然的净言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忠于故国、不因有杀身之祸而避之的爱国者形象。

作为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常常以善和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和偏私,

诚实和虚伪等来评价人们的行为,但是,我们却不能也不应该以一种几近定式的道德尺度来评价历史。在真实

的历史面前,任何人都无权按照自己的好恶去“净化”历史。面对战乱频仍的世界,我们当然希望刀枪入库,

马放南山;面对赤地千里,我们当然希望五谷丰登,人人无衣食之虞;面对丑恶,我们当然希望永远是正义;

面对疾病,我们当然希望从来就没有苦痛,可希望仅仅只能是希望,这个世界从来都是“正义与邪恶并存”的。

第一部分5秦始皇真的“坑”了四百六十多个儒生吗(4)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微缩了的世界。每一个活生生的人一般也都既是天使,又是魔鬼,所谓坏人,不过是他

身上的魔鬼属性比较多一些而已,恶贯满盈如希特勒,他的第一声啼哭恐也不是狼吼。

相比之下,我们的先人们不乏目光独到者,司马迁不因为韩信后来谋反而把他打入“另册”,《史记》因

之生辉,有识者加以称好,看来,是该到了走出“误区”,突破思维定式的时候了!

传闻其国居大岛

第一部分6徐福到过口本吗(1)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老先生在一首题为《日本刀歌》的诗中写道:”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肥沃风俗

好,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并童老。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玩器皆精巧。”有相当多的中国大众怀着对欧

阳修的崇拜,以及中华民族特有的“阿Q心态”,把“传闻”当成了信史,认为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其开国君主是秦朝时的中国人徐福,从而,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一个新的误区——

徐福,一作徐市,乃是秦始皇时代一个有名的方士。《辞海》上说他“字君房,琅珊(今山东胶南南)人,

为迎合秦始皇的迷信长生,上书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州三座神山,请得童男童女数千人,乘楼船入海,结

果一去不返”。

“一去不返”的徐福去了哪里了呢?

有人说他去了日本。

这种说法可信吗?

徐福并非“一去不返”

五代十国时,有一日本僧人名叫弘顺,他说过大意是这样的一段话:“日本亦名倭国,在东海中。秦时徐

福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去而不返,止于此。”

这段话极有可能是套近乎之辞。据《史记》记载:

(秦始皇二十八年)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

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没有发现徐市(亦即徐福)一去不返。

再引儿段史料。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因使韩终(一

作众——引者)、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始皇巡北边,从上郡人。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

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三十五年)始皇闻(侯生、卢生逃)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

方术之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

告日闻。'”

俗话说,怒时吐真言,秦始皇在发觉他一向信任的方术之士欺骗了他时,发起了雷霆之怒,这时候说的话

恐怕不会有假。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一去不返的是韩众(就是那个韩终)一''韩众去不报”,而不是徐市。对于徐市,秦始

皇说他“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徒奸利相告日闻”这句话,著名史学家王利器先

生在《史记注释》中是这样翻译的:”只是空空地每天听得他们互相告发非法牟利。”

“他们”指谁?当然是指徐市等人。

读者诸君倘若不信,有史为证。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有这样一段话:“昔秦绝先王之道,杀术士,燔《诗》、《书》,弃礼义,尚诈

力,任刑罚,转负海内粟致之西河。当是之时,男子疾耕不足于糟棣,女子纺绩不足于盖形。遣蒙恬筑长城,

东西数千里,暴兵露师常数十万,死者不可胜数,僵尸千里,流血顷亩,百姓力竭,欲为乱者十家而五。又使

徐福入海求神异物,还,为(伪)辞曰:'臣见海中大神,言曰:汝西皇之使邪?臣答曰:然。(神问)汝何求?

曰:愿请延年益寿药。神日: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即从臣东南至蓬莱山,见筑成宫阙,有使者铜色

而龙形,光上照天。于是臣再拜问日:宜何资以献?海神日:以令名男子若振女与百工之事,即得之矣!‘秦

皇帝大悦。”

这段记载告诉我们,徐福不仅没有一去不返,而且还回来向秦始皇搞了个伪辞。徐福弄这个“鬼画符”的

目的是为了骗取人、财、物。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还煞费苦心地编造了…个神话故事。

一心以为可以借助寻访仙人达到长生不老之目的,秦始皇可能被“仙”气熏昏了头,真的给了徐福男女三

千人,以及五谷种f及百工匠人,让他把这些人、财、物作为礼品献给“海中之神”。于是,徐福再一次出海

远行。

第一部分6徐福到过日本吗(2)

一些富有想像力的人由此推断,徐福这一次出海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