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_第1页
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_第2页
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_第3页
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_第4页
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某工人在使用电动工具时,因电线老化破损,没有接零或接地保护措施,导致触电身亡。事故原因:1、电线老化破损,未及时更换。2、未进行接零或接地保护措施。一、目的此次学习培训旨在规范现场操作,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对特定案例的分析总结,增强员工在事故发生时的应对能力。二、典型事故类别、特定案例分析(一)触电触电是一种常见的安全事故,其发生原因多种多样。比如,经过或靠近作业现场的外电线路没有或缺少防护,碰触这些线路就会导致触电事故。在电焊机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注重安全防护,电线破损,没有接零或接地保护措施,也可能导致触电事故。此外,使用各类电器设备时,电线破皮、老化,又无开关箱等也可能导致触电事故。案例1:广东揭阳一工地发生特大触电事故12人惨死事件2004年4月8日,中润钢铁有限公司为扩建厂房,搬移阿望亭时,碰到在工地东北面处的3条东西走向的万伏高压线,导致12人惨死。事故原因主要有三个:中润钢铁有限公司未及时处理高压线方面的安全隐患;该公司副总经理违章指挥;工人缺乏安全用电常识和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案例2:某厂电焊工在进行铁壳点焊时,因接线板烧损,线圈与焊机外壳相碰,引起短路,导致触电事故。事故原因在于焊机外壳未接地。案例3:某工人在使用电动工具时,因电线老化破损,没有接零或接地保护措施,导致触电身亡。事故原因是电线老化破损,未及时更换,也未进行接零或接地保护措施。在一建筑工地,操作工王某误操作导致触电身亡。起初,王某要求电工将潜水泵电源线不经过漏电开关直接接上电源,电工在多次要求下违章接线。之后,王某用钢筋挑动潜水泵,导致触电倒地,最终抢救无效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工王某违章作业,不懂电气安全知识,明知漏电仍用钢筋挑动潜水泵。而电工在王某的多次要求下违章接线,留下严重的事故隐患,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面对触电事故时,应该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脱离电源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切断电源开关、拔掉电源插头、用绝缘工具切断电源线等。在救援时,需要注意不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不采用金属或绝缘性能差的物品作为救护工具,用单手操作等安全措施。对于高位触电者,还需要预防电击二次伤害。在“2.13”某工程二期施工过程中,一名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因操作不当而掉落重物,砸中了另一名工人头部,导致其当场死亡。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加强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加强对高处作业、重物搬运等危险作业的监管和防范措施。同时,在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对伤者进行紧急救治,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对于触电事故,应该根据触电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如果触电者还有知觉,应将其安置在干燥、通风、温暖的地方,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如果触电者已经失去知觉,但仍有心跳和呼吸,应让其平卧舒适,解开衣服以利呼吸,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如果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对于“假死”者的急救措施,应该按照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首先要通畅气道,清除口中异物,并采用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然后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每分钟进行16-18次呼吸,每公钟挤压60-80次。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要将伤者头放低以利静脉血回流。如果伤者同时出现呼吸停止,还应进行人工呼吸。2003年2月13日上午7时10分,某工程二期施工现场发生了一起钢筋堆放事故。钢筋班工人在将钢筋原料移至钢筋加工场时,由于堆放的钢筋不稳,导致其中一名工人刘×不慎滑倒被压伤,最终于12时20分抢救无效死亡。造成事故的原因包括场地狭小,钢筋材料堆放困难,堆放不整齐,不稳。同时,工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工作场所情况不了解,以及吊装管理不到位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1999年4月5日下午1:30,某桥梁公司承建的某桥梁工程也发生了一起钢筋捆绑索具断裂事故。两名钢筋工使用直径18mm的生麻绳捆绑了约74根平均长度为3.2m的直径14mm螺纹钢,重量约270kg。当吊物起吊至13m高处时,由于施工员唐XX安全意识不足,站位不当,未能及时避开,导致钢筋捆绑索具突然断裂,钢筋散落并砸中唐XX,造成其死亡。造成事故的原因包括现场二名钢筋工采用了破断力不够的生麻绳作为索具,施工员唐XX安全意识谈薄,站位不当,以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薄弱,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不落实等。在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应立即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对于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等伤病,需要进行及时处理。在移动昏迷的颅脑损伤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避免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3、当伤员发生休克时,应先处理休克,观察受伤情况、部位和伤害性质。休克状态的伤员应保持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4、出现颅脑损伤时,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5、在现场,对相对清洁的伤口,可用浸有双氧水的敷料包扎;对污染较重的伤口,可简单清除伤口表面异物,剪除伤口周围的毛发。但切勿拔出创口内的毛发及异物、凝血块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双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盖包扎创口,以防止伤口污染。6、在送运伤员到医院就医时,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止呕吐后误吸。对烦燥不安者,应根据地方条件适当地予以手足约束,以防伤及开放伤口。脊柱有骨折者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三)火灾典型案例:中铁十九局隧道工地工棚发生火灾事故经过:2010年5月3日晚10点30分左右,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至包头市第二双线铁路工程二道河1号铁路隧道施工现场附近,中铁十九局施工人员租住的民房发生火灾,造成10人死亡,烧伤14人。事故原因:1、由于工人在宿舍内明火煮食或私拉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煮食引起此次火灾。应急救援方案:发生火灾事故时,要根据燃烧物质、燃烧特点和火场的具体情况,正确使用消防器材,组织扑救初起火灾。同时,组织人员疏散,转移贵重物品到安全地方,拨打119报警等。1、火场上出现浓烟、高热、缺氧等致人伤亡的时间早在5~6分钟,晚的在10~20分钟,因此,人员疏散时间必须控制在3分钟内,全面疏散到安全地方。2、施工现场发生的火灾,多数是由于烧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