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要求_第1页
HIV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要求_第2页
HIV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要求_第3页
HIV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要求_第4页
HIV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IV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要求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敏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概念与范围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或试验的场所按学科领域可分为——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从事传染性物质操作活动的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因为实验活动的特殊性,其生物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实验活动操作对象主要为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其中的大部分生物因子能引起人或动物的发病,有的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实验室因实验活动所产生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如果不通过严格的处理或处置,可能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随着SARS疫情的暴发,以及禽流感、O157:H7大肠杆菌感染、猪链球菌感染、甲型H1N1流感等人畜共患病的不断出现,各国对病原微生物的监测越来越重视,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需求越来越高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安全责任的要求。实验室防护区—实验室的物理分区,该区域内生物风险相对较大,需对实验室的平面设计、围护结构的密闭性、气流,以及人员进入、个体防护等进行控制的区域。生物安全实验室—指从事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相关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的实验室。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将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4级,1级防护水平最低,4级防护水平最高。以BSL-1、BSL-2、BSL-3和BSL-4表示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1实验室—适用于操作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BSL-2实验室

—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BSL-3实验室

—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BSL-4实验室

—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消灭的微生物。生物危险感染性的致病因子,无论是直接感染,还是间接地散播到环境中去,对人类、动物或植物都是一个现实的或潜在的危险。AnimalsHumansPlants实验室相关感染发生的原因传染来源:感染性生物因子传播途径:径口、经皮肤、经呼吸道易感人群:实验室操作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生物因子

一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实验相关感染以吸入气溶胶最为常见实验室感染定义实验室操作人员出现与实验室病原微生物相关的临床症状、体征或者疾病的;实验室操作人员出现的临床症状、体征或者疾病尚不能排除实验室感染的;实验操作不当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非实验室人员感染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等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泄漏的;

病原微生物导致的实验室感染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最大威胁,实验室相关感染大部分是由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不强、人为操作错误、实验室技术欠佳和仪器的错误使用等原因造成的,所以良好的操作技术规范对于实验室生物安全至关重要。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第二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第三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第四类: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从事病原微生物的操作,都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通过考核,获得上岗证书;在开始相关工作之前,应对所从事的病原微生物及相关操作进行危险评估,根据国家对于各种微生物操作的危险等级划分和防护要求以及危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全面、细致的标准操作规程和程序文件,对于关键的危险步骤设计出可行的防护措施并对这些细节了然于胸;熟悉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运行的一般规则,掌握各种仪器、设备、装备的操作步骤和要点,对于各种可能的危害应非常熟悉;应掌握各种感染性物质操作的一般准则和技术要点。生物安全意识至关重要生物安全实验室污染定义

是指生物安全实验室内发生与实验活动相关的一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对实验室内环境包括气体、液体和各种固体表面的污染。生物安全实验室污染后果影响实验结果的判定及实验的科学性和可信性引起实验室感染或中毒事件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发生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规范实验室的运行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针对感染性材料的操作规范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二、HIV检测实验室相关生物安全1、范围艾滋病实验室安全防护和职业暴露预防。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艾滋病实验室的安全防护和职业暴露预防。2、相关法律和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卫生部2003年8月1日起实施«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2009年7月1日起实施

«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卫疾控发子[2006]218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424号令《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第45号令«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卫生部颁布2004年6月1日起实施«消毒技术规范(2008年版)»卫生部发布3、HIV实验室的生物危害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属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主要生物危害微生物气溶胶吸入刺伤、割伤皮肤、黏膜污染食入感染的实验动物咬伤……还有许多不明原因的实验室相关感染

风险评估与控制当实验室活动涉及传染或潜在传染性生物因子时,应进行生物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生物因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致病性、变异性、易感性、传播途径、潜伏期、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感染剂量、浓度、实验数据、流行病学资料、预防和治疗方案等。风险评估应由适当的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4、HIV相关检测的生物安全级别

4.1HIV抗体检测(包括筛查和确证实验)、抗原检测和相关的免疫学检测应在符合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进行4.2HIV分离培养、浓缩、中和试验、细胞培养及研究工作及其它需要应用活病毒的研究工作,应在Ⅲ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中进行。

4.3HIV核酸提取和检测均应在符合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进行。

4.4HIV病毒株应保存在符合Ⅲ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要求的艾滋病实验室;HIV阳性样品,包括全血、血清、血桨和其他组织(液)、核酸提取物应保存在符合BSL-2要求的艾滋病实验室。5生物安全保证措施5.1、建立安全制度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修订版)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制订本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制度或安全标准操作程序,每年应对其制度或程序及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修订,并有记录。

生物安全责任制,明确实验室各岗位人员职责,实验室主任是实验室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准入制度人员健康监护制度安全工作制度实验室安全防护及实验室的清理和消毒制定意外事故处理预案,主要是生物安全意外事故的处理、登记、调查和报告制度建立实验室安全操作行为程序。建立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程序信息安全及保密制度:

与HIV/AIDS检测相关的所有资料均应严格保密

5.2培训和管理实验室应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并强化“普遍性防护原则”安全意识,所有的血液、未固定的组织和组织液样品,均应视为有潜在的传染性,都应以安全的方式进行操作。所有管理和检测人员都应接受省级以上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主持的安全培训,包括上岗前培训和复训,并接受管理人员的监督。必须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清楚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通过考核等方式确认他们具备安全操作的能力后方可单独工作。从事HIV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在身体健康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对实验室其他相关人员,包括清洁人员、运输工、修理工等也要定期进行培训,使他们熟悉工作环境,了解潜在的危害以及相应的事故预防和紧急情况处理措施。实验室的进入建立实验室准入制度:

必须对新调入人员、外来合作、进修和学习的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培训,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方可进入实验室。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儿童不得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可能增加获得性感染的危险性或感染后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人员不允许进入实验室或动物房。BSL-2实验室门上应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包括通用的生物危险性标志,标明传染因子、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负责人或其他人姓名、电话(白天、家庭)、以及进入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工作人员进入动物房应当经过特别批准。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动物不得带入实验室。

生物安全培训和监督应有客观详实的记录。实验室主任应详细了解所有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背景、特长、性格特点等。要根据人员特点、工作种类、所涉及的生物材料合理安排工作区域。实验室的安全责任人要对工作和环境的安全负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责任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检查实验室管理层有责任确保安全检查的执行。每年应对工作场所至少检查一次,以保证:应急装备、警报体系和撤离程序功能及状态正常;用于危险物质漏出控制的程序和物品状态,包括紧急淋浴;对可燃易燃性、可传染性、放射性和有毒物质的存放进行适当的防护和控制;去污染和废弃物处理程序的状态;实验室设施、设备、人员的状态。

5.3个人保健和防护

1)环境设施三区划分设置洗手池(感应水龙头)冲眼器自动关闭门,实验室门应有可视窗足够空间存储物品及实验操作实验室应通风,如使用窗户自然通风,应有防虫纱窗可靠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黑暗中出口应有可辨认的标识

2)设备设施生物安全柜高压蒸汽灭菌器,并按期检查和验证,以保证符合要求。应有适当的消毒设备个人防护装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防护服、手套、防护鞋、帽子、口罩、防护镜)脱盖机、移液器3)防护要求在实验室工作时,必须穿着合适的工作服或防护服。在进行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或感染性动物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手套用完后,应先消毒再摘除,随后必须洗手。禁止使用口腔吸液管,必须使用移液器来操作实验的所有液体。

遇有手部皮肤有开放性伤口及其他不适于工作的情况,不要进入实验室工作。严禁穿着实验室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储存食品和饮料。在实验室内用过的防护服不得和清洁的防护服及日常服装放在同一柜子内。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只能同时从事一种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使用螺旋帽的塑料管盛放含HIV的样品,禁止使用Ep管,以防止在开启管盖时发生样品迸溅,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HIV抗体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应接种乙肝疫苗。应每年对工作人员采血检测HIV抗体,血清应长期保留。应指定专人监督保持良好内务的行为。工作区应时刻保持整洁有序。禁止在工作场所存放可能导致阻碍和绊倒危险的在量一次性材料。所有用于处理污染材料的设备和工作表面在每班工作结束、有任何漏出或发生了其他污染时应使用适当的试剂清洁和消毒。5.4安全操作1)试剂及样品的管理

设有专门储存阳性血清、质控品的低温冰箱和/或血清库、毒种库,上锁并由专人管理。对存放试剂和样品的区域应进行监控2)实验室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结束后及时消毒工作台面,有污染的地方要及时消毒处理。3)样品的采集和处理采集血样时要注意安全。离心样品时要使用有密闭盖的离心机。4)样品的带入、带出和操作不得将非实验室物品带入实验室。常规处理血液、体液样品可在工作台上进行,如样品有可能溅出,则应戴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被污染或可能污染的材料在带出实验室前应进行消毒。用后的包裹应进行消毒。接收样品时要检查样品质量,有无完整信息,

用于国际空运的样品要按照国际空运协会(IATA)的规则进行包装和标记,并提交相应的资料。5)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生物安全柜高压消毒锅离心机移液器冰箱生物安全柜的使用戴手套防止手部被污染;在开始工作以前,将实验所必需的物品全部放进安全柜内,并对表面进行消毒处理;对生物安全柜工作台面,侧壁表面以及后壁内侧进行消毒处理;让生物安全柜工作区排气几分钟之后再开始工作;不要在工作区内排放过多的物品;不要阻塞进气格栅;实验操作尽可能靠近安全柜内部进行;尽量减少手臂的移动。移动时要缓慢;移出手臂之前,表面消毒处理,然后缓慢移出;拿放物品一定要遵守从洁净区到污染区的顺序;生物废弃物袋应放在安全柜内不能拿出安全柜;一旦实验过程中产生溢出物,用消毒纸巾置于其表面吸附清理,应在生物安全柜处于工作状态下进行处理。从安全柜内部拿取可能产生污染的物品时,一定要进行表面消毒处理;将产生气溶胶的器皿尽可能摆放在安全柜工作区靠里的位置;洁净的物品应放置在距离产生气溶胶器皿至少150mm外,降低交叉污染的可能性;禁止使用气体火焰,以防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