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内文言文复习 课时36 《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_第1页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内文言文复习 课时36 《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_第2页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内文言文复习 课时36 《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_第3页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内文言文复习 课时36 《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_第4页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内文言文复习 课时36 《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教材文言文复习板块五《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学案36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一、基础梳理1.通假字同“含糊”,指声音重浊模糊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①既然既然已古义:_________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就、也、还”跟它呼应,表示先对现实或已有的结论予以承认,而后进一步做出判断②以致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古义:_________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2.古今异义词已经这样来使达到③其实a.不抑耗其实而已b.虽曰爱之,其实害之c.自以为得其实古义:a.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__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④不过若不过焉则不及古义:_________今义:连词,用在后半句的开头,表示转折,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或修正,跟“只是”相同;副词,表示程度最高或指明范围,含有往小里或轻里说的意味它的果实这实际上那事情的真相不是过多⑤空中空中而多窍古义:___________今义:天空中⑥心动余方心动欲还古义:__________今义:内心有所触动;动心,产生做某事的欲望中间是空的内心惊恐词语例句意义(1)病①病偻,隆然伏行

②故病且怠

③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归去来兮辞并序》)

④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孟子〉一则》)

⑤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原毁》)毛病、缺点⑥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担忧、忧虑3.多义实词生病、患病困苦感到痛苦疲累(2)去①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②彭泽去家百里(《归去来兮辞并序》)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苏武传》)

④《归去来兮辞》

⑤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除掉、去掉(3)发①而大声发于水上

②怀王乃悉发国中兵(《屈原列传》)

③窥父不在,窃发盆(《促织》)

④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苏武传》)

⑤今王发政施仁(《齐桓晋文之事》)

离开距离同“弆”,收集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发生、发出派出打开发动、动手发布(4)殆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大概几乎、近于同“怠”,懈怠危险(5)乘①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经·氓》)

③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

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

⑤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并序》)

⑥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驾、坐升、登冒趁着、凭借顺随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①名我固当/早实以蕃/根拳而土易/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②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③旦视而暮抚/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④驼业种树

4.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名,称呼,命名;实,结果实;拳,拳曲,伸展不开;爪,用指甲抠、掐形容词作动词,保全名词作状语,旦,在早上;暮,在晚上;日,一天天地意动用法,以……为业⑤非有能早而蕃之也/非有能硕茂之也

⑥微风鼓浪/而此独以钟名

⑦下临深潭/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大石侧立千尺/夜泊绝壁之下/事不目见耳闻

⑧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使动用法,早,使……早;蕃,使……多;硕茂,使……高大茂盛名词作动词,鼓,激荡,掀动;名,命名名词作状语,下,在下面;舟,坐船;侧,在旁边;夜,在晚上;目,用眼睛;耳,用耳朵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发出声响例句句式特点(指出标志词)①故不我若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吾又何能为哉

③余是以记之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

5.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句,“是”是介词“以”的宾语定语后置句,“铿然有声”是修饰“石”的定语6.文化常识(1)《水经》:魏晋时期的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原文记载相当简略。后来被郦道元改编为___________。它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而且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2)磬:古代_____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3)无射: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国语·周语下》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大钟,因钟声符合______音律,故名。《水经注》打击无射(4)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襄公十一年》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2),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魏庄子,魏绛谥“______”,故名。歌钟,古乐器。庄二、重点巩固(一)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种树的四点秘诀时说道,除了要让树根得到充分的舒展以外,还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种树郭橐驼传》中,写当地官员频发政令,聚集百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培欲平

其土欲故其筑欲密鸣鼓而聚之

击木而召之(3)《石钟山记》中,对“石钟山”命名的由来,作者持怀疑态度:对于郦道元的观点,作者说“_________”;而对于李渤的观点,则说“_________”,颇耐人寻味。(4)《石钟山记》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出,作者不认同李渤的观点,以为他的说法只是他自己主观上认为的事实,其中略带有一丝轻蔑的味道。人常疑之余尤疑之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自以为得其实(二)语句翻译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郭橐驼以种树为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观赏游览和做种树卖果买卖的豪富人,都争着迎接和雇用他。(得分点:“业”,意动用法;“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定语后置;“迎取”,迎接;“养”,用、使)(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得分点:“今”,如果;“置”,放置;“虽”,即使;“鸣”,使动用法;“况……乎”,何况……呢)

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那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得分点:两个判断句,翻译出“是”;“之”,结构助词,的;“不余欺”,宾语前置)(三)基础双练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今年秋七月既望,因督学至其邑,偕老人高嵩等诣北钟山。山皆大石,侧立于江滨,高可千馀丈。左有观音阁,阁有小轩,适临钟石之上。老人与寺僧宏指予曰:此北钟山也,山以是名。乃由阁后履崭岩,触荆榛,蛇行而上。有亭曰“白云”,盖顶也,仅可容二三人。凭阑一望,小孤、五老、香炉、二祖、五祖诸峰,如拱如抱,皆屏列于左右,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节选自章潢《游石钟山记》,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

远涵天碧/近漾岚光B.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

远涵天/碧近漾岚光C.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

远涵天/碧近漾岚光D.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

远涵天碧/近漾岚光√原文标点: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2)下列对文中加颜色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督学至其邑”与“因之以饥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坐》)两句中的“因”字含义不同。B.“偕老人高嵩等诣北钟山”与“诣太守”(《桃花源记》)两句中的“诣”

字含义相同。C.“适临钟石之上”与“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适”

字含义相同。D.“乃由阁后履崭岩”与“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两句中的“履”

字含义相同。√C项正好,恰好/女子出嫁。A项因为/接续。B项均为到。D项均为登。【参考译文】今年秋天的七月十六,因为督学到了县邑,于是带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