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光华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下图中的乙图为甲图中M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5~36题。35.M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有A.洪涝灾害频率降低
B.气候由暖干变为冷湿C.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剧36.下列措施最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是A.扩大开垦,提高湿地生产能力
B.加固堤坝,提高抗洪能力C.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绿色农业
D.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参考答案:35.D
36.C
2.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l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五种能源(石油、煤炭、核能、天然气、水电)消费结构图,回答第15~16题。15.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图中是指A.a
B.b
C.c
D.d16.我国能源产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多高能耗的工业C.管理不善,浪费现象严重
D.人口多,能源消耗量大参考答案:15.B
16.C3.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研究发现,方便面产业的快速发展已严重威胁到热带雨林中珍稀动物红猩猩的生存。下图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依据材料推断()A.油棕产业违反了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B.延续“刀耕火种”式农业,能避免热带雨林生态恶化C.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相互矛盾,不可协调D.热带雨林具有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15.油棕产业链中()A.方便面生产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B.油棕种植业属小型自给自足农业C.棕榈油榨取工业应靠近市场产地D.油棕产业链常形成轻工业工业地域参考答案:14.A
15.D【14题详解】根据材料,油棕产业威胁到红猩猩的生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A正确;延续“刀耕火种”式农业,导致雨林生态恶化,B错误;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可以实现相互协调,实现共同发展,C错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完整,从材料中只能看出热带雨林为珍稀动物红猩猩提供生存环境,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而没有体现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作用,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方便面生产会破坏雨林,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油棕产业属于种植园农业,是商品农业;棕榈油榨取工业需要的原料运输量大,需要靠近原料产地;油棕产业链规模小,不会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故D项正确。4.地温季节变化波动为零深度的年平均温度被称为年平均地温。下图为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区某观测站所测不同坡向各深度最高与最低月平均温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表示阳坡最低月平均地温变化曲线的是A.a
B.b
C.c
D.d11.阴坡年平均地温约为A.0℃
B.-1℃
C.-3℃
D.-10℃参考答案:10.B
11.C10.最低月平均地温较最高月平均温度低,a、b表示最低月平均地温线,c、d表示最高月平均地温线;阴坡热量条件较阳坡差,因此地表温度低,可判断曲线b是阳坡最低月平均地温线。选B正确。11.阴坡热量条件较阳坡差,因此地表温度低,曲线a、c是阴坡地温线;由图可知阴坡一年中最低地温是-11℃,最高地温是5℃,可算出平均地温是-3℃。选C正确。5.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关于四大盆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B.盆地④位于季风区C.盆地①、⑨都位于寒温带
D.盆地②位于最东面18.下列关于盆地①和盆地②相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所建林业生态工程的生态作用相同B.都属于外流区域,都有闻名于世的农业灌溉工程C.盆地①和盆地②内能源资源丰富D.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都以风力和流水作用为主参考答案:17.D
18.C17.根据图示四大盆地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分析,盆地④海拔在4000米以上,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属于非季风区,A、B错。盆地①是吐鲁番盆地,盆地③是塔里木盆地,都位于暖温带,C错。盆地②是四川盆地,位于最东面,D对。18.盆地①和盆地②相比较,盆地①生态林以防风沙危害为主,盆地②生态林以保持水土为主,两地所建林业生态工程的生态作用不同,A错。盆地①属于内流区域,盆地②属于外流区域,B错。盆地①和盆地②内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丰富,C对。盆地①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风力作用为主,盆地②以流水作用为主,D错。6.下列所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参考答案:D7.2012年10月27日,海南省琼海市,今年第23号强热带风暴“山神”当天凌晨加强为台风,目前正在三沙市永兴岛西南附近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气象台预计未来24小时内,“山神”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将于当天从海南南部近海擦过,逐渐向越南北部沿海地区靠近。海南已将热带气旋Ⅲ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应急响应。据此回答4~5题。4.要对“山神”进行监控,及时预警以减轻灾害的最佳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气象预报5.在对“山神”进行监控时,气象部门综合运用了多种现代化技术,主要包括①气象卫星监测
②GPS定位导航
③GIS分析预测
④气球探测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参考答案:4.A
5.C8.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5.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GPS—RS—GISB.RS—GPS—GIS
C.GIS—RS—GPSD.RS—GIS—GPS
6.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参考答案:5.D
6.D
【名师点睛】GIS的应用: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典型应用应用领域主要功能信息管理与服务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规划和管理主要是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工程选址等,也可以进行城市管理和辅助决策基础设施管理利用GIS能够完成工程设计、应急抢修、日常维护等工作,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土地利用与管理土地利用涉及土地利用性质变化、地块轮廓变化、土地权属关系变更等内容。GIS技术可以有效完成对土地利用状况的监控和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生态环境管理应用GIS技术,可以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环境评价、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分析、环保设施的管理等
3.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9.图1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1,回答14~15题。14.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A.小麦、水稻、玉米B.玉米、小麦、水稻C.水稻、小麦、玉米D.水稻、玉米、小麦15.M省可能是(
)A.山西
B.安徽C.广东
D.甘肃参考答案:C
B10.读“福建省及周边地区7月等温线图”,回答图中M地气温区别于周围地区的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参考答案:B11.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图7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4~15题。14.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15.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14.D
15.B【知识点】本题组综合考查区域发展经济结构变化、及升级的相关知识解析:第十四题,从示意图中看:第一产业比重前期占主导地位且下降较快,后期下降较慢,排除A、B、C,发展中产业结构逐渐优化,故选D。第十五题,随着经济发展工资水平提高,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需要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方转移,农业所占比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大,大量引进化工会造成环境污染,应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故选B。【思路点拨】读图、看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12.下列发展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集和狩猎阶段——自然界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对人类生活影响不大B.农业社会阶段——能源、矿产资源和交通状况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C.工业社会阶段——地形、土壤、水源、气候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D.后工业化阶段——原料、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参考答案:D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会越来越小。采猎文明时期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息影响较大,A错误;农业文明阶段地形、土壤、水源、气候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B错误;工业文明阶段能源、矿产、交通状况等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C错误;后工业化阶段——原料、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D正确。故答案选D项。13.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番茄具有较高的色素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某地开始大规模种植、加工番茄,生产能力占到全国近90%,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该地最可能为我国的A.西藏
B.新疆C.黑龙江
D.安徽13.番茄加工产业已成为该地重要的外向型产业,为进一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应该①抓好对外宣传,以拓展市场②扩大外延,增加种植面积③抓好龙头企业建设,以带动品牌④抓好科技投入,不断提高质量⑤加大原料出口能力,增加收益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12.B
13.D
14.图甲为某地牧草生长与乳牛草料需求关系图,图乙为该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20~21题。20.图甲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偏低
B.降水偏少
C.乳牛大量繁殖
D.鲜草供应偏多
21.该地乳畜业发达,既生产新鲜牛奶,也外销不易变质的其它乳制品。该地可能位于
A.意大利
B.阿根廷
C.澳大利亚
D.美国参考答案:20.A
21.C11、下列有关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B
地处温带地区
C
除水能外其他能源短缺
D
最大的贸易对象是中国参考答案:D16.下图中GH垂直PQ,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MN所示平面上,则角②的度数是A.23°26’
B.46°52’
C.66°34’
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C根据“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MN所示平面上”这一信息,可以把MN平面看成黄道平面,角②即为黄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大小为66°34′。17.读沿23°26′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大陆东、西两侧濒临的大洋分别是A.大西洋、太平洋B.太平洋、印度洋C.印度洋、大西洋D.太平洋、大西洋4.图中的高大山脉为A.落基山脉 B.安第斯山脉C.大分水岭 D.喜马拉雅山脉5.最能反映图中山脉形成的是下列哪幅图A. B.C. D.参考答案:3.A
4.B
5.D【3题详解】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地形剖面图判断,该大陆表示南美大陆,故西侧为太平洋,东侧为大西洋。故选A。【4题详解】图示的山脉为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脉。落基山脉位于北美洲,大分水岭位于澳大利亚,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洲。故选B。【5题详解】南美大陆西侧处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的俯冲碰撞地带上,南极洲板块向下俯冲,美洲板块边缘隆起,形成安第斯山脉。与D图相符。故选D。18.在世界地形图上,看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这个数字被称为A.图例 B.注记 C.高度 D.数值参考答案:B地图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高度和数值不属于地图三要素,可排除CD;图例是地图上各种各样的符号,可排除A;注记是指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等,符合题目要求,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19.贵糖集团以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模式建立了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如下图),读图回答17─18题17.该循环经济产业链最适宜推广的省区是(
)A.河南
B.广西
C.黑龙江
D.山东18.当前,影响该类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推广,走优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之路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资源
B.技术
C.水源
D.人们的观念和政策参考答案:B
D20.“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据此完成46-47。46.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生态意义表现为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C.改变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D.促使能源结构多样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47.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D.木材短缺的问题参考答案:46-47DC略21.中国制造,这张年轻的面孔正在失去魅力,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哭泣曲线”已渐行渐近。跨国企业曾从欧洲到美国,到日本,到台湾,到中国内地,现在他们却选择去东南亚,去非洲。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4.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A.微电子
B.服装制造
C.汽车制造
D.飞机制造35.要摆脱“哭泣曲线”的影响,中国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今后应A.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B.改善基础设施,依靠政府支持C.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保护本土企业
D.加强设计、研发,重视品牌培育参考答案:34.B
35.D34.由图可知,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劳动密集型企业总是寻求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低的地区,中国由于劳动力、土地成本的提高使得的成本增加,所以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服装制造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B正确。22.近年来,席卷整个长三角的城市化浪潮使连接各城市间的乡村地带急剧缩小,城市边界纷纷汇合,第一次出现与纽约、东京、伦敦等世界城市群相似的城市连绵带。2003年以来,长三角地区掀起规模浩大的“路桥运动”,“三小时都市圈”呼之欲出。把“长三角”地区建成“三小时都市圈”的重要意义是()A.促使上海等大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B.加强交流与合作,扩大就业C.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D.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参考答案:D解析:建设“三小时都市圈”,把“长三角”城市联在一起,可以实现规模效益,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23.下图显示的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14~15题。14.图中表示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5.关于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mm,没有湿润地区B.②线以西地区的河流皆为内流河C.③线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D.①线与④线之间的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参考答案:B
C24.下表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据此完成小题。11-13月
份123456789101112风力≥8级天数1.51.93.75.63.61.00.60.30.40.81.40.6平均气温(℃)-3.2-0.76.413.721.226.027.326.320.614.46.3-0.7降水量(mm)3.37.39.143.233.254.5247.3166.848.926.226.03.511.该地可能是A.广州
B.长春
C.杭州
D.济南12.该地8级以上大风的风向多为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13.实测发现,该地5月光照优于7月,其主要原因是A.大气中水汽较少B.风力较强
C.气温最高
D.海拔较高参考答案:D
D
A25.发射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据此分析,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卫星发射的是A.拜科努尔(N)
B.库鲁(N)
C.酒泉(N)
D.肯尼迪(N)参考答案:B26.下图为我国部分优质农产品基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1.甲、乙两地均为我国重要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甲地位于沿海地区,冬季气温较高,露天蔬菜仍可正常生长B.甲地位于平原地区,受寒潮影响大,气温低,病虫害少C.乙地纬度较低,冬季热量较丰富,满足蔬菜生长D.乙地纬度低,降水多,利于蔬菜生长22.丙、丁两地均发展有乳制品生产企业,其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A.丙:原料丁:技术
B.丙:原料丁:市场C.丙:劳动力丁:市场
D.丙:政策丁:交通参考答案:21.C
22.B21.甲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露天蔬菜不可能正常生长;乙地纬度较低,冬季热量较丰富,满足蔬菜生长,C正确;影响反季节蔬菜基地建设的主要是热量条件,受降水和病虫害影响较小。22.丙地位于内蒙古,牧草丰富,乳畜业发达,发展乳制品生产的条件是原料;丁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形成乳制品生产的条件是市场,B正确。二、多选题(共10分)27.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若图所示地区位于东亚,则A.②为西南风
B.④环节季节变化大C.③环节各季节水量相等
D.①环节总量大于③环节参考答案:BD28.下列有关德国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B.鲁尔区内水源充足,铁矿资源十分丰富C.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工业区发展的基础D.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参考答案:AC29.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是为了(
)A、降低企业的地租成本
B、改善城区环境质量C、方便职工上下班
D、扩大产品的销售市场参考答案:AB略30.下表是2001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a、b两省分别是(
)省区稻谷小麦甘蔗甜菜a242.41.557.5
b156.742.3
18.2A.广西
B.黑龙江
C.湖北
D.新疆参考答案:AB三、综合题(共38分)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材料1:下图是伏尔加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2: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大河,位于俄罗斯境内,河流全长3690千米,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为2540亿立方米。伏尔加河河源处海拔仅有228米,而河口处低于海平面28米,干流总落差为256米,河流流速缓慢,河道弯曲。干支流通航里程达3260千米,通航期200多天。流域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钾、磷等资源,人口稠密,交通便捷,工农业发达。高考资源网(1)伏尔加河的货运量占全国河运总量的半数以上,主要货流以石油、木材、粮食、机械为大宗。评价伏尔加河发展航运的条件。(4分)
(2)伏尔加河流域各河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总计电量约1200万千瓦,而仅一个三峡电站的总装机量就达1820万千瓦。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
(3)300多年来,伏尔加河流域曾发生过多次灾害性春洪,受灾地区遍及伏尔加河上中游。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伏尔加河上中游地区易发生春洪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1)有利:大部分河段流经平原地区,地势平缓,流速缓慢;流域面积较大,支流众多,通航里程长;流经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不利:结冰期较长(4分)(2)伏尔加河流域的径流量较小;伏尔加河流域的落差小。(2分)(3)冬季时,降雪量较大,而气温较低,积雪多,春季积雪融化,上游来水量大;伏尔加河上中游地区河流落差小,流速缓慢,且河道弯曲,不利于洪水下泄;伏尔加河上中游地区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来水量大;春季时,会形成凌汛,冰凌阻塞河道,抬高河流水位。(3分)32.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共14分)
色林错流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属于内流区.监测表明,色林错湖面面积从1975年的1621平方千米增长到2010年的2172平方千米,已超过纳木错湖面积,成为西藏第一大咸水湖。(1)据图说出色林错流域的地势特点.(4分)(2)据图简述1979---2006年色林错流域气候变化趋势.(6分)(3)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色林错湖面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参考答案:(1)地势:周围高,中间低(2分);盆地内部大致东北向西南倾斜(2分)(2)年平均气温波动上升;年积雪天数减少;年降水量增多;气候总体趋向暖湿.(共6分)(3)该区域气候变暖,冰川融水量增加(2分);大气降水量增加,湖泊补给量增加(2分),使色林错湖面大.33.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已形成从沿海到内陆全面开放的格局。材料一
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材料二
甲地区所在省份棉花总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占全球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左右,与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河流域并称中国三大产棉区。该区棉花已连续多年获总产、单产、商品出口率、调出量、人均占有量五个中国第一。(1)据图分别说明甲、乙两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4分)(2)据图甲说明该地区棉花种植区的区位优势。(4分)材料三
甲地所在省份2010年部分资料统计表(3)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2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据表中信息说明甲地所在省份要达到上述目标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参考答案:(1)甲地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以及交通沿线(2分)乙地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沿海、交通沿线。(2分)(2)区位优势:地处暖温带,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有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种植区位于盆地边缘,地势较平坦;沙性土壤;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中考模拟历史试卷(含答案)
- 盐城耐磨地坪合同协议
- 疫情店面房租赁合同协议
- 玉米半托管种植合同协议
- 珠宝店员工配股合同协议
- 珠宝高薪诚聘合同协议
- 留学机构劳动合同协议
- 电动车供货协议合同协议
- 电脑及配件协议供货合同
- 瑜伽馆全职老师合同协议
- DB35∕T 2174-2024 改良酸性土壤专用有机肥料通 用技术要求
-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课件教学课件
- 辽宁葫芦岛协作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 NB-T32042-2018光伏发电工程建设监理规范
- 2024年纪检监察综合业务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DL-T5181-2017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
- LY∕T 2580-2016 森林防火通信车通.用技术要求
- 医院专项资金使用方案
- GB/T 43741-2024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众测服务要求
- JT-T-1003.1-2015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员技能和素质要求第1部分:地铁轻轨和单轨
- 接触网抢修支柱组立及补偿绳更换教案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