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学试题(历史学)-民国史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大学试题(历史学)-民国史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大学试题(历史学)-民国史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大学试题(历史学)-民国史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大学试题(历史学)-民国史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大学试题(历史学)-民国史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50题)1.宋教仁认为宪政的真正目的是()。A、建立共和制B、建立君主立宪制C、保证人民参政D、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2.直系军阀3.简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条件。4.评析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原因及其意义。5.1948年3月29日到5月1日,国民党为标榜“还政于民”,在南京召开了“制宪国大”?6.大革命失败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实行“党内合作”的决定是错误的。7.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是为了解决西安事变。8.王明(1904年生)9.新生活运动10.劝说两江总督刘坤一主持东南互保的关键人物是()。A、杨度B、张謇C、张之洞D、袁世凯11.南北议和12.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为什么会连续出现三次“左”倾错误?13.第一次直奉战争的原因和结果。14.《穿鼻草约》15.简述延安整风及其意义。16.试述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和历史作用。17.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国策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18.第三条道路19.广州国民政府在政权组织形式上初步确立了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体制。20.材料一:红色政权地区,系指在中共领导下,实行武装割据,与国民党统治的白色政权相对立的革命根据地。这些地区革命政权的形式,始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的工农武装暴动,中经过渡性质的“革命委员会”,而后逐渐形成各级地方的工农民主政权。 材料二:苏维埃是红色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组织,毛泽东曾把整个红色政权比喻为牢固的塔,而乡政权犹如塔脚。为了把乡政权变为“石头筑的塔脚”,从而坚固红色政权的整个“宝塔”,革命根据地的各级领导机关非常重视乡政权的建设,并从中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为了广泛吸收群众参加政权管理,乡工农兵代表会议设立了经常的或临时的各种专门工作委员会。这种委员会的参加者都是不脱产的群众中的积极分子。 材料三:红色政权的机构和制度,其作用,不但在于对豪伸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实行专政,而且还在于它是工农大众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它通过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把工农群众的优秀代表选拔到各级政权机关,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既有高度的民主,又有高度的集中。 材料四:红色政权在政权机构和制度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二十年代,当中共在政权建设上尚无直接经验的情况下,红色政权在一定时期内排除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参加,这与中国国情和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阶段是不相适应的。在选举上,对剥削者和为剥削者服务的人没有区分,而一概剥夺了这些人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不利于争取可以争取的力量。另外,红色政权实行“议行合一”制,集立法权与行政权于一身,而不注意解决如何发挥社会和人民的监督作用,也容易导致专檀。 ——以上材料均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近代后编》根据材料评析红色政权进行政权建设的措施。21.1928年6月,国民党外交部部长王正廷在就职演说中说:“至废除不平等条约问题,窃以为关税自主最为我国起死回生之剂。”近代史上,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始于()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22.1905年,()向清政府奏请修建京张(北京-张家口)铁路。A、左宗棠B、沈葆桢C、袁世凯D、张之洞23.试论遵义会议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24.梁启超为清华大学撰写的校训是()25.大明顺天国之役26.材料一:农民在乡里造反乃是广大农民群众起来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乃是乡村的民主势力起来打翻乡村的封建势力。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角。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材料二:1927年1月,英国将驻威海卫的舰队开到上海,还准备从国内派三个旅的军队到上海。美国也命令马尼拉的舰队到上海。 ——《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3:蒋介石业已变为国民革命公开的敌人,业已变为帝国主义的工具,业已变为屠杀工农和革命群众的白色恐怖的罪魁。根据材料三,说一说国民革命失败客观原因的历史根源是什么?27.中美《望厦条约》28.材料一: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蒋介石。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1935年12月25日) 材料二:在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全国抗日浪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36年7月1—3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曾表示要“御侮救亡”。对此,沈钧儒等人发表如下声明: “蒋先生处全国最高统治地位,应该赶快设法,作抗日救亡的真正准备。真正的准备抗日,决不是所谓‘先安内后攘外’,而是联合各党各派,开放民众运动以共纾国难。” ——沈钧儒等《团结御悔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1936年7月15日) 材料三: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1936年9月1日)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中国共产党在1936年9月认为“抗日反蒋”的口号已经“不适当”的原因。29.五卅运动30.“中国共产党”名称正式确立于()A、五四运动期间B、上海的党组织C、中共“一大”D、中共“二大”31.直系军阀32.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33.南京大屠杀34.1938年7月召开的第一届国民参政会有何重大作用。35.20年代初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36.试析抗日战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37.材料一: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蒋介石。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1935年12月25日) 材料二:在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全国抗日浪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36年7月1—3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曾表示要“御侮救亡”。对此,沈钧儒等人发表如下声明: “蒋先生处全国最高统治地位,应该赶快设法,作抗日救亡的真正准备。真正的准备抗日,决不是所谓‘先安内后攘外’,而是联合各党各派,开放民众运动以共纾国难。” ——沈钧儒等《团结御悔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1936年7月15日) 材料三: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1936年9月1日)参照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采取“逼蒋抗日”的方针。38.省港大罢工39.整理党务案40.淮海战役41.材料一: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 摘自张謇《大生纱厂厂约》 材料二: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指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唯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之进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兴趣,余悉听民办。謇对于官业之主张,至扩张民业之方针,则当此各业幼稚之时,舍助长外,别无他策。摘自张謇《宣言就部任时之政策》(1913年10月) 材料三: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集一银公司,棉铁为主要,凡有一地一矿一事视为可经营者,详确其预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数,程序其设施,检核其成绩,而又势以平等资本,公开昭布其条件,而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如是十五年小效,三十年大效,可以预言。 摘自《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卷七根据材料二简说张謇在哪一个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以上思想主张说明了什么?42.南京大屠杀43.材料一:蒋介石要求国民党军,对根据地“予以严密封锁,使其交通物质,两相断绝,则内无生产,外无接济,既不得活动,又不能鼠窜,固守一隅,束手待毙。” ―――《处理剿匪省份政治工作报告》(1934年) 材料二:粟裕在回忆第五次反“围剿”时说,十九师是红七军团的主力、战斗力强,擅长打野战,但没有见到过装甲车部队一见到(国民党军的)两个铁家伙打着机枪冲过来,就手足无措,一个师的阵地便是被两辆装甲车冲垮。 ―――《李志民回忆录》(1993年) 材料三:长期的战争使扩大红军指标难以如期完成。如“上杭县才溪乡,共有二千余口人,在一次一次的扩军突击后,乡里只剩下壮丁七人,还要进行突击(扩大红军),这当然不现实。 ―――《李志民回忆录》(1993年) 材料四:粮食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的摆在我们面前,谷价到处高涨,有些地方如会昌、瑞金、博生、于都等处已涨到七八元一担。应该收集的土地税和公债谷子还差着很巨大的数目。 ―――《红色中华》第146期(1934年)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红军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时所面临的严峻内外形势。44.“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这是谁说的?()A、蒋介石B、越飞C、孙中山D、毛泽东45.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为什么由内战政策转为主张抗日?46.中国官僚垄断资本是怎样形成的?47.简评抗战时期的中国外交。48.1941年旧历除夕,自诩是孙中山信徒的某君在南京的寓所贴出对联:“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气愤的人们在对联上略作修改:“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开伪党伪国伪民之大业。”某君指的是蒋介石。49.简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主要条件。50.直皖战争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正确答案:C2.正确答案:民国军阀中北洋军阀派系之一,曾长期控制北京政权代表人物为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等人。其中曹锟在1923年通过有争议的选举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直系基本上都受到英美的支持。1916年袁世凯死后,由北洋军阀分裂而成。因首领冯国璋是直隶(今河北)人,故称直系。3.正确答案: (1)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这是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的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2)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论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抗战的特点。 (3)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斗争求团结巩固统一战线,到抓住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及时反攻胜利,都突出了中共在抗战胜利中的关键作用。 (4)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4.正确答案: (1)原因: 1)南京失手后,国民政府没有直接迁都重庆,而是选迁往武汉,在日军进逼武汉的时候才迁往重庆的,从地图上看,这三地都位于长江旁边,当时在陆路交通不太方便的情况下,从水路撤退显然更为合适。 2)重庆的战略意义在于深居内陆,日军无法深入,根据日军当时的人力和补给,锋芒最多只能延伸到武汉附近,如果有能力进逼重庆,还有可能再次迁都。 3)四川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在人力物力上都能长期支撑,而在四川,当时最重要的城市首选重庆,因为重庆为西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与西南各省联系密切,且有四川天险为屏障,有西南西北两大国际交通线为依托。 (2)意义:重庆成为抗战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外交活动与统治中心,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战区的指挥中枢,与整个国家的政治事务中发挥首脑中枢和灵魂的重要作用。5.正确答案: 错误的。1948年的这次会议是“行宪国民代表大会”而非“制宪国大”。首先明确“制宪”与“行宪”的概念。“制宪”即宪法制定,也称立宪,是指统治阶级依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创制宪法的活动.制宪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统治阶级将自己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并反映到宪法中来的过程.一般说来,制宪指的是新生阶级力量夺取政权上升为统治阶级后创造第一部宪法的活动,此后只要国家政权的性质没有改变,宪法的内容一般也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原则上就不存在重新制定宪法的问题,而只是对原来的宪法进行修改.宪法制定问题主要包括制宪权,制宪机关和制宪程序等部分.所谓“行宪”,就是开始实行所谓民主宪政,并按照宪法规定选举总统,实行总统制。国民政府早于1947年召开“制宪国大”并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以期转为“宪政体制”。而为了在内战期间得到美国的支援,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蒋介石筹备了这次“行宪国大”,但实际上却出现了许多诸如“代填选票”,“武力迫选”“操纵包办”的丑闻,是中国宪政史上的丑剧,显示出国民党政府权力运作无序化,预示着国民政府统治以腐败到无可救药的地步。6.正确答案: 正确的。“党内合作”方式只不过是中共单方面服从孙中山需要的产物;是共产国际重视国民党,忽视共产党的产物;是共产国际为了维护苏俄利益的产物;“党内合作”方式是共产国际强迫中国共产党接受的。有的还指出“党内合作”方式的弊端是导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这种合作形式影响了国共两党关系的健康发展。决定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短暂性和破裂的必然性。7.正确答案:错误8.正确答案: 安徽六安人,原名陈绍禹。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长江局书记等职务。1930年从苏联回国后,打着“反对立三路线”旗号,在1931年1月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夺取了中央领导权,至1934年间,在党内推行了一条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对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危害。抗日战争初期,又推行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把抗战领导权送给国民党,使革命又遭严重损失。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去苏联就医,直到1974年3月27日在莫斯科病死。9.正确答案: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推行封建复古主义的文化运动。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成立新生活运动总会,自任会长,各省各县都成立了“新生活运动促进会”。这个运动,照蒋介石的解释,就是要求国民讲“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由此可见,所谓“新生活运动”实质上就是利用封建道德和文化来麻醉人民,把人民变为四大家族的顺民和奴隶,藉以巩固蒋介石的法西斯专政。新生活运动虽然喧嚣一时,但由于广大人民的抵制和反对,并没有收到多少效果。10.正确答案:C11.正确答案: 南北议和上海召开,南方军政府代表为唐绍仪,北京政府代表为朱启钤。由于南北议和有碍日本在华利益、有悖段祺瑞“武力统一”中国的意图,北京政府只是迫于中外压力才同意议和。和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南方代表提出陕西立即停战,撤换陕督陈树藩,停止招募参战军。此后数日,由于北京政府并未制止陕西的战争,唐绍仪表示如不撤换陈树藩,停止陕西的战争,决不再议其它议案。但北京政府没有答复。28日,和议暂停。12.正确答案: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连续出现了以瞿秋白、李立三、王明为代表的三次左倾错误,三次左倾错误的发生,给中共的革命事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1)内容:第一次是1927年11月——1928年4月,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第二次是1930年6月——1930年9月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第三次是1931年1月——1935年1月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2)原因: 1)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共在早期未能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革命理论严重地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左倾错误对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任务、革命形势等的分析,都完全照搬了苏联的模式和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论断,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去甚远。 2)工人阶级的特点决定了的。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不是很充分,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文化程度较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比较困难,全党的理论水平整体较差,对于脱离中国具体实际的教条主义缺乏识别和判断能力。 3)中共的很多同志没有充分认识到革命的艰巨性,太过急躁,操之过急。中国革命的任务艰巨,敌人强大,革命的力量弱小,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对这些问题的模糊认识,使左倾错误在这些同志中很容易引起共鸣。 4)封建观念的影响,中共的革命活动不可能完全排除长期封建观念的影响,封建观念的阻碍,使得同志们在很多行动上采取了错误的方式。 综上所述,在中共由幼年走向成熟的历程中,中共曾历经坎坷,左倾、右倾不断出现,给中共带来巨大的损失,总结经验,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如邓小平所说,‚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中国革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要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3.正确答案: (1)原因: 1)第一次直奉战争是直奉两系军阀争夺中央统治权的战争。1920年直皖战争后,直、奉两系军阀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权,但两派军阀在各自利益上矛盾重重,都想掌握北京政府的最高权力。 2)曹錕以直鲁豫巡检使驻兵保定扶持政府及阻止奉系在长江流域发展势力引起奉系不满,总统徐世昌投靠张作霖引起直系猜忌。 3)日本在皖系失意后改而扶持奉系,直系则与英美关系密切; 4)张作霖推到直系扶持的席云鹏内阁,让其支持的梁士诒出任国务总理;双方矛盾日益激化,终于在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 (2)结果: 1)奉系张景惠部临阵倒戈,奉系全线崩溃,第一次直奉战争以奉系的失败告终。 2)张作霖率部退回关外,东三省议会宣布北京政府,实行东北自治; 3)直系独攫北京政府大权 4)直奉两系军阀依然矛盾深重,为后开的两派战争埋下了种子。14.正确答案: 琦善与义律签定的,《穿鼻草约》的内容是: (1)中国割让香港与英国,但中国得在香港设关收税,如在黄浦一样。 (2)赔款六百万元,五年交清。 (3)中、英官吏平等。 (4)广州于道光二十一年正月初旬复市。在英国方面,即时退还定海。15.正确答案: 延安整风运动是1942年到1954年4月党的七大召开前,党在领导敌后抗战的同时,在以延安为中心的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深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 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就是要在全党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作风。 延安整风运动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1年5月至1942年2月,是全党整风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党的高级干部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第二阶段,从1942年2月至1943年10月,是全党普遍整风阶段,着重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马列主义,清理错误的思想方法和作风。 第三阶段,从1943年10月至1945年4月,为总结历史经验阶段。这一阶段,全党高级干部对党的历史特别是对1931年到1934年的历史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全党范围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也是破除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错误倾向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它对克服抗战中的严重困难,创造了精神方面的有利条件,也为全党树立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是党的建设史上的伟大创举,为夺取抗战胜利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但是,在整风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失误,对此,党及时做出了调整。16.正确答案: (1)发展状况: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这一时期,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棉纺织业和面粉业,主要代表人物: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等。具体有以下表现:发展短暂。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很快萧条下去;发展不平衡。轻工业,尤其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地区分布不合理。民族工业大多都集中在沿海地区,而广大内地较少。 (2)发展原因: 1)社会政治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辛亥革命使民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地位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涌现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业等。 2)客观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条件。 3)直接动力: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有力的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1915年反对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所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等,“实业救国”不仅是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级爱国人士的共同要求。 4)思想方面:“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是这一时期并存的两大思潮,爱国思想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使一些从封建营垒中分化出来的,和民族资产阶级一道投入新式工业。但由于国内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地理位置等原因,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畸形发展的原因。 (3)历史作用: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并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资产阶级队伍壮大,促进了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潮流发展,并在思想意识方面要求打破封建思想束缚,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另一方面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17.正确答案: 攘外:早期以为俄为主,包括其他帝国主义,后期日本为主 安内:‚安内‛的具体对象是共产党、国民党内的反蒋势力。主要是稳固中央政府统治;再次是加强物质建设和国防建设,一来安定社会,培育民族精神,二来充实国力,增强御侮能力。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具有双重特性:既有违背大众意愿,消极抵抗的一面,也有权衡整体国力,在当时形势下不得已的隐衷;有对内镇压和武力反共的迫切要求,也有最后关头准备起而抵抗的决心,蒋介石在全力推行安内政策的同时,没有放弃攘外的口号,安内攘外政策不能简单地视为投降理论。‚安内攘外‛实质上是对外的妥协战略,但妥协不是为了最后投降,而是为了‚谋和‛以求苟安。谋和不成,抗战的准备和决心是有的。因此,不能将这一政策与投降卖国等同起来。18.正确答案: 也称中间路线。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战争初期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分子的政治主张。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论人民民主专政》、《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等文中批评了国内一部分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头脑中残留着许多反动反人民的思想,对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抱有幻想,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具有足以战胜一切国内外敌人的力量表示怀疑,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采取骑墙态度,幻想走一条共产党和国民党之外的第三条道路。他指出,在中国,要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走新民主主义道路,要么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老路,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19.正确答案:错误20.正确答案: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共领导下,通过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出现了工农武装割据,逐渐建立起各级地方红色政权。红色政权通过吸收积极分子参与政权管理,实行“议行合一”制等政权建设的措施,提高了行政效率,使红色政权日益巩固和扩大,为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政权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结构模式上曾一度教条主义地照搬苏联模式;在阶级结构上,在一定时期内排除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参加;在选举上不注意区分剥削者和为剥削者服务的人。这些“左”的行为违背了中国的国情,不利于革命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议行合一”制容易导致专断的产生。21.正确答案:A22.正确答案:C23.正确答案: (1)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内部问题的开端:从酝酿到决议的起草、通过,都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进行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以自己的力量纠正党所犯的严重错误;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党中央的领导机构问题。 (2)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问题: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实现了思想路线的转变;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由失败开始走向胜利的转折点;这个转折还体现在 (3)遵义会议与毛泽东在全党全军领导地位的确立党中央领导核心由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转变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新领导:应该把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看作一个过程,而遵义会议仅仅是这个过程的开始。理由是:在遵义会议及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并不完全稳固;遵义会议开过后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是组织形式上,还是实际上,毛泽东都不是主要负责人,还不能完全起核心领导作用;自遵义会议到1936年12月扩大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组成,毛泽东担任军委主席,确立了毛泽东在军事上的领导地位,1937年的洛川会议对此进一步加以肯定;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政治局的政治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在政治上的领导地位;1943年延安中央政治局会议,从组织上肯定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经过整风运动到七大,肃清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24.正确答案:厚德载物,自强不息25.正确答案: 1903年1月25日至1月28日(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廿七日至卅日)由兴中会谢缵泰、李纪堂与原太平天国将领洪全福共同策划的在广州的起义,起义目标是建立“大明顺天国”。该次起义因事泄而失败。26.正确答案: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等反动势力往往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压迫人民。27.正确答案: 又称《中美五口贸易章程》。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3日,美国专使顾盛以战争相威胁,强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共34款。附有《海关税则》。条约规定美国享受英国在《南京条约》和附件中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领事裁判权,并规定,美国人有权在五个通商口岸租地建楼、开设医院和教堂;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对在华的美国人,清政府必须“时加保护,令其身家安全”。12年后对五口贸易等条款可以“稍为变通”,为以后借口“修约”以索取更多侵略特权埋下伏笔。28.正确答案: 因为蒋介石作出了“御敌救己”的表示,中国共产党又认为在当时情况下“国民党中央军或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29.正确答案: 1925年5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爆发的以工人为主体的有全国各阶层人士广泛参加的反帝爱国运动。5月30日,上海各校学生2000多人到租界内进行反帝宣传讲演,要求释放被捕的工人、学生等。英巡捕又拘捕学生100多名,关押在南京路的老闸捕房。上海各阶层群众数千人,赶到捕房周围,要求释放学生。英国巡捕蓄意向群众开枪,当场打死10多人,打伤数十人,造成了五卅惨案。30.正确答案:C31.正确答案:直系军阀是民国军阀中北洋军阀派系之一,曾长期控制北京政权代表人物为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等人。其中曹锟在1923年通过有争议的选举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直系基本上都受到英美的支持。1916年袁世凯死后,由北洋军阀分裂而成。因首领冯国璋是直隶(今河北)人,故称直系。32.正确答案: 错误的。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少数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并为新中国的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教政策、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制定了总原则。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1931年11月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主要内容是确定红色政权的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以彻底实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作为工农民主政权的基本任务;确定工农劳动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各项基本权利;确认了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规定苏维埃政权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33.正确答案: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南京进行血腥大屠杀的事件。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对中国平民和失去抵抗的士兵进行长达6周的大屠杀。日军用绳索捆绑连结百人或数百人以机枪射杀,或用汽油焚烧,或被集体活埋;妇女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强奸、轮奸,而后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日军甚至进行杀人竞赛,以炫耀其“武士道”精神。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中国军民被集体枪杀和活埋的有19万多人,零散被杀居民仅收埋尸体的有15万多具,全市三分之一的房屋被焚毁。抗日战争胜利后,松井石根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以绞刑,谷寿夫等被引渡给中国政府判处死刑。34.正确答案: 民参政会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被迫成立的咨询机构。1938年4月12日,国民党政府根据《抗战建国纲领》,颁布了《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明确规定:参政会只是一个咨询性质的机构,只有听取国民政府施政报告及询问、建议之权,它的决议对国民政府无任何约束力。参政会参议员总额200人,人选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国民党88人,共产党7人,中国青年党7人,国家社会党6人,救国会3人,职教社2人,第三党和乡村建设派各1人,其余为无党派人士。国民参政会基本上仍旧是国民党的独占机构,而非真正的民意机关。然而,国民参政会的设立,给各党派和各界人士提供一个公开发表政见的场所。 中共参政员毛泽东、董必武、吴玉章、林祖涵等利用它宣传了自己抗日等政治主张。1938年7月,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在武汉召开,中共和民主党派提出:“确定抗日各党派合法地位”,“严禁党部和政府压抑民众抗日救亡运动”,“改革现行保甲制度”,“减免租税”,“武装民众”等。随后参政会迁往重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共利用国民参政会,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摩擦,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起过积极作用。由于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的一致努力,使国民参政会在团结全国人民,发扬抗日民主,推动全面抗战方面,有过一定的贡献。但随着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参政员中反动分子不断增加,特别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把持参政会,变成其推行反共政策,鼓吹内战和粉饰独裁的工具。参政会失去了原有的意义。1947年5月,在南京举行四届三次会议后宣布解散。35.正确答案: 在国共两党对立的形势下.一部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其他阶级巾的改良分子,既不满意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和军阀的混战争斗,又不赞成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而企图走第三条道路。他们创办刊物.宣传自己的主张,结成党派,从而反蒋或要求民主、改良社会的活动、形成国共两党之外的势力,称中间势力。1927年到193l午间影响较大的有第三党、改组派、人权派、乡村建设派。 第三党即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属于小资产阶级的政党,产生于大革命失败的特殊历史背景之中。1927年7月初、宋庆龄、邓演达、陈友仁在莫斯科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名义发布声明。声明表示南京已不再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执行者,第三党的基本政治主张是:第一,反帝反封建。第三党从经济、政治及社会三个方面考察中国社会,第三党这种把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与反对蒋介石新军阀结合起来的政治主张,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体现了第三党的革命性。第二.进行平民革命和‚建立平民政权‛。第三党认为在中国实现三民土义,主要是进行‚平民革命‛。所谓、平民革命是‚只有民族、民权、民生三种革命性而以社会上义为归宿的革命‛。要达此目的的关建在于‚唤醒民众‛,由平民群众‚自己起来推翻帝国主义及封建军阀的统治,建立平民政权,进行经济的解放‛。这在当时对于动员群众反对封建专制独裁,争取民主权利有着积极的意义。国共产党的认识有错误,因而发表了—些反对共产党、共产国际和工农武装革命的错误言论;其次,他们反对中共用暴力手段改变地主对土地的占有,幻想经过以50年土地公债收买地上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的‚争斗程序‛来实现‚经济制度的转变‛。再次。主张建立‚平民革命军‛,但不提倡动员和武装广大群众。这就注定了第三党中间路线的幻想必然归于破灭。 改组派即中回国民党改组同志会,是1929年至1930年问冈民党内反蒋派中人数最多、政治影响最大的一个派别。以汪精卫、陈公博为首,足国民党内的在野反时派。改组派的上层。除个别反蒋氏主人士外,大多是投机政客、它的下层土要是一批处在彷徨苦闷中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包括青年学生和国民党党员。第一鼓吹改组国民党,号召改治反蒋。第二,反对其他政党和派别,尤其仇恨第三国际和中国共产第三,否认阶级斗争,主张建立‚农工小市民联合战线‛。 人权派因创办《新月》杂志宣传其主张,故义称‘新月派‛,是20年代木出现的改良上义派别之一,它代表自由资产阶级的利益,愿望和意志,活跃于1929至1931年。人权派是由一批留美归国的学者名梳为骨十组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胡适、岁隆基等人。人权派的政治主张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三点。第一,反对思想专制,主张言论绝对自由第二,反对党治、人治和个人独裁,主张宪治、法治和人权。第三,‚组织贤能政府,实行专家政治‛。总之,人权派的思想核心是主张改良、反对革命。他们虽然也批评国民党的专制独裁,但是主张用暴力推翻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只要求国民党政权允许他们自由地宣传自己的主张相容纳他们这些专家到政府中做官,从而使中国的政治得到一些改良。但就是这样的主张,也为蒋介石所不容。 乡村建设派,初期也称村治派,由持有乡村建没主张、理论的人和团体构成。‚乡村建设‛思潮从乡村建设运动是由晏阳初的乡村教育、梁漱溟的村治运动,黄炎培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和阎锡山的村改建设等汇合而成。在20世纪犯牛代成为全国件的一种思潮和运动。尽管乡建派的上观愿望是善良的,其活动在当时也产生过一定影响,给当地农民带来—些好处。但无论是‚平民教育派‛,还是‚乡村建设派‛。他们都否认中国社会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否认上地问题是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不赞成用暴力革命的手段来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试图从乡村入手,以教育为手段,通过社会组织的改良,生产技术的改进来复兴农村,使中国走上民族自救的道路。这种‚和平‚改良的思潮麻痹了广大农民的革命斗志。36.正确答案: 事实上,抗战期间,国共两党虽有“兄弟阋于墙”的一面,但主要的方面还是“外御其侮”。正面战场:以国民政府为主,抗战初期抗击了侵华日军大部分,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依靠政府与军队,而不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其原因主要是蒋企图依靠英美支持,一举击溃日本,从而避免人民力量在抗战中强大而威胁蒋的统治。敌后战场:即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战主战场,执行的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洛川会议),即动员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相互紧密联系的,正面战场要承受敌人主力的攻击,压力通常很大,但敌后战场一般都是游击战,扰乱敌人,起围魏救赵,釜底抽薪之功效,减轻正面战场压力!我国8年抗日时期,国共合作,国民党负责正面战场,共产党负责敌后战场,因为当时,国民党实力比较雄厚,承受得住日本的正面进攻,虽然节节失利,但不可否认,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所承受的牺牲。 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关系的一部分,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其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驱逐日寇的总目标是是一致的。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而没有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战略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在战略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而没有敌后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抗战到底,战略反攻也就不可能到来。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两个战场互相配合,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37.正确答案: 蒋介石虽有抗日的表示,但他仍坚持“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镇压抗日力量,没有真正的抗日准备。38.正确答案: 广州和香港工人为反抗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支援上海人民反帝斗争而举行的大罢工。广州和由香港返回广州的罢工工人、市郊农民、学生和黄埔军校学生军举行集会游行,英、法帝国主义军队以机枪群众射击,造成沙基惨案。这一事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积极支援省港大罢工。中华全国总工会为加强对罢工的领导成立了以苏兆征为委员长的省港罢工委员会,并组成工人纠察队,严密封锁香港和沙面租界。这次罢工在全国人民支援下,坚持到1926年10月结束,历时16个月,是世界罢工史上罕见的。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锻炼了工人阶级,对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准备北伐战争起了重大作用。39.正确答案: 蒋介石以“改善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间的关系”为名,提出所谓“整理党务案”,并在国民党二届二中会上通过。它的主要内容是,共产党员在国民党高级党部任执行委员的人数,不得超过总数的1/3;共产党员不能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单要交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保管等。陈独秀、张国焘等继续退让表示完全接受。这样,在蒋介石的策划下,一些右派分子窃取了国民党中央的部长职位,蒋介石也当了国民党中央党务委员会主席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职务,为他以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准备了条件。40.正确答案: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41.正确答案: 在尊重中国主权的条件下,引进外资,发展中国经济,特别是内地经济。 据材料二,张謇在北洋军阀政府里任要职。说明张香是中国近代的爱国的民族资本家。42.正确答案: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南京进行血腥大屠杀的事件。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对中国平民和失去抵抗的士兵进行长达6周的大屠杀。日军用绳索捆绑连结百人或数百人以机枪射杀,或用汽油焚烧,或被集体活埋;妇女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强奸、轮奸,而后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日军甚至进行杀人竞赛,以炫耀其“武士道”精神。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中国军民被集体枪杀和活埋的有19万多人,零散被杀居民仅收埋尸体的有15万多具,全市三分之一的房屋被焚毁。抗日战争胜利后,松井石根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以绞刑,谷寿夫等被引渡给中国政府判处死刑。43.正确答案: 内外形势:国民党军对革命根据地的封锁更加严密;国民党军在装备上比红军强大得多,红军在兵源(征兵)、物资(粮食)等方面都已相当匮乏。44.正确答案:C45.正确答案: 第一,中日民族矛盾不断升温,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蒋介石由内战政策转为主张抗日的客观原因。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在华东华北不断地蚕食,华北事变之后,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的主要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