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物二卖中的社会公平原则_第1页
论一物二卖中的社会公平原则_第2页
论一物二卖中的社会公平原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一物二卖中的社会公平原则

以一物二卖,也就是说,当销售方就同一货物和几种买方之间的买卖合同作出一致决定时,商店的行为是。典型案例如:甲在A地有D屋一栋,系D房屋的所有权人,由于甲常年居住在B地,现想在B地买房,由于资金不够遂决定将A地D房屋卖出,并与乙订定D屋买卖契约,约定乙于20万元的资金购买D房屋,乙随即支付了20万元的购买房屋的价金,但因甲目前没有时间与乙办理房屋变更登记手续,遂约定三天后前往进行变更登记。约定后的第二天,丙得知甲卖房的消息,遂前往与甲商议以25万元的价格买下D房,甲看房价足足高出5万元,随即同意将房屋卖给丙,并办理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这时就会牵涉到一些相关的法律问题:1.丙是否取得房屋所有权?2.乙可否向甲主张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3.乙可否向丙主张损害赔偿请求权?4.乙能否主张撤销甲与丙之间的买卖合同?一、物二卖的给物不能造成不利损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心理越来越突出,类似一物二卖的现象也日益增多。就上述案例来看,一物二卖发生于买卖契约成立之后到买方取得完整意义上的所有权之前的那个时间段,正是因为从订立合同到取得物权所有权是需要有一个时间段的,才造成在这个时间段出卖人出于个人利益可能会将财产再卖给其他的买受人,从而导致一物二卖情况发生。在一物二卖的情形下,总有一个买受人会因为出卖人给付不能导致其承受不利的后果。由于我国到目前为止,有关物权法的规定仍不完善,在处理一物二卖的情形下,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承受不利后果的当事人该如何获得救济,维护自己的权利呢?二、避免同时销售1、2消费者有学者指出:“如果第二次买卖合约还没有发生物权所有权的变动,那么第一买受人就不可以主张后面的买卖合约无效”。(一)债权人的法律救济1.损害赔偿请求权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是每个承受主客观给付不能的买受人所享有的救济权利。这里所说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是仅仅局限于债权相对性的原理下,那么该如何突破债权相对性实现侵害债权之损害赔偿请求权呢?曾经有学者认为,债权既然是法律上所认可的权利,债权与物权一样,在侵害上具有“绝对性”,那么任何人都不得直接对债权加以侵害。2.撤销合同的行使撤销权原则上讲是属于善意第二买受人的救济权利,因为出卖人在与第二买受人订立买卖合同时,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出卖人是不会告知第二买受人他之前已经就同一标的物与他人订立了买卖合同。就上述所论情况,出卖人故意掩盖已经签订买卖合同事实的行为,在民事法律上已然构成了欺诈行为,而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欺诈行为中被欺诈的一方当事人对订立的买卖合同是可以行使撤销权的。然而一些地区相关法律曾规定:赋予前买受人撤销权,从而使前买受人可以享有返还原物的请求权。即出卖人与第二买受人之间的契约行为为欺诈行为的,前买受人提出行使撤销权,第二买卖契约被撤销后,债权与物权就自始无效,第二买受人就没有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出卖人应该向第二买受人主张给付之物的返还。这种用撤销出卖人与第二买受人之间的买卖合同返还标的物的救济方法是债权法上较为安全、方便、实惠的救济方法。但是我国目前并没有这样的判例,其实我们可以就现行法律上的撤销权作一个扩大的解释:出卖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将标的物出卖给第二买受人,或者第二买受人恶意造成出卖人对第一买受人给付不能,出卖人应当对前买受人进行损害赔偿,如果出卖人卖出标的物的价金不足以赔偿时,前买受人可以行使撤销权。值得注意的是,买受人行使撤销权,须有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要有主观恶意的存在。(二)我国的《物权法》规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任何一个制度在其建立、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局限性,一物二卖就恰恰是物权法中一个由时代变迁所导致的不良现象。就目前的立法现状来看,债权法上保护往往都是事后的保护,无法在事前从根源上加以控制与避免。意味着单靠某一项制度就想达到合理的、公正的目的是非常难的,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协调的制度体系来加以引导,从而获得利益的最大化。目前,我国的物权法设立当中已经采用了预登记制度。如预告登记制度,预告登记将债权物权化,赋予债权请求权以物权性质的排他效力。从而保障预告登记权利人的权利,能够有效的预防一物二卖的现象。但仅靠预登记制度是无法完全保障交易安全的,因为预告登记制度的涉及对象是不动产,而动产完全无法涉及到。因此,笔者从转交付制度与优先权制度上分析我国物权法运用该两项制度的意义。1.次交付契约书的行为转交付制度是物权意思主义的产物,它有助于预防或者补救不动产交易中当事人给付不能的风险。转交付有三个程序:一是,出卖人签署标的物所有权转让的契约书,这是转交付制度的必要前提;二是,出卖人将标的物所有权转让的契约书交付给转交付人;三是,买受人完成出卖人给出的取得标的物所有权的成就条件时,转交付人再将契约书交付给买受人。可以看到,在转交付的过程中出现了二次交付契约书的行为。第一次交付契约书的行为是出卖人将契约书交付给转交付人,在第一次交付的过程中,出卖人仍然享有标的物的所有权,但是由于出卖人已经将标的物所有权转让的契约书交付给了转交付人,那么他就失去了对契约书的控制,一般情况下,出卖人是不得随意将契约书收回的。只要买受人完成了出卖人签订契约书时所要求的义务,再通过转交付人将契约书交付给买受人完成第二次交付,买受人就可以实现取得标的物所有权。由此看来,转交付制度对一物二卖的预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我国,目前有一些中介机构已经扮演了转交付人的角色,如房屋转让中介机构。从这一层面来看,如果我国借鉴美国法上的转交付制度,实际上只是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个客观现象法律化。2.不动产的优先权是对第一人的优先权是对第二买受人优先权制度一般适用于不动产买卖当中,放到一物二卖的情形中,如果第一买受人与出卖人订立买卖合同后,交付了价金,此后出卖人又与第二买受人订立买卖合同,而第二买受人没有支付价金,此时两个买受人都享有优先权,但是根据优先权制度中的成立在先效力在先的原则,可以肯定的是第一买受人的优先权是可以对抗第二个没有支付价金的买受人,即便第二买受人已经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但如果第二买受人在与出卖人订立买卖合同时,不仅支付了价金,而且办理了相关手续,只要第二买受人主观上为善意,那么标的物实际上就已经为第二买受人所有,此时第一买受人就不享有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优先权,这也是基于善意取得的理论,相反如果第一买受人有证据证明第二买受人为恶意第三人,那其优先权就可以对抗第二买受人的所有权。由此可以看出,优先权制度处理一物二卖的现象,根据合同的实际履行的不同,就有不同的处理情形,同样是预防和救济一物二卖非常可行的方法。三、明确的请求权,树立健全的权利救济体系回到文章开头的案例1.丙是否取得房屋的所有权?答案是肯定的,案例中甲与乙订立合同时未办理过户登记,所以甲依然是房屋的所有权人,而后其与丙订立的买卖合同是有效合同,且办理了房屋的过户登记手续,因此在法律上,丙取得了房屋的所有权。2.乙可否向甲主张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在此案例中,乙是因甲履行不能而导致遭受损失的一方,所以根据债权相对性,乙是可以向甲主张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3.乙可否向丙主张损害赔偿请求权?案例中,丙事先并不知道甲已经与乙签订了买卖合同,所以丙主观上并没有恶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