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材料能源行业技能考试-有机热载体检验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材料能源行业技能考试-有机热载体检验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材料能源行业技能考试-有机热载体检验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材料能源行业技能考试-有机热载体检验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材料能源行业技能考试-有机热载体检验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材料能源行业技能考试-有机热载体检验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50题)1.终馏点2.在有机热载体残炭过高对锅炉及传热系统有何危害?3.液相有机热载体4.闭口闪点测定如何操作?应注意哪些问题?5.水溶性酸及碱6.有机热载体回收处理7.倾点8.酸值9.开口闪点10.某实验室测定在用有机热载体酸值,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0.36mgKOH/g和0.32mgKOH/g,其精密度是否符合要求?11.有机热载体劣化后,不及时处理或更换的危害有哪些?12.有机热载体产品的型式试验有哪些要求?13.有机热载体水分测定如何让操作?应注意什么问题?14.有机热载体供应商应向用户提供哪些产品质量证明资料?15.某燃煤锅炉实际最高工作温度285℃,回流温度约270℃,所使用的有机热载体未经型式试验,未使用时初馏点330℃,采用开式运行,使用2年油品检测结果为:外观呈黑色,样品瓶底有黏稠物沉积,但无分层沉淀和乳化现象,残炭1.40%、酸值0.95mgKOH/g、运动黏度(40℃)48.62mm2/s、闭口闪点192℃、测定低沸物时初馏点的蒸馏温度310℃、水分52mg/kg。请给出检验结论,分析指标变化过快的可能原因,并提出合适的处置意见和改进建议。16.在用有机热载体酸值增高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如何减缓酸值增高速度?17.运动粘度测定如何操作?测定时如何选用粘度计?18.铜片腐蚀19.某在用有机热载体呈黑色,估计40℃时运动黏度30mm2/s左右,检测其运动黏度时选择怎样的毛细管粘度计为宜?20.采用GB/T4945颜色指示法测定未使用有机热载体,称取油样16.100g,所用氢氧化钾异丙醇标准溶液浓度为0.0600mol/L,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0.22ml(空白为0.02ml)求此油样的酸值?(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为56.1/mol)21.有机热载体检测时,哪些指标检测前需剧烈摇动,哪些指标检测前不应剧烈摇动?22.有机热载体的存放有哪些要求?23.微量法残炭测定应注意什么问题?有什么优缺点?24.电位滴定法测定有热载体酸值,该如何操作?对标准溶液有何要求?25.检测在用有机热载体闭口闪点的意义?26.闭口闪点27.官能团28.液相有机热载体传热系统29.热氧化安定性30.潜热31.矿物型有机热载体32.最高工作温度33.锅炉及传热系统与有机热载体的相互影响如何?34.某L-QB300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300℃,未使用时初馏点320℃,锅炉实际最高工作温度265℃,回流温度约250℃,采用开式运行,使用3年时油品检测结果为:外观呈黑色,无分层沉淀和乳化现象,残炭0.86%、酸值0.78mgKOH/g、运动黏度(40℃)42.62mm2/s、闭口闪点188℃、初馏点时蒸馏温度310℃、水分36mg/kg。请给出检验结论、处置意见和改进建议。35.如何防止因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浓度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影响而造成有机热载体酸值测定误差。36.检验机构在接受在用有机热载体验证性检测的样品时,至少需了解哪些信息?37.根据GB/T7631.2-1994规定,有机热载体分哪几类?其主要区别和适应性怎样?38.化学污染39.在用有机热载体酸值过高对锅炉及传热系统有何危害?40.某L-QC320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320℃,未使用时初馏点310℃,锅炉实际最高工作温度270℃,回流温度约250℃,采用开式运行,每天运行2班,使用1年后油品检测结果为:外观呈棕黑色,无分层沉淀和乳化现象,残炭1.06%、酸值0.68mgKOH/g、运动黏度(40℃)34.56mm2/s、闭口闪点190℃、初馏点时蒸馏温度326℃、水分29mg/kg。请给出检验结论和处置意见,分析油质变化的可能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41.有机热载体闪点检测时,油杯中的油燃烧时应如何处置为宜?42.显热43.未使用有机热载体44.检验机构在接受未使用有机热载体验证性检测的样品时,至少需了解哪些信息?45.有机热载体检测中,哪些试剂为易燃、易爆物质,如何保存及防火、灭火措施?46.运动黏度47.自然循环有机热载体锅炉48.有机热载体变质物49.劣质有机热载体产品有哪些危害?50.测定未使用有机热载体残炭时,测定结果平行性不好,有时甚至出现负值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正确答案:实验中得到的最高校正温度计读数。(累加面积等于所得色谱图总面积99.5%的温度点)2.正确答案:残炭是评定有机热载体结焦积炭倾向性的指标。残炭是在超温条件下有机热载体受热分解或聚合而形成沉积的残炭量。在用有机热载体残炭值高易聚结在循环流速低的加热管壁的边界层区域。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沉积不断增加,再加上脱氢反应,形成含碳丰富的层状积垢,影响传热效果,最终因管壁超温而使加热管烧损。若层状物剥离,则会造成加热管的分叉部、弯管部淤塞,出现循环障碍,严重影响锅炉安全、节能运行。3.正确答案:具有一定馏程范围,在液相条件下使用的有机热载体。4.正确答案: 步骤:将试样装入油杯至环状刻度线处,在连续搅拌下加热,按要求控制恒定升温速率,在规定温度间隔内用小火焰进行点火试验,点火时必须中断搅拌,当试样表面上空间蒸汽闪火时记录此时的温度为闭口闪点。 注意事项:1.仪器安装。仪器应放置在无空气流动、平稳的台面上,一般置于通风橱内,但测定时不开启排风系统,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正常; 2.检查试样,不得含有未溶解水、无沉淀或乳化分层现象,否则进行脱水处理; 3.试样装入量应至刻度线处; 4.合适的预设闪点; 5.控制升温速度; 6.点火的控制,点火用火焰大小、与试样液面距离以及停留时间都应严格执行标准; 7.检测数据应进行大气压修正; 8.注意消防安全。5.正确答案:水溶性酸及碱是指有机热载体中能溶解于水的酸性或碱性物质,通常是油品处理加入的中和剂残留物。6.正确答案:对于尚具有回收处理价值的在用有机热载体,可采用蒸馏、过滤及加氢精制等工艺方法进行回收处理,去除其中污染物和部分变质物,使其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7.正确答案:倾点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冷却的油品试样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8.正确答案:滴定1g试样到规定终点所需的碱量,以mgKOH/g表示。指油品中酸性组分的含量。9.正确答案: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可燃性液体加热,其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燃的最低温度为闪点在开口条件下测定的开口闪点。(在敞口条件下)10.正确答案:平均酸值X=(0.36+0.32)/2=0.34mgKOH/g,在用有机热载体≤0.12*X,允许的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0.041(0.12*0.34=0.0408),两个结果之差=0.36-0.32=0.04,符合要求。11.正确答案:易在锅炉系统中,受热面及传热系统中结焦、积炭、腐蚀,影响锅炉安全节能运行,严重时甚至引发炉管烧损及泄漏引发火灾等事故,因此当在用有机热载体因过热,氧化或污染等达到停止使用质量指标时,应停止使用。12.正确答案: 型式试验项目包括GB23971中表2的所有技术要求。以下情况之一需进行型式试验: ①新研制的产品投入市场前, ②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 ③正常生产时间达四年时, ④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⑤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⑥出厂批次检验或周期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13.正确答案: 容量法:已知滴定度的卡式试剂由滴定器滴加到反映杯中,滴定至终点,水分含量根据滴定度与滴定消耗的体积计算。 库仑法:卡式试剂中的碘离子在水解池中生成I2,I2再与水反应,直到滴定池中所以水被反应消耗,然后通过电解所耗电量计算样品中含水量。14.正确答案: ①符合GB23971规定的有机热载体产品型式试验报告; ②该批次产品的出厂检验报告; ③符合GB/T 16483-2008《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要求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④与锅炉及传热系统设计有关的物性参数; ⑤使用说明书(中文)。15.正确答案: (1)该有机热载体未经型式试验、热稳定性试验,没有确定其最高工作温度,由检测结果可知,其中残炭、酸值和运动黏度均达到安全警告指标,结论判定为基本合格,虽然未知该油品是何种型号,但油品氧化速度较快,应缩短检验周期,指标变化过快的可能原因: ①油品没有经过型式试验,不能确保油品质量 ②因没有经过型式试验,不能确定最高允许使用温度,有可能锅炉实际最高工作温度接近油品的最高允许使用温度,长时间过热使用,造成炉管受热面结焦积炭 ③该锅炉采用开式运行,容易氧化,造成油品质量劣化 ④循环系统缺陷,或循环泵配置不当,炉管中油的流速低于安全流速 ⑤经常停电、或停启操作不当,炉管中的油温度变化较大,容易发生过热、氧化等促使油品劣化变质。 (2)改进建议:建议膨胀槽和地位槽采用氮封或冷油封闭式运行,避免继续氧化,延长油品使用寿命。16.正确答案:有机热载体在受热的情况下与空气接触会被氧化,产生醛、酸等杂质,导致酸值增高。锅炉结构设计合理、运行操作正确的情况下,采用闭式传热系统,并在最高工作温度不超过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可以减缓酸值增大的速度。1.开式运行,2.膨胀罐口温度较高,受热接触空气氧化,3.闭式系统膨胀罐氮封或者液封装置失效,4.与氧化剂或过氧化剂物质接触。合理设计有机热载体传热系统,正确选择工艺条件和有机热载体防止劣质有机热载体危害锅炉安全运行。17.正确答案: (1)选择系数合适的粘度计,严格控制装液量,严格控制温度在规定温度的±0.1度,清洗不得使用碱性洗液。 (2)粘度计要垂直放置,吸入试样要避免产生气泡,试样不能带水或机械杂质否则进行脱水或过滤,完全烘干才能测样。根据油液流动性状态,预先估计大致的黏度值,选择系数合适的黏度计,以便使试样流过毛细管黏度计球泡的测量时间控制在200s以上,内径为0.4mm的黏度计流动时间不少于350s,但不要超过900s。目的是既要保证试样在毛细管中处于层流状态,避免动能的影响,又不能影响检测效率或者堵塞毛细管。乌氏黏度计和品氏黏度计适用于透明或者浅色流体黏度测定;逆流黏度计适用于不透明或黑色流体黏度测定。18.正确答案:反应产品精制程度与对设备腐蚀的质量的指标。19.正确答案:由于样品呈黑色,油液流过会产生挂壁现象,影响了液面的判断,因此这种情况下应该选择逆流法,根据黏度估计值和标准推荐的时间计算毛细管黏度计常数根据黏度计算公式V40=C*T40,C=V40/T40,试样的流动时间不小于200s,C=V40/T40=30/200=0.15。根据粘度计常数选择最接近的黏度管或者粘度计常数实际值略小于计算值,所以宜选用常数不大于0.15的逆流式粘度计。20.正确答案:S=(V1-V0)*C*56.1=(0.22-0.02)*0.0600*56.1/16.100=0.042mgKOH/g.21.正确答案:测定水分需剧烈需剧烈摇动,测密度测粘度轻摇即可。22.正确答案:容器必须干净清洁,且不与容易促成有机热载体变质的铜等有色金属接触,注意密封,防止混入水分和杂质,避免容器因翻到摔落而出现损伤,避免与氧化性或强氧化性物质一起保管,有机热载体发生泄漏时应按安全技术说明书进行处理。23.正确答案: (1)仪器要经过温度计计量鉴定合格;试样管材料应选用钠钙玻璃和硅硼玻璃;瓶盖与密封仓应密封良好;氮气流量要严格控制。 (2)优点:微量法检测仪器自动化程度高,一次操作可以同步完成多个样品检测,取样量较少,污染少。对于残炭含量高于0.1%的测定,无论是数据的重复性、再现性,还是操作自动化程度、分析效率及劳动强度,微量法均优于康氏法和电炉法。 缺点:仪器价格较高。试验过程从室温升温到500℃升温时间较长。24.正确答案: (1)电极预处理:将电极填充孔打开,在PH4.5-5.5微酸性去离子水中浸泡5min-20min活化,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并浸泡电极至PH为7,然后放入滴定溶剂中浸泡待用。标准溶液的准备:向滴定管中装填NaOH,并排出滴定管中的气泡。测空白:取合适体积的滴定溶剂测定空白值V。测油样:将待测油样充分摇匀,称取适量油样,加入与测空白时相同体积的滴定溶剂进行滴定V1,计算酸值。 (2)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浓度容易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影响,因此标准溶液的试剂瓶上应设置吸收二氧化碳的干燥口,并且定期对标准溶液进行标定。25.正确答案:闪点是判断是否属于易燃物,对于闭口闪点的控制是为了判断在用有机热载体是不是接近或达到了3类易燃液体范围,以便及时进行处理,确保锅炉和传热系统的安全运行。26.正确答案: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可燃性液体加热,其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燃的最低温度为闪点在闭口条件下测定的闭口闪点。(在封闭空间中,油蒸汽几乎不会跑掉)27.正确答案:决定化合物主要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28.正确答案:有机热载体以液相形态在锅炉及系统中流动并被加热升温,即无论是使用液相有机热载体还是气相有机热载体作为介质,其在锅炉及系统内部加热的过程中不发生相变。29.正确答案:是指有机热载体在受热状态下,与空气接触时抗氧化反应的能力。30.正确答案:物质在发生相变时,在温度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潜热。31.正确答案:以石油为原料,经蒸馏和精制(包括溶剂精制和加氢精制)工艺得到的具有适当馏分的产品,其主要组分为烃类混合物。32.正确答案:再传热系统运行条件下,锅炉出口处测得的有机热载体平均主流温度为工作温度;锅炉出口处允许的有机热载体最高主流体温度为最高工作温度。33.正确答案: (1)锅炉对有机热载体的影响: ①设计缺陷导致过热超温 ②开式系统缺陷导致油品氧化 ③换热设备缺陷导致化学污染。 ④锅炉运行时操作方式不合理,影响有机热载体质量,比如锅炉运行中使有机热载体流量降低或受热温度升高,会引发有机热载体过热超温现象,使有机热载体变质;锅炉运行中将炉内有机热载体置换出来时,高温有机热载体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 (2)有机热载体对锅炉的影响: ①使用劣质有机热载体,运行中很容易发生裂解、聚合、氧化等反应,使有机热载体的残炭、运动黏度、酸值等指标上升很快,不仅使用寿命短,而且容易造成受热面积结焦积炭,严重时还会堵塞管道,不断增加流动阻力,降低传热效果,浪费燃料,而且容易引起炉管超温而烧损,甚至引发着火爆炸等安全事故,严重影响有机热载体的安全、节能运行。 ②有机热载体泄露引发燃烧并导致火灾。34.正确答案:由题可知,该有机热载体残炭、闪点及水分均合格,酸值和运动黏度均达到安全警告指标,由此判定结论为基本合格,由于酸值和运动黏度均未达到安全警告指标的中间值,且已使用3年,指标变化较为缓慢,仍可继续每年一次检验,改进建议:建议膨胀槽和低位槽采用氮封或冷油封闭式运行,避免继续氧化,延长油品使用寿命。35.正确答案:标液试剂瓶上设置CO2吸收干燥管,并定期对标液标定。36.正确答案: (1)使用单位信息:使用单位名称、地址、邮编、安全管理部门、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2)锅炉信息:锅炉型号、设备代码、使用登记证号、内部编号、额定热功率、额定工作压力、最高工作温度、系统回流温度、传热系统型式(开式或闭式); (3)有机热载体信息:有机热载体产品名称、代号、生产单位、系统装填量、使用日期、是否混用; (4)产品经热稳定性试验确定的最高允许使用温度; (5)取样部位、样品外观和数量。37.正确答案:L-QA用于最高允许使用温度250℃以下的开式系统,L-QB用于最高允许使用温度300℃及以下的带有或不带有强制性循环的闭式系统,L-QC用于最高允许使用温度大于300℃,并且小于等于320℃的强制或非强制循环的闭式传热系统,L-QD用于最高允许使用温度大于320℃的闭式强制循环系统,L-QE用于最高允许使用温度大于-30℃并小于等于200℃的冷却系统。38.正确答案:不同化学性质的物质在高温下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或生成热稳定性更低的物质,而引起在用有机热载体的质量变化。39.正确答案:酸值是指有机热载体油中酸性组合的总含量,酸值是用于判断其氧化程度及对金属腐蚀性的指标。在开式循环系统运行条件下在用有机热载体与空气接触后受到氧化会导致其酸值升高,并进而影响有机热载体的热稳定性,缩短使用寿命。酸值变大在一定条件下腐蚀金属,氧化严重时还将改变有机热载体性能,对油品劣化起到催化作用。40.正确答案: 由题可知,该有机热载体闪点、运动黏度及水分均合格,残炭和酸值均达到安全警告指标,由此判定结论为基本合格,虽然残炭和酸值均未达到安全警告指标的中间值,但是因使用时间仅为1年,应缩短样品检验周期,油质变化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几个: ①该锅炉采用开式运行,容易氧化,造成指标升高; ②循环系统缺陷,或循环泵配置不当,炉管中油的流速低于安全流速; ③停启操作频繁,可能未降到70℃就停炉,造成油品过热结焦积炭。 改进建议:①膨胀槽和低位槽采用氮封或冷油封闭式系统 ②停炉时温度降到70℃以下才能停炉。41.正确答案:用干净的盖板或瓷砖等将其盖灭,或者砂子灭火。42.正确答案:物质在加热或者冷却过程中,温度升高或者降低而不改变其原有相态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显热。43.正确答案:尚未注入传热系统使用的有机热载体。其中不包括已回收处理油生产的产品。44.正确答案: (1)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 (2)型式试验报告 (3)使用单位信息:使用单位名称、地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