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德逊河学派的艺术特征
“哈德森河绘画”是19世纪(约1825-1875)活跃于美国的一个重要绘画流派。画家们将自己的艺术创作与当时席卷美国的西部开发、地理大发现这一时代潮流结合起来,热衷于描绘美国山川地貌的壮丽广阔。早期“哈德逊河画派”的画家多描绘哈德逊河谷的景色,包括卡茨基尔山、阿迪朗达克山和白山;后期画家逐渐将描绘的区域扩展至新英格兰、滨海诸省和美国西部、南部地区甚至极地、南美洲等,其描绘对象已远远超越了原来意义上的哈德逊河流域,尤其是描绘美国西部荒蛮而又壮丽景色的作品给“哈德逊河画派”的艺术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哈德逊河画派”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很多著名画家,如科尔、杜兰特、克罗普西、丘奇、肯塞特、怀特瑞奇、比尔施塔特、莫兰、英尼斯等。他们的风景画作品既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蕴含丰富的精神内涵,打上了美国早期移民生活的烙印,洋溢着充沛的爱国主义热情,与欧洲大陆的浪漫主义浪潮遥相呼应,将风景画升华至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些作品如今收藏在美国各大博物馆中,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来访者,向人们展示着那个年代画家们的审美理想、艺术技巧和他们笔下的美国山川,“哈德逊河画派”的风景画艺术是美国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一、“哈德逊河模式”的产生、发展和法国“印象派”之名的由来一样,“哈德逊河画派”称号是评论家赋予的产物。据说《纽约论坛报》的艺术评论家克拉伦斯·库克(ClarenceCook)首次在一篇评论中以轻蔑的口吻使用了它。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称呼中的贬意早已退去,然而“哈德逊河画派”之名却广泛流传开来,成了那个年代画家群体的称谓。“哈德逊河画派”得名于美国东部纽约州的哈德逊河,它源于阿迪朗达克山,蜿蜒300多英里后从纽约汇入大西洋。1609年英国探险家亨利·哈德逊发现它之前,美洲印第安人称之为“伟大的莫西干”(康涅狄克州的印第安人)。相对于流经纽约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南河”———特拉华河,哈德逊河被人们称作“北河”。哈德逊河是一条见证美国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河流。1825年伊利运河的开通使哈德逊河成了当时美国内陆最主要的贸易通道,由此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家和商人,河畔的经济、贸易迅速繁荣并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哈德逊河两岸优美的景色开始吸引画家前来作画,由此诞生了“哈德逊河画派”。从字面上看,人们很容易将“哈德逊河画派”理解为专门描绘哈德逊河风光的画派。然而,这只是一种误解。虽然早期“哈德逊河画派”的画家集中在哈德逊河畔作画,但后期成员的活动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哈德逊河流域。尤其是1850年以后,“哈德逊河画派”的艺术创作与美国西部开发和国土资源勘探联系在一起,画家们参与了地理测量部组织的考察团,足迹远及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爱荷华、怀俄明和蒙大拿等州,个别画家甚至到加拿大极地、南美和中美洲写生考察。“哈德逊河画派”更不是一个以师承关系为纽带的画派,事实上,除了个别例外(如丘奇是画派创始人科尔的学生)大多数“哈德逊河画派”的画家之间并不存在师承关系。他们或奔赴西方艺术的源头———欧洲学艺,尤其是文艺复兴圣地意大利和艺术之都法国,或在美国最早成立的几所艺术学院求学,或从一些移居美国的欧洲画家那里接受艺术训练。“哈德逊河画派”是美国本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艺术运动。在此以前,美国的历史画、肖像画虽有发展,但并未形成繁荣之势,风景画更是刚刚崭露头角。而“哈德逊河画派”的出现和繁荣完全改变了这一状况,形成了以风景画独占鳌头的局面。这在西方绘画史上是罕见的,和中国山水画不同———山水画自唐代以后一直稳居画科之首,在西方绘画史上,风景画从未成为首要画科,一直位居历史画、肖像画之后。唯独美国“哈德逊河画派”打破了这一局面。据统计,19世纪20年代美国画廊里的风景画作品只占25%,而到了50年代,风景画的比例达到了95%。然而,这一艺术现象即使在美国历史上也未能再次出现。在“哈德逊河画派”淡出历史舞台之后,美国艺术和欧洲大陆逐渐融为一体,丧失了它的地域特色,如美国印象派和法国印象派几乎同时发展,不再区分国界。因此,可以说“哈德逊河画派”是美国艺术史上不可多得、具有鲜明美国特色的画派。从19世纪20年代到七八十年代,“哈德逊河画派”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形成了以科尔为首的第一代画家和以丘奇、比尔斯塔特、怀特瑞奇、肯塞特、莫兰为代表的第二代画家群体。1825年秋天,科尔乘汽船沿哈德逊河写生,落脚于卡茨基尔山,同年展出了哈德逊河风景画系列,科尔由此一举成名。艺术史家把这一年看成是“哈德逊河画派”的起始年。随科尔一同作画的画家有杜兰特和克罗普西。1848年科尔早逝后,杜兰特成了“哈德逊河画派”的领军人物。此后,“哈德逊河画派”逐渐扩展为一个拥有众多画家的艺术团体。早期“哈德逊河画派”的风景画具有很强的宗教色彩和道德寓意,如科尔的作品《伊甸园》《洪水之后》等都以《圣经》故事为背景,《帝国的历程》《阿卡狄亚之梦》《生命之旅》则用风景表达深刻的道德寓意。《帝国的历程》共有五幅作品,描绘了罗马帝国由蛮荒年代逐步发展为年轻的国家,走向繁荣富强,尔后在战争中扩张、没落以至最终彻底消亡的过程。科尔用这一作品对美国不要重蹈罗马帝国的覆辙提出了警示。又如《生命之旅》有四幅作品,分别描绘了人生的四个阶段:童年、青年、成年和老年,他们分别在生命的河流里航行,画中的风景分别以春、夏、秋、冬表现:童年的人类由天使护驾,从黑色山洞驶向富饶的希望之乡(图1);青年成长为完全的人格,独自掌控了小船,向着隐隐呈现在空中的灿烂城堡进发;成年的生命之舟即将穿越咆哮的水面和风雨交加的国度;老年航帆在天使的带领下,穿越永恒之水,驶向天堂。早期“哈德逊河画派”作品所包含的寓意直接与美国国家形象和人格塑造有关,回应了年轻的美利坚合众国在建立之初所面临的挑战。画家们将没有驯化的野性自然看成是新的伊甸园,基督教和象征性主题经常出现在作品中,与此同时,画家们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科尔写道:“不管他(一个美国人)是否会注视着哈德逊河注入大西洋,也不管他是否会去探索这广袤大陆的中心腹地,或者只是站在遥远的俄勒冈边缘———他都处在美国景色之中,这是他自己的土地;它的壮阔、崇高———全部都属于他,并且如果他看到这些居然不心存感动,那他就不配出生在这里。”对于画家们来说,风景画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它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在探索和开发年代寻找国家、民族和文化的定位,以此求得精神的复兴。早期“哈德逊河画派”作品的寓意性还受到当时流行于美国的先验主义影响。先验主义宣称存在着一种理想的精神实体,超越于经验和科学领域之外。人类感官只能感觉到物质现实世界,而生命的本质是感官不能触及的。上帝、自然和人类通过共同的灵魂,或者说超灵魂,在精神方面联系在一起。先验主义信奉神谕,并且赋予人的智力以巨大的力量。“哈德逊河画派”的很多作品被看成是个人和神灵交流的体现。一些艺术家反复在同一地点写生,记录不同季节、天气和时间段中的景色变化。一场猛烈的暴风雨、夏日天空的光辉、枯树残枝留下的场景都被看成是隐藏在自然表象之下精神实体的体现,揭示了生命轮回的真谛,展示出生死变幻背后的自然之力。到了19世纪50年代,“哈德逊河画派”作品中的寓意性逐渐消失,画家们逐渐将精力聚集在纯风景的描绘上,对天气、光线和自然现象充满探索精神,并在风景的绘画性表达中融入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如比尔施塔特的约塞米蒂风景系列,怀特瑞奇的印第安人生活场景系列,莫兰的黄石大峡谷系列,肯塞特极的江、河、湖、海风景系列等,都是“哈德逊河画派”最具特色的风景画作品。19世纪50至70年代,是“哈德逊河画派”繁荣发展的年代,第二代画家陆续登场并创造出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作品。和科尔、杜兰特一起,第二代画家丘奇、肯赛特、吉福德、比尔斯塔德、怀特瑞奇、莫兰、英尼斯在当时享有巨大的知名度,并在纽约拥有自己的画室,他们在那里创作了最为精致的作品。描绘对象也逐渐由哈德逊河流域扩展到美国东北部、西部、西南部甚至加拿大极地和南美洲。曾在欧洲学习的比尔施塔德和怀特瑞奇,偶尔也创作欧洲风景。极大地拓展“哈德逊河画派”画家视野的是当时席卷美国的西部开发和移民浪潮。西部开发不仅吸引了画家们去描绘那些从未有人探知的宏伟景象,而且造就了“哈德逊河画派”最富盛名的画家。一些画家亲自参加了国土资源考察队,风餐露宿,用画笔记录沿途所见。如比尔斯塔特1857年前往落基山脉,随身带着银版照相机和美国战事部长的介绍信,加入了陆军上校威廉·兰德率领的西部探险队。1863年,比尔斯塔特再次踏上了西部写生之旅。吉福德、莫兰分别于1870年、1871年参加了美国地理测量部主任斐迪南·海登组织的西部探险队。他们和探险队的成员一起跋山涉水,笔下广袤而又充满野性的自然引起了美国公众的广泛关注,成为他们了解西部风景的视觉向导,并且促成了美国第一批国家公园的建立。第二代“哈德逊河画派”的画家们由于强调画面的光线和气氛,同时被赋予“辉光派”(Luminism,或译“外光派”)的称号。“辉光派”以绘画风格命名,“Luminism”一词有明亮、辉煌的意思。顾名思义,“辉光派”作品明亮而高调,正是后期“哈德逊河画派”的艺术特色。这和画家们对于光色的探索有关,也得益于色彩理论的科学研究。第二代“哈德逊河画派”的画家大部分被划为“辉光派”成员。“辉光派”时间上比“印象派”稍早,它的艺术追求与“印象派”非常接近,与“印象派”共享对光线、色彩的兴趣。然而二者又有明显的不同:“辉光派”强调细节而隐匿笔触,而“印象派”则忽视细节强调笔触;“辉光派”(亦即“哈德逊河画派”)逐渐消散之日,正是“印象派”灿烂登台之时。肯塞特、海德、吉福特、克罗普西、丘奇、比尔斯塔德都被划为辉光派成员。在艺术传承和技巧训练方面,“哈德逊河画派”大多数画家有赴欧洲学画、旅行的经历,他们的艺术传统来自欧洲。画家们赴欧洲学习和旅行,短则数年,长则十年,有的画家一生多次奔赴欧洲,累计时间长达十几年。他们将赴欧看成是寻找西方绘画源头、接受伟大欧洲艺术传统的机会。加之一些画家原来就出身欧洲,少年随家庭移民美国,学艺时返回欧洲接受艺术训炼,很容易融入欧洲的文化、社会环境,如莫兰、希尔出身英国,比尔施塔特出身德国,他们都有返回出生地学艺的经历。至于其他画家,科尔1829至1832年前往欧洲,参观法国、意大利的艺术名胜,1841至1842年再次到法国、希腊、瑞士和意大利旅行。克罗普西于1847至1849年赴欧洲旅行;访问英、法、瑞、意等国,1855年再次赴欧洲旅行、学习,并在伦敦生活达7年之久,成了伦敦画家圈子里的成员;肯塞特于1840年去欧洲学艺,在伦敦、巴黎和罗马学习、生活了8年,回国后很快成了富有成就的画家;丘奇也有过广泛的旅行经历,曾于1853年、1857年两次前往南美洲,1861年访问加拿大,1867年访问欧洲和中东;比尔施塔特除了在祖籍地杜塞尔多夫学画外,1856年、1867至1868年、1878至1881年三次赴欧,其间在伦敦、巴黎和罗马都有画室;英尼斯1851年赴罗马学习,研究风景画大师洛兰和普桑的作品,1870年再访意大利,怀特瑞奇1849年赴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并且在那里结识了比尔施塔特和吉福德,10年后回到纽约,成了以“哈德逊河画派”风格作画的画家。画家们在那里除了接受基本的油画训练外,在艺术风格和审美倾向上深受欧洲画家的影响,其中主要有以普桑、洛兰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和以弗里德里希、透纳、康斯太勃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详见理念、风格与方法小节)。1880年以后,“哈德逊河画派”走过了它的巅峰阶段,其影响力逐渐减退,此刻正是法国印象派兴起的年代。随之而来的印象派、现代派很快冲淡了“哈德逊河画派”的影响。虽然一些“哈德逊河画派”画家在随后的日子里继续他们的创作,但他们的艺术理念不再有人信奉,艺术风格不再有人传承,艺术手法不再有人实践,他们不再是评论家、鉴赏家甚至普通百姓关注的对象。曾经享有盛誉的画家,如丘奇、克罗普西在人们的淡忘中去世;曾经富有的比尔斯塔德也宣告破产。这就是西方绘画流派交替更迭的现实。二、景区画物:岩石上的风景从19世纪20至80年代,“哈德逊河画派”曾经拥有一个甚为宠大的画家群体,主要画家及其作品有:托马斯·科尔(ThomasCole,1801-1848),“哈德逊河画派”的奠基人。科尔1801年出生于英国兰开斯特,1818年随家庭移民美国,最初在一位德国肖像画家手下学画,22岁进入费城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学习。早期曾作为肖像画家在俄亥俄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巡回作画,受到他所尊敬的风景画家托马斯·道蒂的影响而致力于风景画创作。1825年科尔沿哈德逊河畔写生,同年举办展览,这些作品很快为他赢得了名声,这一年也被看成是“哈德逊河画派”的起始年。科尔的作品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宗教或道德寓意的风景画,如《伊甸园》(1828)《帝国的历程》(1836,共5幅)《生命之旅》(1839-1842,共4幅)等;另一类则是纯风景画,如《卡茨基尔山之秋》《尼亚加拉瀑布远眺》(1830)等。作于1836年的《河湾》(theoxbow,图2)是科尔的代表作,作品描绘了暴风雨逼近康涅狄克河谷时的场景。画家将野性、未经驯服的自然与宁静而富于诗意的田园风景结合在一起,在表达画家审美倾向的同时,暗示年轻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前景。画面的左侧暴风雨已经逼近,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因遭受雷击而枯死的树枝几乎要冲出画面,仿佛是对风暴的无声反抗;右侧仍然是阳光明媚,田园一片青葱,U字形的康涅狄克特河蜿蜒流出画面,淡紫色的远山在极目处与云天相接。前景中,科尔将自己坐在岩石上写生的场景绘入画面,为笔下的风景增添了几分情趣。科尔的作品还有《洪水之后》(1829)《阿卡狄亚之梦》(1838)《建筑师之梦》(1840)《显圣》(1848)《启程》《归来》(1837)《白山峡谷》(1839)《古堡废墟》(1832)《塞格斯达之墓》(1843)《卡茨基尔山之晨》(1844)《湖泊风景》(1844)《孤独的十字架》(1845)《林中小屋》(1847)等。亚瑟·杜兰特(AsherBDurand1796-1886)曾经也是一位肖像画家,1837年他和科尔一起踏上了前往阿迪朗克山的写生之旅,由此转型为风景画家。他在卡茨基尔、阿迪朗克和白山的写生稿为日后创作大型作品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裸露的岩石、长满枝叶的树木每每出现在他的作品中。杜兰特的早期作品受科尔影响,大多带有寓意性,如《生命之晨》《生命之夕》(1840)。中后期越来越基于观察自然作画,发展出自己的绘画理念。他坚持在室外捕获光线和气氛的创作手法,使笔下的作品超越了科尔引领的崇高之美,产生了活泼、自发的艺术特征。作品有《拉特兰风景》(1837)《印第安人的晚祷》(1847)《伴侣》(1849)《卡莰基尔山》(1859)《崖壁》(1860)等。绘于1857年的《哈德逊河谷》(图3)将宁静、富饶的哈德逊河湾展现在观众面前:画面从河畔坡地取景,左侧林带随着地势引入画面,右侧河湾缓缓展开并与之呼应。坡地上芳草如织,绿树成荫;越过宽阔的河面,淡淡的远山在天边逶迤展开;澄净的天空万里无云,映衬着树木的剪影。整幅作品意境高远,一派平和、安宁的景象。我们可以从画中看到欧洲古典风景画大师洛兰的影子———平衡的构图、细微的色调变化和多层次的空间处理,只不过在杜兰特笔下,这种古典样式的风景增添了几分活泼生动的气息。贾斯珀·弗朗西斯·克罗普西(JasperFrancisCropsey,1823-1900)出身纽约,曾在美国国家设计学院学习绘画,1844年首次参加画展,擅长描绘美国东北部的秋景,是“美国艺术家联盟”发起人之一。和科尔、杜兰特一样,克罗普西把风景看成是万能创造主的显示,努力表现粗犷而略带原始面貌的美国风景,并赋予作品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操。作品有《托纳山》(1851)《热那亚海滨》(1854)《卡莰基尔山小屋》(1855)《安大略湖之夏》(1857)《纽约峡湾》《格林伍德湖之秋》(1865)《哈德逊河之秋》(1875)等。《纽约峡湾》描绘的是从哈德逊河口斯塔藤小岛上看到的景色,哈德逊河由此注入大西洋。画面将地平线压得很低,水天相接,视野异常开阔。岛上的林带、开垦过的土地和缓缓起伏的山坡占据了画面的下半部;间或有吃草的牛群散落在草地上,星星点点的红瓦屋给画面带来了生气;稍远处盛装打扮的淑女、绅士们言谈甚欢;温暖而又明亮的卷云浮动在天边,一条彩虹飞架其上,画家笔下的哈德逊河谷完全是一派牧歌式的乡村景色。紧跟美国西部开发的时代浪潮,第二代“哈德逊河画派”的画家们逐渐将描绘对象转向了广袤而又原始的美国西部,绘画风格也随之发生变化,由表现优美转向描绘崇高险峻,而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也正好在精神上与此吻合,成了画家们表现西部蛮荒景象的推动力。丘奇、比尔斯塔德、怀特瑞奇、莫兰等人的全景式风景画将巨型篇幅与精细制作结合起来。这些尺寸巨大的作品史无前例,充分展示了美国西部壮丽广阔而又充满野性的自然,和美国西部移民浪潮一起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历史画卷。第二代“哈德逊河画派”主要画家有肯塞特、丘奇、比尔施塔特、怀特瑞奇、莫兰、英尼斯等。约翰·弗雷德里克·肯塞特(JohnFrederickKensett,1816-1872)出身于一个银版雕刻师家庭,从小跟随父亲学艺。作为雕版师的经历使他十分关注色调的变化,对以后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起了很大作用。肯塞特擅长以精致的色调搭配表现弥漫的大气效果,作品总是充满光辉,大多描绘宽阔的水面或峡谷景色,并用色调暗示出具体的时间。作品有《白山》(1851)《密西西比上游》(1855)《哈德逊河畔》(1857)《麻省贝弗利海滩》(1860)《远眺华盛顿山》(1869)《乔治湖》(1869)《达连湾·康尼狄克》(1872)《纽波特海滩》《夏日湖畔》(1870)《海上日落》(1872)《黎明·康涅狄克特》(1872)《古松·康涅狄克特》(1872)等。作于1869年的《乔治湖》(图4)代表了肯塞特成熟期的风格,现收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作品描绘了一个明朗而又多云的下午,云气笼罩下的乔治湖景色。这一看似平淡天真的风景鲜明地展示了肯塞特的艺术特色:画面右下角橫卧着一抹浅滩,岩石从草丛间裸露出来;越过宽阔的水面,朦胧的远山从大气中隐隐呈现,形成自左向右的连续运动,左侧湖面上的几座孤岛恰巧与这一运动形成平衡———真实的乔治湖中有很多小岛,肯塞特为了构图需要删除了部分岛屿,因而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近处浅滩上的褐色岩石与远方青黛色的山峦相映成趣,冷暖互补;阳光从云层间漫射下来,使整个画面明亮而柔和。画家通过微妙的色调关系将宽阔的水面、空蒙的远山、高远的蓝天逼真地表现在观众面前,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爱德温·丘奇(EdwinChurch,1826-1900)是科尔的学生,18岁开始跟科尔学画,后来在创作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引导“哈德逊河画派”朝着崇高、壮美方向发展。丘奇擅长描绘大型全景式风景,如壮丽的科多帕西火山、宽阔的尼亚加拉瀑布、灿烂的荒原日落等。丘奇一度为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洪堡(AlexanderHumboldt,1769-1859)的南美探险经历所吸引,于1853年和1857年两次前往南美写生。作品《安第斯山》(多幅,1855、1859)《卡扬贝火山》(1858)和《科多帕希火山》(1862)就是这两次南美之行创作的作品。作于1859年的《安第斯山》(图5)是丘奇最为雄心勃勃的作品,尺寸达到400cm×500cm,和当时的电影屏幕一样大小。画家成功地将浪漫主义风格与哈德逊河画派注重细节的倾向结合起来,构成了理想化的画面。画面前景是植被丰茂的河岸,各种树木以令人惊讶的清晰度展现在观众面前:树木的枝叶历历可数,树皮在阳光下烁烁闪亮———如果具备相应的植物学知识,人们甚至可以分辨树木和厥类的品种。然而这样一幅似乎纯风景的作品也包含了基督教元素:画面深处隐藏着一座教堂,河边的小道上耸立着十字架———有教徒正跪在十字架前祷告;画面的右侧,水气喷溅的瀑布奔腾而下,给寂静的山谷带来了无限的生气;隐隐呈现的钦博拉索山峰以同样的清晰度描绘,简直是太过真实了。《安第斯山》在纽约展出时,观众买票入场,坐在漆黑的房间内观看(如同今天的电影院),灯光打在作品上,所有观众都被震惊了,眼前的景色如同通过窗口看到了真正的安第斯山。展览甚至为观众准备了望远镜以观看细节。一位观众这样写道:“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光线效果、犹如神圣的天堂之火充溢着画面,一首关于光的壮丽圣歌在画布之上回旋。”另一位观众感叹道:“这福作品令人如身临其境,似乎把人们带到了遥远、如巨浪起伏的群山之上,阳光从空中倾泻而出,尤如上帝对人间的恩赐与护佑。”甚至有人把丘奇称作“美国风景画艺术的米开朗基罗”。展览结束时,丘奇以一万美金出售了《安第斯山》,这在生活用品以美分计算的年代无疑是一个天价。丘奇的作品还有《科多帕西火山》(多幅,1855、1855、1862)《穿越荒原》(1857)《热带丛林之晨》(1858)《荒原日落》(1860)《极光》(1865)《热带雨季》(1866)《尼亚加拉瀑布》(1857、1867)《冰山》(1861)《耶路撤冷远眺》(1870)《万神庙》(1871)《光之河》(1877)《爱琴海》(1877)等。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AlbertBierstadt,18301902)生于德国,1833年随家庭移民美国麻省贝德福德。比尔施塔特同样以描绘大型美国西部风景著名,如加州的约塞米蒂、位于怀俄明、蒙大纳和爱达荷州的黄石大峡谷等。画家曾参与国家西部开发与探险队,沿途写生,经过内布拉斯加、科罗拉多、犹他、内华达、怀俄明、爱达荷、冈勒冈和加利福尼亚州,创作出了一系列宏伟而又明亮的全景式作品。虽然,他并非是最早和唯一描绘西部景色的画家,然而比尔施塔特无疑是最著名画家之一。画家1860年的首次公众展览获得了巨大成功,评论家们蜂拥而至,赞不绝口,认为他在艺术上堪与丘奇比肩,甚至超越了丘奇,观众将他充满辉光的天空喻作令人敬畏的上帝力量的展示。约塞米蒂风景是比尔施塔特最具个性的作品系列,其中《约塞米蒂日落》(图6)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画面上的约塞米蒂山谷恰似两扇巨型大门在落日的余辉中张开,金色的霞光溢满了山谷,高耸的山峰随之被染成金色,绚丽的彩霞铺满了蓝天,静静的小河由此被照亮,苍松翠柏、河岸上的植被都被笼罩在温暖而又明亮的色调中,画面的光色效果堪与后来的印象派比美。随着比尔施塔特名声鹊起,画家经济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落基山》(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一画描绘印第安人露营扎寨的场景:背景是岩石嶙峋的落基山脉;远处则是高耸入云的雪山。多年以后,人们才发现那些高耸入云的雪山是理想化的产物,而非洛基山的真实景色。《落基山》最终以25000美元售出,是当时全美在世艺术家作品的最高售价。在比尔施塔特的作品中,画家以写实兼具理想化的手法构造了一幅幅具有原始野性美的画面。“优美”与“崇高”两种美学形态达到了巧妙的平衡。在一系列描绘西部景色的作品中,起伏的山峰与参差的峭壁在明亮光线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与葱郁的草原牧场相映成趣;咆哮的瀑布一落千丈,汇入平静的山涧湖泊。美国民众正是从比尔施塔特史诗般的画卷中认识了具有奇异色彩的西部。正如史学家安妮·海顿所描绘的那样:“比尔施塔特以美国人期望的样式描绘西部景色,这使他的作品大受欢迎,强化了美国人将西部视为崇高和优美伊甸园的观念。”一位观众写道:“比尔施塔特无疑是美国历史上最出众的画家之一,在某些方面他的艺术才华从未被超越,其作品是美国本土最优美、最崇高的画作之一。”比尔施塔特的作品还有《落基山雷阵雨》(1859)《印第安腹地》(1860)《南北战争》(1862)《俯看约塞米蒂山谷》(1865)《施塔河瀑布》(1865)《洛基山风景》(1866)《霍塔湖》(1868)《山中风景》(1870)《内华达山谷》(1871)《加州的春天》《约塞米蒂的日落》(1868)《旷野中的马》(1895)《扎营约塞米蒂》(1864)《加州红杉》(1875)等。托马斯·莫兰(ThomasMoran,1837-1926)生于英国,移民美国后起初在费城的一家木版雕刻公司学画,后来成了公司出版物的插图师。1871年莫兰加入了美国地理测量部主任斐迪南·海登的西部考察团。在为期40天的远征中,莫兰每天画速写,作笔记,他的作品和摄影师威廉·杰克逊的摄影打动了格兰特总统和国会成员,促使国会于翌年将黄石设立为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莫兰的作品充分展示出黄石的恢宏壮丽,作于1872年的《黄石大峡谷》(图7)是他的代表作:在画面中心位置,著名的黄石瀑布从山谷中咆哮而下,汇成的急流顺着山势在谷底时隐时现;峡谷两岸的陡坡上,青松挺立,乱石穿空,处于阴影中的近景与阳光直射的中景形成鲜明的对照;画面景象如同宽银幕电影镜头一般顺着山谷逐渐推远,把广阔而又壮丽的大峡谷景色带到观众面前。在莫兰的职业生漄中,画家创作了数以百计的大型油画作品。作品有《马斯葵多小道》(1874)《金色时光》(1875)《爱达华·肖松尼瀑布》(1875)《怀俄明·格林河》(1878)《长岛风景》(1892)《肖松尼瀑布》(1900)《黄石大峡谷》(多幅)《海上日落》(1906)《威尼斯》《格林河峭壁》《峡谷烟云》《亚历桑那日落》《圣十字山》《海滩》等。托马斯·沃辛顿·怀特瑞奇(ThomasWorthingtonWhittredge,1820-1910)生于俄亥俄州的斯普林菲尔德,1849年赴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艺,在那里结交了比尔斯塔特和吉福德,10年后怀特瑞奇回到纽约,加入了“哈德逊河画派”画家行列。1865年怀特瑞奇和吉福德、肯赛特穿越大平原赴落基山写生,这一旅途产生了怀特瑞奇最具特色的作品:开阔的地平线映衬着大平原原始而略带几分荒凉的美。他在自传中写道:“无论谁在这一期间穿越大平原,目睹成群的野牛、麋鹿、野马和逃离的野兔,都不能不为其广阔、静谧和无处不在的原始、纯真所打动。”作于1871年的《印第安人越过普拉特河》代表了怀特瑞奇成熟期的绘画风格,现悬挂于白宫罗斯福厅。普拉特河位于内布拉斯加州,在文明的脚步迈入这一区域之前,河畔生活着以狩猎野牛为生的印第安人部落。画面上印第安人在河边平原搭起帐蓬,升起篝火,忙于各种活计,两位头上插着翎毛的印第安猎手正骑在马背上渡河。白雪皑皑的远山成了他们露营的背景,画家用灵动、自由的笔法描绘出具有浓郁美国西部特色的自然景观。作品有《威斯特法利亚风景》(1853)《夏日牧歌》(1853)《卢塞恩湖畔风景》(1857)《维特霍恩山》(1858)《有干草车的风景》(1861)《越过普拉特河》(1867)《普拉特河畔扎营》《卡奇拉普德里河》(1876)等。乔治·英尼斯(GeorgeInness,1825-1894)生于纽约州的纽伯格,少年时期曾跟随约翰·杰西·贝克学画,曾在纽约作为地图雕版师工作,后跟随法国风景画家雷若斯·弗朗索瓦·吉格奈克斯学艺,同时在国家设计学院研习科尔和杜兰特的画作,1848年在纽约设立自己的画室。1851年英尼斯赴欧洲学习,在罗马,他深入研究了古典风景画大师普桑和洛兰的作品,同时受到法国巴比松画派的影响,卢梭、柯罗、杜比尼等画家轻松随意的用笔,较为深沉的色调影响了英尼斯。1850年代中期,英尼斯受命于特拉华·拉克万纳西方铁路公司,用画笔描绘美国铁路业的发展。作品《拉克万纳峡谷》(1855)即是这一时期的产物,描绘了宾夕法尼亚第一座火车站的景色。画家将现代题材和自然风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品既不失田园诗意,富于形式上的美感,又悄悄地融入了当代工业主题。英尼斯于1878年、1889年参加巴黎世界博览会并获得金奖,获得了国际性的声誉。早年的作品属于“哈德逊河画派”风格,晚年逐渐转为色调主义(此时的“哈德逊河画派”已基本消散)作品几乎接近抽象,表现转瞬即逝的主观情绪,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表达方式。作品有《讷米湖》(1857)《阿迪朗达克山》(1862)《橄榄谷》(1867)《罗马坎伯尼亚》(1873)《埃特雷塔》(1875)《彩虹》(1878)《月升》(1887)《帕塞伊克日落》(1891)《林中》(1891)《苍鹭之家》(1893)《夏日风景》(1894)《特拉华河谷》等。除了上述著名画家外,“哈德逊河画派”画家还有:桑福德·罗宾逊·吉福德(SanfordRobinsonGifford,1823-1880),托马斯·希尔(Thomashill,1829-1908),约翰·赫曼·卡米因克(JohannHermannCarmiencke,1810-1867),约翰·W.卡西利尔(JohnW.Casilear,1811-1893),马丁·约翰逊.海德(MartinJohnsonHeade,1819-1904),乔治·亨利·达里(GeorgeHenryDurrie,1820-1863),威廉·哈特(WilliamHart,1823-1894),威廉·布拉德福德(WilliamBradford,1823-1892),詹姆斯·麦克道戈尔·哈特(JamesMcDougalHart,1828-1901),杰维斯,麦肯蒂(JervisMcEntee,1828-1891),爱德华·莫兰(EdwardMoran,1829-1901),路易斯·雷米·米格诺(LouisRémyMignot,1831-1870),塞缪尔·科尔曼(SamuelColman,1832-1920),赫尔曼·奥托玛·赫尔佐格(HermannOttomarHerzog,18321932),威廉·特罗斯特.理查兹(WilliamTrostRichards,1833-1905),乔治·亨利·鲍顿(GeorgeHenryBoughton,1833-1905),赫尔曼·费斯克尔(HermannFueschel,1833-1915),托马斯·海勒姆·霍奇基斯(ThomasHiramHotchkiss,1834-1869),弗朗西斯·奥古斯都·西尔瓦(FrancisAugustusSilva,18351886),威廉·史丹利.哈兹尔廷(WilliamStanleyHaseltine,1835-1900),荷马·道奇·马丁(HomerDodgeMartin,1836-1897)等,虽然其影响力和艺术水准与领军画家相比存在差距,但是他们的作品共同组成了“哈德逊河画派”的风景画系列,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三、“哈德逊河系”艺术文学创作的启示在艺术理念上,“哈德逊河画派”坚持基于写生的风景画创作,使他们的作品带有写实主义的基调。他们在追求共同的艺术理念时,分享了艺术风格上的共性。杜兰特反复强调写生的重要性。他说:“让我最为热情地推荐……你可以自由进出并获得最为明确和可靠的指导———那就是自然之画室。”在《风景画通信》一文中,杜兰特告诫年青的风景画家深入自然,细心观察,获取风景画创作的第一手素材:“如果你们的对象是一棵树,请特别注意观察它与其他树种的不同之处:首先,树冠的形状衬托着天空,最容易被观察,无论是尖尖的还是圆形的,下垂的或上翘的,如此等等。其次,描绘树干和细枝的特征,树枝从主干上分叉的样式,它们伸展的方向、弯曲的程度。每一种树都有个体的特征———一些较为相似,一些十分的不同———细心地观察,这些特点就很容易被观察到,其他各种对象多少亦是如此。”到自然中写生无疑是写实主义绘画的必经之路。虽然“哈德逊河画派”并非最早尝试这一方法的画派,但也是野外写生的先行者。据史料记载,最早到野外面对风景写生的画派是16世纪德国的“多瑙河画派”。正是在“多瑙河画派”代表画家阿布雷希特·阿尔特多弗的笔下,首次出现了完全独立的风景画《带城堡的风景》(1532),它宣布了风景画作为画科的存在。“哈德逊河画派”基于写生的创作理念与他们具有写实倾向的艺术风格完全一致,这在美国艺术史上弥足珍贵。在大多数读者心目中,美国艺术是现代艺术的代表,如杰克逊·波洛克的抽象表现主义,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罗伊·利希腾斯坦的超级卡通绘画,巴尼特·纽曼的光效应绘画,等等。但我们不要忘记美国艺术史上曾经有过写实风格画派的存在,“哈德逊河画派”具有写实倾向的风景画作品无疑壮大了写实主义绘画阵营。当然,基于写生的艺术手法并不等于照搬自然,而是要对原始素材进行提炼、加工,最终形成理想化的画面。科尔曾经写道,艺术中的真实在于摹仿真实的自然,而不是偶然事件。真实的自然是某一实际场景的升华,艺术家应该展现典型或理想化的场景。科尔认为,将自然最可爱和完美的部分熔于一炉,必将超越从单一角度描绘的画面。对于如何按照特定艺术理念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理想化的画面,“哈德逊河画派”画家们受到18世纪英国画家、理论家威廉·吉尔平(WilliamGilpin1724-1804)“如画”观念(picturesque)的影响。吉尔平在1872年一本介绍英国风光的小册子中,首次提出了“如画”观念,并将其解释为“与绘画相一致的美”。它首先强调自然景观与绘画的一致性,强调风景“如画”,也就是以绘画标准去评判自然美。无疑,自然美分散而不完整,而“画”出自艺术家之手,经过了艺术创造,更集中、更典型,更适合人们的审美趣味。其次,“如画”观念强调景观之“美”,也就是景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处于和谐状态,令人赏心悦目。因此,“如画”观念侧重“优美”形态的表现。不列颠大辞典则将“如画”解释为“适宜成为图画的样式”(inthemannerofapicture,fittobeapicture),与吉尔平的解释甚为接近。它强调风景布局的协调性,在呈现方式上接近绘画,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宛如天然图画”。吉尔平的“如画”观念直接针对风景画创作,同时也影响了英国的园林设计。他具体解释了“如画”风景的各种要素:画面肌理应该“粗糙而富于变化”;构图应该把作品的各部分融为有机整体;作品应该有深色的“前景”,明亮的“中景”和不那么清晰的“远景”;修道院或城堡的废墟能增加其艺术效果;低矮的地平线适宜强调景色的崇高感;画中的树木亦要细心安排;等等。因此,吉尔平的“如画”观念实质是一系列“优美”范畴风景画创作的条例、规则,体现了古典主义的审美趣味,它集中地体现在法国风景画家克劳德·洛兰(ClaudeLorraine,1600-1682)的作品中。洛兰是生活在意大利的法国画家,作品多描绘乡间旷野和海港码头的景色,且特别喜好表现晨昏时段中的自然。正是在这一特殊时刻,天空漫射的光线使景观色彩绚丽,轮廓柔和,充满诗情画意。洛兰的古典主义风景画以平稳的构图、微妙的细节、抒情的色调和理想化的画面为特色。他的作品常取材于历史遗迹:罗马乡间的美景,一望无际的田野,以及点缀其间的苍松、翠柏、以及古老的城堡和遗迹。这一切构成了富于诗意的画面。“哈德逊河画派”的作品或多或少地受到洛兰的影响。我们从“哈德逊河画派”作品均衡的构图、沉静的气氛中可以捕捉到古典主义的影子。不同之处在于“哈德逊河画派”由于强调面对自然直接写生,用笔更加灵活生动;由于重视光线效果,用色更加纯净明亮,从而具备了自身的特色。除“如画”观念外,欧洲浪漫主义运动同样给“哈德逊河画派”的艺术打下了烙印,或者可以说,欧洲大陆画家与“哈德逊河画派”共同形成了西方绘画领域的浪漫主义浪潮。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尊重个性,追求自由,注重想象,一度成为欧洲占主导地位的艺术思潮,在文学、绘画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的浪漫主义画派致力于打破古典主义和学院派的教条,把个性和想象看成从古典艺术形式中获得自由的关键。在艺术主张上,浪漫主义恰巧与英国美学家艾德蒙·博克的崇高理论相一致。博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创立了崇高理论,他在《论崇高与美》一书中描述了崇高对象的种种特征:崇高的对象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巨大,凹凸不平;色彩表现为阴暗朦胧;与此相对应,人们的心理反应是惊惧和恐怖。他说:“凡是能以某种方式适宜于引起苦痛或危险观念的事物,即凡是能以某种方式令人恐怖的,涉及可恐怖的对象的,或是类似恐怖那样发挥作用的事物,就是崇高的一个来源。”“凡是可恐怖的也就是崇高的”。博克的崇高观念在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弗里德里希、透纳和康斯太勃笔下得到了充分体现。德国风景画家弗里德里希(Caspar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社交电商平台商家入驻合同2篇
- 2024年度食品加工与原料供应合同
- 2024版:建筑设计委托合同含设计变更
- 2024年度地坪漆产品生产线的扩建合同
- 2024年度瓷砖分销供货合同
- 2024版特许加盟合同范本2篇
- 2024年度顺丰速运快递服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特许经营合同的标的和属性描述
- 二零二四年度煤矿企业社会责任与公益事业合同
- 有房的宅基地购买合同范本
- 人力表单46 - 全体职工大会会议纪要(裁员)
- 2024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招聘38人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反洗钱知识竞赛参考题库400题(含答案)
- GB/T 44413-2024城市轨道交通分类
- GB 19041-2024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范
- 我与班集体共成长主题班会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示范教学课件
- 注册资本金代缴协议书范本
- 机加车间工作思路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建议
- 2024-2030年中国抗菌肽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