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课件_第1页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课件_第2页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课件_第3页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课件_第4页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知识一、一般概念1、钢筋混凝土的缺点

算例:跨度为5.2m的简支梁,截面尺寸为200×450,作用均布活荷载标准值=10kN/m,均布恒荷载=5kN/m。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知识一、一般概念1、钢筋混凝土的缺点2L=L0L=2L0采用高强度钢筋计算跨度(m).5.210.45.2截面尺寸200×450400×900200×450恒荷载(kN/m)5205活荷载(kN/m)101010弯矩设计值(kN.m)67.6513.9667.6钢筋强度(N/mm2)300300580配筋面积(mm2)6032106308弯矩标准值(kN.m)50.7405.650.7跨中挠度f(mm)

16.4738.132.2钢筋应力(N/mm2)232264453裂缝宽度(mm)0.270.400.75钢筋混凝土的适用范围L=L0L=2L0采用高强度钢筋计算跨度(m).5.23钢筋混凝土的缺点

※抗拉强度低

※自重大

※不能充分利用高强材料钢筋混凝土的缺点

42、预应力的基本概念

2、预应力的基本概念53、预应力混凝土的原理

可能产生以下三种情况:

3、预应力混凝土的原理可能产生以下三种情64、预应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预应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75、预应力混凝土的优点

①提高构件的抗裂度;②提高了构件的刚度;③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④提高构件的耐久性;⑤受剪承载力提高:5、预应力混凝土的优点①提高构件的抗裂度;8

①先张法:先张拉钢筋,后浇筑混凝土。二、施加预应力的方法预应力是靠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力传递。①先张法:先张拉钢筋,后浇筑混凝土。二、施9②后张法:先浇筑混凝土,后再张拉钢筋。预应力主要靠钢筋端部的锚具来传递。②后张法:先浇筑混凝土,后再张拉钢筋。预应力主要靠钢筋端部的10③后张无粘结预应力

③后张无粘结预应力11(1)预应力钢筋

高强度;三、材料要求具有一定的塑性;良好的加工性能;与混凝土之间有较好的黏结力;◆对预应力钢筋的要求

(1)预应力钢筋高强度;三、材料要求具有一定的塑性;良好的12◆常用的预应力筋的种类

冷拉低合金钢筋※

中高强钢丝※

钢绞线※

热处理钢筋◆常用的预应力筋的种类※冷拉低合金钢筋※中高强钢丝※13(2)混凝土强度高;收缩、徐变小;快硬、早强;(2)混凝土强度高;收缩、徐变小;快硬、早强;14

一、张拉控制应力

σcon

张拉控制应力是指张拉预应力钢筋时所控制的最大应力值。

确定原则: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9.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一、张拉控制应力σcon张拉控制应力是指张拉15表

张拉控制应力限值

不应小于0.4

张拉控制应力限值

不应小于0.16五、预应力损失及其组合(1)预应力损失的组成1)锚固回缩损失σl1

当为直线型预应力钢筋时

五、预应力损失及其组合1)锚固回缩损失σl1当为直线型预172)摩擦损失

σl2(后张法)当2)摩擦损失σl2(后张法)当183)温差损失

σl3(先张法)3)温差损失σl3(先张法)194)钢筋应力松弛损失σl4钢丝和钢绞线普通松弛:

低松弛:当scon≤0.7fptk时,当0.7fptk<scon≤0.8fptk时,ψ为超张拉系数,一次张拉时,取ψ=1;超张拉时,取ψ=0.9。当scon≤0.5fptk时,sl4=0。热处理钢筋一次张拉超张拉4)钢筋应力松弛损失σl4钢丝和钢绞线普通松弛20先张法构件

后张法构件

5)收缩徐变损失σl5

先张法构件后张法构件5)收缩徐变损失σl521

先张法构件

后张法构件

先张法构件后张法构件2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ppt课件236)用螺旋式预应力钢筋作配筋的环形构件由于混凝土的局部挤压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6(后张法)

当d≤3m,σl6=30MPa,当d>3m,不考虑该项损失。6)用螺旋式预应力钢筋作配筋的环形构件由于混凝土的局部挤压引24(2)预应力损失值的组合

预应力损失的组合预应力损失的组合先张法构件后张法构件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损失slIsl1+sl2+sl3+sl4sl1+sl2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损失slIIsl5sl4+sl5s+l6《规范》规定当总损失值

l

小于下列数值时,按下列数值取用:先张法构件100MPa

后张法构件80MPa(2)预应力损失值的组合预应力损失的组合预应力损失的组合先2510.2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

一、先张法1、施工阶段应力分析弹性压缩应力损失

10.2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一、先张法126由平衡条件

混凝土应力

由平衡条件混凝土应力27预应力混凝土构件ppt课件28混凝土应力

由平衡条件

混凝土应力由平衡条件292、使用阶段应力分析2、使用阶段应力分析30第十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分析10.1轴心受拉构件(1)消压状态消压轴力第十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分析10.1轴心受拉构件(31第十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分析10.1轴心受拉构件(2)开裂轴力:当

时(3)开裂后:N>Ncr,在裂缝截面轴力全部由钢筋承担,即第十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分析10.1轴心受拉构件(32第十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分析10.1轴心受拉构件(4)极限轴力:当预应力筋的应力达到起抗拉强度时,达到极限轴力第十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分析10.1轴心受拉构件(33二、后张法混凝土预压应力

弹性压缩应力损失

=0

1、施工阶段应力分析二、后张法混凝土预压应力弹性压缩应力损失

34第十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分析10.1轴心受拉构件(1)消压状态2、使用阶段应力分析消压轴力第十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分析10.1轴心受拉构件(35第十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分析10.1轴心受拉构件(2)开裂轴力:当

时(3)开裂后:N>Ncr,在裂缝截面轴力全部由钢筋承担,即第十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分析10.1轴心受拉构件(36第十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分析10.1轴心受拉构件(4)极限轴力:当预应力筋的应力达到起抗拉强度时,达到极限轴力第十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分析10.1轴心受拉构件(37三、先、后张法的比较1、施工阶段的比较三、先、后张法的比较1、施工阶段的比较38先张法

后张法1、施工阶段计算构件面积时:先张法用A0,后张法用An

2、条件相同的轴拉构件,先张法的预应力钢筋中的有效预应力比后张法小。3、先张法的混凝土预压力小于后张法。先张法后张法1、施工阶段计算构件面积时:先张法用A0,后张392、使用阶段的比较无论先张法还是后张法,N0、Ncr的计算公式具有对应相同的形式,只是计算时不同;2、使用阶段的比较无论先张法还是后张法,N0、Ncr的计算公40四、预构件与普构件比较

①施工阶段钢筋和混凝土所处的应力状态不同;

②预构件出现裂缝比普构件迟得多,但开裂荷载与破坏荷载接近;

③预构件与条件相同的普构件承载力相同;

四、预构件与普构件比较①施工阶段钢筋和混凝土所处的应41

一、使用阶段的验算

1、正截面强度计算:

2、抗裂验算:

Ⅰ、对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一级构件)

10.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

一、使用阶段的验算1、正截面强度计算:2、抗裂验算:42Ⅱ、对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二级构件)

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Ⅱ、对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二级构件)标准组合:准永久43Ⅲ、对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三级构件)Ⅲ、对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三级构件)44

二、施工阶段局部受压验算

(1)局部承压时的应力分布

第73讲: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1/12)

内容提要(1/1)一、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三、本章要点

二、施工阶段局部受压验算第73讲: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45

(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Ⅰ、端部受压截面尺寸验算

第73讲: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1/12)

内容提要(1/1)一、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三、本章要点

(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第73讲: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46第73讲: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1/12)

内容提要(1/1)一、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三、本章要点

第73讲: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1/12)

47不满足时:※加大局部受压面积;

※调整锚具位置;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第73讲: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1/12)

内容提要(1/1)一、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三、本章要点

不满足时:第73讲: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1/12)

48

Ⅱ、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格网配筋

螺旋式配筋第73讲: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1/12)

内容提要(1/1)一、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