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理论与实践_第1页
教育生态理论与实践_第2页
教育生态理论与实践_第3页
教育生态理论与实践_第4页
教育生态理论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生态理论与实践第1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从环境问题谈生态1.环境问题示例2.环境问题的根源与出路3.全球问题与全球环境问题第2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一场灾难降临了英国伦敦。

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不能扩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2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

1.环境问题示例第3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

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第4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水俣(1972年)1972年,尤金·史密斯随犹太博物馆到日本展出,来到日本南部的一个城市.这里因工业污染而受到水银中毒的渔民群众受害严重.史密斯决心报道这一事件,在渔村中住了下来.一个外国人要了解受害者的各种情况,首先是要渔民信任他.他同渔民同吃同住达三年之久.当渔民组织起来同排放污染物的工厂主斗争的时候,厂方竟雇拥六个打手把史密斯倒吊毒打致伤.史密斯没有停止工作,继续同渔民一起进行反污染斗争,终于取得胜利.史密斯拍摄的《水俣》专题照片在日本和美国的杂志发表,史密斯也被日本群众称为"英雄".

第5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智子入浴

尤金·史密斯,1972第6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十万尾网箱鱼死于污水2000年6月28-29日,江苏东海县石梁河水库春天放养的1200箱30万尾半成鱼,由于受上游工业污水袭击,相继死亡。这是该地渔民自1999年以来第三次遭此厄运。图为渔民谢恒宝,双手颤抖地提着死鱼,欲哭无泪。第7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水污染的惨痛教训第8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陕西省潼关县港口镇黄河渔夫 尽管黄河大鲤鱼已经成为传说。但为了生活,陕西省潼关县港口镇的白成和徒弟王喜成每天还是要在这片污染的河面打鱼。渭河的污水顺流而下,黄河就变成了黑水。连续几天,河面上都漂着好些死鱼。半人高的玉米被污水一浇,不出三天就会烧死。因为鱼鹰吃了受污染的鱼会被毒死,所以王喜成一有空,就要到河滩上收集死鱼,集中掩埋。黄河大鲤鱼成为传说第9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污水长流百姓长痛

—发黑发红的废水直接排向农田第10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污水长流百姓长痛

—经常下田的农民都有烂脚病第11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污水长流百姓长痛

—毒水作孽,鱼儿没命第12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3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4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怒江将上马13级水坝,遭环保专家强烈反对

2003年11月25日新京报

第15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02年11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评估中心副主任刘伟生带领5人政策调研组抵达怒江。实地调研水电开发的方案: “怒江全部梯级电站建成后,每年地方财政收入将增加27亿元,仅怒江州每年地方财政就将增加10亿元。”而2002年,怒江全州地方财政收入仅为1.05亿元。2003年3月14日,华电集团与云南省政府签署了《关于促进云南电力发展的合作意向书》,云南省政府表态支持华电集团开发云南电力资源,支持怒江开发;6月14日,云南华电怒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组建;7月18日,云南华电怒江六库电站正式挂牌成立。2003年8月14日,由云南省怒江州完成的《怒江中下游流域水电规划报告》通过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持评审。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但在9月初,这个总投资近1000亿元的工程在国家环保总局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上一度搁浅。

第16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03年9月3日,云大亚洲国际河流中心主任,著名河流专家。云南大学教授何大明提出的六点质疑成为此后国家环保总局及北京有关专家们反对开发怒江水电项目的理论基础:一、包括怒江在内的“三江并流”是在久远的地球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自然资源,并已于2003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该遗产的保护十分重要,我们应该信守对世界遗产的承诺;二、怒江天然大峡谷具有多重不可替代的重大价值;三、怒江是我国与东南亚淡水鱼类区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四、怒江中下游所处的横断山区,怒江等大河沿断层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在其高山峡谷区修建干流大型电站,必须关注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和可能的地震灾害的危害,工程的经济寿命可能远较预期设计的小;五、怒江大峡谷干流电站将产生大量生态移民;六、怒江州的贫困,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不可能依靠修建大型水电站脱贫。第17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新西兰绿党议员踩滑板上班33岁的新西兰绿党国会议员南多·坦科佐斯第18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可敬的新西兰绿党议员

2001年8月《新华日报》新闻照片

他33岁,非常热爱自然。

他以前是乘公共汽车到国会上班,现在已改为滑板。

他已11年没有理发。

他为什么摈弃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他为什么摈弃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第19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照片∶新保卫黄河风在吼,沙在叫,黄河断流了,黄河断流了。河东山岗万丈焦,河西河北森林砍了,万山丛中水土流失真不少,母亲之河欲哭无泪憔悴了。挥起铁镐钢锹,快快植树种草。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北京的郭耕第20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环境问题的根源和出路

—两种发展

环境问题的根源和出路都是“发展”,只不过这是两种不同的发展。过去的发展是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化;未来的发展只能是可持续发展。

第21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浅绿色和深绿色的环境观念

—两种观念

“浅绿色”的环境观念建立在环境与发展分裂的思想基础上,是60—70年代第一次环境运动的基调。

“深绿色”的环境观念则要求将环境与发展进行整合性思考,这是90年代以来第二次环境运动的主题。第22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什么是全球问题?3.全球问题与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问题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严重威胁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只有靠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迫切问题。第23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当今世界全球面临的十大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困问题、腐败问题、军备问题、民族和宗教问题、恐怖主义问题、毒品问题、艾滋病问题。

第24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①人口爆炸∶全球问题的主要源头圣诞节前夜叙利亚首都街头中国西部某地第25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②资源危机∶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遭到了持续的削弱20世纪以来,人口剧增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开始越过地球资源基础所能承受的极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全面进入危机状态。资源危机已经波及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民族,影响到人类的现在和未来。第26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③环境问题∶

地球可能变成一个不适合任何生物生存的死亡星球热爱你的地球意大利环保主义者呼吁保护环境第27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④贫困问题∶无声的危机每小时世界上就有2280人死于饥饿。干旱袭击巴基斯坦严重营养不良的布隆迪孩子第28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⑤腐败问题∶现代文明的毒瘤全球性腐败是侵蚀人类社会肌体的“政治”之癌。安瓦尔埃斯特拉达成克杰甘维仁第29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⑥国际安全问题∶仍然是主要全球问题之一上图∶韩国群众反对美国建立导弹防御系统。左图∶贝鲁特一个参加军训的儿童。第30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⑦民族和宗教问题∶矛盾与冲突加剧

当前的民族和宗教冲突波及全球,特别是集中在非洲、中东、南亚、前苏联和东欧地区。

东非克什米尔巴以第31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⑧恐怖主义活动∶人类安全的新威胁恐怖主义活动已成为一种不断蔓延的“政治瘟疫”第32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⑨毒品问题∶世界公害

世界人口的10%卷入了毒品的生产和消费,每年因吸食毒品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0万。

摇头丸已有二百多种第33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⑩艾滋病∶世纪瘟疫目前全球每100个成人中就有1.4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2009年11月数据∶全世界已有90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4500万人因此死亡。南非患艾滋病孤儿达到42万世界艾滋病日标志2004-2-24南京第34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全球化进程中的全球环境问题 在全球化进程中,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全球环境问题是人类当前面临的一系列全球问题中涉及面最广,受关注程度最深的一个。第35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⑵全球环境问题的十大表现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植被破坏、土壤退化、垃圾泛滥、资源短缺、酸雨肆虐、臭氧损耗、全球变暖、生物灭绝第36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①大气污染严重

世界城市人口中有约9亿人生活在二氧化碳超标的大气环境中,另有10亿多人生活在烟尘超标的大气环境中。环境专家已经在大气中检测出260多种危害人体的挥发性有机物。第37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②水污染严重

全世界每年有2.5万人的死亡原因是水污染。12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由此引发的腹泄病例每年多达10亿。第38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饮用水问题

中国700条总长10万公里的河流中,达不到饮用水源标准的河段(三、四、五类水质)已占67.8%。 全国有79%人口的饮用水来自于受到污染的水。第39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对居民健康的损害

沿淮地区癌症发病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倍以上。宿县、灵壁数十个村庄的癌症死亡率最高竟达到十万分之五千(5%),是世界癌症平均死亡率的大约500倍。

淮河支流黑河上蔡段沿岸每3个成年人就有2个肝肿大,每10个儿童就有9个肝不正常,新生儿致畸率高达6%。第40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③森林面积锐减

1950年以来全世界的森林已损失了一半。过去30多年来,全球热带雨林已有40%遭到破坏。第41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④土地退化荒漠化威胁着地球40%以上的陆地表面,110多个国家,10亿以上人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全球每年因土地退化至少损失260亿美元。中国每天因土地荒漠化造成经济损失达1.5亿元人民币第42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⑤垃圾泛滥

全球每年新增加垃圾平摊到全球人口是人均2吨。其中危险废物以每年5亿吨的速度增加。 工业垃圾和有毒废物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已成为新的全球环境安全问题。第43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呐喊

模特高举的手臂是对环保的呼唤,她手指缝间透出的依稀阳光寓意人类环保的希望之光。作者刘昌明第44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垃圾山和垃圾河200多个城市处在垃圾包围之中。北京市被7000多座垃圾山包围。 全国垃圾总量的13—20%是直接倾倒进江河的。90年代初期,全国河流每年输送的垃圾量可能在1—1.5亿吨。第45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⑥资源短缺

粮食、能源、水源和其它各种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最大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第46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⑦酸雨问题

酸雨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50—60年代在欧洲和北美被大范围发现。80年代起迅速扩大到全世界。第47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⑧臭氧层损耗问题

1969年以来,全球臭氧层中的臭氧浓度平均减少了3-5%。80年代以来,每年春季在南极出现臭氧空洞,第48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从1950年到1985年全球排放的二氧化碳、氯氟烃、氮氧化物、甲烷等温室气体增加了20倍,地球的温室效应被人为增强,导致全球温度上升和相随而来的海面上升。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困境的第一号问题。第49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⑩生物多样性锐减问题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第50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一)教育生态学概述(二)教育生态学基本理论第51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教育生态学概述1.生态学的概念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卡尔首次提出生态学(Ecology)这一概念,他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和生态位是生态学最主要的概念。第52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自然、开放的生态学基本单位,在这个单位中各种生命现象之间在生存过程中相互竞争、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健康有序的状态。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是结构的多样性、系统的复杂性、能量的流动性、物质的循环性、系统的动态性和自我调节性。第53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3.生态平衡的概念

生态平衡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内部和外部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和交换,使系统内部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达到互相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这种状态具有一定的自控制、自调节和自发展的能力。第54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4.生态位的概念

生态位是指每个生物单位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都拥有一个最适合自身生存的时空位置。第55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5.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第56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1.限制因子定律2.耐度定律及最适度原则3.教育生态位原理4.花盆效应原理(二)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第57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1.限制因子定律

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是指达到或超过生物耐受限度的因子。

1840年,李比希(JustusLiebig)研究了各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的影响。发现谷类作物的产量通常并不受它所大量需要的营养元素的限制,而是受那些只是微量需要的原料的限制,如微量元素硼(B)、镁(Mg)、铁(Fe)等,当微量元素降低到最小需求量以下时,即使其他营养元素供应量再充足,也不会提高谷类作物产量。相反,只要稍微加入所缺的微量元素,产量马上就会明显提高。第58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1.限制因子定律

也就是说,当植物所需营养物质降低到这种植物最小需求量以下时,这种营养素就会限制这种植物的生长。人们把这个规律称为“李比希定律”,也称为限制因子定律第59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要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就必须正确地对教育系统的变量进行研究和分析,分解构成教育生态环境的生态因子。在众多限制因子中找出主导性限制因子,并加以改善和消除,设法排除主导限制因子的束缚,使课堂教学健康有序地发展。第60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仅就课堂教学而言,在众多的限制因子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手段、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的环境是课堂教学中的四大主要限制因子。这四大限制因子紧密相联、相互制约,对课堂教学起到了重要的限制作用。第61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耐度定律及最适度原则

1911年,谢尔福德(Shelford)提出了耐度定律(thelawoftolerance)。他认为:“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够成功地生存下来,必须要依赖一种复杂的条件全盘地存在。如果要使一种生物消灭或绝种,只要对其中任何一项因子的性质加以改变,或将其含量予以增减,使其量达到生物耐力的界限之外,即可出现上述后果。”第62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耐度定律及最适度原则

简而言之,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的忍耐范围是有限度的,“过”和“不及”都是有害的。这就涉及到生态因子作用的三种状态:最小量、最大量、最适度。其上限是生态因子作用的最大量,其下限是生态因子的最小量,处于这两者之间就是最适度。第63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耐度定律引人到教育领域后,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教学系统中各因子变量的最小量、最大量和最适量究竟是多少?所有的课堂教学都存在冷与热、疏与密、张与弛的问题,偏执一端的教学都不是最佳的教学,惟有那些冷热相宜、疏密相间、张弛有度的教学才是最上乘的教学,才能体现出教学艺术的魅力所在。第64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教育生态位原理

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借以跟其他物种作出区别,一个物种只能占有一个生态位。而在生态群体中,不同生态位的群体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任何一种物种的变化都会通过生态网络关系的变化而影响到其他物种的变化。与生态位相关联的是竞争排斥原理和资源分享问题。第65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研究教育生态位原理就是要处理好竞争合作关系和实现教育资源平等合理的分享。仅就课堂教学来说,生态位的主体主要是学生个体,每个学生在课堂生态系统中,都有一个相应的位置,有自己的生态位,它与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性格、自我效能感等主观因素有关,也与家庭环境、他人评价、人际关系等客观因素有关。第66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教育生态位是可以调整的,也是可以改变的,调整与改变生态位的前提是知己知彼。教师应注重调动和利用一切有利因素,营造整体的、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鼓励学生的良性竞争,互相学习、共同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有所发展。第67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4.花盆效应原理

花盆效应即生态学上的局部生境效应。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环境,它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是人为地设置出适宜的生存环境,人工控制湿度和温度等主要影响因子,作物在这种环境下生长得很好。但是,它们对生态因子的适应值在下降,生态幅变窄,生态位下降。一旦离开人的精心照料,外界的温度、湿度发生较大的改变,作物马上就会枯萎甚至死亡。第68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教育生态中,花盆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相对于社会生活环境,教育生态环境也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环境。学生身处在这样的小环境中,他们的学习活动得到书本、教师的帮助,学生之间也存在积极的相互依赖和促进。从而达到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然而,花盆式的课堂小生态环境无法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真实环境。这要求教师注意改变花盆环境,培养学生独立行走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在走入社会后,才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第69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生态课堂的本质特征(一)生态课堂的内涵及要素(二)生态课堂的特征(三)生态课堂的功能第70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生态课堂的内涵及要素1.生态课堂的内涵2.生态课堂的要素第71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1.生态课堂的内涵

生态学中的“生态”指的是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而教育生态学中的“生”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活着的、有生命的可以培育的生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生存、发展、长大,其二是指学生;“态”是指形状、样子。第72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因此,生态课堂就是一种把教师、学生、教学信息、教学环境等看成一个教学生态系统,并以此来建立一种开放的、多样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形态。第73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构建生态课堂就是要设法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优化课堂环境,协调师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促使课堂呈现和谐、共存与发展的状态,以促使课堂本身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有效的发挥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活力,达到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第74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生态课堂中的生态要素

生态课堂的生态要素主要包括生态主体、生态信息、生态环境三大基本要素。第75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生态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生态信息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策略等,是生态主体在生态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的中介。生态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是生态课堂的重要组成因素。第76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生态课堂的特征1.整体联系性2.动态平衡性3.和谐开放性4.多样统一性5.互动交流性第77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1.整体联系性

教育生态系统是由相互依赖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各个要素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综合的整体,以最终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第78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动态平衡性

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看,在课堂这个微观生态系统中,课堂教学不应是单调的“教与学”的关系,而应是各种生态因子通过相互作用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但由于课堂教学中的生态主体是有生命的、是发展的、是动态的,生态环境也是变化的。这就决定了生态课堂的平衡并不是简单的平衡,它应该是开放的动态平衡。第79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和谐开放性

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通过系统内部、外部主客体之间相互依赖、互促互利,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其目的就是建立教育的和谐性。教育不仅要达到内部的和谐,而且还要实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教育不仅要使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也就是学会与他人、与社会、与自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第80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多样统一性

课堂教学是由生态主体(教师与学生)、生态信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环境(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等因素构成的一个微观生态系统,同样存在着多样性。而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统一到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这一主旨上面。也就是说,生态课堂应在关注学生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这一根主线的统一下显示出千姿百态。这就是生态课堂的多样统一性。第81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5.互动交流性

任何的教育都是在互动交流中实现的,课堂上的互动交流,意味着师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会使课堂更加精彩,更具生命力,没有师生的互动交流就意味着没有课堂生态。因此,生态课堂应该关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第82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生态课堂的功能1.建构性功能2.发展性功能3.主体性功能第83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1.建构性功能

教学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教师在课堂上消费知识的同时对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然后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学生主动地消费经过教师加工的信息,在此基础上重新建构知识,实现新知识与已有经验的同化与顺应,进而达到发展和成熟的目的。第84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发展性功能

课堂教学不仅仅要关注认知过程,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健康、全面和可持续地发展创造条件,是构建生态课堂的最终目的和最重要功能。一个良好的生态课堂也就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课堂。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得到有效发掘,才能有真正的课堂生活,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第85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3.主体性功能

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生态课堂的基础。构建生态课堂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从教学理念的定位、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开展都要着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及其生命价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生本教育思想。第86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生态课堂的构建(一)创设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二)促进课堂生态主体的发展(三)丰富课堂生态信息(四)完善生态课堂监控第87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创设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1.优化物质环境2.构建和谐的精神环境首先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其次是构建和谐的互动关系再次是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第88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1.优化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是指课堂教学赖以进行的一切物质条件所构成的整体。物质环境是课堂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其重要性不仅仅是为教学提供物质基础,还是促进教和学的重要外因,对教学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构建生态课堂要注重对物质环境的优化,以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第89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构建和谐的精神环境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所关注的精神环境,是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师生相互间的交往互动。第90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首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直接依赖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尊重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从教师的角度看,表现为教师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学生角度看,表现为尊敬教师,虚心接受教师的正确指导,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等。第91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其次,要构建和谐的互动关系

任何教育都是在互动交往中实现的,没有互动交往,也就没有教育的发生。师生互动也就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互动交往,不仅能增进师生双方的理解和支持,而且能在互动交往中使教师的兴趣、爱好、情感、观念等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第92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再次,要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

只有教师善教、学生喜学,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生态课堂要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环境的创造者、教学实践的参与者,教师的教学艺术、人格魅力、情感表达等对教学活动及学生的学习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第93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促进课堂生态主体的发展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3.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第94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构建生态课堂,要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知识的主人。第95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班杜拉(1989)把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定义为“人们关于是否有能力控制影响其生活的环境事件的信心”。自我效能高的学生会抱着极大的热情学习知识,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放弃希望,也会努力拼搏并对自己充满信心。相反,自我效能低的人面对挫折总是退缩和回避,他们缺乏自信、害怕困难、害怕挑战。因此,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第96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3.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教育生态学看来,课堂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是学生生命的成长过程。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更要关注学生未来的生存质量、生命质量,即关注学生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教育本质的回归,也是教育的生态意义所在。第97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丰富课堂生态信息1.把握师生的生态位2.丰富课堂生态信息第98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1.把握师生的生态位

在教育生态学看来,课堂生态系统作为微观教育生态系统,每个生态因子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在生态课堂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学生潜能的开发者。而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每个学生也都有自己的不同生态位。第99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首要任务是营造一个易于被学生接纳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生态环境。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作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平等地参与教学,对学习的学习实践给予帮助,要从居高临下的权威中走向平等中的首席。第100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教师作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教师应考虑如何使学生学得更多、更好,更会学、更愿学。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善于去发现学生的潜能,诊断学生对学习的掌握程度,以及他所具有的能力,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其着眼点应立足于学生如何学。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占有各自的生态位,每个学生均有自己不同的强项和弱项,而且学生所处的个体生态位也绝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会随着其个人发展变化而变化。第101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丰富课堂生态信息课堂信息是指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的总称。丰富课堂生态信息要求我们注意完善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更新活动方式等,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化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要求我们要完善课堂教学目标,树立完整的目标观。生态课堂应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第102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在目标的引导下进行合理优化、科学整合。在生态课堂中,我们要注意整合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和探求之心,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综合素养养成、生命提升的广阔天地。第103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生态课堂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这要求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进行各种简单与复杂、单向与双向、直接与间接、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交往,使课堂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也只有多样化的教学才能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发掘出每一个学生身上隐藏的巨大潜力,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第104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教学活动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生态课堂强调主体性参与,强调为学生提供广泛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出自然的、开放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其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带有思辩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活跃状态。此外,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和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适应,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第105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完善生态课堂监控1.课堂监控应树立生态教育理念2.课堂监控应以自控为主的自组织行为3.课堂教学监控应重在调节而非控制第106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1.课堂监控应树立生态教育理念

教学监控就是监视反馈并予以控制调节的教学行为。教育理念是课堂教学监控的准则,不同的教育理念会产生不同性质和类型的教学监控。因此,课堂教学监控必须要树立教育生态理念。这要求课堂教学监控要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课堂的和谐等。第107页,课件共117页,创作于2023年2月首先,课堂教学监控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在教育生态学看来,课堂教学要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生命质量。因此,课堂教学监控理应关注学生的整个生命,要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儿童有两个生活世界,一个是现实的生活世界,是当下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