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47张PPT 内嵌音频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页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47张PPT 内嵌音频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2页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47张PPT 内嵌音频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3页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47张PPT 内嵌音频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4页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47张PPT 内嵌音频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47张PPT内嵌音频)2022_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共47张PPT)

宋元时期的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如果能穿越回古代,你最想去往哪个朝代?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史学家汤因比

宋元时期的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繁华的都市生活

元曲

宋词

词的特点

词的发展

组成及艺术特点

代表人物及写作特点

代表人物及作品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第一部分

繁华的都市生活

北宋开封

南宋临安

元大都

地位: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你能说出宋元时期有哪些著名的大都市么?

宋元大都市

唐都长安

北宋开封

与唐都长安相比,北宋开封城市分布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布局更加自由

出现早市、夜市,营业时间延长。

北宋营业时间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宋元大都市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时代……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市民阶级

——使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结合材料说明,宋朝城市出现了哪一新兴阶级?

繁华的都市生活

观看视频,了解宋代市民的都市文化生活

活动:小汤(汤因比)穿越宋朝

美好的一天从清晨开始

刷牙子

上街吃早餐

《梦梁录》记载:宋朝的百姓寻常家里都不开灶的,每天早上都会有许多早点的铺子热闹营业,一二十文钱就可以买到“灌肺”、“炒肺”、粥饭之类的早点。光光一个馒头,就有十几种馅料,蟹肉的、羊肉的、鱼肉的、猪肉酸笋的...

吃完早餐的小汤要去开封最繁华的地方,去哪里呢?

大相国寺

活动:小汤(汤因比)穿越宋朝

材料一“都城相国寺,最据冲会,每月朔(初一)、望(十五)、三(初三、十三、二十三)、八(初八、十八、二十八)日即开。伎巧百工列肆,罔有不集。四方珍异之物,悉萃期间。”

--【宋】王得臣《麈史》

材料二“东京相国寺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宋】王栐《燕翼诒谋录》

材料三“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瓦子

瓦子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小汤想娱乐又想购物,最适合去哪个场所?

活动:小汤(汤因比)穿越宋朝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勾栏

小汤购物结束想在瓦子看表演,应该去哪里?

活动:小汤(汤因比)穿越宋朝

你能用图形表示出瓦子和勾栏的关系吗?

瓦子

勾栏

“瓦子”

“勾栏”

说书

蹴鞠

傀儡戏

想象一下小汤在瓦子可以看见哪些娱乐活动?

斗茶

活动:小汤(汤因比)穿越宋朝

瓦子内还有许多摊位,有买饮食、药材、古玩、字画等

活动:小汤(汤因比)穿越宋朝

小汤在瓦子可以看到哪种主要形式的戏曲表演?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主要形式是杂剧。

它形成于宋,兴盛于元。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元朝时期,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你能猜出这些杂剧艺人在做什么吗?

吹口哨

吹排箫

吹笛子

击鼓

舞蹈

活动:小汤(汤因比)穿越宋朝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王安石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宋·欧阳修

榴花角黍(粽子)斗时新,

今日谁家酒不樽。

——南宋·戴复古

春节

端午节

元宵节

小汤选择在哪些节日去都市逛庙会更热闹呢?

活动:小汤(汤因比)穿越宋朝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既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时机,也是宋朝繁华都市生活的主要表现。

传统节日延续至今,依旧是美好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鸡鸣寺的春节、夫子庙的元宵节

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活之。以风炉安桌上,用水半铫,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熟,啖之,乃随意各以汁供。

——林洪《山家清供》

“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馅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猪肉颂》

舌尖上的宋朝

猜猜这是哪些宋朝美食?

第二部分

宋词与元曲

你知道唐、宋、元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唐___

宋___

元___

词的特点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成为宋代主要文学形式之一。

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做词牌。

格式

内容

宋词内容风格多样,内容广泛。

词的发展

词出现于唐,经五代到两宋,有很大发展。

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宋朝杰出的词人代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北宋

宋词——豪放的苏轼

前期:多写自然风光夫妻感情后期:作品充满血泪,反映战乱带来的灾难,书写忧患情怀。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宋词——婉约的李清照

《声声慢·寻寻觅觅》节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宋词——热血的辛弃疾

我来填……

宋词朝代代表人物代表著作特点(或内容)

北宋

两宋之交

南宋

苏轼

豪放派

李清照

婉约派

辛弃疾

豪放派

宋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念奴娇·赤壁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

豪迈而飘逸,“派”

委婉、细腻、清秀,“派”

雄奇阔大、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派”

组成

散曲、杂剧和南戏。

艺术特点

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元曲的组成及艺术特点

关汉卿,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

代表人及作品

他一生创作许多剧本,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他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昂扬的斗争精神。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窦娥冤》

关汉卿

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节选自《窦娥冤》

同唐诗宋词比

元曲

更加通俗易懂

图说关汉卿的《窦娥冤》

《窦娥冤》描写年轻寡妇窦娥遭受无赖陷害,被贪官判处死刑的故事她临刑前对苍天发下三桩誓愿,陈述冤情窦娥死后,誓愿一一实现,冤情昭雪。

血染白绫

六月飞雪

大旱三年

代表人及作品

唐___

宋___

元___

可以唱的文学形式

可以演的文学形式

自由化、通俗化

适应了市民阶级的文化需要

思考宋元时期的文学形式发展变化特点?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部分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史学家年代著作体例内容范围

司马光

北宋

《资治通鉴》

编年体通史

战国到五代1362年的历史

司马迁

西汉

《史记》

纪传体通史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评价: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以历史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目的:

宋元时期

都市文化

都市

生活

文化

大都市: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大都

市民生活:瓦子、勾栏和杂剧

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

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史学:司马光《资治通鉴》

含英咀华:课堂小结

课堂巩固

1.“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上述文字描绘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

2.河南省开封市西北处,有一座5A级风景区——清明上河园。那里有一片建筑高挂“瓦子”的标志,瓦子是北宋开封城里()

A.专供演出的圈子B.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C.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

D.娱乐兼营商业的地方

D

D

3.右图是王弘力所作“古代风俗百图”之《瓦子内说书图》,图的右边配诗中写道:“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下列关于“瓦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出现在宋代繁华都城

B.市民阶层扩大的产物

C.是供人们娱乐的场所

D.市民买卖交易的店铺

D

4.宋元时期,都市生活和文化繁荣的根本原因是()

A.各民族的交融进一步加强

B.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

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

D.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D

5.从文学作品看,宋人恐怕是迄今为止最多情的。试读:“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时期,最耀目的文学体裁是:()

A.赋B.诗C.词D.小说

c

连线题:把下面古代文学家和其作品线连起来。

关汉卿《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资治通鉴》

辛弃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