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国侵权法上的非物质损失赔偿制度
造成的损失分为“物质损失”和“非物质损失”。德国侵权法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以民法典为主导、其他成文法为辅助、大量的法院判决为补充,逐步建立了对人身伤害导致的非物质损失进行赔偿的制度。这一制度既具有传统德国法的抽象性、概括性和简约性的特点,又在不断充实其细节的过程中增加了结果的可预见性。其发展过程、包含的原则和具体规则及其运作方式,对构建我国的相关制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一、基本原则、方法和发展(一)公平补偿原则的含义对于非物质损失的赔偿,德国法奉行的两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公平”(Ausgleich)公平补偿是一种“适当的补偿”,“抚慰”原则的含义是,让受害人的心理得到慰籍。“抚慰”与“补偿”的不同在于:补偿的作用是让受害人获得切实的经济利益,而抚慰的作用是让受害人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因此,当加害人在经济上陷于窘境时,法院可能依抚慰原则让其承担相对轻的责任。(二)国外对抚慰金的裁量权《德国民事诉讼法》第287条规定:“如果当事人对是否有损害、损害的数额以及应赔偿的利益额有争执,法院应考虑全部情况,经过自由心证,对此点做出判断。”这一规定赋予了德国法院在确定抚慰金时的广泛裁量权。举例来说,涉及一国法院对抚慰金的裁量权,比较法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包括:要不要制定由所有的法院遵循的统一的赔偿标准;要不要规定赔偿的上限;受害人未提出具体的赔偿额的后果?关于第一个问题,在欧洲的某些国家,立法机关有时会就抚慰金规定固定的赔偿标准而法院必须依据此种标准作出判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德国法院对抚慰金的裁判拥有较大的裁量权,但这种权力并不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根据德国宪法第3条第1款,法院对于相似的案件应当按照同样的方式处理。这一条款被认为包含了基本的公正理念,对重大的程序问题起着一种间接的“拉平作用”(horizontaleffect)。这意味着,如果在法律的某一领域,赔偿额不公平地低于其他的领域,当事人可以依据宪法第3条向德国宪法法院寻求救济。(三)“公平补偿”和“抚慰金”的概念德国的学理认为,由于非物质损失自身的特殊性,即精神损失的难于衡量性,对赔偿额度在立法上做出规定是不现实的。进一步说,关于抚慰金的确定,德国法一贯秉承的基本原则是对“补偿”与“抚慰”的兼顾。然而,“公平补偿”和“抚慰”这两个术语本身的词义模糊性给法官的自由裁量留下了相当大的空间。在前述1955年7月6日的案件中,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解释说,德国《民法典》原来的第253条并第847条以及第829条(四)人身伤害的赔偿由于在欧元流通之前欧洲各国通货膨胀率的不一致,对欧洲各国抚慰金的数额很难作精确的比较。总地来说,德国法院判决的抚慰金,尤其是对人身伤害作出的赔偿,在欧洲处于较高的水准有学者指出,上述趋势甚至对英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1999年,英国法律委员会(LawCommission)一改其不干涉法院在赔偿水准上的自由裁量权的立场,提出了要对人身伤害引起的“非金钱损失”的赔偿金作进一步的“大幅度增加”的动议二、确定安慰率的测量因素对于德国法院在确定抚慰金时通常会权衡的因素可以作如下归纳:(一)财产损失和损害的赔偿数额在德国,受害人可获得的抚慰金的多少与人身伤害的严重程度有重大关联。依照德国的司法实践,受害人在其健康仅仅短时间且微不足道地受到了损害的情况下,不能请求抚慰金。根据目前的判断标准,当物质损失的赔偿总额低于1,000马克时,受害人所蒙受的属于较轻微的损害。另一方面,当受害人受到的人身伤害很严重时,法院通常会判给较高的赔偿额。其中判给的赔偿金最多的是发生脑损伤的案件。例如,汉堡最高普通法院在1997年判给一名因医疗事故造成严重脑损伤的14岁儿童50万马克的抚慰金。如果受害人的四肢或肢端严重受损而不得不截除,相应的非物质损失赔偿金额也会较高。法兰克福最高普通法院曾对因膝盖重伤而截肢的受害人做出13.5万马克抚慰金的判决。另一个判决由汉堡最高普通法院于1988年做出,其中的原告是一个17岁的少女,因事故而失去除拇指之外的其余手指,她得到的非物质损失赔偿为3万马克。在受害人瘫痪(quadriplegia)的一类案件中,近10年间已有15例判决在综合所有涉案情节后,得出10万-30万马克之间的赔偿金额。如果受害人未成年,则抚慰金可能升至50万马克。(二)明确的可赔的损害为了研究上的方便,可以将人身伤害引起的精神损害概括为3个方面:“疼痛”、“痛苦”和“安乐生活的丧失”。“痛苦”指人身伤害引起的精神折磨。此种“痛苦”的可赔偿性,在德国法院现代的司法实践中得到了明确的承认。例如,身体伤害导致的“职业发展希望的丧失以及因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职业而带来的心理上的不平衡感”被德国法院确认为可赔的损害;基于身体伤残导致的“安乐生活的丧失”也是判定赔偿金多少的理由。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在1964年2月13日的判决中说:“个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之丧失——当它属于独特的生活方式且他认为这种生活方式对受害人无异于灾难时”,也能使受害人获得赔偿请求权。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德国当今的司法实践中,就非物质损害给予赔偿的具体理由,会在判决书中明确地表达出来,而且有细化的趋势。例如,关于法院对疼痛和痛苦会给予什么程度的赔偿,目前有多种案例索引或汇编对此作专门的介绍,目的是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三)不同的受害人特性、职业和精神等受损害者的特定在人身伤害案件中,受害人蒙受的非物质损失的大小与其对此种精神损害的感知能力和程度有关。对于同样的人身伤害案件,不同的受害人由于其年龄、身体条件和职业等的差异,蒙受的非物质损害程度可能是不同的,其有权获得的赔偿也应当不同。德国法院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当受害人已经因受伤而变成一个植物人因而感觉不到疼痛或痛苦时,他还有没有权利像一般人那样获得有关疼痛或痛苦的赔偿呢?对此,一些判决曾作出了否定的回答。(四)受害人的疏忽德国法院在决定抚慰金的数额时通常会考虑加害人“应受谴责的程度”,即该方的过错程度。(五)经济困难的加害人的赔偿作用在德国,受害人的经济条件的优劣对抚慰金数额的裁量会产生影响。首先,如果受害人很富有而加害人的经济境况较差,判给的抚慰金可能会相应地减少。联邦德国最高法院在1955年7月6日的判决中指出:同等金额的赔偿金,对于经济条件优越的受害人的补偿意义,显得微不足道。此时,抚慰金很难使其蒙受的非物质损失得到弥补,而是更多地起着它的“抚慰”作用。其次,生活窘困的加害人的责任有可能被相应地减轻。德国法院认为,从平等的角度出发,在让受害人获得抚慰金补偿的同时不应使责任人因承受过重的经济负担而陷入严重和长久的困境中。此时,“抚慰”原则又起着主要作用。但是,一个加害人不应仅仅因为其经济上的窘困而被免除对非物质损失的赔偿责任。“对侵权者经济上境况窘迫这一事实所具有的或多或少的重要意义,必须与导致损害事件发生的原因结合起来考虑,并应特别地考虑侵权者应受谴责的程度。”(六)商业利益的考量因素除了上述讨论的情况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情况会对抚慰金的裁判产生影响。比如双方进行保险的情况。典型的事例是,涉及抚慰金的赔偿,如果加害人就其行为投保了责任险,在该保险项下其赔偿责任将由保险人负担,那么,加害人会被认为在经济上处于较优越的地位。这样的地位会使法院更倾向于判给抚慰金或者增加抚慰金的数额。加害人在从事导致损害发生的行为时是否具有盈利的目的,也是法院考虑的因素。区别于对一般人格权的侵害,在人身伤害案件中,加害人通常不会以创造商业利益为动机,故这一因素较少在由人身伤害引发的非物质损失中发挥作用。但也有加害人为追求盈利目的而导致他人受伤的情况。在某些情况下,导致伤害发生的原因也是应当考虑的因素。例如,德国法院认为,假如受害人在免费搭乘加害人的汽车时受了伤,让受害人象一般的行人那样就疼痛和痛苦获得赔偿是不公平的。(七)尊重受害人一般情况的衡量在上述所有的因素中,受害人蒙受非物质损失的情况是应予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对其他因素的考虑则呈现出弱化的趋势。关于此种趋势,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在1955年7月6日的判决中作了如下表述:早期的观点,特别是帝国法院持有的观点认为,《德国民法典》原来的第847条规定的“公平赔偿”(equitablecompensation)必须基于对全部情况的权衡而实现,这里指那些能反映导致伤害的事件的特征的情况。因此,法院不仅要考虑疼痛、肢体变形(disfigurement)、痛苦(suffering)和受到干扰(intrusion)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这永远是被关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要特别关注受害人和侵权人的经济状况、侵权人应受谴责(blameworthiness)的程度和导致伤害发生的情况(例如,赠与性的运输)。可是,根据更新的观点,原来的第847条规定的“公平赔偿”,仅指就实现其目的而言的“公平”,这一目的就是对非物质损失作出赔偿;因此,应考虑的因素仅仅限于疼痛、肢体变形、痛苦和受到干扰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以及,为实现对非物质损失的赔偿所需采取的手段。在此情况下,法院考虑的因素应当仅限于受害人的一般情况。该法院进一步指出,根据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第三民事厅在1952年9月29日的判决中采纳的观点,在计算疼痛和痛苦的赔偿额时,不应考虑侵权人的经济状况,对于侵权人应受谴责的程度是否也不予考虑,可作进一步的讨论。三、我国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目前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已经于2001年颁布了《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现就德国的抚慰金计算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表达笔者的如下看法;(一)公平赔偿原则的内涵笔者认为,对于非物质损失的赔偿,德国法奉行的公平补偿原则和抚慰原则可以为我国的侵权法吸收。关于公平补偿原则,结合我国的情况可以作这样的理解:首先,其含义是相对于侵权损失赔偿的一般原则——“填平损失原则”(或称“恢复原有地位原则”)而言的。具体地说,对于人身伤害导致的物质损失(比如医疗费的支出),作为一种一般损失,应依据填平损失原则让受害人得到充分的赔偿,而对于人身伤害导致的非物质损失,可根据公平补偿原则让受害人得到适度的补偿。其次,公平补偿的含义中的“适度”,是指由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的赔偿额的适当性,并不是简单地指有限的或象征性的赔偿(尽管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作这样的理解)。例如,在加害人有为了谋取商业利润而忽视人身安全的严重情节而导致的后果又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应加重其对非物质损失的赔偿责任。再次,公平赔偿原则的核心是实现公平的结果,而何谓公平,是一种在个案中由法院依据诸种因素加以裁判的问题。关于抚慰原则,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第8条(二)损失的无形性和个案情况的复杂性涉及抚慰金的计算,德国法赋予了法官广泛的裁量权。其主要原因在于人身伤害导致的非物质损失的无形性和个案情况的复杂性。从原理上说,让法官就特定问题的裁判拥有较大的裁量权,有利于实现判决结果的合理性,因为它给了法官依具体情况“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的决定权。可是,过大的司法裁量权将会牺牲判决结果的确定性,并进一步损害其一致性和可预见性。(三)确定抚慰金的数额应当考虑人身伤害的状况如上文所述,德国法院在计算抚慰金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1)人身伤害的严重程度;(2)精神损害的类型和具体情况;(3)受害人的感知能力和程度;(4)加害人的过错程度;(5)责任双方的相对经济地位。这些因素对完善我国的相关制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人身伤害的严重程度加以关注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受害人如果仅仅受到轻微的人身伤害,通常无权就抚慰金提出赔要求。关于人身伤害导致的精神损害的类型,《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未作出具体规定。关于人身伤害导致的精神损害的具体情况,《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在第10条第3款中原则性地规定:在确定精神损害的赔偿额时应考虑“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笔者认为,赋予法官在个案中对人身伤害导致的精神损害的具体情况加以考虑的权利,而不是令其仅仅依据人身伤害的状况对精神损害进行推定,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对受伤导致瘫痪的情况,德国法院让未成年人得到比成年人更多的赔偿。关于受害人对精神痛苦的感知能力和程度,一个有必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于受害人蒙受疼痛、痛苦等精神损害的事实,应当基于个案的事实加以判定,还是依其人身伤害的状况进行推定?从上文可知,德国法院采取的是前一种方法,关于对加害人的过错程度的考虑。这一考虑因素目前已经被《关于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果树种植与租摆合同
- 2024年度山地物流配送合同:山地区域物流体系建设
- 2024年度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承包合同
- 采矿用电笛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纸制家用食物垃圾袋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电动鼓风机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影视制作合同制作内容、投资额度与分成
- 胭脂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小额贷款公司借款合同
- 衣服罩衣柜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安全管理的几点做法1000字
- 新公共服务视角下的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共3篇
- 全部财产给独生子女遗嘱范文(优选3篇)
- (完整版)安全管理体系
-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生字教学课件 第22课 文言文二则
- 发动机机械系统2.0升ltg9.65维修指南车上
- RB/T 115-2014能源管理体系石油化工企业认证要求
- GB/T 709-2019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18916.22-2016取水定额第22部分:淀粉糖制造
- FZ/T 01103-2009纺织品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 《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数学七年级上册北师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