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下册全册实验指导(共22个)(2022年)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c58f116bbdaf0ee74c86694ef42c2e/4bc58f116bbdaf0ee74c86694ef42c2e1.gif)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下册全册实验指导(共22个)(2022年)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c58f116bbdaf0ee74c86694ef42c2e/4bc58f116bbdaf0ee74c86694ef42c2e2.gif)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下册全册实验指导(共22个)(2022年)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c58f116bbdaf0ee74c86694ef42c2e/4bc58f116bbdaf0ee74c86694ef42c2e3.gif)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下册全册实验指导(共22个)(2022年)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c58f116bbdaf0ee74c86694ef42c2e/4bc58f116bbdaf0ee74c86694ef42c2e4.gif)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下册全册实验指导(共22个)(2022年)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c58f116bbdaf0ee74c86694ef42c2e/4bc58f116bbdaf0ee74c86694ef42c2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科学下册
实验指导
实验一:测一测反应速度
【实验目的】测定自己的反应速度,比较不同学生的反应速度。实验材料:尺子
【实验步骤】
(1)学生2人一组,一名为测试者,另一名为受测者。
(2)测试者手握尺子刻度最大的一端,受测者拇指和食指对准尺子刻度为0的一端,但不要
接触尺子。
(3)测试者一旦松开手,受测者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尺子。记下夹住尺子的刻度。
(4)小组成员轮流测试,每人至少测试3次。注意事项:
①同学间密切配合,认真记录。
②测量时,关闭教室里的电风扇,保证教室内无风。
③测试者要让尺子竖直自由落下,受测者的肘关节要固定在自己的桌子上、防止手臂上抬或
下移去夹尺子,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
④受测者夹住尺子后,读取手指上侧对应的数值。
【实验现象】有的学生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小,有的学生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大。
【实验结论】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越小,反应速度越快;不同人的反应速度不同;反应速度随
实验次数的大量增加而逐渐加快。
实验二:头盔可以保护脑的模拟实验
【我的猜想】头盔的外壳很硬,戴头盔可以保护脑。
【实验材料】头盔、西瓜、塑料袋
【实验方法】
(1)相同条件:将两个重量差不多的西瓜装入塑料袋内,距离地面的高度相同。
(2)不同条件:一个西瓜放入头盔内
⑶让两个西瓜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观察撞击地面之后西瓜的状态。
【实验现象】放人头盔中的西瓜完好无损,另一个西瓜被摔裂了。
【实验结论】戴头盔能保护脑。
实验三:同一个人的脉搏在不同的情况下有变化吗?
【我的猜想】同一个人的脉搏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变化
【实验材料】秒表
【实验过程】
(1)静止状态下,教师计时,学生测自己脉搏跳动次数。
(2)轻微运动后,教师计时,学生测自己脉搏跳动次数。
(3)剧烈运动后,教师计时,学生测自己脉搏跳动次数
【实验现象】
同一个人运动
静坐情绪激动
不同状态轻微运动剧烈运动
脉搏频率(次/分钟)758510090
【实验结论】脉搏频率就是动脉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心率就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
情况下,人的脉搏频率和心率一致。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时心率会明显
加快。若人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也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变化。不同年龄的人,心跳会有
不同。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也就是脉搏频率为60~100次/分钟。
1
实验三:空气的成分实验(空气是单一的气体吗)
【实验目的】研究空气的成分。
【实验器材】剪去底部的矿泉水瓶、蜡烛、木条、红墨水、水槽等。
【实验步骤】
1.将蜡烛固定在水槽中,向水槽中倒人适量的水,加几滴红墨水,再点燃蜡烛。2扣上矿泉
水瓶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和矿泉水瓶内水面的变化。
3.把水槽中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
4.拧开瓶盖。把燃烧的木条迅速插人瓶口,观察燃烧木条的变化。
【实验现象】
1.罩上矿泉水瓶后,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了,矿泉水瓶内的水位升高。
2.把燃烧的木条迅速插人瓶口,木条很快熄灭。
【实验结论】空气不是单一的气体,是由支持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混合而成的。
实验四:空气的成分实验(空气是单一的气体吗)
【实验目的】研究空气的成分。
【实验器材】玻璃杯、玻璃片、蜡烛、木条、红墨水、水槽等。
【实验步骤】
1.把粘有蜡烛的玻璃片放在水槽中
2.往水槽中倒人一些清水,滴几滴红墨水。
3.点燃蜡烛,再用玻璃杯罩上。
4.一只手托住玻璃片,另一只手按住玻璃杯,倒过来放在桌子上。
5.点燃火柴、把玻璃片揭开一点,将点燃的火柴放进玻璃杯里。
【实验现象】
1.罩上玻璃杯后,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了。杯内的水位升高。
2.把燃烧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口,火柴立即熄灭。
【实验结论】空气不是单一的气体,是由支持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混合而成的。
实验五:研究氧气特点的实验
【活动目的】探究氧气的特点。
【活动材料】装有氧气的集气瓶、木条、火柴等。
【活动方法】
1.观察氧气的颜色。
2边移动盖在集气瓶上的玻璃片边用手轻轻扇动瓶口的气体,闻一闻氧气的气味。
3.移开玻璃片露出缝隙插人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活动现象】
1氧气没有颜色。
2.氧气没有气味。
3.带火星的木条被插入集气瓶后,很快燃烧。
[活动结论]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实验六:二氧化碳有哪些特点
【活动目的】探究二氧化碳的特点。
【活动材料】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蜡烛、火柴、澄清的石灰水等。
【活动方法】
1.观察二氧化碳的颜色;边移动玻璃片边用手轻轻扇动瓶口的气体,闻一闻二氧化碳的气味。
2.烧杯内一侧放人两支高低不同正在燃烧的蜡烛,沿烧杯另一侧把二氧化碳倒人烧杯中,观
2
察现象。
3.把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倒人装有二氧化碳的烧杯中,振荡烧杯中的石灰水,观察现象。
【活动现象】
1.二氧化碳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2.倒人二氧化碳后,烧杯中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3.振荡后,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活动结论】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比同体
积的空气重。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七: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实验目的】研究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砖块、木条、纸条。
方法一:
1.用堵烟钳夹住砖块,放在酒精灯火焰上让其燃烧,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砖块不能燃烧。
3.结论:燃烧的物体必须是可燃物。
4.方法二:
1.两只手各拿一个夹子、分别夹住木条、长纸条。同时放到酒精灯火焰上,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纸条遇到火焰便燃烧起来。木条放在火焰上,过一会后才燃烧起来。
3结论:纸条很快被点燃,木条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被点燃。
方法三:
1.点燃酒精灯,用灯帽盖住火焰,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灯帽盖住前酒精灯在燃烧。用灯帽盖住火焰,再取下灯帽,火焰熄灭了
3实验结论•燃烧需要空气(氧气)。
【结论】燃烧J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实验八:“纸锅”烧水实验
【实验名称】“纸锅”烧水实验
【实验目的】“纸锅”是否可以用来烧水。
【实验器材】酒精灯.、三脚架、纸锅、冰。
【实验方法】
1.将做好的“纸锅”放在三脚架上,倒入适量的水。
2.点燃酒精灯,放在三脚架下角,观察现象。
3.“纸锅”中的水沸腾,但“纸锅”完好无损。
4.盖上酒精灯灯帽,熄灭酒精灯。
【实验结论】用“纸锅”烧水,“纸锅”不会被烧坏。
实验九:调查我们周围空气污染的情况
【活动目的】通过调查周围空气污染的情况,认识人们的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活动器材】放大镜、笔、记录本。活动方法:
1.制订调查计划,明确调查地点、调查对象、调查目的、注意事项及分工。
2.调查植物时,可以选择学校花坛中的植物或教室门口的小树.,也可以是校内靠近外墙的植
物,可以借助放大镜重点观察植物叶片上的细小灰尘及附着物,并做好记录。
3.调查车辆流量时,在学校门口的马路旁进行观察。数车辆前,固定好一个观察点然后去数
每10分钟通过这个观察点的车辆数,并做好记录。
【活动结论】人们不科学的活动产生了废气、粉尘颗粒,对自然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污染了
空气。
3
实验十:制作观星箱,观察星空
【制作材料】纸盒、细线、胶带、黑色颜料等
【制作步骤】
(1)涂黑内壁:使用黑色颜料将盒子的内壁涂成黑色,以便减少环境光对观星结果的干扰。
(2)加标记线:在盒子开口的一面,用胶带、细线等将盒子分割成大小均等的方格区域。
(3)钻观察孔:用锥子在盒子底面靠近角落的位置钻出一个小孔,保证孔既能让人看到整个
被细线均匀分割的盒子开口,又能尽可能小,减少观测误差。
【观察方法】
(1)将观星箱固定在便于观察星空的位置。整个观测活动中,不能移动观星箱。
(2)从观星箱的小孔观测选定的区域,把看到的星标记在方格纸上的对应位置。
【观星计划】
(1)同一晚不同时刻观察。
(2)每晚同一时刻观察。
实验十一:制作北斗七星的空间模型
【制作材料】细线、透明亚克力板、小彩球、尺子等。
【制作方法】
(1)在透明板上画出北斗七星的位置。
(2)分别在这7颗星的位置上悬吊小球代表宇宙中的星,绳长要符合它们到地球距离的比例
(如每5毫米代表1光年)。
(3)分别从上面和侧面看7个小球。
实验十二:制作简易电磁铁
【活动目标】学会制作简易电磁铁
【活动材料】铁钉、导线(选择稍微硬些容易定型的导线)、曲别针、干电池。
【活动过程】
(1)在铁钉上按同一方向缠绕导线20圈(匝)左右或更多。
(2)将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的两极,尝试用钉帽一端吸引曲别针。
(3)比较不同的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个数。
(4)观察:断电后电磁铁还有没有磁性。
(5)得出结论: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实验十三:电磁铁有磁极吗
【我的猜想】电磁铁有磁极
【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大头针、小磁针。
【实验方案】
(1)通电后,分别用电磁铁的两端和中间吸引大头针,比较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通电后,将电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小磁针的两极,观察现象并记录结果。
(注意:电磁铁不能长时间通电,测试结束后要及时断开电源!)
【实验现象】
(1)电磁铁两端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中间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少。
(2)将钉尖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斥;
钉帽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斥。
【实验结论】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实验十四:电磁铁的极性实验(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方法。
4
【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
【实验过程】
(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小磁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
(2)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3)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方向或改变线圈缠绕方向都会改变
电磁铁的磁极。
实验十五: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是否有关。
【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
【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
【相同条件】铁钉、串联电池的节数等
【不同条件】线圈缠绕的匝数
【实验过程】
(1)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
(2)增加线圈匝数,再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
(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
【实验现象】线圈匝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线圈匝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
少。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
实验十六: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是否有关
【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
【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有关
【相同条件】铁钉、线圈圈数等
【不同条件】串联电池的节数
【实验过程】(1)用一节电池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
(2)再增加一节电池,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
(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
【实验现象】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少,吸引曲
别针的个数越少
【实验结论】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通过增加电池的节数可以增大电磁
铁的磁力。
实验十七: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材料】电池、导线、铁钉、曲别针等。
【实验过程】
(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匝数的导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曲别针
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匝数的导线。然后申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曲
别针的数量。
【实验结论】
(1)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串联电池的数量和线圈缠绕的匝数。
(2)串联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线圈缠绕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
实验十八:探究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是否与绿叶有关
【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是否与绿叶有关
5
【实验材料】一盆绿叶植物、黑色不透光的纸片、锥形瓶、酒精灯、酒精、碘液等。
【实验步骤】
(1)将绿叶植物在阴暗背光处放置24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叶片内的淀粉消耗殆尽。
(2)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用黑色不透光的纸片遮住,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
(3)照射几小时后,将叶子摘下,放人锥形瓶中,加入酒精,使叶片完全浸入酒精中,用棉花
堵住瓶口。加人酒精的目的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4)将锥形瓶放入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
(5)当叶片变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用清水漂洗的作用是:将叶片上的酒精洗
干净,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6)在叶片上滴加碘液,再用清水漂洗,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检验光合
作用是否产生了淀粉。
【实验现象】叶子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遮光部分没有变色。
【实验结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与绿
叶有关。
实验十九: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实验目的】验证蜡烛燃烧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
【实验材料】蜡烛、小瓷盘、火柴、烧杯、澄清的石灰水、毛巾。
【实验步骤】
1.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
2.经过一段时间,翻转烧杯,迅速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并振荡。
3.观察烧杯中的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
实验二十:铁生锈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实验材料】试管架、5支试管、铁钉、水、盐水、醋等
【实验方法】
1.第1支试管中的铁钉完全浸入水中。
2.第2支试管中的铁钉一半浸入水中、一半置于空气中。
3.第3支试管中的铁钉全部置于空气中。
4.第4支试管中的铁钉一半浸入醋中、一半置于空气中。
5.第5支试管中的铁钉一半浸人盐水中、一半置于空气中。
6.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变电运维安全责任清单
- 五千以内加减混合两步运算质量监控习题大全附答案
- 音乐教学优化策略
- 初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2018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真题汇编3
- 初级银行管理-银行专业初级《银行管理》高分通关卷4
- 初级个人理财-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个人理财》押题密卷3
- 职业体验申请书
- 加强机场安检提高旅客效率
- 教师续签申请书
- 2021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步练习(含答案)
- 生物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 近视防控知识宣教(家长版)-课件
- 园林垃圾处理政策解读
- 中国行政区域划分一览表
- 《胎膜早破教案》课件
- 智慧农业技术助力农业精细化管理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100题及答案
- 指数函数及其图像与性质教案
- BPO糊的生产工艺
- 病毒性肝炎 健康宣教
- 《心脏听诊》课件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