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大禹治水》教案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大禹治水》教案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大禹治水》教案_第3页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大禹治水》教案_第4页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大禹治水》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大禹治水

教学

1.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9个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1个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

奉献的精神。

3.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按照课后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根据文中插图,了解大禹治水的方法及过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

1.识字写字

结合语境帮助学生构筑画面,进行联想记忆。比如,"洪、毒、蛇、兽、伤、灾、难"7个

生字,可组合成“洪水、毒蛇猛兽、伤害、灾难”4个词语,构成洪水泛滥的画面。可让学生先

借助拼音读准这组词语;接着联系生活或图片想象画面,了解词语的大致意思;然后再读这组词

语或这些生字所在的句子,加深对生字、词语的理解,也为朗读课文做好准备。

本课要写的9个字,包含上下、左右、独体、半包围四种结构,左右结构的字居多。教学时

可进行归类指导书写。

2.阅读理解

学习本文,初读时可按顺序朗读故事,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借助课后第二题的提示,有

顺序地把故事讲清楚。"治水前”的景象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在教学时,先让学生练习读课文,

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结合泡泡的提示,以及洪水泛滥的视频资料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借助

"洪水泛滥、淹没田地、冲毁房屋、伤害百姓"等词语,帮助学生建构画面,从而理解"泛滥"

一词的意思。最后,组织学生再读第1自然段,学生对洪水淹没田地、冲毁房屋、百姓的痛苦生

活就能有所体会了。

3.表达运用

(1)抓住“到处奔走”,让学生通过想象补白:当大禹遇到高山,他_______________;当

大禹遇到大河,他__________________。他的身上划出一道道血痕,他的脚底磨出一个个血泡,

可他仍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供故事发展的线索,引导学生借助这些线索,讲述故事。

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稣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准备

1.预习提纲

(1)读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认读生字及词语。

(3)想一想,课文写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9个字,会写“洪水、经常”

等11个词语。

2.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净.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题。

1.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做个“看图猜故事”的游戏好吗?(课件出示嫦娥奔月、牛郎织女、

精卫填海、女蜗补天、大禹治水的图片)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请学生齐读。

3.课件出示大禹的图片,简介大禹。

课件出示:

大禹:禹,传说是我国远古时代部落联盟的首领,曾经带领百姓治理洪水,是为民造福的英

雄。

设计意图:

由学生已阅读的神话故事入手,通过看图猜故事的游戏导入新课,并适时简介大禹,引导学

生带着兴趣去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读,一人读一段,相互正音。

3.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课件分批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第一组:洪水毒蛇猛兽伤害灾难痛苦极了

第二组:继续教训驱赶耕种恢复安居乐业

(1)接力读第一组词语,重点指导。

①"灾难"中的"难"是个多音字。

②聚焦"灾"字,看字形猜猜"灾"字的意思。出示课件,揭示"…"表示房子,房子里边

着火表示灾难。

③读了第一组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④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

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⑤将生字放在语境中再次练读。指导读好这几句话的停顿。

(2)接力读第二组词语,重点指导。

①"耕种"两个字都是后鼻音。

②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给"教训、驱赶、恢复"这3个词语搭配短语。如“吸取教训、驱赶

毒蛇猛兽、恢复农业生产”。

③读词语想画面,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相机指导"恢复"就是变成原来的样子,文

中是指百姓又像以前一样生活了。

④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

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安居乐业,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⑤将生字放在语境中再次练读。指导读好这几句话的停顿。

设计意图:

本课生字较多,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识记。本设计先分板块识记生字词,

帮助学生构筑画面,为朗读课文奠定基础。随后再随文识记,了解重点字词在语境中的意思。这

个教学环节体现了在语境中识记、多次复现的识字原则。

三、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课件出示:

洪难认被

(1)仔细观察,这几个字是什么结构?书写时有什么共同点?(提示:书写时注意左窄右

宽)

(2)指导书写“洪、难”.

①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要领。

洪:母"呈圆弧状,"共"字两横平行,撇和点分别对应上边的两竖。

难:"又"捺变点,"隹"四横之间等距。

出示写好"难"字的儿歌:"又"字书写小,人旁中线立,四横等间距,末笔横稍长。

②学生练习书写并反馈评价。

(3)指导书写“认、被”。

①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要领。

认:"人"的撇穿插在"i"的下面。

被:睇"不要写成"",注意"皮"的笔顺:横钩、撇、竖、横撇、捺。"又"字横撇

短、捺长。

②学生练习书写并反馈评价。

2.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道”。

(1)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要领。

道:半包围结构,书写时注意顺序:先里后外。“首”写得端正,中间两横均匀。关键笔画

在于“1_”。

出示写好"i_"的儿歌:首笔右点要高扬,横折折撇勿长,平捺一波要三折,捺尖出锋要稍

长。

(2)学生练习书写并反馈评价。

3.指导书写上下结构的字“灾”。

(1)“灾”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和“火”的大小关系,底下部分不应宽过

字头。首点要居中,让左点与右钩位置对称。“火”字撇捺舒展,稳稳立正。

(2)学生练习书写并反馈评价。

4.指导书写独体字“年、产、业”。

(1)出示生字,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字形结构。

(2)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要领。

"年、产、业"两字都是独体字。年:横笔画较多,中间先写横后写短竖。业:横画左右伸

展,重心平稳,两竖长短有变化,间隔距离要适中。产:"立"中间夹的两笔都要写短,第五笔

横写在横中线上。

(3)学生练习书写并反馈评价。

设计意图:

将生字进行归类教学,使写字教学逐步由“老师教”变为“学生学”,提高写字效率。在写

字前指导学生观察结构,找出共同点,并归纳同结构字的书写要领,将书写要领编成儿歌,既便

于学生记忆与运用,又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练写后指导学生对照范字紧扣书写要领进行评价,

在“看”和“写”以及“评”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洪水泛滥、疏导、安居乐业”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

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士__________________

一、复习词语,激趣引入。

1.出示课件,开火车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

洪水经常百姓灾难知道家乡可是认为采用农业生产

2.根据词语“灾难”提问: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哪些灾难呢?

设计意图:

用开火车的形式复习词语,并用熟悉的词语引入课文学习,既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

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二、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治水前的景象。

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洪水泛滥”是怎样的景象。

2.课件出示洪水泛滥的视频资料(洪水横流、田地被淹、房屋被冲毁、人们无家可归等场

景),说说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3.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洪水泛滥的场面的?自己练读第1自然段。

4.指导朗读。

(1)课件出示“泛滥、淹没、冲毁、伤害”等词语,引导学生说说洪水泛滥的情景。

教师引读课文:

师:洪水泛滥,恐怖极了。这洪水,一路咆哮,它来到田野一一

生:大水淹没了田地。

师:它来到村庄——

生:冲毁了房屋。

师:毒蛇猛兽到处—

生:伤害百姓和牲畜。

师:大地成了一片汪洋大海,这可恶的洪水,使人们失去了宝贵的粮食,失去了温暖的家园,

人们的生活—

生:痛苦极了。

(2)指名朗读,通过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表现出人们的痛苦。(教师相机评价)

(3)再读课文:抓住这些词语展开想象,满怀同情地齐读这个自然段。

(4)用一句话说说这一自然段的内容。(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5.小结过渡:这凶猛的洪水,造成无数百姓无家可归,多么悲惨呀!一个名叫稣的人开始领

着大家治水,他是怎样治水的呢?

设计意图:

在学习课文时,通过展示洪水泛滥的影像(洪水横流、田她被淹、房屋被冲毁、人们无家可

归等场景),帮助学生构筑洪水泛滥的画面,进而理解“泛滥”一词。品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

生通过抓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洪水带给百姓的痛苦,为下文讲述故事做了铺垫。

三、学习第2自然段,练习讲述。

1.自由朗读,说一说:谁来治水?怎么治水?结果怎样?(稣筑坝挡水,治水没有成功。)

2.指名朗读描写稣治水的方法及结果的句子。(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

没有消退。)

(1)课件出示筑坝挡水的图片,说说什么叫“筑坝挡水”,猜猜“挡”的意思,说说这样做

的结果怎样。

(2)课件出示“继续”词卡,练习用“继续”说一句话。

3.练习讲述这个自然段。讲述时可以借助哪些词?学生交流,教师帮助梳理。

可提炼:谁来治水?怎么治理?结果如何?

课件出示:

鲸筑坝挡水没有成功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提取信息,再通过朗读表现课文内容,最后指导学生用提取的信息讲

故事,在朗读和讲故事中水到渠成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学习第3自然段。

1.稣的儿子禹继续担起治水的重任。在禹治水期间,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教师范读

“三过家门而不入”。

2.课件出示语段,指名填空。

课件出示: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年。这()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次路过

自己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3.体会大禹“治水时间之长、治水之艰辛、心系百姓之切”。

(1)创设情境朗读:禹治水十三年没回过一次家。传说禹的儿子很大了还没有见过自己的父

亲。禹为什么急于把洪水治理好?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因为洪水害得百姓无家可归,禹心里装着百姓,所以他急于把洪水治理好。)

(2)指导朗读:这些数字读好了,这段话的意思也就读明白了。学生练读。

(3)教师介绍:为了治水,万水千山都留下了大禹坚强的身影,印下了他坚定的脚步。晚上,

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亮就又出发了。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

走路。课文用了一个词来形容他一一“到处奔走”。(课件出示大禹到处奔走的图片)

课件出示:

当大禹遇到高山,他;

当大禹遇到大河,他O

他的身上划出一道道血痕,他的脚底磨出一个个血泡,可他仍然O

(4)齐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你最想用哪个词赞美禹。(一心为民、无私奉献……)

(5)小结:十三年里,禹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回家看一看。老百姓听说了这件事后,非常感

动。于是就给这个故事取了个名字一一三过家门而不入(板书)。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

扬像禹这样顾大家不顾小家的无私奉献的人。

设计意图:

本环节抓住一组数字,体会数字背后蕴藏着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时,引导

学生先填写这组数字,然后透过数字,联系生活实际去体会大禹心系百姓的精神,接着通过有感

情地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最后抓住“到处奔走”,让学生通过想象补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既培养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和想象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大禹治水的决心。阅读课文后,进行人

物形象概括,适时拓展介绍成语,让学生品味大禹无私的品格,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五、学习第4自然段,感受大禹的功绩。

1.自由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练习按“谁、怎么治理、结果如何”的思路说一说这段话的内

容。

2.学习第一层,了解“大禹治水”的经过,体会大禹的智慧。

(1)读第4自然段,画出禹治理洪水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禹是怎么让洪水乖乖听话的。

(3)借助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理解“疏导”的意思。

师:大禹带领老百姓,用铁锹一锹一锹地挖,多么苦,多么累啊!把许多条大河挖通,把许

多座大山挖开,让水能流入大海。这就叫作—疏导。同学们猜一猜:"疏"是什么意思?查字

典验证一下吧!(除去阻塞,使畅通)

(4)禹的做法与他的父亲稣一样吗?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5)齐读禹治理洪水的语句,感受禹的智慧。

3.学习第二层,体会百姓的“安居乐业”。

(1)指名读描写禹“治水后”的景象的句子。

课件出示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孩童无忧无虑地玩耍,百姓在

田里耕作,闲暇之余吹笛、歌唱等)

(2)理解“安居乐业”:洪水终于被治理好了,老百姓有屋可住,有田可种,过上了幸福的

日子,这样的生活就叫一一安居乐业。

(3)指名对比朗读课文写“治水前”和“治水后”的景象的句子。(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

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

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安居乐业,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4)禹治水成功后,百姓会怎么感激禹?想一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小结:人们非常感谢禹的功绩,因此尊称他为"大禹"。

设计意图:

本环节采取以图代讲,两次展示图画,结合课文,让学生感受大禹治水的英雄壮举。通过看

图、说图,让学生巧妙理解“疏导、安居乐业”的意思。通过对比朗读,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大禹

的形象与功绩,学生的思维也得到进一步的训练。

六、总结全文,练讲故事。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