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群魔》对《枯枝败叶》死者形象的塑造_第1页
论《群魔》对《枯枝败叶》死者形象的塑造_第2页
论《群魔》对《枯枝败叶》死者形象的塑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群魔》对《枯枝败叶》死者形象的塑造

20世纪70年代,苏联批评家艾因莫梅列金斯基(euguanmometins)在他的神话诗中提到了甘氨酸马尔克斯(pgrunningincircle)的小说《枯枝败叶》。他对这一创作表示高度重视。他认为,“神话诗性”在“长江三角洲文学”中“处于异常重要地位”,与“西欧现代主义”有关。一犬儒主义者——马尔克斯《枯枝败叶》中绰号叫“法国大夫”的神秘死者是该篇的中心人物。包括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在内的不少论者认为,这是个谜一般不可索解的人物;围绕这个人物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太多,这也使小说的基本内容最终变得晦涩难解;有人甚至认为,由于小说叙述的“含糊不清与不确定状态”,才导致种种悬疑得不到解答。这里如果引入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进行比较研究,也许会得出一种较有启发性的观点。《枯枝败叶》的“死者”及其悲剧的定义,可以在俄国文学中找到谱系和诠释。法国大夫这个人物,就其宗教观的自相矛盾、对社会的蔑视以及行为的冷酷和富于哲理性而言,其精神血统最接近于《群魔》刻画的犬儒主义者———斯塔夫罗金。《群魔》的斯塔夫罗金和《枯枝败叶》的法国大夫,两者属于同一个精神类别。换言之,加西亚·马尔克斯对小说核心人物的塑造,其渊源是在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群魔》中译本的脚注对“犬儒主义”做了这样一个定义:“犬儒主义在俄语中不同于我们一般所说的哲学中的犬儒学派,而是指公开蔑视道德、伦理和其他行为规范。”“请您相信,我不是什么无神论者,上校。我不过是不愿意去想究竟有没有上帝。想到上帝存在,我感到不安;想到上帝不存在,我也感到不安。”法国大夫的回答与基里洛夫对斯塔夫罗金的评论如出一辙:“斯塔夫罗金如果信仰上帝,他又不相信他信仰上帝。如果他不信仰上帝,他又不相信他不信仰上帝。”从叙述方式上看,两部作品的处理也有相仿之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整部小说结束之前除了叙述或转述斯塔夫罗金所发生的各类事件以外,极少言及主人公内在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以及他种种不可理喻的行为的动机,因而给这个人物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直至小说结尾,通过他给达里娅的那封长信,作家才对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崩溃和肉体的毁灭给予了解释”作为现代犬儒主义者,无论是《群魔》的斯塔夫罗金还是《枯枝败叶》的法国大夫,其一系列行为显示的“反人类”(misanthropy)倾向,自有其深刻的哲学背景。“在一个反省的时代,那些真正已经过去的事物却仍然似乎在延续,但实际上,它只是行尸走肉,人们生活在信仰的缺无之中。抛弃信仰及强迫自己去信仰是共同属于这个时代的。无神论者可以看似信仰者,而信仰者又看似无神论者;这两者都立于相同的辩证之中。”陀思妥耶夫斯基从一个传统的信仰层次观照现代犬儒主义者典型,刻画其内在的人格及自我毁灭的悲剧,既展示其人格变态和自我异化,同时也揭示其痛苦和慢性忧郁症的根源。因此,斯塔夫罗金的高傲和消沉,如果只是局限于世俗层面的动机论解释,势必会大大削弱这个人物的力量。从这一点来看,《枯枝败叶》对法国大夫的迂回叙述,包括人物上吊自杀的结局,更像是对斯塔夫罗金人格基调的一种再现和诠释。二法国等人的秘密小圈子在《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中,安德烈·纪德精辟地阐述了斯塔夫罗金这类人物的特质以及作家划分人物等级的方式:“他的人物并不以善恶的多寡,也并不以心灵的品行来划分等级(请原谅我使用了这一可怕的词组),而是以其傲慢的程度。”“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方面为我们创造了卑贱者(他们之中有些人将谦卑推向到极端的卑下甚至于津津乐道于卑下),另一方面也向我们展现了高傲者(其中有的竟将高傲推至犯罪)。一般情况下,后者最聪敏。”《枯枝败叶》不仅着力刻画法国大夫极端傲慢的人格,而且还创作了一个类似于《群魔》的精神等级体系,尽管规模要小得多,处理上显得颇为简化,而且主题的氛围也有所不同,但是用来构成人物关系的那种等级划分方式则是十分相似。就像离群的虚无主义者沙托夫和自杀的工程师基里洛夫对斯塔夫罗金构成必不可少的陪衬和注脚,《枯枝败叶》中的上校和教士也组成一个围绕法国大夫的秘密小圈子,同样试图凸显以精神高傲(主人公同样被推至道德上的恶行)而不是以世俗品行为标志的一个等级体系。法国大夫是圈子里的中心人物,其余二人则臣服于他,具有小圈子秘密认同的性质。人物关系的这种处理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比确实是大为简化,但是等级的划分也更为露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上校和教士都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何以会臣服于这样一个品行反常的人物?同样是在小说第8章中,作者通过上校的独白交代说:“原来他是个叫上帝搅得不安的人。……我觉得他这股认真劲儿、他这种处境很可怕。我想,就因为这个,他比任何人都更值得怜悯。应该好好保护他。……我在内心深处发现了这样一股神秘的力量,就是这股力量促使我从一开始就极力地保护他。”叙事人上校认为,法国大夫是在“一个人默默对抗上帝”。这就说明,尽管他不能完全理解后者的言行,却仍然表示某种怜悯和敬意;就像《群魔》中退隐的吉洪主教用不乏亲密的态度对“大罪人”另眼相看,上校也是在非世俗的层次上确认自己和法国大夫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引荐给另一个人物教士。上校是这样描述绰号叫“小狗”的教士和法国大夫见面的场景:“我觉得,‘小狗’在这个陌生人面前失去了平时那股锐气,讲起话来畏畏缩缩,不像他在布道坛上那样声若洪钟、斩钉截铁。平时他宣读《布里斯托年鉴》的天气预报的时候,他总是那么声色俱厉,咄咄逼人。”这些精心烘托的细节无非是用来表现,两个人物都是由于主角的精神力量而慑服于他,而这种小圈子的崇拜与慑服的关系正是“斯塔夫罗金故事”的一个特色。《枯枝败叶》通过划分人物等级关系进一步确立其叙述模式,———由“聪明绝顶”的犬儒主义者扮演某种精神导师的角色,这个来自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意图在小说第8章中已经露骨地表达出来,也确实起到了破题的作用。可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塑造极端傲慢的“大罪人”形象,并以这个形象为中心划分人物等级体系,这个模式的确立是跟他“反虚无主义”的主题表达密不可分。这里蕴含着一个批判性视角,而非单纯描述罪恶和亵渎;《群魔》的吉洪主教对此说得很透彻,———“完全的无神论比世俗的淡漠要强”以上通过两个文本的比较研究,我们大体上看到了《群魔》之于《枯枝败叶》的主体性影响。福克纳“自称写作《喧哗与骚动》是‘学读书’,意思是说,写作是消化读书心得的一个方式”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拉美“新小说”的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