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浅述海南神州半岛景观规划设计构想【摘要】海南神州半岛涵括了地球上的三大自然生态系统:森林、湿地和海洋。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岛上现有资源,在项目开发前期做好分析和准备工作,对于今后的项目开发至关重要。根据自己仅有的生态学、景观学的知识,结合神州半岛的现状和公司目标,对神州半岛的开发利用提出自己的一点浅见。
【关键词】热带雨林;湿地景观;海景;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合理开发
一、概况:
神州半岛位于中国海南省万宁市东澳镇的东南面,在海岛东线高速黄金海岸的中部,隶属神州半岛旅游度假区,距市区约28公里。岛内具有四个原生态的海湾总长约12公里海岸线,2公里外原生岛屿-洲仔岛与四湾依依相望,5平方公里的内海-老爷海,有6座大小山岭起伏迭宕,还有我国最长寿植物龙血树等160余种奇花异木及2000余种贝类等丰富物种资源,自然风貌独特绮丽。
二、恢复岛上原有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重现神州半岛热带雨林特色景观
热带雨林为热带雨林气候及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植被,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纬5~10度以内的热带气候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湿润,年平均温度在25~30℃,雨水充足,正常年降雨量约为1,750至2,0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季节差异极不明显。
(一)热带雨林的分布及岛内现状
世界上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美、亚洲和非洲的丛林地区。我国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南部、海南省、云南南部河口和西双版纳地区,以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岛最为典型。占优势的乔木树种是:桑科的见血封喉(Antiaristomicaria)、高山榕(Ficusaltissima)、聚果榕(Ficusracemosa)、波罗蜜(Artocarpusspp.)、大青树(Ficusaltissima)、马椰果(Ficusglomerata)、无患子科的番龙眼以及番荔枝科、肉豆蔻科、橄榄科和棕榈科的一些植物等。
神州半岛的热带雨林因为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同时土地沙化现象严重,故想要利用热带雨林景观作为项目的品牌特色,首先得保护现存资源、尽力恢复岛上原有的雨林生态系统。在恢复和重建过程中,植物品种的选择显得相当重要,应在保留特色原生树种的基础上适量地引入外来的优质树种以充实热带雨林物种的丰富多样性。
(二)抓住热带雨林的景观特点,尽力恢复和重建雨林生态系统
A.F.W.席姆佩尔曾扼要指出热带雨林的特征是具有“常绿喜湿、高逾30米的乔木,富有厚茎的藤本、木质和草本的附生植物”。
热带雨林素有“地球之肺”的美名,它通常有三到五层的植被,乔木分化为3层结构,上层乔木高过30米,多为典型的热带常绿树和落叶阔叶树,呈不连续状,使雨林顶部起伏不平;乔木中下层树冠郁闭,使林内光照急剧减弱,草本植物稀疏;雨林中的次冠层植物由小乔木、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如兰科、凤梨科及蕨类植物和大叶草本组成;林下真正灌木较少,多耐荫湿生类型,有些属于腐生或寄生植物;雨林内的地面并不如传说那样不可通行,雨林地表面多被树枝、落叶和薄薄的一层腐殖土所覆盖。木质大藤本植物茎粗20厘米以上,穿行于最高层树木之间,如棕榈科省藤属(Calamus)。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交织成一座座绿色迷宫。
1、热带雨林所具有的几大特殊现象:
(1)板根现象:树干基部普遍有板状根发育,从树干的基部2至3米处伸出,呈放射状向下扩展。代表树种:高山榕、小叶榕、木棉等;
(2)独木成林现象:树主干中部平生的众多气生根,从树干上悬垂下来,相互交缠,盘于根部,扎进土中后还继续增粗,形成根部相连的丛生状支柱根,塑造出一树多干的成林景致。代表树种:小叶榕、橡皮榕等。
板根现象——兴隆热带花园中的小叶榕
(3)绞杀现象:绞杀植物大多是榕树,代表树种:小叶榕、高山榕、绞藤等。
(4)老茎生花、结果现象:有些种类的树如菠萝蜜(树菠萝)、可可等,在老树树干或根颈处也能开花结果,成为热带雨林有的老茎生花现象。
(5)附生景观:附生植物如藻类、苔藓、地衣、蕨类(肾蕨、巢蕨、崖姜蕨等)以及兰科植物(如石兜兰属、万带兰、海南白点兰等),附着在乔木(如榕树、油棕等)、灌木或藤本植物的树干和枝桠上,就象披上了一厚厚的绿衣,有的还开着各种艳丽的花朵,有的甚至附生在叶片上,形成“树上生树”、“叶上长草”的奇妙景色。大量附生的蕨类和有花植物成为了雨林的重要特征,也将雨林变成了一座美丽的”空中花园”。
2、建议挑选的具热带雨林特征的植物品种及配置手法:
①、上层植物群落:建议选用龙脑香科的望天树,用做上层乔木林冠线的营造;
②、中层植物群落:
A、特色树种:幌伞枫、木棉、兰花楹、小叶榄仁、菠萝蜜、刺桐、桃花心木、盆架树、苦楝、凤凰木、秋枫、芒果树、红千层、国庆花、文丁果、马占相思等;
B、棕榈科植物:建议选用油棕、糖棕、霸王棕等;
C、板根植物:建议选用高山榕、小叶榕等,可塑造独木成林景观;
③、中下层植物群落:
特色树种:鸡蛋花、露篼树、短穗鱼尾葵、海南蘋婆、洋金凤、海南木槿、龙血树等、火焰木、紫荆;
阔叶植物:建议选用芭蕉科以及天南星科类的植物,如野芭蕉(喜树)、旅人蕉、龟背竹、春雨、合果芋等;
附生植物:凤尾蕨、皇冠蕨、肾蕨、崖姜蕨等,用于塑造附生景观;
④、下层植物群落:花叶艳山姜、蜘蛛兰、龙舌兰、文殊兰、龙船花、红花月桃、洒金榕、龙血树、红花蝎尾蕉、黄鸟蕉、软枝黄蝉、鹅掌柴、三角梅、希美丽、红朱蕉、红背桂等;
⑤、地被植物群落:马鞍藤、蔓花生、草海桐、彩叶草、蚌花、白背蔓荆、银边草等。
3、通过植物群落吸引小动物的入住,形成完善的雨林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中的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餐饮设备市场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钢制车轮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十三五规划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通信继电器市场供需状况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船舶涂料产业运营状况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臭氧治疗仪市场需求状况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聚酯多元醇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网络借贷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精制棉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眼视光行业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古镇旅游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200字】
- SolidWorks全套入门教程
- 企业财务会计(第二版)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3dsMax20223维动画制作标准教程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NXT上的PoP贴装课件
- 2023-2024苏教版小学数学5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 批评他人发言稿(通用12篇)
- 上海实验学校幼升小测试题资料
- 一年级美术课后服务教案-1
- 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
- RB/T 040-2020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管理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