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_第1页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_第2页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_第3页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_第4页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高中必背古诗文天天读高中必背古诗文天天读《阿房宫赋》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2.《阿房宫赋》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否则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

”。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阿房宫赋》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6.《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的语句是:

。7.《阿房宫赋》中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

。8.《阿房宫赋》中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诗歌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广义)抒情记叙议论描写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15种)(1)景情角度: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以景衬情、寓情于景;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物情关系:借物抒怀、托物言志(3)事情关系:借古讽(伤)今、怀古伤今、用典抒情、即事抒怀、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人物描写手法景物描写手法(1)描写顺序:远近、高低、时间空间变化(2)色彩运用:明暗对比,绘形绘色(3)动静(视听)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4)衬托渲染(5)白描、工笔(细节)(6)修辞:比喻、夸张、拟人、对比等(7)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谐音)、反问、反复、顶真、反语、通感、排比、叠字(词)先写景后抒情、先记事后抒怀、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卒章显志、开门见山、以景结情、伏笔铺垫、以小见大、曲笔入题象征、想象、联想、曲笔(从对方如笔,展开想象)、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比兴、用典、

表达方式(表达方法)表现手法(狭义)(10种)修辞方法(12种)结构技巧(10种)诗歌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广义)抒情直接抒情:直抒知识讲解设问方式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表现手法可以理解为艺术手法、写作手法等。重点考查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对比、衬托、渲染、用典、比兴等。特别说明:在前面“题型二表达方式”中讲到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正侧结合”等也可归入表现手法。1.(2015·天津高考)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2.(2014·重庆高考)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2013·四川高考)“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知识讲解设问方式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表现手法可以理表现手法(狭义)赋重章叠句;铺叙;多见于《诗经》比兴象征用典化用诗句,引用神话故事,化用历史故事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烘托、渲染衬托(正衬)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对比赋重章叠句;铺叙;多见于《诗经》比兴象征用典化用诗句,引用总结解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步骤一)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表现手法。(步骤二)3.这种表现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步骤三)总结解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步骤一)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译文

我独自摇荡着一叶小舟在静夜里归来,爽风夜露,我沾湿了衣服,行云舒卷;沙溪上,飘浮着淡淡的雾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我枕着小舟,抬眼望去,那深远的天宇上,银河横亘,月华明朗,北斗七星闪烁在静穆的苍山顶上。

历史长河悠悠流转,唯有那茫茫苍天永存,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人生境况是如此悲凉。心中沉闷极了,只说一醉方休罢了,不料醉中也挥舞起宝剑来;沙溪的潮水退下去了,深夜的秋江变得更加凄清寒冷。译文

我独自摇荡着一叶小舟在静夜里归来,爽风夜露,我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注释

⑴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

⑵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华:同“花”。

⑶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

依江而建的城随着江流的转向与其一同曲折。

飞溅的泉水在乱石之间流淌着。

夕阳刚刚沉入地平线之下。

傍晚时分云雾在山中升起。

飞鸟掠过,是想往何处飞呢。

奔腾的云也显得舒卷自如。

我登山游玩,此刻还兴致未尽。

家中却还有小孩子候门,只得未尽兴而返。

此诗元符元年(1098)作于徐州。此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写兴不尽而返。诗中写景,由低而高,先写水,次写山,再写天,比较别致。尤其是“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一联,动中见静,忙中见闲,实是诗人寓情于景,展示胸襟,与杜甫《江亭》“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同义。后山诗往往以孤拔遒劲见长,于此诗可见一斑。全诗苍劲有力,老气横秋,虽不用奇句僻典,然意兴无穷,纯以气格胜。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杜诗可以是“有我之境”,而后山此两句“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则似“无我之境”,有“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意趣。故方回说:“如‘度鸟’、‘奔云’之句,有无穷之味。”依江而建的城随着江流的转向与其一同曲折。

飞溅的泉水在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译文

独悬天空的一轮圆月,正对屋舍,月光照射在秋夜滚滚的江面之上,又反射到屋门之上闪动。

绵延曲折起伏的水波在不停地跳动着金光,华丽的绮席被月光照射显得更加老旧。

秋天的深夜里高悬着的一轮明月,照耀着幽深人少的山林。夜空中月光皎洁,群星稀廖。

想到遥远的家乡的松树当茂,桂花正香,在这明净的夜晚,唯愿同远隔万里天涯的亲人们共同沐浴着这美好的月光之中。译文

独悬天空的一轮圆月,正对屋舍,月光照射在秋夜滚滚的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

清明以后,寒食过去,花香渐远,花红渐稀。

即便是翻腾了衣装,热闹了苏堤,强要留住春天,但春天又如何知道,又岂能强留。

雨中花,渐渐颜色褪去;

柳絮舞,奈何零落泥中。

踏青的女子,再无追逐春色的意趣,停下了脚步。

一艘两艘三艘船,叫来载人归去。人归去,春也归去。清明以后,寒食过去,花香渐远,花红渐稀。

即便是翻腾了衣点面结合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点面结合虞美人·听雨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译文:

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发生什么变化。敬亭山象一面巨大的翠色屏风,展开在宣城的近旁,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合着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深秋时节的密雨,象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译文:

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知识讲解高考命题方式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诗词的篇章结构即诗词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具体的构思技巧主要指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抑扬、铺垫等。1.(2016·全国卷Ⅱ)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2.(2011·湖北高考)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3.(2010·全国卷Ⅱ)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结构技巧知识讲解高考命题方式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行文方式开门见山欲扬先抑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层层深入铺垫照应首尾呼应开门见山欲扬先抑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层层深入铺垫照应首尾呼应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译文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

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

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注释

①如:好像、似乎。

②占:占卜。

③雨膏:即“膏雨”,滋润土壤的雨水。

④涸鳞:指处在干旱中的鱼,这里比喻遭受旱灾的百姓。译文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

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山中有(一股)泉水,向别人询问(这股)泉水叫什么名字,却没有人知道。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天空倒映在(泉)水面上,整个地(水)面的颜色和天空的颜色是一样的(与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意),泉水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流直下如雨声作响。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这股)泉水自高山流出,涨满了一条条山涧和小溪,分出的支流也注满了一个个山村的小池塘。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这股)泉水的清静和淡泊没有人看见,(但不论你是否看见,也不在乎你是否看见)(这股)泉水年复一年地依旧是那么清澈。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山中有(一股)泉水,向别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61张)课件

开元时先帝的天马名叫玉花骢,多少画家画出的都与原貌不同。当天玉花骢被牵到殿中红阶下,昂首屹立宫门更增添它的威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