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上的证明责任_第1页
美国法上的证明责任_第2页
美国法上的证明责任_第3页
美国法上的证明责任_第4页
美国法上的证明责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国法上的证明责任

我们只欣赏英美系统,不模仿它们,但我们可以从中学习。——拉德布鲁赫一、现有研究的不足证明责任(Beweislast/burdenofproof)被德国学者誉为证据法的脊梁,也是近年来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重点。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我国对于大陆法系证明责任的基础概念(例如证明责任的定义)和基本理论(例如客观证明责任与主观证明责任的分野)已经形成了基本一致的通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英美法系证明责任概念的研究还颇为不足。总结起来,目前我国对英美法证明责任的译介大抵涵盖了以下内容:笔者认为,现有研究对美国证据法中分层理论的概念介绍基本正确,但由于缺乏对相关理论和制度尤其是诉讼程序的整合,而对于美国民事诉讼程序的陌生更影响了我们对其证明责任问题更为细致的梳理和更为深刻的分析,因此可能无法合理地回答下面两个疑问:第一,提供证据责任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如何得到满足?尤其是在陪审团审判已经明显式微的今天,法官在大多数案件中已经是最后的事实认定者,提供证据责任是否还有必要保留?第二,提供证据责任和说服责任的关系,是否就是德国法中主观证明责任和客观证明责任的关系?这两对范畴是否真的可以一一对应?为此,本文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之上,以美国法为主要对象,对美国证据法中的证明责任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疏理和介绍;并从民事诉讼程序的视角切入,考察证明责任在美国民事诉讼中的功能和价值,以争取更为准确地解释上述两个问题。二、分层理论:美国法上上提供的证明责任分层理论空间在带着浓厚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程序色彩的关于证明责任的臆想中,我们无法给美国法上的证明责任分层理论留出空间。因此,要充分理解提供证据责任和说服责任的含义,首先需要洞察普通法的诉讼程序,才能发现这说服责任和提供证据责任的真正位置。(一)从诉讼的角度来看,向诉讼中提供证据的责任1.从法院裁定判决塞耶曾说,普通法系的事实认定制度,首先也最主要是陪审团制度的产物。尽管美国宪法将陪审团审判作为一项公民基本权利,judgment)的动议;在开庭审理结束前,当事人可以提出指示判决(directedverdict)的动议,通过法院的指示判决来避免陪审团审判;即便陪审团作出了裁决,当事人依然有权要求无视裁决的判决(judgmentn.o.v.)……上述制度设置,都在不同的诉讼阶段架空了陪审团审判,而由法院直接对案件作出判决。众所周知,在现代美国民事诉讼中,陪审团审判实际上已逐渐退出主流的纠纷解决方式。特别是二十世纪后半页,伴随着民权运动的发展,大量的纠纷涌入法院,作为对诉讼爆炸现象的回应,司法之外的ADR运动与司法系统内审判体制的简化(cornercutting)并行。当然,上述制度所依靠的程序结构并不完全一致。换言之,它们进行案件分流时的情形和要件是存在差别的。而提供证据责任则与即决判决和指示判决这两项制度紧密相关——正是通过提供证据责任,法院才得以在作出这两类判决时具有了审查标准。2.即决判决阶段即决判决,是指法院根据当事人请求,在对有关文件进行审查后,确认该案件并不存在“真正的争点”(genuinedispute)因此,我们在下文将以即决判决为核心,考察该制度中提供证据责任适用的具体状况:(1)即决判决的动议。首先应当说明的是,即决判决现在既适用于陪审团审判的案件之中,也适用于法官裁判的案件中。因此,即便案件不需要陪审团来作为事实的确定者,提供证据责任依然将在此领域发挥作用。所以,如前所述,即决判决的功能并不仅限于控制陪审团审判,在当代,它是一切民事诉讼案件的分流阀。其次,对于该动议的时间范围,2009年《联邦民事诉讼规则》修订案专门用第56(b)款规范动议的时间,将动议的提出时间由过去的起点规定——在案件系属(actioncommencement)20天之后提出——改为终点规定:在证据开示结束后30天之前提出。这次修改是为了呼应实践中的通行做法:绝大多数即决判决动议是在证据开示之后提出的。因为一般情况下,证据开示结束意味着当事人已经完成证据搜集,并了解对方的证据,此时法院作出即决判决将更加具备正当性基础。否则,即决判决将可能与对诉辩状的判决相混淆。(2)法院审查的方式。动议方提出的动议实际上是希望法官通过对证据开示中所披露的证据(主要是质问书以及被记录的自认)、庭外证言以及宣誓陈述书等文件进行审查,依此确认该案件是否存在争点事实。审查的方式则完全属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既可以是对席听审也可以是书面审查。由于大量的审查是文书审查,而非人证审查,因而书面审查并不占少数。(3)审查的内容。法官根据动议对证据进行审查,其内容是当事人提供证据责任是否得到充分的履行——这触及到我们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根据联邦民事诉讼规则56(a)的规定,此时法官关注的核心问题是:a)是否存在争议事实,以及b)如果争议事实存在,这些争议事实是否对诉讼理由的成立构成影响。如果法官经过审查,认为本案并无争议事实,根据英美法审判传统,则由法官来直接决定案件的法律问题;如果法官虽然认为案件事实存在争议,但这些争议并不影响诉讼理由的构成,则法官依然可以直接作出诉讼理由是否成立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适用法律来确认诉因的成立与否,并作出即决判决;唯有当争议事实成立,且该争议事实属于真正的争点时,法官方驳回即决判决动议,将案件提交后续审判程序。(4)提供证据责任的作用。法院审查上述证据的过程,就是确认当事人提供证据的责任是否充分履行的过程。在即决判决阶段,提供证据责任要解决的问题实际是,当事人有没有通过提供证据而形成真正的争点。换言之,在审查提供证据责任是否履行的过程中,法官对证据的判断并非是对证据证明力的判断,而是证明对象的判断。而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尽管在如何构成法官衡量证据的标准上有所异议,但都一致认为“法官在即决判决中的角色不是亲自衡量证据,决定案情真相。”(5)提供证据责任的分配。毫无疑问,提供证据责任由当事人而非法院来承担。但如何分配则饶有意味。因为双方当事人均有权申请即决判决,而即决判决的获得总是意味着对方当事人履行提供证据责任的失败,但如果即决判决的动议未得到批准,却很难说哪方当事人在履行提供证据责任时存在瑕疵。可见,从结果上看,双方均负有该责任。但是从过程上看,提供证据责任是在动议的申请方和反对方之间来回转换,因此有美国学者认为,提供证据责任本身也具有双重含义,它描述了诉讼过程中哪一方应当举证,因而是在双方之间“转换”,而不可能同时由双方“承担”。(6)提供证据责任的满足。提供证据责任的满足与否最终由法院确认真正争点是否存在来完成。而法官的心证,其实受到相互作用的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司法政策,即法院在多大程度上希望通过即决判决处理案件;二是程序安排,即动议方需要证明到何种程度/尺度。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法院倾向于保守使用即决判决,因而程序上也赋予动议方更苛刻的证明要求,甚至对方当事人作出简单否认就足以让法官认定动议不成立。(二)说服责任:最终风险1.美国证据法上的服刑人员培训的缺陷当我们澄清了提供证据责任概念后,说服责任的考察相对简单。因为说服责任与我们所熟悉的客观证明责任有着太多暗合,我国现有研究对其定义也无纰漏:当事人在未能达到法定证明标准时,将承担事实裁判者(陪审团或者法官)针对该项事实作出不利裁判的风险。关于说服责任的分配,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由于不同的诉讼目的,会出现不同的分析进路和结果。在刑事诉讼中,说服责任归控方基本没有大的争议。当我们引入证明标准这一概念时,美国证据法的特色又将显现。众所周知,美国证据法上的证明标准被勘分为九层。2.诉讼程序与证明责任关系的比较分析这或许是一个专门针对大陆法系传统思维的命题。在笔者所接触到的美国法资料中,专门论述二者关系的文献并不多见。然而,由于我们已经习惯于将两个相似的概念进行比较,并借此疏理各个概念内在的特征,因而才有研究者对说服责任和提供证据责任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并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笔者认为这一比较是存在着较大谬误的,需要矫枉归正。下图是笔者所归纳的现有研究显然,在真正考察了诉讼程序与证明责任之间的关系后,不难发现这一对比存在明显的误读:除了责任主体这一指标基本没有瑕疵之外,其他四个指标都有需要修正的地方:除了上述矫正之外,笔者认为,这两种证明责任具体形态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隶属于不同的诉讼程序。提供证据责任归属于即决裁判、指示裁决等分流程序的序列,而说服责任则属于正式审判程序的范畴。正是这一基础性前提的不同,导致二者之间并不具备更多共性。三、证明责任的共同性任何一个对法律制度感兴趣的研究者都无法忽略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比较。然而,在证明责任问题上,美国和德国的制度呈现出罕见的“貌合神离”。外表的共性轻易遮蔽了我们的视线,使我们很难观察两国制度及其背后成因。应当承认,证明责任在美国和德国具有一定共同性。例如,说服责任和客观证明责任发生作用之时,均为一方当事人举证未超越证明标准之时;又如提供证据责任和主观证明责任也都强调当事人的举证义务。然而,由于诉讼程序设置的差异,两个国家在证明责任问题上并不共享最基础的价值,因而至少存在以下明显差别:(一)真实不明的客观证明责任众所周知,德国的证明责任体系是以客观证明责任为基础舒展开来的,而客观证明责任的逻辑起点就是真伪不明(nonliquet)问题。证明责任虽然不是在真伪不明时才具有价值,但的确是在真伪不明时讨论它才具有意义。(二)证明责任的主体是当事人和法官适用对象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层次:1.主观层次,是指证明责任规则针对哪一诉讼主体发生效力。德国证明责任双重学说明确区分了主观证明责任和客观证明责任,前者是对当事人举证行为的规制规则,而后者是对法院认定事实的适用规则。因而在适用对象的主观层次上,德国证明责任是一种当事人和法官的二元构造。相比之下,美国法的证明责任在主观适用对象上是统一的,无论是说服责任还是提供证据责任,都是当事人的责任。不履行提供证据责任,当事人将因为案件无法进入实质庭审而遭到法官的不利裁决;不履行说服责任,当事人将因为主张的事实无法得到事实裁判者的认定而遭遇败诉风险。因此,美国证明责任本质上始终是当事人的一种“负担”(burden)。2.客观层次,指证明责任规则发生效力的情形条件,由于主观证明责任和提供证据责任都强调当事人的举证义务,因此客观层次主要是针对客观证明责任和说服责任。德国法将证明结果划分为三个层面:未证明、真伪不明和已证明,客观证明责任解决的是真伪不明时法官如何认定事实作出裁判的问题。而美国法的证明结果只有两个层面——说服和未说服。只要没有超过证明标准,德国法的未证明状态和真伪不明状态,都属于美国法的未说服。(三)德国证据法中的证明制度德国法证明责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将证明标准和证据规则等有机勾连在一起,因而被称为证据法的脊梁。证明责任概念和证明责任分配学说的争论,在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学界中,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相比之下,美国证明责任虽然也被认为是证据法的核心问题,但无论是法条上还是理论上,其地位都远逊于证据法的其他制度。1、证明程序。正如比较法学者所关注到的,当我们把视野投放到德国民事诉讼程序上时,我们找不到当事人对证人和证言进行举证、询问的任何痕迹。2、证明标准。与美国证明标准的高度发达不同,德国证据法不太注重证明标准,尽管一系列法律规定了部分案件适用更低的证明标准,但高度盖然性这一原则依然在德国民事证明标准体系中占据统治地位。3、证据规则。美国证据法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证据规则;而在德国证据法中尽管也存在这些规则,但数量相比美国明显处于弱势。此种情形与诉讼模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当德国学者在1900年左右确定双重含义说为证明责任这一概念的通说,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人塞耶也几乎在同时(1898年)奠定了英美法上证明责任分层理论的基础。四、诉讼程序上的契合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比较研究,对美国法证明责任概念的系统疏理,但比较法的功能并不仅仅局限于扩大认识,其本身就具有解释的功能和超国家的法律统一的意义。回顾我国证明责任理论发展,经过90年代以来诉讼法学者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基本澄清了从罗森贝克以降的双重含义说,并对各种分配学说有了较为细致的介绍。结合民事立法的发展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美国的证明责任理论给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进路,即结合诉讼程序来考察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和适用效果。至少在以下两个层面,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诉讼程序和证明责任是存在契合的:第一,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阶段化特征,决定了在不同诉讼阶段当事人的证明责任是不同的。一场标准的民事诉讼会经过起诉受理、庭前准备、开庭审理和宣判四个阶段,如果考虑到我国上诉程序并不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