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1页
贵州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2页
贵州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3页
贵州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4页
贵州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贵州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古代诗歌阅读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金陵赏心亭

王琪

千里秦淮在玉壶,江山清丽壮吴都。

昔人已化辽天鹤①,旧画难寻卧雪图②。

冉冉流年去京国,萧萧华发老江湖。

残蝉不会登临意,又噪西风入座隅。

【注】①辽天鹤,相传辽东人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成仙,千年后,化鹤归辽。旧时曾把“化鹤”作为死亡的代称。②卧雪图,指唐代画家周昉的画作《袁安卧雪图》。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由登临而写景,因景而怀古,继而转入抒怀,层次分明,意蕴深沉。

B.首联中人至暮年的诗人于秋末登亭,眼前一派金陵清丽壮美的如画江山。

C.领颔联妙用两个典故,暗示故友逝去,旧迹难寻,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念。

D.颈联用叠词“冉冉”“萧萧”,写出“流年”的漫长和“华发”的稀疏。

13.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本诗尾联。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开篇虽只是平平的交代登楼之因果,却蕴含着强烈的今昔对比之感,给全诗营造了浩大的氛围。

B.颈联中的一“无”一“有”,写尽诗人自己年老多病、远离亲友、孤舟为伴、漂泊不定的窘迫生活状况。

C.最后两句,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相连接,情调悲壮,意境深远,“圣人”胸怀袒露无余。

D.全诗意境开阔宏丽,表达方式变化多样:首联描写,颔联绘景,尾联抒情并揭示诗旨,开拓了诗境。

16.此诗为登楼抒怀之作,随着诗篇的不断展开,诗人的情感也随之起伏发展。请作梳理分析。

贵州省铜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咏白海棠①

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②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注】①此诗是在《红楼梦》第37回大观园诗社开社首次咏诗时贾宝玉所作。因此时恰好有人送入白海棠两盆,就此物吟诗,诗社遂命为“海棠社”。②太真,杨贵妃的号。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正面描写了秋海棠花洁白如雪的颜色和枝杈繁多、花团锦簇、掩映重门的形态。

B.颈联写晚上的雨水给秋海棠增添了一抹泪痕,早晨的风亦吹不散海棠花的愁绪。

C.尾联说海棠犹如佳人一般独自凭倚画栏,心绪安闲,静听远处的寒砧怨笛,安然挥别又一个黄昏。

D.全诗采用拟人等手法,套用“太真”“西子”“清砧”“怨笛”之类常见之词写花寄情,浅显易懂。

16.在颔联中,宝玉其实暗喻了和他关系最密切的两个人——薛宝钗和林黛玉。你认为哪一句暗喻宝钗,哪一句暗喻黛玉?理由是什么?请联系《红楼梦》的有关内容简要回答。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北中寒①

李贺

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

三尺木皮断文理,百石强车②上河水。

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濛天。

争瀯海水飞凌喧,山瀑无声玉虹悬。

【注】①元和七年,皇帝派兵抵御吐蕃,时值隆冬,李贺作诗记之。②强车,坚固的兵车。这里指装载沉重的大车。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一个“黑”字点明了寒冬之意,为全诗奠定隆冬酷寒的基调,给人以威压之感。

B.“黄河冰合鱼龙死”以河水全部冻结,鱼龙都被冻死沉于水下的画面,极言北中严寒。

C.“玉虹”强调冻瀑的透明,而透明中亦能折射出不同的色光,给读者十分奇异的语感。

D.诗中既无叙事又无抒情,看似是景色片段无序的堆砌,其中却潜藏诗人的巧妙经营。

16.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分析本诗是如何表现北地之寒的。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文化水平测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

初夏行平水道中①陆游

老去人间乐事稀,一年容易又春归。市桥压担莼②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

傍水风林莺语,满园烟草蝶飞飞。郊行已觉侵微暑,小立桐阴换夹衣。

【注】①此诗是陆游在晚年隐居乡间时所写。平水,陆游家乡浙江绍兴以东四十里,以产茶著称。②莼:一种水生植物,可食用。

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明的年事与时节,流露出几分惆怅之情。

B.颔联对莼菜和豆荚的特征勾勒,让我们领略到了乡村生活的纯朴与乐趣所在。

C.颈联则转写自然景观,选取的是最具有江南和初夏特征的风物。

D.走在郊野,感觉稍微有些中暑,旁边竖立的小桐树长出的新叶像换了件夹衣一样,农村清新明丽的景色总是让人陶醉!

16.全篇无一“喜”字,诗人欣喜之情却漫溢于画面之中,令人读之心醉神怡,请以“颔联”为例分析原因。(6分)

贵州省毕节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秋夜旅舍寓怀

薛能

庭锁荒芜独夜吟,西风吹动故山心。

三秋木落半年客,满地月明何处砧。

渔唱乱沿汀鹭合,雁声寒咽陇云深。

平生只有松堪对,露泡霜欺不受侵。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通过“庭”“荒芜”“西风”等意象渲染了一种荒凉、凄冷的氛围。

B.颔联的“木落”既写出了深秋叶落的特点,又暗合诗人作客他乡的处境。

C.颈联描绘渔舟唱晚、白鹭成群、雁阵声寒、陇云深深的图景,辽阔苍茫。

D.本诗写景综合采用了“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显得自然隽永。

16.《唐七律隽》评诗说“于写景中有多少情致纡回其间,自能动人”。请结合诗句简要分

析其中的情致。(6分)

古代诗歌阅读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金陵赏心亭

王琪

千里秦淮在玉壶,江山清丽壮吴都。

昔人已化辽天鹤①,旧画难寻卧雪图②。

冉冉流年去京国,萧萧华发老江湖。

残蝉不会登临意,又噪西风入座隅。

【注】①辽天鹤,相传辽东人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成仙,千年后,化鹤归辽。旧时曾把“化鹤”作为死亡的代称。②卧雪图,指唐代画家周昉的画作《袁安卧雪图》。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由登临而写景,因景而怀古,继而转入抒怀,层次分明,意蕴深沉。

B.首联中人至暮年的诗人于秋末登亭,眼前一派金陵清丽壮美的如画江山。

C.领颔联妙用两个典故,暗示故友逝去,旧迹难寻,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念。

D.颈联用叠词“冉冉”“萧萧”,写出“流年”的漫长和“华发”的稀疏。

13.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本诗尾联。

12.A13.①从意象意境角度看,本联采用“残蝉”“西风”等意象,营造出暮秋时节金陵赏心亭萧瑟凄清的氛围,寄寓了诗人感伤落寞的情感。

②从修辞手法角度看,本联采用拟人手法描写“残蝉”,以残蝉不领会诗人登临之意,来表达旧友逝去、知音难觅、无人理解的孤独失落。

③从炼字炼句角度看,本联出句用“残”字修饰蝉,表现了秋蝉的衰弱,对句辅之以“又”字,描绘出聒噪的蝉声伴着萧瑟的西风不时响起的画面,表现环境寂寥的同时,凸显了诗人暮年空老的感伤。

④从抒情方式角度看,本联借景抒情,诗人将对已逝老友的追怀、仕途蹭蹬的悲慨、年华空老的感伤、无人理解的失落等复杂情感,寄寓在嘶鸣的蝉声、萧瑟的西风等衰颓的景象中,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⑤从章法结构角度看,本联以景结情,诗人登亭赏景所引发的对已逝老友的追怀、仕途蹭蹬的悲慨、年华空老的感伤、无人理解的失落等复杂情感,全被收束在尾联描写的景物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

A.“因景而怀古”错误,本诗颔联意思是故友远去飘渺如冲天云鹤,旧画里难寻那珍品袁安卧雪图。用典不是怀古,而是借典怀人。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炼句的能力。

炼句可以从意象、炼字、修辞、表现手法、情感等角度赏析。

尾联“残蝉不会登临意,又噪西风入座隅”意思是:残秋的蝉儿不理会我登临之意,西风里,又送来阵阵鸣声到我的座处。

要理解情感,需结合中间两联的意思:故友远去飘渺如冲天云鹤,旧画里难寻那珍品袁安卧雪图。光阴冉冉,我离开京城已经数年,白发萧萧我要终老于江湖。

意象角度,诗句中“残蝉”“西风”等意象,营造了暮秋时节金陵赏心亭萧瑟凄清的氛围,烘托了诗人感伤落寞的情感。

修辞角度,蝉“不会登临意”,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知音难觅、无人理解的孤独失落。

炼字角度,用“残”字修饰蝉,表现了秋蝉的衰弱,加上一“又”字,描绘出聒噪的蝉声伴着萧瑟的西风不时响起的画面,凸显了诗人暮年空老的感伤。

表现手法角度,借景抒情,描写金陵赏心亭暮秋之景,表达诗人对已逝老友的追怀、仕途不顺的悲慨、年华空老的感伤、无人理解的失落等复杂情感。

结构角度,结句描写景物,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开篇虽只是平平的交代登楼之因果,却蕴含着强烈的今昔对比之感,给全诗营造了浩大的氛围。

B.颈联中的一“无”一“有”,写尽诗人自己年老多病、远离亲友、孤舟为伴、漂泊不定的窘迫生活状况。

C.最后两句,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相连接,情调悲壮,意境深远,“圣人”胸怀袒露无余。

D.全诗意境开阔宏丽,表达方式变化多样:首联描写,颔联绘景,尾联抒情并揭示诗旨,开拓了诗境。

16.此诗为登楼抒怀之作,随着诗篇的不断展开,诗人的情感也随之起伏发展。请作梳理分析。

15.D16.诗人的感情随着诗篇的进展,显示出不断变化。首联蕴含喜悦,交代登楼缘由;颔联带有雄壮,绘制宏阔壮观图景;颈联转为凄苦,从写景再度转向叙事,述说自己眼前所处困境和悲惨遭遇,情感上急转直下,诗人触景生情,表达自己的痛苦和悲哀;尾联变为悲伤,写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我”凭栏遥望,脑怀家国,泪水横流,由个人的私情升华至为国担忧的爱国情怀。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首联描写,颔联绘景,尾联抒情并揭示诗旨”错。应为“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通观全诗,本诗以自叙和抒情为主,真挚感人。写景只是三,四两句,既是实写,又兼想象。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颔联是写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表明因为战乱不休,亲人朋友之间无法通信,年老又加上生病诗人只能在一叶孤舟上度过,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孤苦无依的悲楚之情。诗人触景生情,表达自己的痛苦和悲哀;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说明战乱依然存在,面对这样的境况,“我”凭栏遥望,脑怀家国,泪水横流,由个人的私情升华至为国担忧的爱国情怀,心中无比悲伤。诗人从前两联的景色联想到自己穷困潦倒的境遇,再看看这国家的处境,不免生出对忧国忧民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心忧国家却报国无门的凄伤无奈之情。

贵州省铜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咏白海棠①

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②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注】①此诗是在《红楼梦》第37回大观园诗社开社首次咏诗时贾宝玉所作。因此时恰好有人送入白海棠两盆,就此物吟诗,诗社遂命为“海棠社”。②太真,杨贵妃的号。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正面描写了秋海棠花洁白如雪的颜色和枝杈繁多、花团锦簇、掩映重门的形态。

B.颈联写晚上的雨水给秋海棠增添了一抹泪痕,早晨的风亦吹不散海棠花的愁绪。

C.尾联说海棠犹如佳人一般独自凭倚画栏,心绪安闲,静听远处的寒砧怨笛,安然挥别又一个黄昏。

D.全诗采用拟人等手法,套用“太真”“西子”“清砧”“怨笛”之类常见之词写花寄情,浅显易懂。

16.在颔联中,宝玉其实暗喻了和他关系最密切的两个人——薛宝钗和林黛玉。你认为哪一句暗喻宝钗,哪一句暗喻黛玉?理由是什么?请联系《红楼梦》的有关内容简要回答。

15.C16.“出浴太真冰作影”暗喻宝钗,“捧心西子玉为魂”暗喻黛玉。

理由:薛宝钗曾被贾宝玉比喻为杨贵妃,则“冰作影”正写出了服用“冷香丸”的“雪”姑娘其内心冷漠无情恰如“冰”人。“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黛玉以“玉为魂”,恰说明了宝玉心中的林妹妹纤瑕不染,分外清高。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心绪安闲,静听远处的寒砧怨笛,安然挥别又一个黄昏”错误。尾联写白海棠如有情意,听着捣衣声怨笛声送走黄昏。古时常秋夜捣衣,诗词中多借以写妇女思念丈夫的愁怨。怨笛也与悲感有关。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以及对名著内容的把握能力。

“出浴太真冰作影”,是借咏白海棠咏宝钗。宝钗长得“肌肤丰泽”,和杨贵妃同具丰满的美。第三十回书中宝玉就曾以“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的话讥诮过她。“捧心西子玉为魂”,是借咏白海棠咏黛玉。黛玉行动如“弱柳扶风”,和西施同具病态柔弱的美。第三回书中宝玉送黛玉的“顰颦”称呼,就是“捧心而颦”的意思。“冰作影”是形容宝钗的肌肤,“玉为魂”是比喻黛玉的心灵。所以“出浴太真冰作影”暗喻宝钗,“捧心西子玉为魂”暗喻黛玉。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北中寒①

李贺

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

三尺木皮断文理,百石强车②上河水。

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濛天。

争瀯海水飞凌喧,山瀑无声玉虹悬。

【注】①元和七年,皇帝派兵抵御吐蕃,时值隆冬,李贺作诗记之。②强车,坚固的兵车。这里指装载沉重的大车。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一个“黑”字点明了寒冬之意,为全诗奠定隆冬酷寒的基调,给人以威压之感。

B.“黄河冰合鱼龙死”以河水全部冻结,鱼龙都被冻死沉于水下的画面,极言北中严寒。

C.“玉虹”强调冻瀑的透明,而透明中亦能折射出不同的色光,给读者十分奇异的语感。

D.诗中既无叙事又无抒情,看似是景色片段无序的堆砌,其中却潜藏诗人的巧妙经营。

16.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分析本诗是如何表现北地之寒的。

15.B16.①侧面描写。颔联颈联通过冻断的木皮、河上的行车、钱大的霜花、浓厚的雾幔侧面表现北地之寒。②夸张和比喻。连“三尺”厚的木皮都被冻断、“百石”重的车都能从冰面上通过,“大如钱”写霜花如铜钱一般大。用夸张和比喻极力渲染北地之寒。③想象。对雾“挥刀不入”,从常理上写雾的厚度变成写硬度,突出雾的稠密,想象奇特。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鱼龙都被冻死沉于水下”错。“黄河冰合鱼龙死”是说黄河冰冻鱼龙潜底,营造出了冬天河水结冰,冰面悄无声息的死寂。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①从描写方式上看,颔联颈联没有正面描写北地的寒冷,而是通过北地的各种特有意象和环境侧面突出其寒冷。颔联“三尺木皮断文理,百石强车上河水”,写三尺木皮冻裂,辨不清纹理。百石大车上路,在冰面行驶。颈联“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濛天”,写霜花降落衰草,凝成铜钱大的霜簇。挥刀舞剑向天,难割破灰蒙蒙天色。据此看出,颔联颈联通过冻断的木皮、河上的行车、钱大的霜花、浓厚的雾幔侧面表现北地之寒。

②从修辞手法上看,颔联颈联运用了夸张和比喻,天寒地冻,黄河冰封,三尺厚的树木表皮都被冻裂了,河水冻成结实的冰面能通过百石重的车,落在枯草上的霜花大小如铜钱一般。运用了夸张和比喻极力渲染北地之寒。

③从表现手法上看,写“雾”运用了想象,“挥刀不入迷濛天”,是说挥刀舞剑向天,难割破灰蒙蒙天色。此处把雾的厚度换一个角度变成雾的硬度,想象新奇。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文化水平测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

初夏行平水道中①陆游

老去人间乐事稀,一年容易又春归。市桥压担莼②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

傍水风林莺语,满园烟草蝶飞飞。郊行已觉侵微暑,小立桐阴换夹衣。

【注】①此诗是陆游在晚年隐居乡间时所写。平水,陆游家乡浙江绍兴以东四十里,以产茶著称。②莼:一种水生植物,可食用。

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明的年事与时节,流露出几分惆怅之情。

B.颔联对莼菜和豆荚的特征勾勒,让我们领略到了乡村生活的纯朴与乐趣所在。

C.颈联则转写自然景观,选取的是最具有江南和初夏特征的风物。

D.走在郊野,感觉稍微有些中暑,旁边竖立的小桐树长出的新叶像换了件夹衣一样,农村清新明丽的景色总是让人陶醉!

16.全篇无一“喜”字,诗人欣喜之情却漫溢于画面之中,令人读之心醉神怡,请以“颔联”为例分析原因。(6分)

15.D翻译有问题:在郊外游玩感到暑气侵人,在梧桐阴下站立片刻,便取出单衣换下了夹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16.①颔联写桥畔村头的集市风光,有桥畔莼丝担和村中小酒店。很快就冲淡了首联中的那一味惆怅,取而代之的是撩拨人心的轻快和愉悦。②颔联中的“压”“滑”写出了莼菜量足、色鲜、味美的特征;“堆”“肥”同样又写出了豆荚量足、味美的诱人特征。③对其特征勾勒,不仅满足了读者的视觉享受,更是激发了读者无限的想象力,让我们领略到了乡村生活的纯朴与乐趣所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通联的描写,我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的,则是因光阴流逝和人生易老的事实而产生的几分惆怅之情。不过,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诗的颔联却很快就冲淡了首联中的那一味惆怅,取而代之的是撩拨人心的轻快和愉悦:市桥压担莼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桥头的集市办得很热闹,莼菜压得担子沉甸甸的,村边小店的盘子里装满了诱人的豆荚。看到颔联的时候,我们仿佛步入了人影往来的乡村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