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4.6苏联的全球积极进攻战略_第1页
(59)-5.4.6苏联的全球积极进攻战略_第2页
(59)-5.4.6苏联的全球积极进攻战略_第3页
(59)-5.4.6苏联的全球积极进攻战略_第4页
(59)-5.4.6苏联的全球积极进攻战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4.6苏联的全球积极进攻战略如前所述,6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开始从高峰走向衰落,而苏联却恰恰相反。勃烈日涅夫上台之后,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短期内对苏联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与美国差距缩小。军事上,自古巴导弹危机后,苏联领导人痛心疾首,全力扩军备战,实力增长很快,在常规力量保持优势的情况下,60年代末70年代初又与美国形成核均势,并建成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在实力大增的基础上,勃列日涅夫提出新的全球战略。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的主要战略目标已经不是赫鲁晓夫所追求的苏美合作主宰世界,而是力图取代美国,称霸世界。对外战略态势由守势转为攻势。为了实现自己的全球战略目标,勃烈日涅夫灵活使用了两手策略,在与美国争夺军事优势之外,又打起缓和牌。1969年3月,在华约布达佩斯会议上,勃第一次提出实现“欧洲缓和”的一整套主张,建议东西方对话,建立包括北约华约在内的集体安全体系。1971年在苏共24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六点“和平纲领”,核心是缓和。勃宣称把缓和放在70年代苏联外交政策的首位。缓和战略的主要内容:一是政治缓和:主张缓和东西方紧张关系,发展苏联与世界各国友好关系,防止世界大战的爆发。政治缓和的重点在欧洲,苏联维护欧洲安全的基本思路是维护欧洲现状即维护战后苏联所得的势力范围。二是军事缓和:停止军备竞赛,减少核武器储备和裁军。三是经济缓和,即加强东西方经济合作。缓和战略的目的:一是利用缓和争取西方对战后东欧现状的承认,巩固二战成果;二是利用缓和发展东西方经贸关系,争取西方资金技术获取经济实惠,加紧在经济军事上赶超美国;三是利用缓和麻痹西方,离间西欧日本与美国关系,最终把美国赶出欧洲;四是利用缓和掩护其扩张战略,扩大力量和地盘。无论是尼克松的谈判,还是勃列日涅夫的缓和,美苏缓和战略在实质上都是为了在均势条件下取得对对方的优势。双方都把缓和作为一种策略,一种权益之计。对苏联来讲,缓和战略其实是其进攻性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美国而言,缓和从根本上讲是超级大国在实力达到均衡和中苏分裂的年代里实行的对苏遏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