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风俗文化课件_第1页
苗族风俗文化课件_第2页
苗族风俗文化课件_第3页
苗族风俗文化课件_第4页
苗族风俗文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苗族风俗文化苗族风俗文化1苗族的节日苗族的节日很多,各地的苗族过的节日不完全相同。黔东南部分地区和广西融水县盛行过“苗年”,在旧历九——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有踩鼓、跳芦笙、赛马、斗牛、“游方”等活动。贵阳附近几县的苗族,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日,都穿上了盛装来到贵阳市喷水池附近,吹笙奏笛,对歌谈心,纪念传说中的古代英雄“亚努”。此外,苗族还有龙船节、花山节(五月初五)、吃新节(农历六、七月间稻谷成熟时)、清明节、赶秋节(立秋)等等。云南苗族几乎每年都有踩花山的活动,这种踩花山虽有迷信内容,但它又是苗族人民传统性的群众娱乐节日。苗族的节日苗族的节日很多,各地的苗族过的节日不完全相同。黔东2苗族风俗文化课件3苗族风俗文化课件4苗族风俗文化课件5苗族风俗文化课件6苗族的建筑苗族的吊脚楼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吊脚楼低的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占地十二三个平方米。屋顶除少数用杉木皮盖之外,大多盖青瓦,平顺严密,大方整齐。

吊脚楼一般以四排三间为一幢,有的除了正房外,还搭了一两个“偏厦”。每排木柱一般9根,即五柱四瓜。每幢木楼,一般分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楼脚围栏成圈,作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住人的一层,旁有木梯与楼上层和下层相接,该层设有走廊通道,约1米宽。堂屋是迎客间,两侧各间则隔为二三小间为卧室或厨房。房间宽敞明亮,门窗左右对称。有的苗家还在侧间设有火坑,冬天就在这烧火取暖。中堂前有大门,门是两扇,两边各有一窗。中堂的前檐下,都装有靠背栏杆,称“美人靠”。

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鳞次栉(zhì)比,层叠而上。苗族的建筑苗族的吊脚楼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7苗族风俗文化课件8苗族风俗文化课件9苗族风俗文化课件10苗族风俗文化课件11苗族的饮食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苗族的饮食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12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13苗族风俗文化课件14烧鱼烧鱼15苗族服饰简介苗族服饰的造型手法运用了写实或变形夸张,其刻画的众多历史、人物、动物、花草等优美图案,不仅涵盖了历史、美学,更涵盖了美术这一学科领域。衣服图案的变化规律,或等距、或对称,或重复循环,结构极为严谨,不仅体现了精湛的刺绣工艺,更体现了苗族的几何学基础,集历史、美学、纺织、刺绣、音乐、美术、哲学、几何学于一身,一代又一代的自然传承中,使所有苗族妇女成为既是苗族服饰的生产者,又是苗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人。没有文字的苗族,其历史、纺织、美术、几何学等诸多知识,均靠服饰作为载体传承。苗族服饰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服饰上动物、植物等图案,体现了苗族千百年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苗族服饰简介苗族服饰的造型手法运用了写实或变形夸张,其刻画的16复杂的制作过程一套苗族服饰,要经过从种麻、收麻、绩麻、纺线、漂白、织布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再到刺绣、蜡染、裁缝,最后才能成为一套精美的服装。复杂的制作过程一套苗族服饰,要经过从种麻、收麻、绩麻、纺线、17服饰的历史文化价值苗族服饰精美别致,是“无字之史书”、“绣在衣服上的历史”,无论是苗族的刺绣还是苗族的银饰,它都是对苗族文化的一种记载,可以说服饰就是苗族文化的精髓。服饰的历史文化价值苗族服饰精美别致,是“无字之史书”、“绣18苗族风俗文化课件19苗族风俗文化课件20银饰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的首饰中首屈一指,妇女着盛装时必佩银饰,昂贵且繁多。有银插花、银牛角、银帽、银梳、银簪、项圈、耳环、披肩、压领、腰链、衣片、衣泡、银铃、手镯和戒指等,一个盛装的苗族妇女,全身银饰可达二、三十斤。苗族用银的观念一是审美,二是表示富有和避邪。银饰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的首饰中首屈一指,妇女着盛装时必佩银饰21银饰的分类苗族银饰种类繁多,但从佩戴部位上划分,大体可分为头饰、胸饰、背饰三大类。头饰有银帽、银盆、风冠、苏山、髻簪、耳环、项圈等;胸饰有胸链、针筒、围腰其盘,外加手圏、戒指等总结及饰有披肩、腰带等。苗族银饰大多保留着原始的韵味,许多造型反映了苗族人民在社会历史演进的各个特定阶段的信仰追求和生活习俗。银饰的分类苗族银饰种类繁多,但从佩戴部位上划分,大体可分为头22苗族银饰的具体介绍(一)头饰

1.银角西江型其宽约85厘米,高约80厘米,饰件高度超过佩戴者身高的一半,即使在世界上也堪称一绝。姑娘们佩戴时还要在银角两端插上白鸡羽,鸡羽随风摇曳,使银角显得更为高耸,巍峨壮观中兼有轻盈瓢逸之美。苗族银饰的具体介绍(一)头饰23苗族风俗文化课件242.银帽银帽为苗族盛装头饰,由众多的银花及各种造型的鸟、蝶、动物和银键入银铃组成,给人以满头珠翠、雍容华贵的印象。2.银帽银帽为苗族盛装头饰,由众多的银花及各种造型的鸟、蝶、25苗族风俗文化课件26苗族风俗文化课件273·银围帕银围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将散件银饰固定在头帕上,另一种则整体为银制,内衬布垫或直接固定在头上。3·银围帕银围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将散件银饰固定在头帕上,另284·银发簪苗族银发簪式样极多,题材以花、鸟、蝶为主。4·银发簪苗族银发簪式样极多,题材以花、鸟、蝶为主。29苗族风俗文化课件305·银插针插针的类型很多,有叶形银插针、挖耳银插针、方柱形银插针、钱纹镶珠银插针、几何纹银插针、寿字银插针、六方珠丁银插针等等,数不胜数。5·银插针插针的类型很多,有叶形银插针、挖耳银插针、方柱形银31苗族风俗文化课件326·银网链饰银网链饰属发簪类,都柳江流域较多见。典型的有坠鱼五股网链饰,由插针穿环固定,五股银链如网张开,罩在簪后。清水江流域流行的毛虫形银围带也属银网链饰。其为八棱空心圆条,以银丝编织而成,用来装饰脑后发髻。6·银网链饰银网链饰属发簪类,都柳江流域较多见。典型的有坠鱼337·银花梳银花梳既可梳发、压发,又是装饰品,通常内为木质,外包银皮,仅露梳齿,梳背上银制各类形象以为装饰。7·银花梳银花梳既可梳发、压发,又是装饰品,通常内为木质,34苗族风俗文化课件358·银耳环

银耳环是苗族银饰家族中款式最多的一支,仅贵州博物馆不完全的收藏,已近百种。耳环分悬吊型、环状型、钩状型、圆轮型四种,以悬吊型、环状型较多。其多样的款式,一是得益于仿生设计的大量运用。苗族耳环造型除了常见的花、鸟、蝶、龙等题材外,其他形象亦多有出现。8·银耳环银耳环是苗族银饰家族中款式最多的一支,仅贵州博物36yyy379·银童帽饰由于苗族视银为避邪之物,生活在清水江流域的苗族有给儿童饰银的习俗。银饰通常钉在童帽上。传统的童帽饰造型多见狮、鱼、蝶等形象,还有受汉族文化影响的"福禄寿喜"、"长命富贵"等字样及"六宝"等,构思巧妙,造型别致。贵州施洞有一种专为婴儿特制的银菩萨帽饰,一套九枚,件小,片薄,份量轻,适于不堪重负的婴幼儿佩戴。9·银童帽饰由于苗族视银为避邪之物,生活在清水江流域的苗族38可爱的苗族小女孩可爱的苗族小女孩39苗族银头饰还包括银护头花、银顶花、银瓢头排等。苗族银头饰还包括银护头花、银顶花、银瓢头排等。40苗族银质头饰的贴力在于其特殊的组合、特殊的佩戴方式以及同头帕相得益彰的搭配。这种组合方式非常传统,银簪的位置、银梳的方向、银帕的围法以及所有散件的佩戴,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随心所欲。往往是由母亲亲手为尚不精通的女儿逐一插戴。头饰的偏重位置亦因地而异,或髻顶,或额前,或髻侧,或脑后。有些地方并不把头饰直接插于髻顶发间,而是以"青布蒙头",把饰件固定在头布上,展现出独特的装饰风格。苗族银质头饰的贴力在于其特殊的组合、特殊的佩戴方式41(二)胸颈饰胸颈饰包括:银项圈、银压领、银胸牌、银胸吊饰等。(二)胸颈饰胸颈饰包括:银项圈、银压领、银胸牌、银胸吊饰等421.银项圈苗族很重视对胸颈部位的装饰,由此银项圈成为银饰中制作考究的一支。其可分为链型和圈型两种。链型以链环相连,可活动变化;圈型则用银片或银条制成圈形,定型后不可活动。少数亦有链圈合一的。此外,在贵州都柳江流域还流行一种银排圈,即套圈,每套少则几个,多则十儿个,由内及外,圈径递次增大。1.银项圈苗族很重视对胸颈部位的装饰,由此银项圈成为银饰中43苗族风俗文化课件442银压领银压领是流行于湘西和贵州清水江流域苗族地区的压饰,因佩戴后可平贴衣襟而得名。银压领系从长命锁演变而来。2银压领银压领是流行于湘西和贵州清水江流域苗族地区的压饰,453·银胸牌银胸牌系部分苗族地区流行的胸饰,通常为单层长方形或半圆形篓花银片制成,形状规整,佩戴位置较银压领、银锁靠上。同银压领一样,银胸牌也是由长命锁演变而来,因此,这三种银饰在同一苗族分支内一般只使用其中一种,而不会两种以上并存。有的银胸牌为单片,体形小。也有的银胸牌较大,且两三片拼连,几乎遮住佩戴者的整个胸腹,装饰效果十分夸张。3·银胸牌银胸牌系部分苗族地区流行的胸饰,通常为单层长方形46苗族风俗文化课件474·银胸吊饰常见的银胸吊饰有蝶形吊、鸟形吊、鱼形吊、钱纹吊、骑马人物吊等等,通常由银链、吊牌、坠饰组成,多级,一级一形,递次而下,多者可达四至五级。4·银胸吊饰常见的银胸吊饰有蝶形吊、鸟形吊、鱼形吊、钱纹吊、48银手镯手镯亦称手圈,是苗族银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不一,形式多样。多数苗族分支的手镯款式统一,妇孺老少皆然。苗族手镯有空心筒状型、绞丝型、编丝型、浮雕型、搂空型、篓花型、焊花型等等。银手镯手镯亦称手圈,是苗族银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不49S曲线的完美演绎S曲线的完美演绎50空花手镯豪放质朴空花手镯豪放质朴51空心手镯粗狂野性空心手镯粗狂野性52老式手镯古朴自然老式手镯古朴自然53镂空手镯清秀端庄镂空手镯清秀端庄54时尚手镯高贵典雅时尚手镯高贵典雅552·银戒指苗族戒指的戒面较宽,几乎遮住整个指根表面。戒面为浮雕花鸟或搂空花朵及绞藤等。对于佩戴位置没有明确规定。贵阳附近的苗族戴戒指,须戴八枚,拇指之外,每指一枚。同其他银饰相比,传统的银戒指样式最少,流行面最窄。2·银戒指苗族戒指的戒面较宽,几乎遮住整个指根表面。戒面为56苗族风俗文化课件57苗族风俗文化课件58(四)衣饰衣饰包括:银衣片、银围腰链、银扣等。(四)衣饰衣饰包括:银衣片、银围腰链、银扣等。591·银衣片贵州清水江流域的苗族盛行穿着银衣,银衣片是银衣的主要饰物。银衣片分主片和配片。主片压花,纹饰精美,用来装饰衣摆、衣背等主要部位。配片稍小而简单,用来装饰衣袖、衣襟、衣摆边等处,或者缝饰在主片排列的间隙中,起喧染及衬托作用。1·银衣片贵州清水江流域的苗族盛行穿着银衣,银衣片是银衣的602·银围腰链多数苗族地区盛行以围腰作为主要衣饰,其中部分地区俗以银链为围腰带。银围腰链多以梅花为链环造型,有单层、双层两种,两端同围腰的连接部为蝶、钱、球等形象的银饰。2·银围腰链多数苗族地区盛行以围腰作为主要衣饰,其中部分地613·银扣银扣主要流行于都柳江流域的苗族地区,男女皆用,分为带链银扣及银扣两种。带链银扣用于右大襟衣的前脚处,装饰性较强;银扣则多用于对襟衣,扣形花样较多,有梅花扣、金瓜扣、铃挡扣、双球扣等,亦有以铜扣、锡扣代替者。3·银扣银扣主要流行于都柳江流域的苗族地区,男女皆用,分为62苗族风俗文化课件63(五)背饰

背饰包括银背吊、银背牌等(五)背饰

背饰包括银背吊、银背牌等641·银背吊银背吊分为实用性及装饰性两种。实用性银背吊又称背扣,流行于贵州都柳江下游的苗侗地区。当地姑娘喜穿胸围兜,银背吊连接围兜带,悬于背部,既可调节兼作领口的脚围口的高度,又可作为装饰品。这种银背吊或用筷子粗细的银条盘成螺旋纹,或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