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中国乒乓球男单选手马龙的技战术分析_第1页
东京奥运会中国乒乓球男单选手马龙的技战术分析_第2页
东京奥运会中国乒乓球男单选手马龙的技战术分析_第3页
东京奥运会中国乒乓球男单选手马龙的技战术分析_第4页
东京奥运会中国乒乓球男单选手马龙的技战术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京奥运会中国乒乓球男单选手马龙的技战术分析

徐吴俊宇(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21)乒乓球作为国球,一直以来都是奥运会的传统优势项目。马龙作为中国乒乓球男队队长,为国家队征战18年,获得了26个世界冠军,27个公开赛单打冠军。在东京奥运会上,马龙成为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第一个蝉联奥运会男子单打冠军的运动员,实现了双满冠。该文主要选取马龙在东京奥运会上的4场比赛进行技战术分析,探索马龙的技战术特点,同时进一步提高中国乒乓球男队竞技水平。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该文以马龙的技战术特征为研究对象。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通过利用中国知网等网站搜集有关乒乓球技战术分析方面的文献,为该研究奠定基础。1.2.2录像观察法观看马龙在奥运会期间的4场比赛,对其技战术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1.2.3四段指标评估法该文采用杨青[1]学者在2014年提出的“四段指标评估法”,以发球轮和接发球轮为单位,分为发球抢攻段(发抢段)、发球轮相持段(相持I段)、接发球抢攻段(接抢段)和接发球轮相持段(相持Ⅱ段)4个击球段[2],将4段的得分率、使用率作为评估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3]发挥的指标。1.2.4数理统计法对马龙在奥运会期间的比赛录像进行记录,计算其得分率、使用率并进行统计分析[4],获得数据结果,分析马龙四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变化、每段的得分率和使用率,分析总结出其技战术特点,为马龙及中国乒乓球男队今后在国际赛事[5]方面的备战提供参考。2结果与分析2.1马龙技战术特点分析2.1.1发抢段得分率和使用率分析由表1可知,马龙的发抢段平均使用率为66.86%,属于中等;平均得分率为55.48%,达到了优秀级别。观察录像发现,马龙的前三板技术出色,控制非常细腻,落点和旋转变化丰富,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对方在接发球上直接抢攻,从而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比赛中马龙在发抢段上较为积极主动,开局进入状态较快,前三板技术威胁大,得分能力较强。表1马龙发抢段使用率和得分率评估表在和奥恰洛夫[6]的男单半决赛中,马龙的发抢段使用率达到了72%,接近达到了高使用率标准,并且发抢段得分率为57.14%,保持了优秀水平。比赛中马龙在发抢段的台内球控制比奥恰洛夫更加细腻,不断利用发球的变化,让对方被动上手,为自己主动进攻创造了不少机会,这也为他最后险胜对手奠定了基础。总体而言,马龙发球变化多,大赛经验丰富,发抢环节中正反手的主动上手使用频率较高,正反手技术全面,威胁质量高。2.1.2接抢段得分率和使用率分析由表2可知,马龙接抢段的平均使用率为58.91%,属于中等;平均得分率为57.41%,达到良好。比赛中马龙在接抢段上有的放矢,敢于接发球直接发力或者加以控制,同时威胁较大。主要采用摆短、劈长等控制技术或者直接拧拉,从而有效避免对方直接发球抢攻,这充分体现了马龙接发球技术全面,变化多,敢于积极主动上手,进攻威胁质量高。表2马龙接抢段使用率和得分率评估表在统计的比赛中,马龙除了与奥恰洛夫的半决赛中接抢段得分率为38.50%,没有及格外,其余比赛得分率都在良好级别及以上,说明马龙在接抢段上的发挥是比较稳定的。在与奥恰洛夫的比赛中,其砍式发球对马龙威胁较大,马龙在接发球环节中不能很好控制奥恰洛夫的上手,从而打不出前三板优势,因此最后赢下比赛的过程也比较艰难。而在与西蒙高茨及阿萨尔的比赛中,马龙接抢段的得分率达到了优秀级别,无论是发球轮还是接发球轮都占据较大优势,最终也都较轻松地战胜了对手。综上所述,马龙接抢段抢攻意识明确,无论是摆短劈长又或是抢攻,点位都非常刁钻,中低级别的使用率却有着不错的得分率。2.1.3相持Ⅰ段得分率和使用率分析由表3可知,马龙在相持Ⅰ段的平均使用率为33.12%,属于中等级别;平均得分率为68.97%,属于良好级别,表明马龙具有较强的相持能力,无论是正手还是反手相持,都非常全面。表3马龙相持Ⅰ段使用率和得分率评估表综合4场比赛,马龙在相持Ⅰ段的得分率均在良好及以上,其中在与樊振东的男单决赛中,马龙在相持Ⅰ段的得分率达到了78.95%,达到了超优秀的级别,这一环节几乎成了他的得分强点。观察录像发现,马龙在相持Ⅰ段中比樊振东更能提前主动发力和变线,这为他在相持段中占据主动局面,进而为取得该场比赛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体而言,马龙在相持Ⅰ段上的使用率比较稳定,得分率波动也较小,得分率良好。2.1.4相持Ⅱ段得分率和使用率分析由表4可知,马龙在相持Ⅱ段的平均得分率为43.98%,属于良好级别;平均使用率为41.09%,属于中等级别。马龙在接发球轮相持Ⅱ段中,上手进攻意识还是比较强烈的,但发挥不够稳定。表4马龙相持Ⅱ段使用率和得分率评估表在与阿萨尔的比赛中,马龙在相持Ⅱ段中的使用率较高,但得分率却只有33.33%,只有及格级别。观察录像发现,阿萨尔在相持阶段具有身高和力量优势,在接发球轮相持环节中,马龙往往只能被动与其周旋,导致得分率比较低,但马龙在其他环节表现较好,最终有惊无险地拿下了比赛。在与樊振东的比赛中,马龙在相持Ⅱ段中的使用率也较高,但得分率只有34.62%,刚好及格。比赛中樊振东在发球轮相持阶段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体能和力量优势,进而使马龙在相持Ⅱ段中打不出优势,但马龙在其他环节上比樊振东发挥更为出色,最终成功夺冠。综合分析,马龙在相持Ⅱ段的主要技战术特点是防守反击,但发挥不够稳定,力量和旋转还不够强,容易陷入被动局面,导致得分率偏低。正反手全面的技术和快速衔接是其强项,马龙要尽可能发挥强项,在接发球轮相对被动的局面中,增加线路变化,平时训练中加强力量训练,提升质量,做到相持中提前变线和发力,从而扭转不利局面。因此,相持Ⅱ段也是马龙今后在训练和比赛中需要着重提高的环节。2.1.5马龙整体技战术分析马龙发抢段的平均得分率为55.48%,属于优秀;平均使用率为66.86%,属于中等。在比赛中,马龙发球变化多,经验丰富,无论是长短球或者是高抛发球,都具有一定的威胁,另外前三板技术出色,以正手抢攻为主,这样的得分方式能保证马龙打出自己的特点,同时能有效避免对方直接接发球抢攻或者被动进入相持阶段。但马龙可以在发抢段进一步加强使用率,从而充分发挥优势。在发球轮相持Ⅰ段中,马龙的平均得分率为68.97%,处于良好级别;平均使用率为33.12%,属于中等。在比赛中其正反手技术全面,连续相持能力强,威胁质量也较高。马龙在相持Ⅰ段中的得分率较高于发抢段,但使用率却几乎只有发抢段的一半,因此马龙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可以增加相持Ⅰ段的使用率,在发抢段不能很好发挥时,采用较稳健的方法过渡到相持Ⅰ段中,使其在发抢段和相持Ⅰ段中的使用率分布更加合理,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其优势。在接抢段环节,马龙的平均得分率为57.41%,属于良好;平均使用率为58.91%,属于中等。比赛中马龙多以控制为主,从短球中找机会上手发力,变化较为丰富,进攻时采用挑打、抢攻等手段,威胁质量高,给对方制造了不少的麻烦。在接发球轮相持Ⅱ段中,平均得分率为43.98%,属于良好;平均使用率为41.09%,属于中等。在比赛中,马龙多以防守反击为主,正反手衔接顺畅迅速,但马龙在相持Ⅱ段中的得分率是所有环节中最低的,且与其他三段有一定差距,因此这也是马龙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环节。在比赛中,马龙在相持Ⅱ段中通常是防守反击,进攻威胁质量不高。因此,马龙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可以进一步加强相持Ⅱ段的实力,使自己在全国乒乓球比赛乃至世界大赛中打出更好的表现[7]。3结论与建议3.1结论马龙在发抢段表现出色,发球变化多,主动上手抢攻意识强,进攻威胁质量高,使用率和得分率都不错,是主要的得分手段之一。在接抢段环节,发挥也比较出色,平均使用率比发抢段低,但平均得分率反而比发抢段更高,由此可见,他的前三板技术无论是在发球轮还是在接发球轮都表现得非常不错。在相持Ⅰ段环节,马龙同样也比较出色,正反手技术全面,相持实力强,但可以进一步提高使用率,使两段的使用率分布更加合理。在相持Ⅱ段中,马龙通常以防守反击为主,威胁质量不高,导致得分率也不高,这也是需要着力提升的环节。3.2建议3.2.1对马龙的建议马龙在发抢段应继续保持出色的前三板实力,增加发球的变化和威胁,在与欧美选手交锋时,应充分发挥发球抢攻的优势,避免落入相持阶段。在接抢段环节,在保持不错的接发球抢攻能力外,进一步提高接发球的质量和落点控制。在发球轮相持Ⅰ段中,增加使用率,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接发球轮相持Ⅱ段中,着重提高防守反击的质量,扭转不利的被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