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政策研究2011年3月20日教育政策研究1主要内容1.教育政策界定2.教育政策制定3.教育政策分析4.教育政策评估主要内容1.教育政策界定21.1公共政策界定是政府解决公共问题的意图和实现这些意图的行动的表述(Dubnick&Bardes,1993)是政治制度的产品,其主要形式是规则、规章、法律、命令、法律案例裁定、行政决定等等,是一系列持续和重复的行为模式,是一种动态过程(Kruschke&Jackson,1987)是那些占据或影响政府权力职位的人士作出的、所有相关人士将会进行各种解释的具有实际内容的决定、承诺和行为(Bryson&Crosby,1992)有时候,政策是政策决策者之间的政治妥协,没有人真的明白这些决策者制定的那些备受争议的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政策是“发生的”而非决定的(Lingdblom,1968)政策是一系列涉及从政府大厦到教室环境的决定,是某些游戏和关系的副产品,没有任何人真正对此承担责任(Firestone,1989)包括政府官方的规定和某种非正式的行为,同时,可以被理解为中封袋内隐行为,而不仅仅是政府表现出来的行为(Cibulkka,1995)政策显然是“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折射出理想社会的图景(Ball,1990)1.1公共政策界定是政府解决公共问题的意图和实现这些意图31.1公共政策界定公共政策是特定的政治制度处理公共问题的动态的和价值高度涉入的过程,包括政府公开表达的意图和官方措施,以及政府一贯的外在行为和内隐行为模式。1.1公共政策界定公共政策是特定的政治41.2教育政策界定教育政策是“负有教育的法律或行政责任的组织及团体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成有信:《教育政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201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袁振国:《教育政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115教育政策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动态发展过程,是政党、政府等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协调教育的内外关系所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孙绵涛:《教育政策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1教育政策是有关教育的政治措施,是有关教育的权力和利益的具体体现。——张新平:《简论教育政策的本质、特点及功能》,《江西教育科研》1999(1):36-401.2教育政策界定教育政策是“负有教育的法律或行政责任的51.2教育政策界定界定教育政策的视角静态——文本——点——强制性动态——过程——流——参与性1.2教育政策界定界定教育政策的视角61.3教育政策本质教育政策属于国家教育行政宏观规范;教育政策是有关教育权利与利益的具体体现;教育政策是政治行为和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1.3教育政策本质71.4教育政策界定的框架美国学者伊根·古巴(EgonG.Guba)在《政策的定义对政策分析的性质和结果的影响》一文中概括出关于政策的八种定义,把它们分为目的性政策、行动性政策和经验型政策三种类型,并分析说明了不同的注册定义会形成不同的政策形式,政策的定义对政策分析的性质和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认为政策分析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分析者所遵循的是哪一种政策定义。[美]伊根·古巴:《政策的定义对政策分析的性质和结果的影响》,《教育领导》1984(10)。转引自: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3-34。1.4教育政策界定的框架美国学者伊根·81.4教育政策界定的框架类型决定者定义与行动的距离看起来像目的性政策1.目的或目标2.长期有效的决定3.自主行为的向导4.解决问题的策略很远中等中等中等结果规则指导方针系列策略行动性政策5.被认可的行为6.行为准则7.政策系统的产品靠近靠近无关期望准则影响经验性政策8.经验建构内部冲突(结果)[美]伊根·古巴:《政策的定义对政策分析的性质和结果的影响》,《教育领导》1984(10)。转引自:袁振国:《教育政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140-141。政策界定的4维分析框架1.4教育政策界定的框架类型决定者定义与行动的距离看起来91.4教育政策界定的框架理解教育政策的四个维度现象形态——主要是指基于政策的静态的表面形式,即教育领域政治措施组成的政策文本及其总和。本体形态——主要是指各种形式的教育政策所共同具有的一致性的目的性特征。过程特点——政策是动态连续的主动选择的过程。教育政策是政策实践主体的一种主动的集体选择的过程。特殊性质——教育政策对受教育者进行的利益分配并不体现为金钱、物质、权力、地位等利益,而是表现为对个体身心发展机会与条件的分配以及对个体身心发展水平的权威性认定,受教育者凭借这些“认定”,便可以在社会生活中进一步获得其他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6-44。1.4教育政策界定的框架理解教育政策的四个维度刘复兴:《102.教育政策制定政策范围2.教育政策制定政策范围112.1教育政策制定过程2.1教育政策制定过程122.1教育政策制定过程
问题界定——在特定的时间内,每个社会都会有许多社会问题,但其中只有一些问题被确认为是公共政策问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多数问题都不会在政府的处理议程之中,这些问题缺少足够的政治支持,或者处理这些问题的潜在成本过于昂贵。政策议程——政府不会对所有教育政策问题进行处理。如果人们希望一个政策问题最终成为政策,那么就得把这样的问题列入政策议程,或者列入政府官员以及与这些官员联系密切的政府之外的人士的视野之中,使其在任何时间内都会特别慎重地关注这一问题。——政策议程的建立,实际上就是一种选择政策问题的过程。2.1教育政策制定过程问题界定——在特定的时间132.1教育政策制定过程讨论:许多教育政策其实并不是政策问题。比如今天,教会学生阅读这一政策目标就不是政策问题。与一般的问题不同,政策问题具有争议性,暗含着问题的解释和问题的价值基础,以及政府应当对之采取何种立场的理解。[美]弗朗西斯·C·福勒.教育政策学导论(第二版)[M].许庆豫.江苏教育出版社,第156页。2.1教育政策制定过程讨论:[美]弗朗西斯·C·福勒.教142.1教育政策制定过程政策形成——在一项政策被正式采纳前,必须形成书面文字,政策的初稿通常被称为讨论稿,也是一种即将接受审议的法律草案。政策采纳——一项政策要生效,其书面形式必须被相应的机关采纳。政策实施——法律及其相应的具体规则和规定获得通过,并不意味着新政策自动实施生效。教育政策必须在基层实施,通过学区管理人员、校长和老师生效。政策评价——人们需要对政策进行评价,以确定政策是否按照预期的设想来贯彻并产生效果。2.1教育政策制定过程政策形成——在一项政策被正152.1教育政策制定过程过程活动参与者确定过程公布社会问题;表达对政府行为的需要媒体;利益集团;社会组织;公共舆论议程设置决定就哪些事项做出决定;政府将处理哪些问题媒体;精英集团,包括总统和国会;政党;问题处理办公室人员政策宣传将政策建议提升为解决和改进方案白宫官员;国会相关委员会;利益集团;智囊团政策合法化选择一个方案;寻求对该方案的政治支持;将方案纳入法律;是否违宪总统;国会;法院政策执行组织相应部门和机构;提供报酬与支持;征税总统和白宫官员;执行部门和机构政策评估报告政府政策的结果;评价该政策对目标群体和非目标群体的影响;提议变化和“改革”执行部门和机构;国会监察委员会;媒体;智囊团《理解公共政策》,第28页。2.1教育政策制定过程过程活动参与者确定过程公布社会问题162.2教育政策制定模式理性模式(RationalModel)渐进模式(IncrementalModel)综合模式(MixedModel)组织模式(OrganizationModel)团体模式(GroupModel)精英模式(EliteModel)竞争模式(GameModel)系统模式(SystemModel)作业:研读袁振国.教育政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第四章“教育政策制定的模式”;《理解公共政策》第2章“政治的模式:如何思考公共政策”。前三种是目标模式,属于从政策目标分析的模式;后五种是构成模式,归为构成政策主体的模式。2.2教育政策制定模式理性模式(RationalMod172.2教育政策制定模式制定政策的维度2.2教育政策制定模式制定政策的维度182.3教育政策论证模式权威模式。这种论证模式来自权威者或团体的论证。论证者是行政首长、学者专家或专业的研究机构。统计模式。是以样本作为论证基础的。类别模式。是将主张、信息、成员予以分类或将相同的属性、类别分类,作为论证的基础。直觉模式。运用论证者个人的洞察力、分析能力,对政策所进行的一种诊断。论证者将洞察到的政策信息及自己的相关经验,经由个人的思想,转化为政策的诊断或主张。分析模式。政策的主张来自于对方法的论证,一般对政策诊断的可信度取决于对政策诊断方法的可信度。这种分析模式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演绎法与归纳法。2.3教育政策论证模式权威模式。这种论证模式来自权威者或192.3教育政策论证模式解释模式。这种模式认为政策的主张是对来自于政策事务的因果论断。这种模式企图通过社会现象各变项之间的因果关系去进行论证。实用模式。这种模式是根据一项教育政策对于未来是否有足够的效益进行论证。它一般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价值批判模式。政策的论证是通过来自于社会的伦理道德或审美价值来进行的。论证者的政策主张,是通过一项政策的是非、好坏及可能的结果进行分析而得来的。第一、八种——分析论证的主体;第二、四、五、六种——分析论证的方式方法;第三种——分析论证的内容;第七种——分析论证政策的效果。2.3教育政策论证模式解释模式。这种模式认为政策的主张是203.1教育政策分析内涵教育政策分析是对政策方案的分析,旨在系统地比较政策候选方案的优劣,从中遴选出最优方案。这种解释显然只将教育政策分析看做是一种事前分析。教育政策分析是对政策全过程的分析,不仅包含政策方案的选择,而且包含对政策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分析。这种解释将事前、事中、事后分析都包括在里面。教育政策分析是对政策研究方法的分析,需要运用各种方法,还需要构建理论模型,特别是要选择和形成一套反映教育政策特点的方法论,属于方法论范畴的研究。这种解释超脱了单纯的事前、事中、事后范畴。教育政策分析者的工作与责任不是指定和规范教育政策,政策分析者与政策制定者的关系是从知识到行动的关系,政策分析者不承担决策的责任。龚怡祖:《当代教育行政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5。3.1教育政策分析内涵教育政策分析是对政策方案的分析,旨213.1教育政策分析内涵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政策目标政策备选方案政策效果政策准则政策模型龚怡祖:《当代教育行政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6。3.1教育政策分析内涵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龚怡祖:《当代223.1教育政策分析内涵“谁分析”——指的就是教育政策分析的主体;“分析什么”——指的就是教育政策分析的内容;“怎么分析”——指的是教育政策分析的方法;“分析的目的”——就是指教育政策分析的目标。3.1教育政策分析内涵“谁分析”——指的就是教育政策分析233.1教育政策分析内涵
政策分析的特性:一是描述性;二是规范性;三是主观性;四是客观性;五是创造性。(美国行政学家AaronB.Wildavsky,1969)政策分析的特性:第一,它属于应用社会科学,涉及事实、行动、价值三个层面;第二,政策分析须运用多种调查与研究方法,产生和转换有关的政策信息,藉以在具有政治意义的环境里分析政策问题;第三,政策分析有一定的模式架构,通常需要针对政策问题、政策未来、政策行动、政策表现及政策结果予以论证。(美国政策分析学家威廉·邓恩)龚怡祖:《当代教育行政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6。3.1教育政策分析内涵政策分析的特性:243.2教育政策文本分析教育政策文本是以文本形式呈现出来的教育政策的现象形态,是由教育政策主体经过完整的政策流程而形成、以话语形式表达出来的、具有实质性内容的、以不同格式呈现的合法化文本,旨在通过人们对文本的理解和遵从,从而实现某项政策目标。教育政策文本既是政策的可见存在与载体,也是“超越经验—技术取向的作为文本的政策”。3.2教育政策文本分析教育政策文本是253.2教育政策文本分析教育政策文本的阐释框架:政策文本背后的意涵以及统一性是什么?文本的主体是谁?文本的作者与读者是谁?他们各自赋予文本的意义是什么?他们“撰写”与阅读文本的脉络是什么?文本与现实之间的“所指”关系是什么?曾荣光.教育政策研究:议论批判的视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4):2-30。3.2教育政策文本分析教育政策文本的阐释框架:曾荣光.教263.2教育政策文本分析政策语句的分析实是语句——真实性评价语句——符合性行动语句——可行性后果语句——权威性3.2教育政策文本分析政策语句的分析273.2教育政策文本分析政策语句分析实例:——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研究制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3.2教育政策文本分析政策语句分析实例:283.2教育政策文本分析政策语段分析政策话题——议题性政策语义中心——实质性政策视角——立场性政策关联成分——逻辑性3.2教育政策文本分析政策语段分析293.3教育政策过程分析公共政策过程的组成部分:出现在公共宣传中的问题;介绍、解释这些问题的反应者;受这些问题影响的资源;处理问题的机构;政府中提出问题的层面。3.3教育政策过程分析公共政策过程的组成部分:303.3教育政策过程分析政策问题的类型:实质性的问题——是那些矛盾的领域,其问题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由于实质性问题具有全面影响,通常很难解决,可能在公共议程中北长时期悬置。象征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令人不快的公共问题上,要“尽快解决”,使问题从公共议程上去掉。对这些问题的反应倾向于提供更多的心理安慰,而不是政治制度的实际改变。3.3教育政策过程分析政策问题的类型:313.3教育政策过程分析政策议题的触发机制就是一个重要的事件(或整个事件),该事件把例行的日常问题转化成一种普遍共有的、消极的公众反应。公众反应反过来成为政策问题的基础,而政策问题随之引发触发事件。当一个事件把一种消极状况催化为要求变化的政治压力时,就会因触发机制的持久性而发生性质改变。范围强度触发时间[美]拉雷·N·格斯顿.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M].重庆出版社。第二章触发机制:公共政策的催化剂3.3教育政策过程分析政策议题的触发机制[美]拉雷·N·323.3教育政策过程分析政策分析的理论框架DanE.Inbar,etal.教育政策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02页。3.3教育政策过程分析政策分析的理论框架DanE.In333.3教育政策过程分析林小英.中国教育政策过程中的策略空间:一个对政策变迁的解释框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130—148。3.3教育政策过程分析林小英.中国教育政策过程中的策略空343.3教育政策过程分析政策过程中的策略空间林小英.中国教育政策过程中的策略空间:一个对政策变迁的解释框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130—148。3.3教育政策过程分析政策过程中的策略空间林小英.中国教353.4教育政策价值分析《教育:团体的争斗》教育政策影响着各方面的利益并激发了各种利益集团的活动。美国教育反映了社会所有的冲突需求。学校被寄希望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从种族冲突到滥用毒品到高速公路车祸。人们也希望他们能提高学生语文和数学成绩,以适应全球竞争激烈的经济现状对全国劳动力市场提出的要求。多样化的利益团体对这些相互冲突的目标有不同的偏好。[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华夏出版社.第六章3.4教育政策价值分析《教育:团体的争斗》[美]托马斯.363.4教育政策价值分析政策是价值的具体表达,其中包括资源和权力的分配。——HokLinLeung,1985教育政治学即通过政府的活动合法地借助权力在社会上分配(或分派)教育价值(或资源)的过程。——RichardD.VanScotter,19843.4教育政策价值分析政策是价373.4教育政策价值分析教育的三种中心价值:(SandraTarloy,FazalRizvi,BobLingard,MiriamHenry)一是自由的价值,这是为一个人的未来文化生活做准备;二是公民的价值,这是为成为一个良好公民并有效参与政治与社会生活做准备;三是职业的价值,这是为未来就业或创业做准备。在实际教育生活中,自由的、公民的、职业的价值都被不同的政策参与者以不同的方式带入政策过程,使得教育政策的价值性更加显著,也使得教育政策在实践性和理论性之间显得更加扑朔迷离。《当代教育行政原理》,第190页。3.4教育政策价值分析教育的三种中心价值:《当代教育行政383.4教育政策价值分析价值选择合法性有效性经验性探索政策做出了什么选择、行为特征是什么选择是否具有合法性及程度如何选择是否具有有效性及程度如何规范性探索政策应该做出什么选择、应该如何行动为什么有合法性、价值标准是什么为什么具有或没有有效性、如何做才会有效超伦理研究政策选择、行动的价值标准的根据是什么判断合法性价值标准的根据是什么判断有效性价值标准的根据是什么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研究方向3.4教育政策价值分析价值选择合法性有效性经验性探索政策393.4教育政策价值分析价值选择分析——是指教育政策主体和利益主体在自身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集体选择(社会选择)。价值选择不仅仅是价值目标的选择,而是既包括观念中的选择又包括实践活动中的选择。价值选择表达着教育政策追求的目的与价值,通过对价值选择的分析,可以回答某项特定的教育政策“做出了什么价值选择?”“为了什么目的?”“为谁?”“向公众许诺了什么?”等方面的问题。3.4教育政策价值分析价值选择分析——403.4教育政策价值分析合法性分析——是指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符合某些普遍性规则如法律、社会价值观、意识形态、传统典范等,并由此被社会承认、认可和接受。教育政策的合法性包括实质合法性与形式合法性两个方面,一是政策的实质内容符合社会所承认的普遍性规则即实质合法性;二是政策活动过程(决策和实施)的程序符合普遍性规则即形式合法性。合法性是教育政策被社会所承认的基础,是教育政策存在的依据,也是教育政策合法化的前提。通过合法化的分析,可以回答“为什么如何或不能如此选择?”“为什么遵循或不能遵循如此程序?””这样的政策行为为什么是正确、公正的”等方面的问题。3.4教育政策价值分析合法性分析——是413.4教育政策价值分析有效性分析——教育政策创价过程的有效性,是指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以及教育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政策问题,完整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教育政策的有效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策方案具有可行性;二是政策目标所确认的价值(即虚拟价值)与政策结果所蕴涵的价值(即现实价值)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三是政策行为付出的代价最小。有效性表明教育政策目标完整转化为教育政策结果所需要的条件和价值规范,通过对有效性的分析,可以回答“如何最有效地实施教育政策?”“如何防止政策失真、失败或落空?”等方面的问题。3.4教育政策价值分析有效性分析——教育424.1教育政策评估内容政策评价研究是对实施中的政策、方案,相对于它们的预期目标而言,作用于目标群体的效果进行的客观、系统和经验性测量。政策效用内容:对目标群体或现状的作用;对目标以外的群体或状况的作用(溢出效应);对近期以及未来情况的作用;直接成本,也即直接用于方案的资源消耗;间接成本,包括机会成本,也即做其他事情的机会损失。[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华夏出版社.第六章4.1教育政策评估内容政策评价研究是434.1教育政策评估内容政策效用评估4.1教育政策评估内容政策效用评估444.2教育政策评估过程确定政策目标;选择评价指标;选择或设计收集数据的工具;收集数据;分析和总结数据;撰写评价报告;依据评价建议作出反应。[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华夏出版社.第六章4.2教育政策评估过程确定政策目标;[美]托马斯.R.戴454.3教育政策监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第二高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全真题
- 衡水金卷2025届高三年级4月份模拟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 可持续发展的专题
- 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 第一章 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
- 第一节文言文段阅读
- 2025商业楼宇装修合同
- 行政文员年度工作总结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知识测试卷
-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 DB11-T 1812-2020既有玻璃幕墙安全性检测与鉴定技术规程
- 《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天麻》编制说明
- 基于语音信号去噪处理的FIR低通滤波器设计要点
- G414(五)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字形屋面梁
- 木箱制作作业指导书
- 小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模板
- 邵阳智能水表项目资金申请报告_模板范本
- 材料科学基础晶体结构缺陷ppt课件
- 关于广州市市政管理局市园林局调整城市道路挖掘修复收费标准的批复
- 资料员季度绩效考核表.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