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移动互联企业级应用分析报告_第1页
2023年移动互联企业级应用分析报告_第2页
2023年移动互联企业级应用分析报告_第3页
2023年移动互联企业级应用分析报告_第4页
2023年移动互联企业级应用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移动互联企业级应用分析报告目录一、生产工具移动互联是未来十年移动网络终端增量的主体 3二、移动互联将从三个层次加速生产工具智能化 41、第一层次:智能终端和传感器的发展使得智能化设备已成现实 42、第二层次:网络智能化推动生产工具智能化协同应用 93、第三层次:大数据推动智能分析决策实现生产工具智能化的最高境界 14三、企业级移动互联应用机器智能化投资机会分析 171、从设备视角看通讯模块和传感器机会 172、从行业应用视角看系统集成和解决方案厂商机会 19四、投资建议 21五、风险因素 22一、生产工具移动互联是未来十年移动网络终端增量的主体移动互联的企业级应用将全球工业系统融合,发展开放的计算机和通信系统,开辟了新的领域以加快提高效率,减少低效和浪费。在过去十年中,企业开始讲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工业生产。但是,还远低于移动互联企业级应用的应用极限: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技术还没有将全部潜力充分实现于全球产业体系。智能设备、智能系统和智能决策代表着物理学在机器、设备、机组和网络的主要应用方式,而这些应用把数据传输、数据分析很好地融合到一起。瑞典调研机构贝尔格洞察(BergInsight)称,使用世界无线网络的机器对机器设备数量在2022年达到了1.08亿台,而到2022年将至少达到这个数字的3倍。领先的无线网络设备制造商爱立信(Ericsson)预测,到2021年之前,将有500亿部机器被连接到网络,其中只有100亿左右会是手机和平板电脑,其余的都将是机器。它们不会同人讲话,只在互相之间交谈。而思科则认为目前连入网络的设备已经超万亿台。我们认为,尽管各方所预测的数据可能有所差别,但趋势是确定的:机器智能化的趋势将加速推动其移动互联的趋势,尤其是基于移动宽带和低价芯片的新产品。二、移动互联将从三个层次加速生产工具智能化1、第一层次:智能终端和传感器的发展使得智能化设备已成现实为工业机器提供数字化仪表是互联网企业应用的第一步。仪器仪表的普及是互联网企业应用崛起的必要条件,如下几个因素促使仪表在工业机器主导的经济下合理地加以普及,并使机器和机器交互更加智能化。而当在当前背景下,传感芯片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升,以及移动互联性能的大幅提升,是的设备智能化正成为现实。这些影响改变着数据收集的成本和价值,以及分析处理在实际中并不合理但是已经存在的理论数据的能力。我们认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机器设备智能化带来的机会主要在两个方向,第一位通讯模块领域,第二位传感器或者传感器系统领域。从产业投资机会角度来看,通讯模块制造的厂商可能集中于传统的通讯设备厂商,比如具备手机通讯模块研制能力的厂商展讯通讯等,而传感器领域厂商则相对较为分散,根据Intel对M2M生态系统的分析,其中传感器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层次,其分类包括汽车跟踪、视频、能量监测、烟雾报警、人体监测、流量监测、资产监测、温度监测等多个方面。我们认为,一旦机器智能化驱动移动联网需求的爆发,通讯模块需求将同比大规模增长,而传感模块有望有望以几何级数级增长。全球领先的生鲜O2O冷链供应商Ocado提供设备智能化的良好范例Ocado的每一辆送货车里,都有一枚邮票大小的SIM卡模块在监测气温。传感器每隔几分钟将数据传送到伦敦附近的总部里,车队主管们使用的一台计算机上。“它节省了我们的时间,让我们在实时监控方面更加自信,对司机而言它也是一种安全检查措施。”Ocado于2002年1月正式商业运营,是一家英国的B2C网站,除了售卖生鲜外,也卖其它食品、玩具和医药产品等。2021年Ocado在英国哈特菲尔德建立了295000平米英尺的运营中心CFC,到2022年时Ocado的配送服务覆盖到70%的英国家庭。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Ocado的订单正确率达到99%,配送使用的是其自有定制的冷藏型奔驰卡车,能在次日送达客户的订单占95%,其中95%的订单能准时甚至提前完成。Ocado于2021年7月登陆伦敦证券交易所,目前公司有超过5000名员工。2021年,OCADO公司在线销售额实现7.16亿英镑。OCADO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它的订单正确率达到99%,配送使用的是其自有定制的冷藏型奔驰卡车,能在次日送达客户的订单占95%,其中95%的订单能准时甚至提前完成,OCADO在英国有两个处理中心CFC(如图4)。Ocado其物流配送模式与传统厂家有着根本差异(如图5),传统超市配送采取逐步分级配送的方式,而Ocado采取中心直接配送的模式,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减少转运的次数,同时降低了生鲜配送可能在途中遭遇的风险。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保障配送途中的温度的控制。Ocado公司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保障在CFC中心配送模式下,生鲜产品到达客户时的质量,温度的检测就是关键,这里的设备智能化就是配送车辆车厢温度的监测,而当前的技术能力已经能够做到将温度监测模块做到仅仅一张邮票大小的程度,该监测模块独立于汽车自身的监测系统外,为Ocado总部质量控制中心保障食物新鲜度提供了不可作假的保障。我们认为,Ocado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运输设备智能化的案例,为改善生产运输环节的监控提供了良好的范本。而移动网络性能的提升、传感芯片的发展真是这种趋势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2、第二层次:网络智能化推动生产工具智能化协同应用单独设备或者组件的智能化正如前述章节,这使得我们能够更为及时的监控设备的状况,并有可能让设备智能运行在合理条件下。但智能设备的系统化有望更进一步提升效率,因为这将产生智能化协同应用。智能系统包括各种传统的网络系统,广义的定义包括部署在机组和网络中并广泛结合的机器仪表和软件。随着越来越多的机器和设备加入了工业互联网,可以实现跨越整个机组和网络的机器仪表的协同效应。智能系统有多种形式,在智能化设备的基础上,生产工具的协同智能具备了基础。参照GE的有关研究,网络智能化趋势将分别从网络优化、维护优化、系统恢复、机器学习等角度能够得到提升:网络优化:例如,实现互联的车辆会知道自己的位置和目的地,同时能够了解到系统内其他车辆的位置和目的地,允许优化路由来寻找到最有效的系统级解决方案。维护优化:将机器、组件和各部分整合起来的观点提供了一个可以监测这些设备状态的方式,使得可以在正确的时间将最优数量的零件交付到正确的位置。这将减少零件库存需求和维护成本,机器的可靠性也会更高。智能系统的维护优化可以与网络学习相结合,并且预测分析允许工程师来实施预防性维修计划,这样有可能使机器的可靠性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系统恢复:例如:当大的暴风雨、地震或者其他自然灾害发生时,可以用一个智能电表、传感器和其他智能设备和系统组成的网络来进行快速检测,将最严重的问题隔离,这样也不会因为某个设备损坏而导致停电。机器相互学习:每天机器的操作经验可以聚合为一个信息系统,以使得整个机器组合加速学习,而这种加速学习的方式是不可能在单个机器上实现的。结果将是系统不断扩大并能自主学习,而且越来越智能化。这将是大的趋势。我们认为,智能设备越来越多,以及其网络化趋势,将推动智能化协同应用的快速发展,而在未来的行业应用中,我们预计在大型设备资产监测维护、无人操控设备等领域有望得到广泛的应用。GE飞机维修案例应用于春秋航空GE和春秋航空合作的属于上述分析中维护优化的典范,由于飞机资产属于大型设备类资产,其运行状态的监测维护是一项系统性监测,GE同春秋航空的典型合作主要基于如图8所示的流程。2021年9月,传感器传回的数据显示,一架春秋航空飞机的二号发动机风扇振动值突然升高,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驻上海航空客户支援中心立即向春秋航空发送通知。春秋航空经过排查后,发现飞机发动机的两块风扇叶片被外物击伤。两块风扇叶片很快被更换,一次昂贵的飞机故障停场检修就这样被避免了。2021年,由于通用电气成功的远程诊断探测,春秋航空节省了超过21万美元的费用,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数次计划外的发动机拆卸和停飞成本。在春秋航空飞机中置入传感器,正是美国通用电气打造工业互联网构想的一个小场景。这家历史悠久的工业制造公司,正致力于培育为客户提供互联网数字技术解决方案的能力。未来三年,通用电气将斥资15亿美元,投身工业互联网领域。而航空业移动互联应用的场景GE描述如图9所示。GE认为,一架智能的飞机会告诉维修人员,何时以及哪些零件可能需要更换。这将使商业航空运营商从当前周期性维护计划转变为根据实际需要的维护计划。传感器、数据分析,以及人与机器之间的数据共享等元素的结合将有望降低航空公司的成本,并提高维护效率。GE认为,在航空业推动移动互联企业级应用将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效率提升并直接影响成本支出或者盈利能力:优化零部件更换管理降低库存。飞行周期后方可进行维修或更换部件。在正确的时间更换零件,而不是根据飞行周期决定是否更换零件,这一变化带来的益处是巨大的。假设我们可以达到或改善所有的安全措施,那零件库存就可以减少;提升飞行效率。在美国,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过去8年间,飞行效率低下使得平均成本增加约8-22%。这就意味着,如果提高生产力就能大幅缩减成本。而及时的飞机状态维护并快速维护,将大幅降低飞机因检修而导致的飞行效率降低。另外潜在的好处是减少资本支出。从2002年至2022年,商业航空业总花费近1万亿美元,即每年1350亿美元。如果通过工业互联网更好地利用现有资产,减少1%的资本开支,则每年能节约13亿美元,15年累计节约超过190亿美元。3、第三层次:大数据推动智能分析决策实现生产工具智能化的最高境界当从智能设备和系统搜集到了足够的信息来促进数据驱动型学习的时候,智能决策就成为可能,这基于大量的智能化设备和以及其网络化的持续的数据搜集体系,从而使一个小机组网络层的操作功能从运营商传输到数字安全系统。工业互联网的这一要素对于应对越来越复杂且互联的机器、设备、机组和网络来说十分必要。考虑到可以大范围检测网络的设备或机组,运营商需要迅速做出成千上万的决定来保持系统的最佳性能。通过人为控制系统执行命令,是可以克服这种复杂性挑战的,复杂性的挑战转移到了数字系统。这些功能将促进个人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提升并提高工作效率。智能决策时工业互联网的长期远景。它作为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是设备与系统以及知识相互汇集的顶点。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可以实现的话,那么将提高潜在的生产率,同时降低成本,规模堪比工业和互联网革命。爱立信全球电力智能解决方案是大数据智能化典范大数据分析必须基于网络化的长期历史数据拉进行。目前来看,智能电网领域的案例可能更为符合。我们在今年的北京国际通信展上看到,爱立信公司在智能电网方面的探讨具有典范意义。当前时代的电网主要是一个物理化的电力连接和分配网络,而从爱立信的目标来看,未来的智能电力网络具备多种智能模型、能够弹性管理各种发电输入、并智能化根据电网用量进行分配,实现从发电、输电、配点、用电管理全环节的智能化。而典型可理解的环节,我们可以从用电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实现我们所提出的移动互联企业解决方案的大数据智能分析级的应用,以后述爱立信在意大利和爱沙尼亚的案例为典型。爱立信公司在意大利acea公司和爱沙尼亚均有典型的智能电网智能抄表系列应用(如图12),方案的关键在于形成,以智能电表为基础的分析网络,达成以下功能:智能远程抄表,通过类似传感器定位的智能电表来完成;故障分析,通过智能电表、集中通信装置来直接进行故障定位,甚至进行远程修复,比如冗余线路修复利用等等;线损监测,检测线损的变化,通过自动的数据分析判断是否有偷电等行为并定位发生点;错峰调配,系统智能分析用电的高峰时段特点,进行错峰调配。上述智能电网在用电环节的应用就是基于大数据分析提升移动互联网企业应用层级的典型。按照爱立信的目标,其相关案例应用将在未来几年中提高整体网络效能20%。三、企业级移动互联应用机器智能化投资机会分析1、从设备视角看通讯模块和传感器机会移动互联和传感终端性能的大幅提升,使得机器智能化趋势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阶段。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如果从设备视角来看企业级移动互联机器设备智能化的机会,主要在传感器、通讯模块、移动智能终端等领域,而相关领域本身也是相互关联的关系(如图13)。其中通讯模块的厂商主要是传统的具备终端通讯模块研制能力的厂商,而传感终端和系统的厂商则主要是针对行业应用需求进行开发的厂商,主要取决于相关厂商所在的行业能力和门槛。——传感器领域需求爆发和国产化趋势是主要机会目前传感器的类型已经非常广泛(如图13),涵盖了光电、色彩、重力偏移、压力等各个方面,传感器的发展使得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来监测生产机器和工具的方方面面成为现实,机器和工具智能化的加速趋势将使得传感器的需求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传感器是目前国内机器智能化发展较大瓶颈所在。根据工控网Ofweek的相关数据,目前国内传感器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在关键高端领域的进口依赖严重,从总体数据来看,目前传感器进口比例在70%-80%,而在传感器芯片领域进口比例则是更高。传统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水平传感器相关需求已是成熟市场。而在无线传感器(信号回传无线化而不是仪器方式)、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新兴传感器(主要体现为应用场景差异化比如微型化等趋势)则呈现出相对较快的增长。从总的传感器数量需求来预测,与每个行业的需求有点紧密的关联,总的来看,在物流传感器、安防煤矿传感器、大型设备传感系统等方面预计未来的市场空间巨大,需求也将呈现较为快速的增长。我们认为,传感器市场机器智能化领域的拓展,取决于行业应用的速度,投资机会的挖掘主要从关键的行业应用市场发掘快速成长的标的。2、从行业应用视角看系统集成和解决方案厂商机会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芯片和模块性能和微型化发展的趋势(如表1),推动着各行业都有这强烈的愿景来部署相关的移动互联智能化设备。但是从投资机会的角度来看,具体的需求仍然将需要从具体的行业出发来分析。我们参考了GE有关工业互联网的报告,相关行业移动互联化带来的经济效应可能是推动其需求的关键驱动因素,综合来分析,大型工业制造设备管理、商业航空业、运输物流业、电力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医疗行业、农业可能是对移动互联智能化需求敏感的主要行业(如表2)。我们认为,行业对移动互联智能化机器的需求取决于行业本身的推动力,而上述相关领域包括大型工业制造设备、运输物流行业、电力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医疗行业、农业则是需求相关确定有望率先爆发式增长的行业。四、投资建议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推动机器移动互联化的浪潮即将到来,而市场的规模和增速也有望超出我们的想象力。我们建议,从设备产业链的角度和行业应用方案能力的角度出发来寻找相关机会,重点投资机会如图15所分析。五、风险因素技术风险:由于传感器、通信等均应用较领先技术,部分厂商可能存在无法突破技术瓶颈的风险;竞争风险:厂商之间的竞争可能导致业务环境恶化。

2023年电梯行业分析报告目录TOC\o"1-4"\h\z\u一、电梯行业的属性 41、全球主要电梯公司的市值与估值水平 42、电梯行业的安全感品牌属性——利润率的稳定性 6二、中国电梯企业未来十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91、中外电梯市场集中度的差异以及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102、电梯行业目前“中国特色”隐含的巨大长期风险 113、集中度提升与厂家维保的实现路径与催化剂 13(1)政府出台厂家认证更新和维保政策 14(2)政府推行强制保险 14(3)电梯老化 14(4)房价上升导致品牌电梯对于地产商的成本影响缩小 15三、电梯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战略与投资机会 151、日系电梯在中国领先欧美品牌的原因初探 15(1)文化差异——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利弊 15①体现在合资对象的选择 16②体现在生产和销售方面 16(2)对中国市场的战略重视度——日系别无选择 172、民营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定位差异、风险和估值 18(1)民营企业的优势 18①股权结构 18②营销手段灵活 18③区域性优势 18(2)民营企业需要面对的困难 19①技术积累 19②安全风险 19③品牌定位与安全 19④保有量与售后服务 19四、投资策略 201、中国电梯行业:长期有价值,投资正当时 202、选股逻辑:三个条件,两种风格 21一、电梯行业的属性研究海外电梯公司的估值,目的是研究其估值背后的盈利能力,以及盈利能力背后的行业规律与属性。1、全球主要电梯公司的市值与估值水平电梯是地产基建的派生需求,中国电梯市场第一品牌是上海三菱,其母公司上海机电过去一年的PE在10倍附近。估值隐含的假设是,电梯行业属夕阳行业。如果电梯行业在中国是夕阳行业,那么在保有量较高的欧美,电梯行业应该接近深夜。根据全球最大的电梯公司OTIS预测,2020-2021年几乎所有的新机销量来自于金砖四国,也意味着欧美市场的保有量已经接近饱和。全球市场份额来看,奥的斯、迅达和通力是最大的三家电梯公司,合计市场份额接近45%。我们很惊讶地发现,三家公司的市值合计接近人民币3600亿元。我们也一度怀疑,是否欧美电梯公司在金砖四国的市场份额很高,贡献了主要的利润和估值。但是:1、占全球新机2/3份额的中国,领先的独立品牌是三菱和日立;2、从主要欧美电梯公司2022年营收的地域分布来看,亚太区域只贡献1/4至1/3的收入,但却足以支撑其千亿市值。市盈率往往与行业长期成长空间挂钩,而欧美电梯企业市盈率普遍高于国内企业,而市净率超出更多。换言之,欧美三大电梯公司市值超过3600亿元,但是他们主要收入来自于比中国更“夕阳”的欧美市场。尽管这三大电梯公司在占全球2/3新机市场的中国并未取得领先地位,但是资本市场仍然给予了15~23倍的市盈率。2、电梯行业的安全感品牌属性——利润率的稳定性联合技术UTC是位列美国道琼斯30家成份股的多元化制造企业,旗下子公司包括开利空调、汉胜宇航、奥的斯电梯、P&W飞机发动机、西科斯基直升机公司、联合技术消防安防公司和联合技术动力公司(燃料电池)。如果按照A股流行的逻辑,无疑联合技术的军工、发动机、通用航空、燃料电池和安防都是高壁垒且性感的业务,只有电梯是大家心目中既缺乏壁垒又夕阳的板块。有趣的是,联合技术五大业务板块中,电梯却成为营业利润率最高的板块。为什么看似技术壁垒远低于其他业务的电梯板块,反而定价能力最强?只有少数产品客户在购买时,会把安全作为购买的前提要素——例如食品、药品等。用巴菲特的话来讲,消费者对于放进嘴里的东西特别慎重。如果客户关注安全感,价格不再成为品牌选择的最重要因素,品牌厂商可以通过定价获得超额收益。机械行业里,“安全感”成为购买关键要素的产品不多,主要是民航飞机和电梯。尽管民航业在大部分国家是资本杀手,但波音和空客垄断了全球民航客机的制造。我们认为安全感商品对行业属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定价能力提升;行业集中度提升。如果客户重视安全感且无法通过直观感受判断产品的安全程度,往往可以推动品牌集中度的提升。但与食品不同,涉及安全感的电梯,由于购买者地产商与使用者购房人的分离,有品牌的电梯厂商定价能力和毛利率往往不如食品,但是仍然可以维持在较为合理的水平。尽管我们通过逻辑分析,可以得到电梯行业集中度高和利润稳定的判断,但是从实证角度观察中国电梯市场,尚未表现出海外市场的普遍规律。中国电梯行业将走向某些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悲哀结局,还是走向符合产品自身属性和成熟国家普遍规律?我们倾向于乐观,原因将在后面展开讨论。电梯行业的“产品+服务”属性——收入结构的生命周期电梯与手机、自行车甚至挖掘机等其他制造业产品不同之处在于:消费者期望电梯的安全使用寿命与房屋的寿命(70年)接近;电梯故障会影响人身安全,起码造成巨大恐慌。因此,尽管大多数机械产品都有售后服务的概念,但是电梯的独特性在于——电梯售后维护保养和更新业务的规模,可以与新机销售媲美。海外四大电梯公司售后的维护保养和产品改造服务占收入的45-55%。欧美电梯公司的收入结构呈现了售前和售后的“产品+服务”特征,对于企业的盈利稳定性和估值都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以奥的斯为例,2022年欧洲营建支出比07年下滑了接近19%,但是奥的斯欧洲的服务收入仍比07年保持正增长。根据欧洲电梯协会的估计,欧洲电梯目前70%梯龄超过10年,45%梯龄超过20年。欧洲人口密度较美国高,电梯占全球存量接近50%。存量大且梯龄老,是电梯服务市场壮大的必要条件。必须指出,中国目前的现状是大部分电梯由小型服务公司提供维保,电梯主机厂商及其经销商提供维保的比例远远低于国外的同行。如果只有新机制造并且只专注于国内市场,长期来看,中国机械行业大部分子行业都会随着城镇化速度放缓而见顶。如果能够实现“产品+服务”的双轮驱动模式,企业的成长周期就会大大地延展——电梯行业具有天然的属性,显然符合这一条件。二、中国电梯企业未来十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中国电梯格局未来十年,将继续“劣币驱逐良币”,还是回归全球电梯行业规律,实现品牌的集中、价格的回升和品牌厂商提供维保服务的趋势?我们相信,中国电梯行业的现状给社会和居民带来了极大的风险。随着制度带来的技术风险逐渐暴露,监管层的认识逐渐提高,电梯行业正处于变革的前夜。1、中外电梯市场集中度的差异以及对盈利能力的影响中国拥有电梯生产许可证的厂商接近500家,不过我们调研访谈的专家估计,剔除代工产生的重复统计等因素,估计实际品牌数约200家。表面上看,中国电梯新机市场的品牌集中度和全球差别并不显著。全球市场前8大厂商的市场份额约75%,而中国前8大厂商的市场份额约65%。但考虑到全世界大部分非领先企业生产的电梯都是在中国生产,中国和发达国家相比,市场集中度差异很大。中小品牌对领先品牌的负面影响关键不在量,而在于价格。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市场电梯新机销量和金额的市场份额差异,以及营业利润率和ROE观察到这一现象。海外电梯利润率普遍比国内高,而净资产收益率的差距更为显著,我们分析的原因在于——由于维保业务属于轻资产模式,随着电梯企业维保业务收入占比的提高,电梯企业的ROE也会随之提升。2、电梯行业目前“中国特色”隐含的巨大长期风险从全球经验看,电梯行业集中度高,且售后服务主要由主流品牌厂商完成。而中国目前的情况与发达国家市场差异显著。我们认为“中国特色”已经给消费者和厂商造成巨大的风险,未来几年风险可能会逐步暴露。我们建议投资者看完我们的报告后,即使不认同我们的投资逻辑,起码在购房时切记关注电梯的品牌,因为涉及您和家人十年后的人身安全。在典型的成熟市场欧洲,约45%的电梯超过十年,20%超过20年。目前中国接近15%的电梯梯龄超过10年,预计2016年接近25%,并且该比例将持续上升。谁知道200多个品牌10年甚至20年后剩下多少个?如果某家厂商消失,备件和维保怎么办?太多的电梯品牌给购房者和我们整个社会带来的长期风险在于:十年或二十年后难以购买备件。电梯并不是完全标准化的产品,因而不同品牌的备件互换性低。电梯型号每年都在更新,有些厂商十年后消失了,幸存者中的部分厂商可能无力维持十年前型号备件的生产,甚至图纸已经丢失。部分中小厂商无力建立和长期维持服务网络。如果说新机生产具有规模效应,那么存量机器售后服务的规模效应可能更明显。我们估计前十大品牌以外的厂商,平均年销量只有1000多台,而厂家要长期维系全国服务网络,必须要很大的保有量做支撑。目前中国大部分电梯由第三方电梯维护公司提供维保服务,但是我们认为这一服务模式同样隐含了巨大风险:第三方服务公司技术专注程度不够。为了实现规模经济,第三方服务公司往往同时维护多品牌电梯,不利于专业能力的积累和风险的防范。第三方服务公司难以维持多品牌备件体系。第三方服务公司资质良莠不齐,人员流动性大,品质难以保持和监管。第三方服务公司规模小,承担赔偿能力弱。一旦出事故,往往迫使政府出于维稳需要而出面解决。如果未来中国推行强制保险,保险公司自然会逐步对于品牌厂商维保和第三方维保进行差异定价,削弱第三方服务公司目前的价格优势。3、集中度提升与厂家维保的实现路径与催化剂如前所述,我们认为中国电梯行业集中度较低导致了利润率较低,继而影响了资本市场的估值。中国空调行业07年之前四年与之后七年,年化内销增速恰好都是11%。但是07年之后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格力电器的净利润率从06年的2.7%上升到13年的7.5%。我们认为电梯行业的集中度提升以及OEM(厂家提供维保),道路漫长但是方向确定。由于涉及人身安全并且风险会随着梯龄而增大,电梯集中度提升的必要性和紧迫度比家电更甚。我们估计中国电梯行业变革的路径和催化剂包括:(1)政府出台厂家认证更新和维保政策业内有传闻政府在酝酿未来只有厂家认证的服务商才能提供更新和维保。从政府角度,可以降低其自身承担的社会风险。但是目前的障碍是,中国维保市场的劣币驱逐良币,导致品牌厂商在维保服务市场份额极低,缺乏成熟的服务团队。因此,尽管“厂家认证维保”可以增加厂商的收入,但是厂商出于风险考虑,未必会积极推动此事。政府和厂商各有考虑,而住户作为沉默的大多数,又缺乏足够的知识和行动力。(2)政府推行强制保险如果推行强制保险,保险公司出于自身利益,自然会对原厂维保、原厂认证维保和无认证第三方维保进行差别化定价,从而提高原厂维保的价格竞争力。(3)电梯老化随着多品牌电梯老化,重大事故经过媒体传播改变消费者观念,推动政府立法;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路径,但是风险是客观存在的。(4)房价上升导致品牌电梯对于地产商的成本影响缩小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集中度低和拿地不规范,大量不考虑长期品牌的项目公司在市场上,也是电梯品牌集中度低的重要原因。不过我们注意到,大型地产公司早已高度重视电梯问题。例如中海地产与上海三菱,万科与广日电梯的合作。在中国,很多行业都出现了长期的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但是对于电梯这样一个涉及人身安全的产品,我们还是倾向于判断,未来十年可以象家电行业那样实现集中,象海外那样70%以上的电梯由厂商提供OEM维保和设备更新。从投资角度,这只是一种推测,需要观察和跟踪。三、电梯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战略与投资机会1、日系电梯在中国领先欧美品牌的原因初探欧美四大品牌包括奥的斯、迅达、通力和蒂森克虏伯,这也是全球四大电梯企业。日系的三菱和日立的全球市场份额均低于欧美四大品牌。然而,三菱和日立却成为中国市场的领导者。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初步认为,是软件而不是硬件,导致了两个体系在中国市场的差异。(1)文化差异——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利弊我们访谈的数位电梯行业专家,均指出欧美品牌有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但是往往又无法摆脱对职业经理人的“短期业绩压力”。但是电梯的“安全感属性”,导致短期业绩与长期成长未必目标一致。这种行为特征,①体现在合资对象的选择欧美品牌不仅收购中国小品牌厂,还与不同的中方成立合资公司。这种广泛收购与合资策略有利于快速形成产能,但未必有利于品质管理和品牌定位;而三菱和日立在中国,均只选择了一家合作对象,且不管是上海机电还是广日集团,均有军工制造背景和多年的电梯研发制造经验。②体现在生产和销售方面欧美体系具有更进取的文化,其优势更多地体现在营销和管理方面。而日系重点在于研发和制造。以上海三菱为例,生产线工人收入长期高于同行,但是营销体系收入反而低于同行。两种体系各有利弊,但是需要强调,电梯是“安全感品牌”;中国电梯行业没有格力空调那样具有世界一流自主技术的企业。因此,电梯技术掌握在外方手里,所以客观地讲,中方的话语权都是有限的。但是对于电梯这种每年产量50万台的大宗机械行业,往往中国经理人更有能力理解中国市场的成功要素。我们观察到,上海三菱很早就消化了日方转移的技术,并且通过变频技术崛起。而广州日立的董事长潘总则在退休后被日方以“电梯行业最高薪的高管”,返聘为日立电梯中国公司的总裁,这在日系企业里极为少见。即使在欧美系电梯企业中,我们也观察到中方能力较强的西子奥的斯,在奥的斯中国四家企业中表现最突出。(2)对中国市场的战略重视度——日系别无选择没有一家跨国电梯企业会轻视中国市场,但是日系只有全力押注中国市场,才有生机和发展。由于电气技术的深厚积累,日本电梯企业的技术能力在80年代已经跻身全球一流。但是日系电梯企业错过了欧美城镇化的高峰,由于在欧美保有量太低,无法在营销和售后网络方面,在欧美与当地企业竞争。因此,中国成为日系企业唯一可以押注的大市场。其中日立对中国的技术转移决心较大,日立研发中心转移到了广州,数十名日本工程师举家搬迁。但是对于欧美企业,客户忠诚度极高和利润率高的维保更新市场,已经足以支持他们可观的利润。投资者只要阅读四大欧美电梯厂商的年报,就会发现只有通力电梯每年会对中国市场提供专门的分析报告。而通力恰恰是过去五年在中国成长最快的欧美电梯企业。由此可见,战略上的重视和押注非常重要。2、民营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定位差异、风险和估值民营电梯品牌大多数从零部件起家,由于电梯行业配套齐全,所以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整机制造。由于电梯行业现金流较好,且“购买者与使用者分离”导致营销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国内出现了全球最多的电梯品牌。(1)民营企业的优势①股权结构民营股权结构不仅优于国企,而且也优于许多合资企业。国企与合资企业都容易出现职业经理人控制,职业经理人与老板的差异在于经理人更关注短期业绩,老板需要关心长期公司价值。②营销手段灵活在竞争性的行业里,有老板的企业往往能够更快地决策,并且在营销等环节更加灵活,有利于企业的顽强生长。③区域性优势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仅靠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