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1.下列属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思想的是()A.主张“兼爱”“非攻” B.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C.提出“相生相胜”理论 D.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2.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他的人性观是()A.人性本善 B.非善非恶 C.人性本恶 D.善恶并存3.有学者认为,商鞅两次颁布《分户令》,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是为了革除残余的戎狄风俗,代之以中原的文明风尚和习俗,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实行《分户令》()A.有助于提高秦人文明水平 B.加快秦国戎狄的汉化进程C.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D.促进了农耕文明在秦国传播4.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大直若屈,大巧若批,大辩若讷,大智若愚。”以上出自()A.《论语》 B.《道德经》 C.《墨子》 D.《韩非子》5.当晋楚两国争霸中原时,长江下游吴国逐渐崛起。晋为了对付楚国,就联合吴国,吴、楚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吴国大举伐楚,节节胜利,一直打到楚都,楚的国力大大削弱。这些战争()A.促进了区域统一和社会大变革 B.属于周初封国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C.使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D.说明分封制和宗法制已经彻底瓦解6.韩非子说,商鞅的军功爵制把斩杀敌人首级和官职及爵位相联系,结果是有无治国能力的人都想杀敌立功,如此即可谋得官职,少数甚至能跻身于统治阶层。让有勇气和力量的人去担任需要智慧和才能的官职,就如同让杀敌立功的人去当医生和工匠一样。由此可知,韩非子()A.重视对儒学理念的借鉴 B.迎合了王权强化的时代诉求C.认识到军功爵制的弊端 D.要求选官制度的全面调整7.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变法,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主张“尽地利之教”,发展生产:颁布《法经》。吴起在楚国变法,“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各国纷纷开展变法的根本原因是()A.工商食官格局确立的必然要求B.统治者进行争霸战争的儒要C.建立封建政治经济秩序的需要D.土地国有制经济形态受到冲击8.春秋时期秦、楚等国被中原各诸侯国视为夷狄,而战国时期中原诸国承认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A.国家统一成为了共识 B.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C.华夏族逐渐发展壮大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9.荀子认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在调整社会关系和规范人的行为时,需要对“礼”赋予“法”的刚性。由此可见,荀子主张()A.礼法并重 B.兼爱尚贤 C.以法治国 D.以民为本10.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乱、大变革的时代,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新局面,黄河流域的蛮、夷、戎狄少数民族与华夏族融合。直接促使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诸侯争霸 B.各国变法 C.农业发达 D.人口增多1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设的是()A.废分封、行郡县 B.移风易俗C.制定连坐法 D.重农抑商12.秦国自从孝公采纳商鞅的建议,专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后,进入仕途的途径主要是()A.开田畴,勤力农业 B.临阵奋勇,争先杀敌C.经商赚钱,积累财富 D.周游列国,书立说13.文献中记载,鲁人从君战,三战三逃跑,仲尼问其故,鲁人说:“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结果,“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这表明()A.儒法思想相互融合 B.儒家政治理念立足血缘伦理C.忠孝观念成为主流思想 D.孝廉成为选官的重要依据14.《商君书》中载:“令送粮无取僦(租赁),无得反庸(通“佣”),车牛舆重设必当名。然则往速来疾,则业不败农。”这体现的商鞅变法内容是()A.废除井田制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建立县制15.“设立军功爵制;取消贵族的世袭特权和部分封地;普遍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燔诗书而名法令”以上商鞅变法内容产生的重大影响是()A.郡县制开始逐渐取代分封制 B.使宗法分封向中央集权转变C.焚毁诗书,摧残了传统文化 D.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16.中国古代,儒家注重道德自律,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治国的出发点;道家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序,主张从自然规律中汲取治国的智慧。二者治国思想体现的核心精神是()A.切合人事,实用理性 B.温和调节与冷酷强制相结合C.强调德治,平易亲近 D.自然探索和社会实践相促进17.君子一词在孔子之前,都是指贵族男子。而在《论语》中,孔子给君子规范了很多道德标.准,像忠诚、守信、仁慈、坚定等,不论出身如何,达到这些标准就是君子。孔子的主张()A.有利于冲破原有等级界限B.体现其对克已复礼思想的坚持C.融合了道家、法家的思想D.使儒学成为百家中的蔚然大宗18.商鞅指出,“凡世主之患,用兵者不量力,治草莱者不度地。故有地狭而民众者,民胜其地,地广而民少者,地胜其民……民过地,则国功寡而兵力少,地过民,则山泽财物不为用”。该论述()A.指出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的必要性 B.表达对秦国现状的担忧C.强调人口与土地数量比要相适应 D.注重合理保护生态环境19.阅读材料。材料一

在《周礼》中,借贷被称为“贷”“取予”“同贷财”,反映借贷关系的“债”则被称作“责”。西周时期,政府规定民间借贷活动必须在国家法定的利息下进行,违者要受到处罚。“凡民同贷材者,令以国法行之。犯令者,刑罚之。”民间借贷必须立契约文书,“听取予以书契”。官府通过借贷契约文书来判定民间债务纠纷,“凡有责者,有判书以治,则听”;“凡属责者,以其地傅而听其辞”。——摘编自谭光万《中国古代农业商品化研究》材料二

宋代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主体部分,借贷虽出于情势之逼迫,并非个人意愿,但却是他们的一种生产、生活的常态。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加之小农是小生产者,抵御灾荒的储备(资金和粮食)不足,一旦遭遇灾荒年份,则小农必须依赖于借贷。南宋后期著名理学家真德秀说:“中人一家之产,仅足以供一户之税。遇有水旱疾厉,不免举贷逋欠。”他在另一奏疏中说。农民“一有艰歉,富民不肯出贷,则其束手无策,坐视田畴之荒芜,有流移转徙而已”。——摘编自王文书《宋代借货业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民间借贷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农民借贷“常态”现象形成的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民间农业借贷的影响。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除了政治、军事、经济上的改革措施,商鞅还直接针对当时的社会习俗颁布了法令,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分异令”。所谓“分异令”,是指单位家庭内如果有两个及以上成年儿子,要为其子分家,否则要加倍征收其家之赋税。除此之外,商鞅还下令“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即禁止民众私斗,违反者视情节轻重依律处刑。荀子在参观秦国后由衷赞叹:“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但贾谊却不以为然,认为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两者截然相反的评价,背后反映出的是法制和礼制两种治国思想的差异。——摘编自张涛《移风易俗:商鞅变法的重要侧面》(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移风易俗改革成功的原因。(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推行移风易俗改革的影响。参考答案:1.D2.A3.A4.B5.A6.C7.C8.C9.A10.A11.A12.B13.B14.B15.B16.A17.A18.C19.(1)特点:历史悠久;讲究规范、诚信;受政府监管。(2)原因:自然灾害严重;繁重的苛捐杂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政府赈灾救济能力有限;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3)影响:民间农业借贷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民维持和扩大农业生产;民间资金渗入农业生产领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其实质是阶级剥削,是富农兼并土地的重要手段和小农破产的重要原因。20.(1)顺应走向文明的历史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