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夏天有关的古诗_第1页
与夏天有关的古诗_第2页
与夏天有关的古诗_第3页
与夏天有关的古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夏天有关的古诗【篇一】原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究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漂亮景色的诗。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究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人开篇即说究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究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妙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会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美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然后,诗人用布满剧烈颜色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详细地描绘了"究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终点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呈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杨万里的诗以白描见长,就这点来说,这是诗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从艺术上来说,出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留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现详细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优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特别壮丽,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概:"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优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篇二】原文:观刈麦

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哀痛。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赏析: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由于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晰: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非常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怜悯。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对劳动人民的怜悯;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夫的悲伤呢?

其次层八句,通过详细的一户人家来呈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犹如笼蒸,上面犹如火烤,但是他们用完一切力气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好像完全遗忘了酷热,由于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需抓紧呀!舍不得铺张。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铺张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特别好,是用一种违反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方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日落到了这个地步。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消失如此凄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消失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的关怀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苦劳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苦劳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久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判,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怜悯。而且不是一般的怜悯,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的确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心情,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照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劳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剧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临时还是有盼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终是发谈论,这是白居易很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谈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模糊批判。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莫非不应当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篇三】原文:山亭夏日

唐代: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首句起得好像平平,但认真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示意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特殊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非常变态。《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短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

其次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安静,池水清亮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非常清楚。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致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射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方这一景象,奇妙而逼真──整个水面如同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特别奇妙。其二,欣赏景致的诗人先观察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假如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值诗人沉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蔷薇,非常美丽,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终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加了艳丽的颜色,布满了醉人的芳香,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颜色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消失,然而当人在观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闲适拘束的诗人。

【篇四】原文: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代: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赏析:

这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爽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首二句点明初夏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