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检验-实验室及安全管理(药物分析课件)_第1页
药品检验-实验室及安全管理(药物分析课件)_第2页
药品检验-实验室及安全管理(药物分析课件)_第3页
药品检验-实验室及安全管理(药物分析课件)_第4页
药品检验-实验室及安全管理(药物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室安全培训目录实验室安全事故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常用试剂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实验事故的防护1实验室安全守则2危险在哪儿????3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东校区二号楼实验室发生爆炸,导致3名学生死亡。2018年12月6日,在印度班加罗尔,28岁的研究员ManojKumar在科学研究所的高压氢气瓶爆炸中丧生。这是距离现在最近的严重实验室安全致死事件。2018年宾夕法尼亚州埃克斯顿,Frontage实验室的26岁工人GeGuo因接触氰化钾而死亡,这是距离目前最近的实验室急性中毒直接致死事件。42015年12月18日上午10时10分左右,清华大学化学系何添楼二层的一间实验室发生爆炸火灾事故,一名正在做实验的孟姓博士后当场死亡。事故原因为没有意识到氢气有泄漏,从而高温实验引发氢气爆炸。一、实验室事故案例警示2010年6月3日下午,兰州一私人化学实验室,因实验员不小心将装有石油醚的玻璃瓶打翻在地,里面的石油醚自燃了起来,引燃了旁边的木头柜。随后火势迅速蔓延,并引燃了与其相邻的仓库。2008年11月16晚,中国农业大学(东区)成人员伤亡。火灾原因认定为酒精灯酒精遗洒所致。中国农业大学酒精遗洒导致火灾事故72008年3月13日,东南大学动力楼有30多个房间被烧毁。过火面积1000多平米,实验室的所有资料、设备全部被烧光,电脑里的研究课题、学生论文以及收集10余年学术资料的资料室都荡然无存。给科学研究造成了巨大损失。东南大学动力楼火灾8

宁波大学一化学实验室两个粗心的学生正在该实验室做实验:用电磁炉熔化石蜡。后来暂时离开了一会,没想到就发生了火灾。宁波大学化学实验室火灾昆明理工大一实验室着火

2010年5月26日,下午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矿业大楼6楼一实验室突发火情。事故原因是学生做完实验出门时忘记关电路引发火灾,所幸无人受伤。北理工实验室设备调试中突然爆炸

2009年10月23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学5号教学楼9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一名老师、两名学生和两名设备公司人员受伤。事故原因为在调试新购进的厌氧培养箱时可能因压力不稳引发了发生爆炸事故。北京大学2012年3月6日下午6点左右,,但烟雾弥漫整个大楼,多名被困楼内的人员从三层窗口二层平台疏散到楼外。南京大学2012年2月15日下午两点左右,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化学楼6楼发生甲醛泄漏,约200名师生疏散。三辆警车和四辆消防车紧急赶往现场。事故中不少学生喉咙痛、流眼泪,感觉不适。兰州大学2009年4月7日19时34分,位于兰州大学化学实验室515发生氨气泄露。南开大学2011年12月7日上午11点左右,南开大学一名女生在做化学实验时发生了意外,手部严重受伤。中南大学2011年10月10日中午12时59分,11济南大学2011年6月21日下午,在济南大学一实验教学楼内发生玻璃仪器爆炸事故,实验室内一名女生面部被炸伤。所幸女生被及时送往医院,眼睛内的碎玻璃也被及时取出。四川大学2011年4月14日下午15:45左右,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第一实验楼B座103生爆炸,3名学生受伤。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5月25日晚上9点31分,潮王路浙江工业大学,一名学生在教室做化学实验时,不知何故引发火灾,火势较大,有学生被困。离学校还有100多米时,就闻到一股刺鼻的焦味,但未见明火。着火的是校园内西侧的化工楼,大量浓烟从楼里冒出来。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8月8号,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在实验楼二层的一个实验室失火,没有人员伤亡。122001年5月20日,2001年11月20日,广东工业大学5号楼三楼化工研究所的一个化工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二人重伤,三人轻伤,其中一人生命垂危。2002年9月2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栋理化实验室,由于一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火灾,造成整栋大楼烧毁,所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2003年1月19日,爆炸可能是因电线短路引起的。2003年5月31日,食用醇等化学危险物品,周围其他实验室也有不少化学危险品,食用醇就有250kg左右,要是大火引爆这些化学危险品,后果相当严重。2003年6月12日,北京化工大学一实验室突然发生猛烈爆炸,爆炸事故中共造成3名教师受伤。2004年8月24日,中国科技大学的一间实验室突发大火,两间实验室中全是实验用的器材及化学试剂和液氯气罐等易爆品,大火烧掉了两间实验室及其中物品。2004年10月16日,长沙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发生火灾,该实验室里的化学物品全部被烧毁,所幸隔壁其他实验室没有受到影响。化学实验类事故—盐酸气伤人事故2005年8月2日某军校化学实验室王某、赵某等人在安装高压釜的紧固件和阀门。在前几日拆卸时已将管道内氯硅烷液体放出,为挡灰尘用简易塞将氯硅烷液相管塞住。当时并没有感觉到有压力和液体积存。在安装氯硅烷液相管时,当事人将简易塞拔下的一刹那,突然有一股氯硅烷挥发气体冲出,此时正值王某俯身紧固螺丝,来不及躲闪,正好喷到脸上和两手臂上,将其灼伤。事故原因:这套高压釜反应装置被安置在棚内,当时又正值高温时节,棚内温度超过40℃,管内残留的氯硅烷变为气体,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拔去塞子时氯硅烷气体就冲了出来。经验教训:高温对化学试剂可能带来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科研人员又忽视了防护用品的使用,扩大了受伤部位。化学实验类事故—误操作事故2007年8月9日晚8时许,某高校实验室李某在准备处理一瓶四氢呋喃时,没有仔细核对,误将一瓶硝基甲烷当作四氢呋喃投到氢氧化钠中。约过了一分钟,试剂瓶中冒出了白烟。李某立即将通风橱玻璃门拉下,此时瓶口的烟变成黑色泡沫状液体。李某叫来同实验室的一名博后请教解决方法,即发生了爆炸,玻璃碎片将二人的手臂割伤。事故原因:该事故是由于当事人在投料时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核对所要使用的化学试剂而造成的。实验台药品杂乱无序、药品过多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经验教训:这是一起典型的误操作事故。它告诫我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仔细、认真,不能有半点马虎;实验台、工作台要保持整洁,不用的试剂瓶要摆放到试剂架上,避免试剂打翻或误用造成的事故。化学实验类事故—金属燃烧事故2004年3月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王某将1升工业乙醇倒入放在水槽中的塑料盆,然后将金属钠皮用剪刀剪成小块,放入盆中。开始时反应较慢,不久盆内温度升高,反应激烈。当事人即拉下通风柜,把剪刀随手放在水槽边。这时水槽边的废溶剂桶外壳突然着火,并迅速引燃了水槽中的乙醇。当事人立刻将燃烧的废溶剂桶拿到走廊上,同时用灭火器扑救水槽中燃烧的乙醇。此时走廊上火势也逐渐扩大,直至引燃了四扇门框。事故原因:反应时放出氢气和大量的热量,氢气被点燃并引燃了旁边的废溶剂造成事故。经验教训:处理金属钠时必须清理周围易燃物品;一次处理量不宜过多;注意通风效果,及时排除氢气;或与安全部门联系,在空旷的地方处理。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事故发生会造成实验室人员的伤亡、设备损毁,甚至使家庭、社会及国家蒙受重大损失。

推行实验室安全规则,在于防止实验室事故的发生。影响化学实验室安全的因素

1.化学试剂的有毒、易燃、易爆和腐蚀危险品: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强腐蚀性剂;易燃液体;易燃气体等有害品:致癌物质;有毒物质;致敏物质;刺激物质,等2.实验中加热引起的火灾3.实验中仪器用电或加热用电引起的触电实验室中发生的意外急/慢性中毒导致的人体损伤火灾,爆炸引起的人身伤害机械性伤害烫伤,腐蚀,触电等20实验室“三不伤害”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22事实分析发现,大部分安全事故都是科研人员的疏忽造成的!实验室安全意识非常重要。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一定要保护自己、保护环境、保护社会,杜绝事故的发生。不进行标准的培训,不提高安全意识,不出事故只是侥幸!

不清楚的实验不了解化合物性质的实验不明确特殊操作方法的实验精神状态不好时一定不要进行实验!!!实验室安全守则1、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秩序,不迟到,不早退,不穿拖鞋,不披长发。保持室内安静,注意环境卫生。2、带预习报告进实验室,实验过程要听从教师的指导,严肃认真地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3、保持实验台面、试剂架上的整洁,公用试剂用毕应立即盖紧放回原处,勿使试剂药品洒在实验台面和地上。4、节约使用药品、试剂和各种物品;注意保持药品和试剂的纯净,严防混杂;试剂瓶盖及时盖上。5、注意安全,实验室内严禁吸烟,严禁饮食,酒精灯要随用随灭,必须严格做到:火着人在,人走火灭。6、废纸、或火柴头及其他固体废物和带渣沉淀的废液都应倒入废物筐内,有毒废液倒入回收瓶中,不能倒入水槽或到处乱扔。7、仪器损坏时,填写登记表,教师签字后补领。8、实验室内一切物品,未经本室负责教师批准严禁携出室外,借物必须办理登记手续。9、实验完毕,将试剂排列整齐,实验台面抹拭干净,玻璃仪器洗净放回仪器柜。10、值日生负责装满蒸馏水,清点公用仪器(滴定管、移液管、洗瓶、洗耳球等)及试剂,倒废物筐,实验室的讲台、边台、窗台和地面等公共场所卫生,关闭实验室的水、电、门窗等,经指导老师检查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11、离开实验室前记得洗手。实验室安全守则废液处置

废弃的溶液应按有机及无机进行分类,严禁将不同类别的液体混放在同一个瓶中。装有废液的容器必须具有明显的标识,标识上应注明该废液的名称、组成、浓度、日期及该溶液废弃人的姓名。将装有废液的容器放在指定地点,统一处理。严禁将有毒、有害、强腐蚀性试剂及液体倒水池中。

废弃的洗液不得倒入下水道,应装入试剂瓶统一处理。废液瓶不可乱堆放废溶剂要分开收集乙醚、酒精、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废液的处理实验安全操作规程1、做化学实验时应打开门窗和通风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热易挥发有害液体、易产生严重异味、易污染环境的实验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通风橱尽量拉到最低,但不能拉到底,保留10~20厘米。2、实验室各种溶剂和药品不得敞口存放,所有挥发性和有气味物质应放在通风橱或橱下的柜中,并保证有孔洞与通风橱相通。3、保证煤气开关和接头的密封性,实验人员应可独立检查漏气的部位。4、所用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物品。

5、需要循环冷却水的实验,要随时监测实验进行过程,不能随便离开人,以免减压或停水发生爆炸和着火事故。6、各实验室应有割伤、烫伤、酸、碱、溴等腐蚀损伤常规药品,清楚如何进行急救。7、装过强腐蚀性、可燃性、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应由操作者洗净。8、增强环保意识,不乱排放有害药品、液体、气体污染环境。9、严格按规定放置、使用和报废各类钢瓶及加压装置。10、开启高压气瓶时,应缓慢,并不得将出口对人。实验室常用试剂使用注意事项和事故处理在使用任何化学药品前,一定要熟知该化学药品之危险性。浓酸、浓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溅到皮肤上或眼内,应立即用流水冲洗至少15min,然后用5%NaHCO3或5%H3BO3冲洗。浓硫酸粘到皮肤时不能直接用水洗,因为会有大量的热量产生,会烧伤皮肤,应该先用硼酸,再用NaHCO3溶液处理,严重的应处理后尽快就医。使用有毒有机溶剂或者腐蚀性试剂时应在通风橱内操作,并使用防溅面罩,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试剂女注意事项事故处理酸稀释硫酸时应将硫酸缓慢倒入水中,不可反操作。挥发性的酸如盐酸、醋酸、硝酸、三氟乙酸、三氟甲磺酸、高氯酸、等应在通风橱操作,并带上口罩,防护境。被酸灼伤时,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在用水冲洗。严重者请速就医。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使用时请穿白大衣并戴手套.NaOH和KOH应用玻璃器皿称量。氨水应在通风橱中操作。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严重者就医。三氯甲烷中等毒性,致癌性,在通风橱中操作易燃。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在上风处灭火,灭火剂:二氧化碳、砂土。二氯甲烷低毒,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易燃。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灭火方法:砂土、泡沫、二氧化碳。甲苯属低毒类。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苯属中等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请戴手套,口罩,防护镜,在通风橱中操作。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甲醛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在通风橱中操作。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或用2%碳酸氢溶液冲洗。苯甲醛本品对眼睛、呼吸道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试剂注意事项事故处理丙酮属低毒类。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乙酸乙酯属低毒类,易燃。灭火方法: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溴乙酸乙酯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作用

请戴手套,口罩,防护镜,在通风橱中操作

易燃。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砂土乙醇属微毒类,易燃。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正丁醇属低毒类,易燃。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雾状水、1211灭火剂、砂土。甲醇属中等毒类,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谢性酸中毒。易燃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异丙醇属微毒类,易燃。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苯甲醇属微毒类。

乙醚属微毒类,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具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石油醚属微毒类,易燃。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苯甲醚属微毒类,易燃。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试剂注意事项事故处理对硝基苯酚毒害品,对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致突变性。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吡啶属低毒类,有强烈刺激性;能麻醉中枢神经系统。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易燃。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雾状水。四氢呋喃吸入为微毒类,经口属低毒类。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N,N-二甲基甲酰胺低毒类,燃,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卤化物(如四氯化碳)能发生剧烈反应。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哌啶属中等毒类,易燃,遇明火、燃烧时会放出有毒气体。

对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环己烷属低毒类。有刺激和麻醉作用

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N-甲基吗啉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刺激性,易燃液体。

乙酰氯对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后引起咳嗽、胸痛。易燃。灭火方法:二氧化碳、干粉、1211灭火剂、砂土。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乙腈属中等毒类,易燃。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乙酸属低毒类,吸入后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甲酸属低毒类,主要引起皮肤、粘膜有刺激症状。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试剂

注意事项事故处理金属钠在空气中能自燃,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氧、氯、氟、溴蒸气中会燃烧。遇水或潮气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金属钠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能自行燃烧并爆炸使熔融物飞溅。与卤素、磷、许多氧化物、氧化剂和酸类剧烈反应。使用时应戴上手套,口罩,防护镜,在石油醚或者煤油浸润下操作,切不可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不可用水、卤代烃(如1211灭火剂)、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作为灭火剂。而应使用干燥氯化钠粉末、干燥石墨粉、碳酸钠干粉、碳酸钙干粉、干砂等灭火。镁易燃,燃烧时产生强烈的白光并放出高热。是遇水或潮气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遇氯、溴、碘、硫、磷、砷、和氧化剂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危险。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火方法:严禁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扑救。最好的灭火方法是用干燥石墨粉和干砂闷熄火苗,隔绝空气。施救时对眼睛皮肤须加保护,以免飞来炽粒烧伤身体、镁光灼伤视力。氢化钠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受热或与潮气、酸类接触即放出热量与氢气而引起燃烧和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遇湿气和水分生成氢氧化物,腐蚀性很强。皮肤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严重者就医。

灭火方法:不可用水、泡沫、二氧化碳、卤代烃(如1211灭火剂)等灭火。只能用金属盖或干燥石墨、干燥白云石粉末将火焖熄。硼氢化钠硼氢化钾遇水、潮湿空气、酸类、氧化剂、高热及明火能引起燃烧。皮肤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严重者就医

灭火方法:干粉、砂土。禁止用水。禁止用泡沫。溴苄本品具有刺激性,可引起明显的呼吸道刺激及胸部紧束感,使用时请穿白大衣并戴手套,口罩,防护镜,在通风橱中操作

遇明火、高热可燃。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溴使用时请穿白大衣并戴手套,口罩,防护镜,在通风橱中操作。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酒精擦至无溴液为止,然后涂上甘油或烫伤膏,严重者就医。实验室安全预防措施防护防火防毒防爆防灼伤防割伤1、防火(试剂和电器)防止煤气管、煤气灯漏气,使用煤气后一定要把阀门管好;乙醚、酒精、丙酮、二氧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金属钠、钾、铝粉、电石、黄磷以及金属氢化物要注意使用和存放,尤其不宜与水直接接触;万一着火,应冷静判断情况,采取适当措施灭火,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水、沙、灭火毯、泡沫、CO2或CCl4灭火器灭火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2、防毒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性能和防护措施;使用有毒气体(如H2S,Cl2,Br2,NO2,HCl,HF)应在通风厨中进行操作;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