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_第1页
2023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_第2页
2023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_第3页
2023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_第4页
2023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沟通素养观察2023年4月国际沟通素养观察2023年4月序言 1引言 3 5 8 (一)全球化转型需要加强国际沟通合作 (二)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 (一)国际沟通素养的相关概念及框架 (二)国际沟通素养的情感内核 (三)国际沟通素养的认知基础 (四)国际沟通素养的行为要素 (一)中国考生托福平均成绩稳步提升 (二)中国托福考生数量和成绩区域差异明显 (三)中国考生深度理解相关指标接近或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四)中国考生有效表达相关指标与全球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 (一)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导向 (二)培养方向兼具实用性与人文性 (三)贯穿教育体系全过程、多领域 (四)培养方式以出国留学和在地国际化为主 (五)形成东部发达地区引领的渐进式发展模式 (六)初步形成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的培养体系 五、促进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 (一)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鼓励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 (二)保持外语在教育中的地位,加强重点领域职业教育体系的外语培养力 (三)构建兼具批判性和多元性的国际沟通素养评价体系,着重提升国际化人才"有效表达"能力 (四)创新国际交流形式,多角度拓展国际沟通的触角 (五)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生态体系,促进国际沟通素养培养的区域平衡 受访专家和国际化人才代表 2023》以“国际沟通素养观察"为主题,为我们探讨2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国际沟通素养观察究过程中得到了ETS中国的大力支持!希望本报告能为中国培养更多具备国际2023年3月28日3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就有学者提出要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观点,①2010年5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②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技人才后备军……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要结合新形势加强人才国际交辟人才走出去培养的新路子,使人才培养渠道多元化,储备①吴德烈,马元鹤,倪云.造就“国际化人才”——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人事制度考察纪事[J].国际贸易,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sresite/A01/s7048/201007/t2010html③张烁.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意见,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N].人民日报,2020-06-23(16).4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国际沟通素养观察家、学者、青年代表进行访谈,研究团队发现"国际沟通素养"对于国际化人才青年代表的访谈,提出了国际沟通素养框架。该框架由情感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行为要素(深度理解和有效表达)三个层次组成,体现已接近全球考生的平均值,但在"有效表达"相关指标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52020年10月,全国正常运营、采用国际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的各类全日制国际名100中国大陆高校中,国际学生占比为14.5%~18.7%、外籍教研人员占比16.6%~37.2%,近几年四六级考试的全国报考人数每年都接近2000万。自2009成绩由2010年的77分提高到2021年的87分,逐步接近全球考生的平均分(88分);托福成绩10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全球考生人数的比例较2009年增长了三中国同181个建交国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以及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也成为重要目的地。自2008年以来,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美国第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2021~2022年度,中国留学生人数仍6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国际沟通素养观察位居国际留学生人数榜首,约为29万人,占美国高等院校国际学生的30.6%。4.中国国际沟通素养培养初步形成东部发达地区引领的渐进式发展模式。沟通素养高于其他地区。2021年,中国考生的托福考试成绩平均分为87分,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中,24个省市托福考生的平均分超过了80分。中国托福考生人数和成绩分布也呈现了明显的区域差异,托福平均成绩省间差异达到本报告以托福考试的“听力+阅读"以及GRE考试的“语文推理”作为深度理解水平的衡量指标,以托福考试的“口语+写作”以及GRE考试的"分析性写作"(1)中国考生深度理解相关指标接近或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中国托福考生自2008年以来,中国考生的托福阅读成绩开始超越全球平均值,2021年中国考生阅读成绩(23分)高出全球平均值1分。中国考生托福听力成绩稳步提升,进一步缩小了与全球平均值的差距,2021年,中国考生的托福听力成绩(22分)与全球平均值(23分)的差距缩小至1分。同时,GRE中国考生的语文推理成绩(152.3分)于2020年超过了全球平均值(151.4分)。(2)中国考生有效表达相关指标与全球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2008年2021年,两者分差为1分。同时,GRE中国考生的分析性写作成绩与全球平均值的差距逐渐缩小。2011~2012学年,中国考生分析性写作低0.6分,随后六年稳定保持约0.5分的差距,2020年,中国考生分析性写作得分(3.3分)与全球考生平均值的差距缩小至0.3分。6.为进一步促进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本报告提出如下建议:7(2)从促进国家发展、提升国民素养、推动企业全球化、促进技术发展等不同角度来看,外语既是国际化人才成长之“路”,也是中国发展之“桥”,应(3)构建兼具批判性和多元性的国际沟通素养评价体系,以全面、深入地(4)通过丰富长短期留学项目形式、进一步创造国际化的校园环境、提升(5)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政产学各界共同发力,充分发挥政府、学校、企8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国际沟通素养观察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literacyofifoundationandprerequisiteofinternatwhichcanpromotetheforcommunicationliteracycultivatinghasrunthroughtvariousdisciplinaryfrankingtheproportion9educationinstitutionsinternationalizationl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国际沟通素养观察differenceinaveragesceffectiveexpressionTglobalaveragehasgraduallyTofurtherpromotethedevelopmeFromdifferentperspectivesofpromotingnationalnationalliteracypromotingenterprisanddeeplyandimprovethee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国际沟通素养观察internationalityandauthenticityoftheinformationtechnologysupportlevelofinterThedevelopmentofinternationalhumanaddresstheproblemofunevendevelopmentofinternatio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introduceeduca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培养"国际化人才"至今已逾十三年,期间,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综合国力跃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①国际秩序、生态环境、经"全球化"可理解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化带来巨大冲击,但在贸易与投资方面,2022年全球贸易创新高,达到32万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总额约25万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大约10%;服务贸易总额7万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15%。③2021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达1.58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64%,流入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额增长强势,增长幅度高达134%;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流入增长30%,集中于亚洲国家和部分拉美国家及加勒比共同体。④在人员流动方面,2020年,全球国际移民达2.81亿人,占世界人口总数的3.6%,国际移民人数比2000年增长近62%,人员流动程度大幅提高(见图1.1)。根据UNESCO的统计与预测,全球学生跨国流动人数从2000年的208.8万人增(亿人)(亿人)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国际沟加到2020年的636.2万人,二十年间增长了2倍(见图1.2)。即使受到了新冠(年份)图1.11995~2020年国际移民人数和百分比(年份)图1.22000~2020年国际学生人数变化一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报告,这是该组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布的第三份报告,与前两份报告①相比,这份报告突出对全球性危机的关切,呼吁培养更多能够“团结协作”"理解占总人数的1.59%,比2019年的1.54%、2020年的1.48%有所提升,同期美国的占比为6.84%,法国3.91%,英国2.19%,德国1.58%,俄罗斯1.52%,印度人才的需求剧增,全球十大跨国公司的国际员工比例高达93.2%,⑦中国教育发(万人)(万人)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国际沟通素养观察的国家。2000~2019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持续攀升,2019年,中国当年出国留学人数达70.35万人,约为2000年时的18倍(见图1.3)。即使在受疫情影响的图1.3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数量变化(2000~2021年)资料来源:根据教育部等公开数据整理,2020、2021年数据来自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相关领导讲话。副主任周满生先生的访谈,2022年8月1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国际化人才"要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积极参与人文交流,将人文交流寓于中外民众日常交往中”。②2022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围人文交流日渐重要,"国际沟通"也成为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一项关键素养。(一)国际沟通素养的相关概念及框架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的整合”,并且“强调从‘表达输出’的角度刻画学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sresite/A01/s7048/201007/t201html②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7-12-21)[2022-12-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htm③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21世纪核心素养”。英文,还要有符合国际标准的能力素养,更要有自身的辨识度和独特性,在世界舞台上成为本国文化的代言人,为世界多元文化增光添彩”①。与国际沟通素养相关的概念是“跨文化沟通”素养。在跨文化沟通中,"文国与国之间的沟通。纵然在全球性机遇与挑战背景下,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但国家之间的沟通,或者是各类主体代表国家之间进行的沟通,仍然是解决国际问题的主要途径。不过,跨文化沟通的一些基本思想十分值得借鉴。目前比较常用Cupach)²的模型,在该模型中,跨文化沟通能力被分成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认知维度是指人们关注什么样的行为与情境最匹配,包括对他人的信息、沟通规则、背景等认知;情感维度是指那些与跨文化沟通过程相关的情感、意愿、需要和内驱力;行为维度则是指在特定情境下表现出得体且有效行为的能力。借鉴斯皮伯格和库帕克的模型、“素养”相关研究及被访专家观点,本研究将“国际沟通素养”分为三个层次:情感内核、认知基础和行为要素(见图2.1)。图2.1国际化人才的国际沟通素养框架二中国国际沟通素养的框架(二)国际沟通素养的情感内核是"人们对自己归属于哪个国家以及对这个国家的在一项留美中国大学生国家认同调查研究中,159名留美学生中有76.1%认为在海外作为中国公民有较强的自豪感;在新冠肺炎疫情后,72.自豪感进一步增强;91.8%的学生对中华文化身份有较强的认HUDDYLKHATIBNAmericanPatriotismNationalIdentitJournalofPoliticalScience,2007,51(1):64.②施雨丹.基于主动公民观的香港公民教育发展:国家认同的视角[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国际沟通素养观察"全球关怀"相对“全球视野"少了一些竞争的思维惯性,多了一些“天下无外"②的人文温情,即既具备全球视野,又关注全球务分会秘书长印凯也认为,"如果缺少从全球化角度去①本研究团队对首位在NCAA橄榄球赛场达阵的中国青年球员何佩璋同学的访谈记录,2022年8月18⑧本研究团队对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美资DXC科技有限公司大中华地区原总裁刘宏先生的访谈记录,2022年8月12日。⑨本研究团队对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出国留学服务分会秘书长印凯先生的访谈记录,2022年8月18二中国国际沟通素养的框架(三)国际沟通素养的认知基础语的重要性谈到,"我们需要加强对世界的了解,也需要促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努力学习外语”"直接的语言交流,哪怕是最基本的英语为主,但不限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⑦在听、说、读、写、译五个维度的①本研究团队对青年创业者、中国留学生在线学费支付平台易思汇(EasyTransfer)联合创始人高宇同的访谈记录,2022年8月19日。experiencesEducationalr/zgwj/201112/t201112178273371htm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国际沟通素养观察塞特认为,"只了解一个国家的人,实际上一个国家也不了工具,语言本身就是文化一部分,语言现象、语言生活、语言风俗都值得了解"二中国国际沟通素养的框架语言不到千分之二的十二种语言①,其中,汉语、英语、法的其他语言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有学者根据"一带一路"主要经济热点地区经贸波斯、土耳其、荷兰、豪萨、斯瓦希里等12种语言"世界知识与全球议题"的说法来自清华大学提出的“全球胜任力核心素养”框架,指的是"要了解世界历史、地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蕴的了解,过于重视应试与技能,容易成为“单向度8月11日。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国际沟通素养观察第四,要对本国文化社会有深度了解。"世界知识与全球议题"不等于外国知识与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杨①本研究团队对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前副代表周小明先生的访谈记录,2022年8月9日。②本研究团队对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先生的访谈记录,2022年8月18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④本研究团队对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出国留学服务分会秘书长印凯先生的访谈记录,2022年8月18二中国国际沟通素养的框架①薛澜也持相似看法:“要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中国的现状,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下,了解中国正在发生什么作用、中国未来可以发生什么作用、怎样能够让中国更好地发挥这个作用”。②高宇同从自身工作领域出发,提到了解本国文化社会的重要性,“中国金融的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完全不同,作为国际化人才,需要了解各个国家之间的差异,具有国际化视野。回国之后投身祖国建设也需要了解本国市场环境。同时,了解某一专业领域本国的实践经验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③。专业知识与技能是指,具备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跨国企业、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项目等领域开展工作。印凯表示,随着中国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国际化人才参与全球性事务的力度在不断上升,参与领域也在快速延展,接触、适应外国社会,并在经济、文化、体育、科技等更多元的领域深度融入是其将要面对的问题。④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或技能,⑤通晓本专业的国际化规则与业务情况,是国际沟通的必备要求。国际化人才需要深耕某一专业技能,不断磨练和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掌握此专业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实践,做到行业中专业技能精通,⑥能够在国际沟通过程中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在某一领域中展现自身的竞争力。专业知识与技能并非仅指关于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复杂的社会问题通常需要跨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才能解决。然而,如今的高校实践教学,仍仅聚焦于培养单一学科体系的人才,而非学科交叉渗透学习的国际化人才。各院系和各专业之间的壁垒并未被打破,尤其是外语专业与其他专业"两张皮"的现象访谈记录,2022年8月19日。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国际沟通素养观察的观点,国际沟通所需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有效应用各种传统技术研究、组织、评估和交流信息;(2)合理应用数字化技术、通背景下成功地生活、学习和工作;(3)理解并应用各类信息和通讯技术的相关伦(四)国际沟通素养的行为要素"国际化人才"的情感内核和认知基础,最终是为了实现沟通。沟通是国际副主任周满生先生的访谈,2022年8月18日。二中国国际沟通素养的框架谈结果,借鉴"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等研究成果,本报告提出国际沟通素深度理解要求相应主体理解“内容",具备一定的"倾听”习惯,注重利用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倾听者"以虚受人",即消除心中的条条框框、陈规陋见识别出沟通不畅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背后的求知欲。⑤刘宏也提到,国际化人才需要拥有快速学习的能力,“全球有200余副主任周满生先生的访谈,2022年8月18日。访谈记录,2022年8月12日。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国际沟通素养观察“有效表达"指“在不同的情境下,能够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等多种形式,准确清楚地传达信息、表达思想和观点,以达到沟通的目的”,有效表达能力主要包含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表达能力以及非语言表达(肢体语言等)能力。①②本研究团队对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杨莉芳博士的访谈记录,2022年9月8日。/zhuanqu/2021-06/02/chtm④全球化智库.王淑艳:用国际理解的方式讲述中国是未来国际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EB/OL].(2022-09-28)[2023-01-12]./archives⑤本研究团队对青年创业者、中国留学生在线学费支付平台易思汇(EasyTransfer)联合创始人高宇同的访谈记录,2022年8月19日。⑥本研究团队对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前副代表周小明先生的访谈记录,2022年8月9日。使用者参与特定情境下某一话题的语言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语言深度理解能力和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强调掌握外语年,新课标将英语能力从听、说、读、写技能更改为理解性技能(听、读、看)和表达性技能(说、写)。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国际沟通素养观察2011年的600多个增加到2021年的1300多个。随着中国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的增试和GRE考试成绩。目前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共有近300所院校接受托福和GRE成绩成为洞察中国国际化人才国际沟通素养培养逐步接近全球托福总分平均分值(即全球所有托福考生的平均分值)③。对托福100分即表示超过了全球70%的托福考生。另外根据USNEWS发布的2023年美国①除非特别说明,本报告中“中国考生”特指中国大陆考生,不包含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考生。②特别注意,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托福分析数据仅基于托福iBT⑧考试,不包括托福⑧Essentials、托福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均为30分,考试总分为120分。③特别说明:本报告中将中国考生与全球考生之间以及中国各省份之间考生的标准化考试(包括托福和GRE)成绩进行了比较。但是,参加托福或GRE考试的考生不能代表中国或全球英语使用者的语言水④测试标准误(SEM)是一个用于衡量测试分数精确度的统计指标。当分数差异值超过2SEMs时,则可视其为具有统计价值。更多关于SEM的信息请查看《托福研究和洞见系列》第三卷:托福iBT分数的org/pdfs/toef/toefl-ibt-test-score-data-summary-2021.pdf.三中国国际沟通素养的培养现状①因此本报告将托福成绩为100分以上的考生定义为高分段考生。2021年,中国高分段考生占全球考生的比例较2009年增长了309%。考虑到过去十余年全球托福考生人数稳步提升,高分段考生全球占比的大幅增长进一步表明中国考生成绩显著提升。(年份)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如图3.2、图3.3所示),中国托福考生的数量和成绩的地区分布差异明显,托福平均成绩的省间差距达到了15分。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地区)中有24个省区市托福考生的平均分超过80分2。图3.22021年中国各省份托福考生的数量占比分布注:不包含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考生。区图3.32021年中国各省份托福考生的平均成绩注:(1)"其他"是指生活在海外的中国考生,或未填写籍贯的考生。(2)由于基于小样本的统计数据可信度较低,因此未报告小于30个亚组的平均值。因此,此图未呈现西藏考生的情况。(3)不包含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考生。三中国国际沟通素养的培养现状达",本报告将以托福考试的“听力+阅读”以及GRE考试①的“语文推理”作为深度理解水平的衡量指标,以托福考试的"口语+写作”以及GRE考试的“分析性写作"作为有效表达水平的衡量指标,进一步分析中国国际化人才国际沟通素越全球平均值(如图3.4所示),2021年,中国考生托福阅读平均成绩(23分)高听力平均成绩(22分)尚未达到全球平均值(23分),但差距从2008年的3分缩小图3.4全球与中国考生托福阅读和听力平均成绩对比(2008、2010、2015、2021年)资料来源:根据2008至2021年《全球托福成绩报告》整理而得。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国际沟通素养观察中国考生GRE语文推理的平均成绩自2011~2012学年后开始稳步提升,如图3.5所示,从2011~2012学年的145.9分提高到2020~2021学年的152.3分,涨幅达6.4分。2020~2021学年,中国考生GRE语文推理的平均成绩超过了全球平均值(151.4分),达到152.3分。GRE考试语文推SEM为2.40,因此6.4分的涨幅(2.67SEMs)意味着中国考生的GRE语文推理的平 中国GRE考生的语文推理平均成绩——全球GRE考生的语文推理平均成绩(四)中国考生有效表达相关指标与全球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球平均值的差距逐渐缩小。2008年至2021年间,中国考生的托福写作平均成绩与全球平均值的差距逐步缩小,并于2021年达到全球平均分值中国考生的托福口语平均成绩从2008年以来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与全球平均值差距不断缩小,至2021年,两者分差为1分②。①更多关于GRE的SEM信息请参见《GRE⑧分数使用指南:可靠性与测试标准误》/content/dam/ets-org/pdfs/gre/gre-reliability-standard-error-measurement.pdf.②托福iBT口语部分SEM为1.57,写作部分SEM为2.14。(分数)(分数)(分数)(分数)(分数)(分数)三中国国际沟通素养的培养现状图3.6全球与中国考生托福写作和口语平均成绩对比(2008、2010、2015、2021年)资料来源:根据2008至2021年《全球托福成绩报告》整理而得。中国考生GRE分析性写作的平均成绩与全球平均值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如图3.7所示)。2011~2012学年,中国考生GRE分析性写作平均分数与全球平均分值相比低0.6分,随后六年稳定保持约0.5分的差距,2020~2021学年,中国考生GRE分析性写作平均得分(3.3分)与全球考生平均值仅相差0.3分①。图3.72011~2020各学年全球和中国GRE考生的分析性写作平均成绩对比资料来源:根据2011年至2021年各考试年度《GRE普通考试全球考生概况》整理而得。四、中国国际沟通素养的培养方向带一路",使其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中国成为140多硕。在2022年9月27日举办的“教育这十年”发布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在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②刘宝存.开创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EB/OL].(2022-09-20)[2022-11-16].http:wwwmoegovcnfbhlivesfclhtml四中国国际沟通素养的培养方向年,四六级考试的全国报考人数超过962万人,②近几年每年都有近2000万考生报考。据统计,自2008年中国托福考生数量首次超过10万以来,考生人数始终年,参加GRE考试的中国考生人数为60081人,占当年GRE考试全球考生总数方案(2022年版)④规定,英语科目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总课时中占比为6%~8%,版英语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内容分为五个等级,新版则减少为三个等级(每级另含一个“+”级别,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选择),对比旧版五级和新版"三+"级要求,前者要求掌握1500~1600个词汇,后者为1800个,难度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国际沟通素养观察能力。口语表达方面,以"三级”标准为例,其内容包括“在特定情境中与他人英语教师严喆圆也表示,当前英语教学改革十分重视学生"说"的能力,通过开注重人文性则成为中国外语教学的另一特点。杨莉芳谈②重磅解读!英语降为副科?课时减少?教育部正式回应![EB/OL].(2022-9-30)[2022-11-11].四中国国际沟通素养的培养方向性目的。”①此外,教育部对"关于增强文化自信增加中国文化内容教学改革和初等教育阶段和职业教育领域曾是国际沟通素养培养的“洼地”,但加入阶段国际沟通素养得到了重点关注。为促进全体国民适应21世纪国际化、信息基础教育阶段还出现了一批部分或全部采纳非中国大陆课程模式及评估体系的国际学校。据统计,截至2020年10月10日,全国范围内正常运营、采用国际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国际沟通素养观察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的各类全日制国际学校共计1399所。①依据开办主体、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公立学校国际部或国际课程班、民办国际(特色)学校三大养。中国推出了一系列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措施学历互认等方面的合作;实施“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填补了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空白。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野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以前,当我在课上提起国外的人中国改革开放45年来,出国留学已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环节。(人)(人)四中国国际沟通素养的培养方向学期课程、体验校园生活等“短期”留学。目前,中国同181个建交国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②为中国学生提年中国大陆赴英本科学生申请人数为26710人,高于疫情前2019年的21505人,而2021年申请人数则进一步上升,达到了30845人(见图4.1)。根据UNESCO的数据,2021年有108.8万中国学生在境外高等教育机构留学。除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等传统留学目的国之外,德国、的地(见表4.1)。自2008年以来,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美国第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2022美国门户开放报告(OpenDoors2022)显示,中国留学生人数仍占美国高等院校国际学生的30.6%。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尽管赴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国际沟通素养观察总人数有所下降,但赴美攻读研究生学位学生人数在经历了2020~2021学年小幅下降后,2021~2022学年开始了回升,且是近年来首次超过在美攻读本科学位的学生人数(见图4.2)。(人)(人)美国英国意大利泰国韩国白俄罗斯中国香港德国爱尔兰马来西亚西班牙法国匈牙利中国澳门注:UNESCO数据库中未统计中国赴日本留学人数。(年度)图4.22000~2001年度至2021~2022年度中国赴美留学生人数变化注:学生总数=本科生数量+研究生数量+非学位学生数量+0PT学生数量,本图未标注非学位学生和OPT学生数量。四中国国际沟通素养的培养方向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加强人才国际交流"①,为出国留学释放了积极的信号。随着出入境管控的放松,各种形式的出国留学将逐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而由于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中国海外留学生的分布将更加多元。除了出国留学,培养国际沟通素养的在地国际化方式也更加丰富。近年来,很多高校纷纷创造国际化校园环境,提升国际化水平,为学生提供在国内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这从QS大学总排名的“国际学生占比”“外籍教员占比”可见一14.53%~18.70%、外籍教研人员占比16.60%~37.19%。在基础教育阶段,国际学校的外籍教师人数也较多,根据新学说对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天津、四川、山东、陕西、湖南、湖北、福建、黑龙江、辽宁、云南15个地区的221所获认证国际学校外教人数的统计,公办学校国际部(国际课程班)、民办国际(特色)学校平均外教人数分别为17和39人。②高校国际学生占比(%)外籍教研人员占比(%)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商赛、辩论、模拟联合国等课外活动蓬勃发展,也为学生提供了国际交流情境。其中,模拟联合国活动与国际沟通素养的关系尤其密切。模拟联合国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并风靡于欧美高校,20世纪9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③在活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国际沟通素养观察交流。如在2020年的全球青年模拟联合国大会上,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菲律宾和中国等国的500多名青年学生在线上相聚,模拟国际谈判,实现了真正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的历年十强榜单中可以看到,东部发达城市一直占据8个席位。较高的国际化程度,能与外籍人士及外国文化2009年,江苏省中考就开展了人机对话听说考试。2011年,广东省率先在高考从国际学校数量来看,东部省市也处于领先地位。2019年广东国际学校数量(188所)居全国第一,江苏、北京、上海的国际学校数量均超过100所(见莞、成都、澄迈、佛山、济南、青岛、西安等地的年增量(两所以上)开始追赶①人民网.2020年全球青年模拟联合国大会在线会议“云端”开幕[EB/OL].[2020-08-07].四中国国际沟通素养的培养方向资料来源:依据“顶思.《2019中国国际学校图谱》中数据整理所得。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在教育方面,要"加快义务教机构ETS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进程来看,中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元主体交HYPERLIN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