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国家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法学教育_第1页
法治国家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法学教育_第2页
法治国家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法学教育_第3页
法治国家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法学教育_第4页
法治国家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法学教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治国家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法学教育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进行了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变化。1993年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宪法》第一条规定俄罗斯是实行共和制政体的、民主的、联邦制的法治国家。法治国家的建设离不开法律工作者。俄罗斯法学教育家奥·叶·库达芬曾说过:“建立法治国家没有法律工作者,如同建筑房屋没有建筑者。”一、政府高度重视,进一步推行法律专业教育苏联高等法学教育从1917年到1991年,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二战后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若干明显的特点。第一,将意识形态教育放在首位。苏联党和国家在谋划高等法学教育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将法学教育视为法学知识的传播,而是注重意识形态的灌输教育,因而法学教育成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工具。“苏联社会科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革命意义并准备参与其中。”第二,生源多来自工农阶层。为了保证法学教育的纯正性,实现法学教育的工具性目标,苏联法学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高等法学教育院校生源结构,强调法学院校生源的主体应当来自工人、农民及其子弟。“法学院校首先接受工人、农民以及他们的子女。”第三,建立并大力发展函授教育。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后,需要大量的法律工作者,因意识形态原因基本不使用帝俄时期的法学专业人才,而一时间培养那么多法律人才又来不及,因此开创了边工边读的函授形式,以解决法律人才的短缺问题。“法学专业的函授生占高等法律院校和法律系全体学生的三分之二。”第四,扩大建立法学院校的地域范围。帝俄时期的高校仅建立在几个重点城市,随着苏联的建立和发展,不仅苏俄建立法学院校的地域范围有所扩大,而且加盟共和国也需要建立高等法学院校。正如一些俄罗斯学者指出的,“如果说革命前法学教育和研究的中心是莫斯科、圣彼得堡、喀山、基辅、哈尔科夫,现在则有了在国家的东部建立起类似的法学教育中心的任务”第五,实用主义色彩浓厚。苏联将法律看作阶级斗争的工具,这本身就决定了法律的实用主义性质,反映在法学教育领域,从师资力量到就业目标都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多数人通过函授拿到法律文凭后实现了自己的名利愿望,函授生往往和成为党的先进人物是同时的。”第六,体现计划经济的特色。在苏联,从教育机构主体的设立管理以及经费保障,到教学内容以及招生就业,全部由国家统一控制。“苏联高等法学教育都是由公立大学承担,不允许非国有教育机构的生存,由国家统一管理:国家拨款,教育机构不用为经费发愁;实施统一的教学计划,适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教科书;国家计划招生、计划分配。国家对教育的统一拨款,让法学教育的各个环节都受国家的制约。”第七,学制长学位少。苏联培养法律人才的主要形式为5年制大学法律系、4年制法律学院、5-6年的夜校和函授教育二、苏联解体时期的俄罗斯高等法学教育面临着发生发展的社会转型教育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定国度实施的教育改革,必然反映一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社会政治生态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这在俄罗斯的高等法学教育改革进程中得到充分体现。总体而言,促使俄罗斯联邦进行高等法学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苏联解体带来的社会转型。苏联解体无疑是20世纪国际社会的重大社会政治事件,这一事件给俄罗斯带来重大的社会转型。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的高等法学教育面临着如何定位以及发展的重大问题。俄罗斯联邦继承了苏联大部分主权,但是俄联邦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意识形态与苏联相比均发生重大变化。因此,苏联解体带来的社会转型,是俄罗斯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决定性的社会背景条件。第二,俄联邦加入博洛尼亚进程。俄罗斯人的欧洲情结由来已久,无论是彼得大帝的改革号召一切向西方学习,还是叶卡捷琳娜二世曾邀请法国思想家对俄国进行思想启蒙,抑或沙俄时期贵族社会以法语为交流语言等现象,都表明俄罗斯人迫切希望融入欧洲。普京执政后多次强调斯拉夫文明与欧洲文明同根同源,表示融入西方是俄罗斯的历史选择。这一社会文化情结体现在俄罗斯高等教育领域,便是加入博洛尼亚进程。“博洛尼亚进程”是29个欧洲国家的高等教育部长于1999年6月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举行部长会议时提出的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其目标是到2010年建立一个自由、民主、平等的欧洲高等教育区,建立统一的互相承认的学位制、学历制和学分制,促进人员流动,增加就业机会,实现高等教育一体化,加强各民族的“欧洲意识”和“欧洲认同”,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作出贡献第三,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倡导建立法治国家,并将法治国家明确写入俄联邦的宪法。三、初步重建阶段(2000年至今)在苏联解体、俄联邦建设法治国家以及加入“博洛尼亚进程”诸方面社会历史条件下,俄联邦的高等法学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这是俄联邦高等法学教育的初步重建阶段。苏联解体后的社会转型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俄联邦建立新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法学教育亦在其中。这一阶段,俄罗斯先后颁布了《关于发展教育的首要措施》(1991年)、《教育法》(1992年)、《教育发展联邦规划》(2000年)、《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2001年)。在这些法律文件所确定的框架下,2000年3月27日,俄联邦教育部颁布了第一代法学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标准,这标志着俄罗斯高等法学教育得以初步重建。这一阶段是从破到立的阶段,有着转型期社会特有的混乱和迷茫。第二阶段为2003年至2009年,这是俄联邦高等法学教育的全盘西化阶段。2003年9月19日,俄联邦加入博洛尼亚进程,这标志着俄罗斯的高等法学教育进入全盘西化的阶段。首先,在采用学分制这一技术性方面,“2004年3月9日,俄罗斯教育部推出《高校使用学分制组织教学过程的示范章程》,根据俄罗斯联邦教育系统的特点为高校确定了计算学分的方法”第三阶段为2009年5月至今,这是俄联邦高等法学教育改革的反思自省阶段。经过初步重建和全盘西化的演进过程,俄联邦高等法学教育领域出现了教学混乱、质量低劣的状况,这促使俄罗斯人自省反思,重新思考和定位本国的高等法学教育。为整治乱象、提高法学教育质量,2009年5月26日,俄联邦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第599号总统令《完善俄联邦高等法学教育的措施》。四、实现俄罗斯高等法学教育的主导地位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高等法学教育改革的举措,对比苏联时期的高等法学教育体系,我们可以看到,当代俄联邦高等法学教育的面貌确实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改革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其一,去意识形态教育。当今的俄罗斯倡导意识形态多元化,因之在高等法学教育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上,都删去了原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教学要求。《俄罗斯联邦宪法》第13条第1款规定:俄罗斯联邦承认意识形态多元化;第2款规定:任何意识形态均不得被规定为国家意识形态或者必须遵循的意识形态其二,教育体制市场化。随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俄联邦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办学主体多元化,经费来源多渠道,就业市场化选择等,大体上构成当今俄罗斯高等教育领域的典型表现。从办学主体来看,苏联时期法学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是国家,负责办学条件的提供和保障。而苏联解体之后,以多种所有制办学形式并存为主要特征的俄联邦高等法学教育体制,成为俄罗斯联邦高等法学教育办学主体的主导型态。在当代俄罗斯,高等法学教育的办学主体不仅有国家或政府,而且有地方自治机关,还有已经注册的各种社会组织,等等。从教育经费来看,当代俄罗斯高等法学教育实行联邦、共和国、地方三级管理体制,由此形成多渠道筹措法学教育经费的格局。学校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其三,双轨制和学分制。加入博洛尼亚进程后,俄联邦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以促进博洛尼亚教育标准在俄罗斯高等法学教育领域的落实。其中,最重要的即为实行双轨制和学分制。“俄罗斯于2007年10月通过了《高等教育实行‘学士—硕士’两级学制法》,开始实行双学位制,但仍然保留了5年制的俄罗斯传统大学学制,即人们常说的高等教育双轨制。”其四,完善法学教育质量管理体系。马尔琴科在《现代俄罗斯法学教育之诸问题》一文中介绍道:“它们利用这股法律热潮,凭借教育管理机构的放任纵容和疏于监管,使俄罗斯近几年面临了职业培养不足、水平低下,进而败坏了整个国内法学教育系统的法律状况。”其五,制定法学专业高等教育联邦国家标准。苏联的高等法学教育是由国家统一计划和安排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制定联邦国家教育标准,一方面保障俄罗斯法学教育空间的一致性并确保法学教育质量,另一方面给予学校一定的办学自主权。《俄罗斯联邦宪法》第43条第5款规定:俄罗斯联邦制定联邦国家教育标准,支持各种形式的教育和自学其六,缩减法学函授教育形式。函授教育曾是苏联引以为豪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高等学校重要的财源。但是,随着俄罗斯高等教育的改革,函授教育渐次萎缩。就法学专业而言,已不能再以函授形式获得第一个法学学位。虽然俄罗斯国内专家们对于取消法学专业函授教育形式的意见褒贬不一,也有人主张用远程教育替代函授教育,但是,在2016年12月1日俄联邦教育与科学部颁布的“法学学士联邦国家教育标准”中明确规定,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培养法学学士的形式为全日制、日函制和函授形式。不过,该标准在备注中写明函授形式只允许适用于第二个或再下一个的高等教育。五、强化法学教育意识,树立和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传统深入探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高等法学教育领域的改革,有助于我们从中获得有益的镜鉴,从而更加有力地推进当代中国的法学教育改革。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首先,高等法学教育不能完全放任给市场。作为立德树人的崇高事业,教育从来具有鲜明的公益性。法学教育更是如此。在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基本使命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这是市场法则所无法达至的。“市场追求眼前利益的短视性和单纯追求物质利益的功利性会造成高等教育发展的失衡和物质化倾向。”其次,要重视法学的意识形态教育。在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时代使命在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建设者。这就决定了法学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决不能搞法学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更不能去意识形态教育。“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支柱,所有重大的改革都需要意识形态的依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追求科学性,这种追求是有一定根据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不仅仅由于社会政治运动,而是产生于19世纪的科学发现。”再次,要重视法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如前所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适应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掀起了“法律热”。但是,纵观俄罗斯高等法学教育改革的历程,却走过了一条从数量扩张转而重视质量提升之路。诚如有的学者指出的,“对于现代俄罗斯法学教育,非常重要的是认识到,应当首先不单单,甚至说与其重视该问题量的方面———国内的法学高校、分校、教研室、实验室等的数量,虽然量的方面无疑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如注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