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栀子栽培技术研究_第1页
黄栀子栽培技术研究_第2页
黄栀子栽培技术研究_第3页
黄栀子栽培技术研究_第4页
黄栀子栽培技术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栀子栽培技术研究

黄栀子是紫草科的一种植物。这是第一批向卫生部公布的药物和食品两种植物。其成熟干果是传统珍贵中药材,也可提炼天然色素栀子黄、栀子蓝等,广泛应用于食品、果酒、饮料、医药、日用化工等行业,提取色素前的副产品栀子油,与橄榄油、茶油一样属于宝贵的木本油。闽东地区气候与山地土壤条件十分适合黄栀子的生长,栽培历史悠久。目前,福鼎市已建成福建省最大面积优良品种黄栀子原料林基地,2012年鲜栀子果产量占国内药用栀子产量的四分之一强。利用山地种植黄栀子,在集约经营条件下,6年可进入盛产期,产量能够达到7500~12000kg/hm1材料和方法1.1黄栀子的生长在不同的布局条件下的研究1.1.1中、缘海洋性气候试验地位于福建省福鼎市贯岭镇贯岭村,东经119°55′~120°43′、北纬26°55′~27°26′,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7℃,极端最高气温38.9℃,极端最低气温-4℃,无霜期270d左右,年降水量1654mm,海拔200~600m。自然条件十分适合黄栀子生长,且当地具有悠久的黄栀子栽培历史。1.1.2材料立地条件2005年在试验地上、中、下坡位,根据不同的立地因子确定3个处理,其立地条件分别为Ⅱ、Ⅲ、Ⅳ类。在每个相同立地条件小区内任意选定沿水平线方向的3条等高线为样地的3次重复,在每条等高线上固定调查10株。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1.1.3施肥与除草2003年春季造林,株行距2m×2m,带状整地,种植穴规格40cm×40cm×30cm。基肥施钙镁磷肥50g/株,当年11月进行扩穴深翻抚育。造林后前3年,每年4月施尿素25~50g/株,11月施硫酸钾复合肥50~100g/株;第4年以后,每年9月进行1次根外施肥;11月中旬施硫酸钾复合肥150g/株。随着树体增大,施肥量按20%~30%逐年递增1.1.4生幼生长情况调查2005年和2006年采收季节,调查三年生和四年生幼树的树高、冠幅、单株结果量;2007—2011年,每年采收季节调查单株结果量;2011年栀子树已经进入盛果期,此时再次调查树高、冠幅、单株结果量。1.2引进不同的试验1.2.1一般试验1.2.2都正湾、延边县、形态参试的黄栀子品种为鹿寨(广西鹿寨县)、茗阳(福建福鼎市)、南山头(浙江苍南县)、都正湾(湖北长阳县)、赣湘1号(江西金溪县)、纳西2号(四川纳西县)、秀峰1号(江西金溪县)、纳西3号(四川纳西县)、纳西1号(四川纳西县)、湘18号(湖南林科所)、鹿栀3号(广西鹿寨县)、分关(福建福鼎市)。1.2.3试验工作试验共设12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以茗阳、分关作对照(CK1.2.4黄栀子生长、结果研究2003年育苗,2004年春栽植,2007年和2008年,分别对引进的黄栀子10个优良品种树冠生长、结果情况进行每木调查,并与福鼎市2个本地种源(CK1.3福建省东部地区种植的黄栀子优良系列因子1.3.1黄栀子无性系栽培林分筛选2003年,课题组对闽东地区福鼎、柘荣、寿宁、屏南4个县以及浙南一带生长较好、产量较高、病虫害较少、对立地条件适应性较强的黄栀子无性系栽培林分进行全面踏查,将栀子树冠幅生长、平均单株结果量、栀子苷含量(药用的主要成分)、栀子果大小等作为主要调查性状,从56个初选林分中筛选岀栽植年龄相近、立地条件相似的8个黄栀子优良无性系林分1.3.2栀子苷的测定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样地调查。每个样地随机抽取30株,每木调查树高、平均冠幅、分枝数。采下每株栀子树的鲜果分别包装和称重。在室内将同一个样地的栀子果混合,然后用对角线法取样,测定千粒重。用卡尺随机测量30个果的长度和直径取平均值。将各无性系栀子果烘干处理后,用对角线法取样送四川省泸州药检所检测栀子苷含量。然后将不同无性系的物候期、形态特征、树高、树冠结果面积、枝下高、单株结果量、栀子苷含量等数据列表进行对比,对反映各无性系栀子果特征的指标进行方差分析1.4栀子科学施肥技术的应用1.4.1一般试验试验于2003年在贯岭村Ⅲ类立地栽植的黄栀子林进行。1.4.2试验工作1.4.3产量测定结果采收季节釆用随机抽样调查,每个处理(每种施肥方案)在同一水平等高线上分别采摘10株,3个重复共测定30株,统一称重后计算平均株产量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布局条件下,黄栀子冠层的生长量和单株结果2.1.1黄栀子栽植期确定从表2可以看出:(1)2003年栽植的黄栀子,由于经营较粗放,9年才进入盛果期。如果在种植过程中能加强前期的施肥、管理等措施,6年就可进入盛果期,能够充分发挥黄栀子的增产潜力。(2)进入盛果期,在Ⅱ类立地上栽植的黄栀子平均冠幅达到1.820m。栽植株行距确定为2m×2m,适合黄栀子的生长。在Ⅲ、Ⅳ类立地上,进入盛果期时的黄栀子平均冠幅只有1.640、1.530m,栽植株行距为2m×2m明显偏大,在以后的生产中,可适当加大栽植密度,只要加强施肥管理,单位面积的产量有望获得提高。2.1.2黄栀子的果实是在不同的布局条件下产生的从表3可以看出,黄栀子平均结果量,以Ⅳ类立地上栽植的黄栀子最高,为1.5965kg/m2.2引种的优良品种数量不高,没有及时掌握黄栀子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10个黄栀子优良品种在其原产地生长良好,单株产果量都非常高,但异地引种栽培表现出优良性状不突出,且适应性差。从表4可以看出,引进的10个优良品种,平均单株产果量不高,其中较好的2个品种(鹿栀3号、南山头)与福鼎市2个本地品种的平均单株产果量仍差距甚远。从浙江平阳、景宁反馈回的信息也表明:2003年从福鼎市引种到浙江平阳县和景宁县栽培的分关、茗阳2个黄栀子优良品种,冠幅生长与单株结果量都不如当地选出的品种,并出现较严重的膏药病和木蠹蛾危害。引种到广西、四川、湖北的分关1号无性系也生长不良,结果很少甚至不结果。由此表明,黄栀子优良品种选育目前应侧重从本省或周边省(区)优良种源区筛选为妥,远缘引种有一定风险。2.3个无性系间的t检验结果闽东地区主栽的8个黄栀子优良无性系随机设置样地各项指标每木调查和检测分析结果见表5。可以看出,各栽培无性系树体、单株产果量、果实大小、栀子苷含量的差异比较大,经方差分析单株产果量差异极显著(表6)。对单株产果量进行2个无性系之间的t检验,结果见表7。经各项经济指标综合分析:1号无性系单株产果量、栀子苷含量等都较高;4号、5号无性系栀子苷含量、单株产果量也较高,但果实偏小;7号无性系产量高,栀子苷含量也超过药典的标准,果实成熟期比其他无性系提早15~20d。根据多年对干旱、台风的适应性观察,分关1号无性系的抗风、耐旱、耐瘠薄性最强,在闽东Ⅲ、Ⅳ类地上种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4号、5号无性系和7号无性系可在产业化开发时作为搭配片林有利于生物多样性。课题组利用筛选出的分关1号和茗洋4号、5号、7号共4个黄栀子优良无性系,在贯岭镇茗洋村、贯岭村分别建立了黄栀子优良无性采穗圃。今后闽东地区的黄栀子产业化基地建设,应以主推的分关1号为主。2.4不同处理对黄栀子结果量的影响从表8可以看出,处理2春梢、夏梢生长势弱,秋梢也受到影响,并影响到了黄栀子以后结果量,4年的株产量减少了2.15kg;处理3严重影响抽秋梢和黄栀子的结果量,也是造成株产量减少的最主要的一个因素。4年的株产量减少了4.69kg;处理4对黄栀子当年的结果量影响不大,4年的株产量仅减少了1.06kg,但栀子果的颜色比较不均匀,质量和品相都较差;处理5对黄栀子结果量的影响最大,4年的株产量减少了4.91kg。处理1确定的施肥标准,只是施肥的大体指导标准,施肥中还应根椐土壤实际养分状况的差异进行适当调整。3闽东地区黄栀子生长与施肥方案(1)不同立地条件下黄栀子树冠生长量及单株结果量试验表明,初植密度都是2m×2m的试验林,进入盛果期时,种在Ⅱ类地的黄栀子平均冠幅为1.820m,种在Ⅲ类地的黄栀子平均冠幅为1.640m,种在Ⅳ类地的黄栀子平均冠幅仅有1.530m。黄栀子种在Ⅱ类地,初植密度为2m×2m,基本合适,但Ⅲ、Ⅳ类地初植密度显然太小。为提高单位面积的产果量,Ⅲ、Ⅳ类地的初植密度可适当调整为1.7m×1.7m、1.6m×1.6m。黄栀子平均结果量表明,以Ⅳ类立地上栽植的黄栀子最高为1.5965kg/m(2)从黄栀子异地引种试验结果来看,黄栀子优良品种选育目前应侧重从福建省或周边省(区)优良种源区筛选为妥,远缘引种有一定风险。(3)课题组利用筛选出的分关1号和茗洋4号、5号、7号共4个黄栀子优良无性系,在贯岭镇茗洋村、贯岭村分别建立了黄栀子优良无性采穗圃。今后闽东地区的黄栀子产业化基地建设,应以主推的分关1号为主。(4)根据施肥试验的结果,对黄栀子施肥方案进行总结,在生产中推广应用。(1)春梢抽梢前必须及时施用氮肥。4月上旬是栀子抽春梢前夕,为了促进春梢、夏梢的正常生长,必须施用速效氮肥。在Ⅲ、Ⅳ类立地一般施尿素50g/株较合适,可保证新抽的春梢短而壮,且6月初开花时,新抽的夏梢叶片也大小适中。但如果施用的氮肥过量(如75~100g/株),新抽的春梢不仅粗壮而且过长,夏梢也会疯长,叶片大而深绿,会引起花和小果的大量脱落,造成减产,并引发蚜虫、咖啡透翅天蛾等多种叶类病虫害,这种现象在Ⅱ类地表现尤其明显。(2)秋梢抽梢前必须施1次复合肥。秋梢为次年主要结果母枝,7月下旬施肥直接影响结果枝的生长。由于黄栀子秋梢顶芽95%以上将形成花芽,而花芽产生和分化最盛期为7—9月,此时施肥后栀子树秋梢粗壮、叶厚且为深绿色。此时也是中果期,栀子树由于开花结果体内消耗大量养分,如果未及时施肥,新抽的秋梢细短、叶小且黄,花芽分化不足,会严重影响次年的开花结果。每株宜施复合肥25g+尿素25g。(3)进行1次根外追肥。9月上旬高温高湿,极易引发叶类病虫害,也是黄栀子灰蝶侵入果实的关键时期。如能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1次根外追施(喷施少量硼肥和钾肥),能促进果实均匀和黄色素转化,提高栀子果的品质。相比之下,没有进行根外追肥的栀子树,采收时果实大小、颜色比较不均匀,出售时价位较差。(4)施1次送嫁肥必不可少。由于当年开花结果大量消耗了栀子树体内的养分,果实釆收后于11月中旬,趁气温较高栀子树的根系尚未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