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前期的土地政策_第1页
太平天国前期的土地政策_第2页
太平天国前期的土地政策_第3页
太平天国前期的土地政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平天国前期的土地政策

关于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历史学家没有给出任何结论。基本上有三种观点:(一)“农民政权说”。(二)“新封建政权说”。(三)“两重性政权说”(包括转化说)。持这三种不同观点的同志,就他们所占有的史料看基本上是相同的,而出现分歧的关键:一是对史料的理解不同,二是评价政权性质的标准不同。因此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观点。所以,本文亦就此问题谈一点拙见,以求教于史学界。一、建社会主要的经济基础土地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主要的经济基础。在封建社会里,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农民则没有或很少有土地。“田之归于富户者大约十之五六,旧时有田之人今俱为佃耕之户,每岁所入难敷一年口食”(一)“集四民各安常业,自谕”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阶段,太平天国颁布过一些揭帖诰谕和檄文,但基本都没有涉及到农民的土地问题。如太平天国曾发布过四民各安常业的诰谕,宣布凡太平天国占领之地,“士农工商各力其业,自谕之后,尔等务宜安居桑梓,乐守常业”。这一诰谕表明太平天国不想变更一般的士农工商现有的职业及财产,承认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制度,这是太平天国对占领区的基本政策。可见,太平天国在进入南京前没有采取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的政策,而是采取了保护守法者既有财产及职业的政策,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二)天京兵士,广积粮米,应令人照旧交粮纳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政权建设日臻完善,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1853年底在天京刊刻的《天朝田亩制度》,这一制度可算是太平天国前期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提出了“平分土地”和“耕者有其田”主张,这一主张反映了广大农民渴望获得土地的要求和愿望,但遗憾的是这一深受农民欢迎和拥护的土地政策只是一纸空文,始终未能付诸实施。相反在实践中推行的却是和《天朝田亩制度》相对立的政策。随着天京兵士的日渐增多和物质供应的日趋紧张,就在《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不久,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根据天京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况上奏洪秀全说:“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粮米,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1853年秋,石达开至安徽,在安庆“迫民献粮册,按亩输钱米”(三)—太平天国后期继续实行保护私人土地所有权的政策太平天国后期仍然执行“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公开帮助地主收租并镇压农民的抗租斗争。太平天国后期为继续执行前期的土地政策,巩固旧有的租佃关系,他们发给原来的土地所有者“田凭”或“荡凭”作为土地所有者的一种凭据,在法律上明文承认他们对原有土地的所有权,承认地主的收租权。例如在发给吴江荡户潘叙奎的一份荡凭上写着:“所有各邑田亩,业经我忠王操劳瑞心,颁发田凭,尽美尽善”。向地主颁发田凭的目的是:“以安恒业,而杜争竟,为此给发凭照,仰该业户,永远收执,取租办赋”在给地主颁发田凭的基础上,还允许并帮助地主收租,制定《收租章程》和《取租办赋章程》,设立租局、租粮局或赋租总局,发出收租票或代地主收租完粮。例如,无锡金匮在1861年春就“设总仓厅于四城门外,招书吏循旧章,按户完粮收租”。由此可见,在太平天国的占领区内,始终没有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的政策,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而“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使农民受压迫和落后的主要原因”。二、太平天国政权的阶级基础主要是地主和知识分子(一)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既已成为众多新贵族的领袖外集和受封建元纲太平天国初建之时,掌握政权的是洪秀全、杨秀清等人,这些人大多出身寒门。在起义初期,他们还能与广大将士同甘共苦,情如骨肉,然而,随着形势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定都天京后,这些人的思想逐渐蜕化,他们不能也不想摆脱封建主义的影响和束缚,竟把广大将士出生入死夺得的权力,逐渐演变成自己的封建特权。其事例不胜枚举。在定都天京后,根据“天条”规定,一切官兵百姓皆不得婚丧嫁娶,虽夫妻不得同居,违者处斩,但天王和各王均可“广置姬妾”。天王的“妃嫔在武昌选四十人至江宁选百八十人,陆续增添,大约不满二百人”。可见,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已不是起义初期蔽衣草履与将士同舟共济的农民领袖了,而是黄袍加身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帝王和王公大臣了;他们已不再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而代表着少数新贵族的利益。太平天国的中央政权就掌握在这些蜕化了的农民领袖即封建新贵族手中,他们必然制定和执行有利于少数封建统治者利益的政策。(二)太平天国后期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第一,太平天国前期基层政权主要掌握在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手中。太平天国前期的辖地主要是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省,这些地区的基层政权基本掌握在地主分子手中。1854年清方安徽军务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袁甲三的奏报称:“臣前次具奏布置南路进攻一折,奉上谕:‘各城占据系本地绅民为军帅旅帅,著袁甲三查明从逆姓名速行具奏’……臣查现任职官甘为贼用自属法无可贷,至本地绅民因多被逼胁从,亦难保必无甘为贼用之人”1856年太平军占有江西大部分地区后,掌握湖南军政大权的左宗棠叙述说:“自萍乡至桂东各边千余里,闻皆伪官乱民也.彼中士民均已从贼献册输城无所不至”以上记述说明,在安徽、江西充当乡官的大多是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第二,太平天国后期基层政权主要掌握在地主阶级及其旧官吏手中。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辖地是江苏、浙江两省,据史料所载这两省的乡官主要是一些地主分子和旧官吏。如在常熟“军帅请当地有声价者充当,师帅以书役及土豪充当,旅帅卒长以地保正身伙计分当,惟两司马伍长硬派地著中殷实者承值”太平天国地方政权,不仅被地主阶级分子所篡夺,而且被一些清朝旧官吏窃取。例如,在太平军占领杭州时即以原来的清朝钱唐县令袁忠清担任钱唐监军。另外,被任命为仁和监军的李作梅也是清朝的仁和县令。可见,太平军对清朝旧官吏还是“宽厚”的。由于封建地主阶级和清朝旧官吏控制着太平天国的基层政权,所以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政策,因此说太平天国政权是新封建政权。三、建立联系、作用和影响双创体的结构思想意识和政权同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二者相互联系、作用和影响的。因此,在考察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时,有必要分析太平天国领袖及群众的思想意识。(一)封建思想的原因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领袖,其思想的复杂性对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有一定的影响。洪秀全既想进行反封建的斗争,又要做皇帝,在这矛盾的思想体中,他的封建思想即皇帝梦是主要的方面。早在起义前洪秀全就已萌发了帝王思想,他曾指责农民领袖黄巢、李自成是“草寇”,嘲笑他们岂能免灾祸。而对刘邦、朱元璋却极力推崇,他在一首诗里曾毫不隐讳地说:“近世烟氛大不同,知天有意启英雄。……明主敲诗曾咏菊,汉皇置酒尚歌风。古来事业由人做,黑雾收残一鉴中。”(二)农民没有明确的反封建意识,是一个皇权崇拜者农民阶级是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军,但农民的反抗斗争往往是被迫进行的。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使他们不能认识到自己受压迫的根源,因而也不能把反封建斗争变为自觉的革命行动。正如翦伯赞同志指出的那样,农民反对地主“不能可把地主当作一个阶级来反对,农民反对封建也不可能把封建当作一个制度来反对”。他们只是从狭隘的暂时的利益出发反对当权者。太平天国农民在反封建的斗争中,也只能是从狭隘的,朴素的阶级感情出发,捕杀那些罪大恶极的地主恶霸和贪官污吏,对一般的地主阶级分子则不加以打击,甚至还极力笼络,这当然不是出于斗争策略的需要,而是他们没有明确的反封建斗争意识。农民不仅没有明确的反封意识,而且还是皇权崇拜者。尽管他们在反封建的斗争中表现的很勇敢,但由于缺乏组织性、纪律性和统一的领导,斗争往往以失败而告终。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使他们不能充分的相信自己,因此,总是把希望寄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身上,让这个权威来代表他们,主宰他们。而这个权威是什么?在农民的知识词典里只能是一个封建的“好皇帝”。他们起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