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思考
近年来,中国许多城市都完成了河道改造和管理项目,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城市滨河廊道改造的有效改善了城市滨河廊道的生活环境,为市民提供了高质量的公共活动场所。如上海苏州河、成都福川河、太原汾河等重建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试图在南淝河河道空间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设计理念出发,结合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提出景观设计理念和策略,以促进南淝河健康稳定运行,还原南淝河“水清,岸绿”的景观面貌。一、南河河的空间特征(一)南河河面散发贯穿合肥市区的南淝河,古称施水、金斗河,全长42.1km,河面宽22~170m,是合肥市的母亲河。由于受长期的水质污染,南淝河河面散发出阵阵腥臭味,严重影响了两岸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的整体形象。控制和治理南淝河的污染,改造河道两岸的滨水环境,成为改善当地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重中之重。(二)南河流的空间特征分析由于河道所处位置和两岸用地特征的不同,沿南淝河自西向东,河道两岸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特征,形成四段空间分区。(见表1)二、南集河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机遇(一)南集河的缺点1、河的排污量超快造成河道蓝藻年年规划设计近年来,大量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排入河道,使南淝河的排污量远远超出河水的自净能力,造成河道蓝藻年年暴发。虽然政府实施了河道清淤、生态补水、截流排污等工程措施,对水质改善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河道整体环境的改善程度却不容乐观。2、生物多样性降低传统硬质护岸隔离了水和陆地的联系,使水中生物丧失了栖息空间,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水体自净能力大大减弱。如何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成为河道综合整治和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一环。3、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流经市区的河流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河道空间可以密切城市与水的关系,创造出良好的人居环境。通过堤岸景观设计,保护河道自然资源与城市人文资源,既契合城市自身的发展特色,又能为市民提供休憩娱乐空间。然而目前,南淝河的岸线开发尚属于初级阶段,其河道空间尚未与城市生活产生密切联系。4、对水的倾向,指出反应市民对于南淝河环境治理呼声很高,既表达了对于和谐人居环境的向往,也反映出不断高涨的亲水要求。但是由于水质污染、环境恶化、传统型护岸对生态功能的损害、堤岸空间的单一狭窄、生态绿化用地的缺失等原因,南淝河未能给人们带来足够的休闲游憩场所。(二)南河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协同性在《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中,合肥提出了迈向巢湖的设想。南部滨湖新区的快速建设,勾勒出城市“通江达海”的战略意图和向“滨湖城市”发展的美好愿景。在城市空间结构不断发展的趋势之下,南淝河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其与城市的关系更加密切。但是,由于滨水环境的恶化和景观设计的缺失,南淝河并未发挥其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主导作用。如何顺应城市空间发展趋势,满足人们对“水清,岸绿”的人居环境及对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日益高涨的需求,成为南淝河环境整治和景观设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三、景观与驳岸的融合南淝河景观总的设计理念:结合南淝河污染治理的空间性和时间性,综合考虑“生态、景观、环境”三要素,积极梳理河道空间,创造一条生态良好、环境优美、融入生活、体验丰富的城市河道,为市民营造和谐的人居环境。具体分为:一是景观设计与河道自身环境融合,为市民提供观赏自然和休闲运动的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二是景观设计与周边环境融合,使河道呼应城市的发展,展现城市的特色魅力。三是景观设计与驳岸形式配合,结合河道不同区段的水力特性和环境特征,优先选择自然型和生态型岸线。对于不同的驳岸形式,采用不同的河岸构筑物组合和设计方式,设计多样性的休憩空间。四是景观设计与城市文化结合,打造“城市文化与现代生活相得益彰”的绿色廊道,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凸显城市自身特色。四、河道景观的控制在以上设计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南淝河分区差异和线型变化特征,采用“点、线、面”三个层次控制河道空间的景观设计,并各有偏重:“面”层面主要控制河道风貌和功能定位;“线”层面主要控制河道线型和规范驳岸设计;“点”层面主要控制节点的选点及其景观设计,营造宜人的亲水环境。(一)“表面”控制策略1、合肥景观片区(5段)根据“生态、景观、环境”三要素综合考虑的原则,在符合河道生态效应要求、城市发展趋势以及满足城市总体规划等要求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分而治之。对南淝河现有四个区段进行分区定位和景观设计控制,塑造各具特色的滨水空间(见图1)。(1)区段A:绿色港湾。围绕“绿色港湾”,重点保护和恢复河岸制备,并结合森林公园建设设置沿河步道和节点,营造亲水空间,形成展示合肥山野林趣的自然岸线。(2)区段B:城市舞台。定位“集中创造城市魅力的展示舞台,营造市民旅游休闲的温馨港湾”。利用环城公园北段现有景观、空间条件,重点设计环城游憩带,使此区段水岸成为集中展示合肥城市生活的绿色岸线。(3)区段C:码头水岸。围绕“码头水岸”,通过对滨河工业及老码头的改造,打造现代的工业码头水岸,形成亮化城市水岸形象的工作岸线。(4)区段D:河滨田园。突出“中心城区与滨湖新区的绿色纽带”概念。利用市郊近巢湖流域的生态农业特色,建设沿河滨湖田园景观,使此处水岸成为集中展示合肥阡陌纵横的田园岸线。2、河流域及周边文化格局通过景观设计,融合自然资源与城市人文资源,形成城市文化的“面”状空间载体。既密切城市与水的关系,又能提升景观设计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通过四种岸线区段的划分,分别突出山野林趣的自然文化,熙熙攘攘的城市生活文化,水岸码头的工业文化和阡陌纵横的田园文化,并将这种文化差异性放大,形成特色鲜明的空间体验感受,展现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合肥素有“三国旧地、包拯故里”之称,南淝河沿河及周边,尚存有历史文化遗存。要在南淝河沿河及周边地区,恢复古旧建筑,建设民间博物馆集群,集成和连接合肥历史人文资源,打造“南淝河历史文化长廊”,即将水文化与历史文化进行串联,展示合肥和南淝河的历史文化风采。(二)“线”控制策略1、自然岸线的生态设计(1)河道线型生态化。河道岸线景观不但向人们展示河流的自然美感,同时,也应确保生物群落的栖息空间。景观设计中要避免传统驳岸工程“截弯取直”的做法,保持河道生态线型,“易弯则弯”,特别要注重保留河道自然河湾。(2)岸线设计生态化。在岸线设计中应用生态护岸的材料和构造设计方法,模仿自然岸线具有的“可渗透”的特性,兼具驳岸工程要求的稳定性和强度。同时,结合景观设计,形成丰富的组合形式和具有韵律的纹理特征,既利于产生丰富的景观效果,又利于淤泥附着,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3)河网群落生态化。植物群落是河道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恢复和培育的基础。河岸植被由堤顶到河床形成多个植物群落序列,从由乔灌木和地被植物组成的陆生植物群落,过渡到岸边湿生挺水植物群落,再变为浮叶沉水植物群落,直至深水区的漂浮植物群落。在河岸植物群落的重建修复中,要考虑河岸的水文水力特征、土壤特性和不同的航运、景观休憩等功能,合理选择植物配置方式。在区段A、D的自然岸线内,形成完整的植物群落序列;在区段A、C的城市水系和园林水系不具备培育完整植物群落序列的岸线中,则要根据不同的滨水环境,选择适应的植物种类和相应的群落结构形式;在河道水体污染的岸线内,优先选择抗污染和具有生态净化功能的植物群落。2、生态驳岸的设计根据空间尺度和所处区段的不同,对于河道驳岸进行分类设计:(1)对于河岸腹地较大、且植被覆盖较好的,可采用自然原型护岸,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2)对于河岸腹地较大、坡岸较陡的易造成冲蚀的河段,可采用自然型驳岸以巩固河道,种植密度较高的耐湿性灌木和水生植物,构建立体层次的植物群落,恢复河岸的自然状态;(3)对于河岸腹地较小的,要对人工驳岸采取台阶式的分层处理,同样在驳岸上配置植物,形成自然人工型驳岸;(4)结合河段的功能分区,对于亲水活动多的岸线,要开发成人工景观型护岸,在营造良好景观环境的同时,兼顾河道的生态效应,使人的活动与自然环境融合。(见表2)驳岸设计中还涉及对已有传统硬质驳岸的改造。传统驳岸重防洪固岸,将断面渠化,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河流的自然功能,且绿化较为单一,景观效果不佳。对于已经渠化的驳岸,改造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增加河岸带绿化层次,改善景观环境。二是对护岸自身结构进行改造,通过植被培育和景观设施设置,形成良好的滨水环境。如在坡面处进行堆土处理,种植耐水植物,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在驳岸处设置亲水平台或在坡脚处堆石,形成良好的亲水空间等。(三)“点”控制策略1、点设置的空间建构两岸的景观要素设置要彼此呼应,形成通畅感。设计时要考虑河岸现有条件,确定主要视点,通过视线分析,确定其他节点的布设。节点设置分为桥头节点、景观节点和码头节点三个层次。(1)桥是河道的跨越结构,具有纵向分隔和横向连通的作用,通过设计形成节点空间,满足通行和交往的需要。(2)景观节点即一定范围内景观的核心,设计时既考虑河道的整体空间形态,同时也要与城市的道路和绿化轴线结合,形成视觉通廊。(3)码头为满足游人观景休息和工业生产之用,按照使用功能,选择合理的空间尺度和景观设施。2、生态技术方法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的影响,南淝河水质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山砂项目砂石资源采购合同6篇
- 2025年房产买卖居间服务合同规范样本
- 动漫教育发展:2025年《动漫欣赏课》课件展示2篇
- 2025年度个人汽车交易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纳税担保期限与税务合规合同
- 2025年度个人与公司间的借款逾期罚息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餐饮原物料绿色配送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房屋租赁合同范本(含租金支付方式)2篇
- 2025年度新型电梯销售及居间服务合同协议书范本3篇
- 2025年度门面租赁合同租赁双方权利义务协议4篇
- 冷库制冷负荷计算表
- 肩袖损伤护理查房
- 设备运维管理安全规范标准
- 办文办会办事实务课件
- 大学宿舍人际关系
- 2023光明小升初(语文)试卷
- GB/T 14600-2009电子工业用气体氧化亚氮
- GB/T 13234-2018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
- 申请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征求业主意见表
- 房屋买卖合同简单范本 房屋买卖合同简易范本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