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课件_第1页
病理生理学-课件_第2页
病理生理学-课件_第3页
病理生理学-课件_第4页
病理生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第十章休克

(Shock)1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第十章1休克的概念休克是指机体在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引起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各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伤的病理过程。2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休克的概念休克是指机体在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2维持机体有效循环量的因素3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正常血液循环血容量充足心泵功能正常血管床容量正常维持机体有效循环量的因素3人民卫生出版社3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有效循环血量↓三个环节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下降:1.血容量减少2.血管扩张3.心泵功能下降4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休克的三个始动环节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有效循环血量↓三个环节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下4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有效循环血量↓5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心脏或心包病变失血失液烧伤创伤过敏脊髓麻醉或损伤感染⌒⌒休克微循环功能障碍血容量减少血管容量增加心泵功能障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有效循环血量↓5人民卫生出版社56第一节病因和分类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6第一节病因和分类人民卫生出版社6一、休克的病因1.失血失液2.烧伤3.创伤4.感染5.心力衰竭6.过敏7.强烈的神经刺激7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一、休克的病因1.失血失液7人民卫生出版社7二、休克的分类1.按病因分类2.按休克的始动环节分类8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二、休克的分类1.按病因分类8人民卫生出版社8二、休克的分类按照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可分为:1.低血容量性休克2.血管源性休克3.心源性休克9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二、休克的分类按照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可分为:9人民卫910第二节休克的发展过程、分期及各期特点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10第二节休克的发展过程、分期及各期特点人民卫生出版10微循环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是指微A与微V之间微血管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基本结构和最小功能单位。11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微循环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是指微A与11微循环的组成12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三条通路微循环的组成12人民卫生出版社12微循环的组成正常情况下直捷通路一直开放真毛细血管交替开放,20%开放动静脉短路关闭13微循环的组成正常情况下1313微循环的调节14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三个闸门

前闸门: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后闸门:微静脉微循环的调节14人民卫生出版社14微循环的调节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使微血管收缩,局部代谢产物使微血管舒张15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微循环的调节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使微血管收缩,1515毛细血管(cap)灌流的反馈调节16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Cap前括约肌与微动脉收缩→真Cap血流减少→局部代谢产物及组胺堆积↓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下降↓↑Cap前括约肌

与微动脉舒张真Cap血流增加局部代谢产物及组胺被清除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增高←←↑毛细血管(cap)灌流的反馈调节16人民卫生出版社16休克的分期及各期特点以失血性休克为例,休克可分为以下三期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微循环衰竭期17休克的分期及各期特点以失血性休克为例,休克可分为以下三期17171.微循环缺血期休克早期休克代偿期18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1.微循环缺血期休克早期18人民卫生出版社18(1)微循环变化特点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后微静脉都强烈收缩,导致微循环缺血收缩程度不一,以前阻力血管收缩更明显。动静脉短路开放19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1)微循环变化特点19人民卫生出版社19(1)微循环变化特点20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1)微循环变化特点20人民卫生出版社20组织灌流特点21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组织灌流特点21人民卫生出版社21(2)微循环变化机制本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为什么说是机体的一种代偿反应?22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

动因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2)微循环变化机制本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22人民22各种病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23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各种病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23人民卫生出版社23后果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大量释放入血①α-受体效应:皮肤、内脏、骨骼肌血管痉挛②β-受体效应:动静脉短路开放脑血管α-受体分布少,不收缩。心血管有α-受体、β-受体双重支配,主要表现为β效应,血管扩张24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后果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大量释放入血2424(3)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1)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①回心血量增加②心输出量增加③外周阻力增加25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1、自身输血2、自身输液3、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3)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1)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2525自身输血自身输液262626(3)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2)有助于心脑血液供应血液重分布(皮肤、内脏、骨骼肌血供减少,心脑血供增加)27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3)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2)有助于心脑血液供应27人27(4)临床表现28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4)临床表现28人民卫生出版社28(5)治疗原则29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尽早消除休克的动因,补充血容量,防止向休克失代偿期发展。(5)治疗原则29人民卫生出版社292.微循环淤血期休克中期休克失代偿期

30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2.微循环淤血期休克中期30人民卫生出版社30微循环变化长时间的微循环缺血→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增加→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微血管扩张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扩张的程度大于微静脉→毛细血管前阻力小于后阻力→灌大于流31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微循环变化长时间的微循环缺血→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增加→血管对儿31微循环变化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淤泥化微静脉端血细胞附壁,细胞嵌塞。32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微循环变化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淤泥化32人民卫生出版32组织灌流特点33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灌而少流灌大于流组织灌流特点33人民卫生出版社33微循环变化34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淤滞微循环变化34人民卫生出版社34失代偿1)回心血量急剧减少2)自身输液停止3)外周阻力下降心脑血液灌流量明显减少35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血压下降→失代偿1)回心血量急剧减少35人民卫生出版社35临床表现36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36人民卫生出版社363.微循环衰竭期休克晚期休克难治期DIC期37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3.微循环衰竭期休克晚期37人民卫生出版社37(1)微循环变化特点38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麻痹性扩张微血栓形成无复流现象(1)微循环变化特点38人民卫生出版社38无复流现象无复流现象(no-reflowphenomenon)输血补液治疗后,虽血压可一度回升,但微循环灌流无明显改善,毛细血管中淤滞停止的血流仍不能恢复的现象称无复流现象。39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无复流现象无复流现象(no-reflowphenomeno39组织灌流特点40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不灌不流组织灌流特点40人民卫生出版社40微循环变化特点41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微循环变化特点41人民卫生出版社4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机制1.血流缓慢瘀滞2.凝血系统激活3.TXA2-PGI2平衡失调4.血液高凝状态42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机制1.血流缓慢瘀滞42人民42(3)微循环变化的严重后果1)微血栓阻塞MC2)出血3)微血管通透性增加4)器官梗塞、梗死43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3)微循环变化的严重后果1)微血栓阻塞MC43人民卫43(4)临床表现1)进行性顽固性的低血压2)并发DIC:出血3)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原因:重要脏器低灌流肺、肾、肝、心、脑及胃肠44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4)临床表现1)进行性顽固性的低血压44人民卫生出版4445第三节机体代谢和功能变化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45第三节机体代谢和功能变化人民卫生出版社45一、物质代谢紊乱ATP生成减少46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一、物质代谢紊乱ATP生成减少46人民卫生出版社46二、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1.代谢性酸中毒2.高钾血症47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二、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1.代谢性酸中毒47人民卫生出47三、器官功能受损48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肺、肾、肝、心、脑、胃肠

(见多衰)三、器官功能受损48人民卫生出版社48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性呼吸困难和紫绀49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9人民卫生出版社49出现黄疸或肝功能不全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LALT、AST、LDH、AKP在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50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肝功能不全原因:①各种病因引起肝血流量减少②肝库普弗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出现黄疸或肝功能不全50人民卫生出版社50肾是休克过程中最早受到损伤的器官血清肌酐>177μmol/L血清尿素氮>18mmol/L51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肾功能不全原因:①肾血液灌注减少②循环中毒素的损伤作用肾是休克过程中最早受到损伤的器官51人民卫生出版社51发生应激性溃疡溃疡出血>600ml/24h52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胃肠道功能不全发生应激性溃疡52人民卫生出版社52突然发生低血压心指数<2L/min.m2对正性肌力药物不起反应53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心功能不全突然发生低血压53人民卫生出版社53低凝状态血小板<50×109/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为正常值的2倍以上纤维蛋白原<200mg/d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