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乔叟的人生与外交
齐奥菲尔乔恩出生于1343年。他的父亲约翰索恩是伦敦桥附近的一家酒商。乔叟于1357年至1358年受雇于英王爱德华三世的次子狮心王(Lionel),给他的夫人当侍从,当时乔叟尚未成年。翌年,乔叟随英军开赴法国参加了爱德华三世争夺法兰西王冠的征战,在法国东北部的莱姆斯城被法军俘获,一直囚禁至次年3月经英方付赎金后才获释。此后不久就被爱德华三世录用在其麾下听命。在此后的十来年里,乔叟曾先后受命前往欧洲大陆执行多项举足轻重且又极其棘手的外交使命。一个出身于中产阶级酒商家庭的青年竟被国王委以重任处理国家大事,这一任命本身就足以表明乔叟在官场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在外交上又具有非凡的才华。大约在1361年至1366年间,当时乔叟20刚出头,娶了菲立帕·劳艾德为妻,而菲立帕正是约翰亲王的第三任夫人凯瑟琳司温伏的妹妹。尤为耐人寻味的是,身为爱德华三世的第三个儿子约翰亲王不仅论资格是王位的第二继承人,而且他自己的儿子亨利后来还真正当上了英国国君,也就是在理查二世被废黜后乔叟接着效力的第三位英国国君亨利四世。乔叟除了当过听差、贴身男仆、骑士侍从,当过兵,还出任过外交官、海关官员、公共工程监察官、法官、国会议员以及皇家森林看护官。乔叟的官职接连不断,繁忙的公务让他难有喘息的机会,而他却能在这么少的空闲时间里在文学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只能说是个奇迹。乔叟虽然公务繁忙,可在他执行公务的过程中却使他接触到人生百态,而这种经历是生活在他同时代的其他诗人所望尘莫及的。乔叟先是给国王的家眷当听差、侍从,后来又被派往国外执行外交使命,这些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到英国以及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贵族社会。乔叟通晓拉丁文、法语、意大利语,这使他有机会步入当时欧洲文化界名人的圈子,如中世纪法国浪漫派诗人马肖、黛斯香伯、弗洛沙、格兰孙,又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名噪一时的但丁、皮特拉、薄伽丘等。在他担任公职期间,尤其是在他任伦敦海关署长掌管过往港口的羊毛、皮革等物资这段时间里,有机会认识当时英国社会上各行各业、三教九流的普通人,诸如商人、水手、小官吏,这些人再加上骑士文学中出现的人物就构成了乔叟毕生巨著——《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全部阵容。14世纪的英国,政治对诚实的人而言是个捉摸不定的行业。1369年英法开战,乔叟在约翰亲王麾下服役,从此乔叟的命运就跟约翰亲王及其亲信拴在了一起,自此乔叟在政治舞台上就一直起起落落,时而俸禄优厚,仕途青云,时而囊中羞涩,遭到冷落。亨利四世于1399年废黜少年国王理查二世后自立为王,可是这位乔叟的连襟、如今登上了国王宝座的亨利四世却把他妻子的妹夫给忘了,故尔乔叟只得写了首《囊中羞涩赋》,借此提醒圣上给他行赏。亨利知道后很快就增加了乔叟的俸禄,可这篇不同寻常的牢骚所带来的效益他才享受了几个月就撤手人寰了。乔叟殁于1400年,死后葬于西敏寺教堂。在乔叟葬于西敏寺之后,其他许多声名显赫的文人也先后葬于此,这一带也就是日后众所周知的诗人角。乔叟不仅是葬于西敏寺的第一位英国诗人,他的诗篇也是英国第一位印刷商凯克斯顿刊印的第一批英国诗人用英语写的作品。乔叟的诗人生涯可简单地分为3个时期:法兰西、意大利、英格兰。乔叟在文学创作初期遵循的是法兰西传统。他阅读著名法国诗人如马肖、黛斯香伯、弗洛沙、格兰孙等的诗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乔叟把法国中古爱情诗玫瑰传奇译成英语,从中获益匪浅。英国自公元1066年起一直处于讲法语的诺曼底人的统治之下,法国贵族的审美观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准绳,当然诗歌也不例外。乔叟是在一个弥漫着骑士传统的贵族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骑士风格的诗歌当时在法国非常流行,甚至在英国大家也趋之若鹜。骑士爱情沿袭久远,我们暂且可以把它看作是在如何看待妇女问题上的一次革命,它源于11世纪法国南部,再逐渐向西欧扩散。这种盛行在法国的对待妇女的新观念其最大特点是,在爱情上男女扮演了相反的角色:女士提高到显赫的位置,凌驾于男士之上,而男士却降到一个无足轻重的求爱者的地位。骑士文学中的女方可以用种种方法考验向她求爱的男士。据一位12世纪的法国作家安德烈·卡匹拉诺所言,在求爱的过程中要遵循31条戒律,比如茶饭不思、夜不成眠、山盟海誓等等。在中古时期,贵族社会对男女偷情不仅不加以惩罚,反倒乐意看到自己漂亮的太太在骑士文学中被人用一种优雅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来。我们不妨这么说,中古文学中独领风骚的骑士爱情主题是专以王公贵族为主体而创作的,反映当时贵族社会的一种追求。跟骑士爱情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出现在13世纪的法国通俗故事,它跟高雅的骑士诗歌正好背道而驰。通俗故事都是些用韵文诗写的滑稽可笑、多半是些淫猥下流、粗俗不堪的偷鸡摸狗之类的无稽之谈,在修辞风格上,尤其在对待妇女的观点上跟骑士诗歌相比有霄壤之别,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玫瑰传奇是一首13世纪的长篇骑士爱情叙事诗,前半部分由法国诗人纪尧姆·劳瑞斯于公元12世纪30年代动笔,而后半部分则是在过了40年之后才由另一位诗人让·德芒收笔。纪尧姆写的前4058行诗展示在读者眼前的是骑士爱情的幻境,人间美满婚姻的缩影。在纪尧姆的诗中,玫瑰指的是他的梦中情人,他向她献上自己的诗作并希望与她终成眷属。纪尧姆在诗中突出这样一种观点,即求爱者决不允许强自夺取玫瑰的女贞,他只允许爱慕呵护而不得摘取。因此,在纪尧姆的诗里爱情是象征性的,柏拉图式的,虚幻的,过于理想的,充其量不过是些性幻觉而已。或许正是因为骑士爱情仅仅是幻想而非现实,所以当时的贵族社会不仅不加以禁止,反而给以鼓励,因为骑士爱情对贵族中的已婚夫妇构不成威胁。但对让·德芒而言,纪尧姆的诗作并未完成,因为诗中主人公对他心上人的渴望只不过是一种幻想,所谓幸福纯属装腔作势,而失恋也只是自欺欺人的骗术而已。纪尧姆完全沉醉于臆造且理想化的中古骑士爱情里,其特点是必须遵循一整套人为的爱情准则。让·德芒跟纪尧姆不同,他用自然主义的观点来看待男女之爱,把它看作是一种生理功能现象。让·德芒对商人在男欢女爱问题上所持的一贯态度是了如指掌的,因此他对骑士爱情的态度是多重性的,既有哲理的,还有点讽刺挖苦,对妇女也不无贬意。玫瑰传奇对中古后期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这首诗开创了一种意象以表述当时贵族阶层所持的爱情观,这一时期骑士的地位让位于绅士。玫瑰传奇不仅影响了乔叟的艺术风格,还影响了乔叟诗歌的原型——法国宫庭诗人。玫瑰传奇是由多种成分组合成的爱情诗,后来乔叟又把这些特色揉合到他自己的诗作中去。乔叟对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嗜好源于他一方面受到纪尧姆骑士情操的启示,另一方面又受了让·德芒的哲理性强、好挖苦却又超然的风格的吸引。可以说,乔叟的诗人生涯是从纪尧姆的骑士爱情诗到资产阶级味十足的让·德芒的讽刺诗的渐进过程,具体体现在从《公爵夫人之歌》到《巴斯妇》。我们读到的乔叟的第一首诗歌名为《公爵夫人勃朗契之死》,即大家熟知的《公爵夫人之歌》。这是一首对公爵第一位夫人勃朗契的挽歌。在挽歌中,诗人进入梦境,在一片树林中巧遇一位悲痛欲绝的骑士,上前安慰。骑士倾诉了他的内心痛苦、他和他亡妻从相识和求爱到相恋的全过程,还详尽描述了他已故夫人的容貌外表、风度和气质。乔叟运用法国传说的格式和背景作为媒介,如梦境、神话、押底韵而不是押头韵表达诗中主人公的真实情感,藉此颂扬勃朗契夫人,安慰了公爵。中古传奇的特点是内容抽象,而乔叟这首诗叙述的却是现实生活——约翰对亡妻的哀悼之情,即使在乔叟模仿写作法国传奇诗歌初期也没忘记展示他作为一个伟大诗人所具有的独创性。乔叟早年师从法国宫庭诗人,后来又拜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现实主义诗人的门下,可他超越了他的老师。因为正是由于乔叟的努力,英语才取得自诺曼底人征服英格兰之后的300年里首次跟法语平起平坐的地位。公元1374年,乔叟受命担任海关署长掌管皮革羊毛出口事宜,这是一桩责任重大、获益颇丰的差使。乔叟除了在国内担任公职以外,还忙于外交事务,接二连三的外交使命把他派往法国、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公元1372年12月至来年5月,乔叟去热那亚协商开辟一个英国港口以开展外贸,这次出访意大利对乔叟来说是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经历。乔叟在意访问期间受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的影响,扩大了他的想像空间。另外,他的佛罗伦萨之行打开了他的眼界,让他看到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新世界,与之相比14世纪的英格兰所取得的成就则显得微不足道、相形见绌。光彩夺目的建筑、绘画、文学赋予佛罗伦萨无与伦比的声望,构成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天堂。意大利文艺复兴创造的奇迹显示了人类潜在的创造力并激发了乔叟的想象力。另外我们不妨看看下面这一事实,即乔叟是在他的意大利之旅之后才动笔写《声誉之家》的,在诗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但丁的《神曲》对他的影响。公元1378年乔叟重访意大利,这次他去了米兰,据传乔叟此次意大利之行偶尔读到了薄伽丘的长篇诗作。他又于1381年奉命去法国安排理查二世和波西米亚安妮公主的婚事,完成使命后就继续留在法国,一住就是6年。乔叟这一段不受外界打扰的家居生活使他能接连写出大量的骑士诗歌,最后为《特洛伊斯与格利西达》爱情长诗画上圆满的句号。乔叟在法国逗留的6年里完成的其他诗篇有《禽鸟议会》、《烈女传》以及《派拉蒙和阿西德》传奇,最后这一篇日后乔叟把它收集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即《武士的故事》。乔叟在动笔写《声誉之家》时心里是以但丁的《神曲》为蓝本的。但丁在《神曲》中是一只鹰给他引的路,乔叟在《声誉之家》中也有一只鹰给他带路,所不同的是《神曲》的气氛是庄严肃穆,而《声誉之家》却是讽刺嬉笑,与前者形成鲜明的反差。但丁的《神曲》叙述的是一场朝圣活动,但丁本人就是个朝圣者,这是一次心灵向上帝靠近的旅程。中古时期把人看作是旅客,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要找到一条通向天堂的正确途径。《神曲》中那只鹰把但丁的躯体带到了炼狱山里,而《声誉之家》中的那只鹰则被派去向乔叟传达许多他闻所未闻的有关爱情的喜讯,真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在《神曲》中但丁全神贯注的是死后能得到永生,而乔叟在《声誉之家》则反其道而行之,他更为关注今生今世的享受,全是些追名逐利的人。与此相反,在《谎言之家》里则挤满了船手、香客、赦罪僧和其他诸如此类的骗子,为他日后要撰写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由各色人物组成的朝圣团队埋下了伏笔。乔叟似乎想说明声誉和谣言都不可信。这是一首没有完稿的诗。《禽鸟议会》是一首寓言求爱诗,诗中许多人物都被描绘成禽鸟。诗人托梦在情人节那天旁听了自然法庭:那天百鸟飞来择偶,有3只雄鹰向一只美丽的雌鹰求爱,于是在众多禽鸟之间展开了一场辩论。辩论显示在讲究礼仪的贵族鸟(骑士)和着重生理需求的平民鸟(商人)之间势不两立。从乔叟在第二时期(意大利时期)写的诗篇中不难看出,他正逐渐脱离骑士爱情诗转向针对时尚的讽刺诗。乔叟的《禽鸟议会》正是往这一方向迈出的第一步:无性的爱只会使爱导致毁灭,人们向往的是生殖的爱,有创意的爱——具体表现为在情人节那天百鸟竞相成双配对。乔叟在他文学生涯的第二时期所完成的诗作中最负盛名的当然莫过于《特洛伊斯与格利西达》了。仅在这首长诗里我们就能找到对他的写作产生过影响的各种文学流派,具体表现为骑士爱情的中古法国传奇,以及以薄伽丘、尤其是以勃艾西斯写的《哲学的安慰》为代表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乔叟在创作《特洛伊斯与格利西达》一诗时还把《哲学的安慰》译成了英文。乔叟的《特洛伊斯与格利西达》改编自薄伽丘的《弗洛斯特拉托》,而该诗本身却又取自12世纪法国的一则传奇故事《特洛伊传奇》,作者是皮挪埃特·圣莫莱。乔叟与莎士比亚一样喜欢新瓶子装陈酒。他既不喜欢因袭守旧的骑士爱情故事,又嫌薄伽丘的爱情故事过于简单化。乔叟超越了他的前辈,其手法是使他故事中的人物人性化,具有哲理思辩能力,在他们身上注入生命活力,并加以乔叟本人的第一手评论。在故事情节的架构上乔叟遵循了薄伽丘的《弗洛斯特拉托》,不过他做了大量的修改、删减、增补。薄伽丘的《弗洛斯特拉托》不过是一则结局不幸的传奇爱情故事:一位夫人允许她的情人跟她上床,后来又把他甩了另觅新欢。乔叟则把《特洛伊斯与格利西达》演绎成一则高雅的爱情故事,一场悲剧,赋予故事中的人物哲学的洞察力和幽默感,从而超越了男欢女爱的俗套。乔叟的《特洛伊斯与格利西达》是英国文学中第一部带有戏剧结构的心理小说或剧本。薄伽丘的《弗洛斯特拉托》和乔叟的《特洛伊斯与格利西达》有众多区别,其主要区别集中在如何看待全剧中心人物格利西达。薄伽丘的《弗洛斯特拉托》和意大利的通俗小说一样写的要么是些放荡淫妇偷鸡摸狗之类的丑事,要么是英雄美女及神话故事。在《弗洛斯特拉托》故事里,格利西达同意晚上在皇宫内单独同特洛伊斯会面,连半推半就都没有就跟他上床。然而在乔叟诗中我们却看到格利西达思前想后,拿不定主意。相反她倒是在她叔叔宠大卢的唆使下才跟特洛伊斯上了床。特洛伊斯和格利西达的恋情不仅限于二人肉体上的结合,而且严格遵循在实践骑士爱情过程中规定的种种礼仪和戒律,例如相思成疾、茶饭不思、脸色苍白、暗下誓言、效忠情人至死不变心等。特洛伊斯一头坠入了情网,可格利西达却从没真心爱过他,这也就是悲剧的根源所在。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悲剧——卡西布斯悲剧——源于薄伽丘的《贵人兴衰图》。此类悲剧把人生道路比作命运之轮,世人在这个轮子上起落浮沉任命运摆布,对付命运的最佳药方是对命运所赐于的尘世物质抱一种超然的态度。这种悲观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哲学理念在薄伽丘的作品中几乎从未提到过,可是在乔叟的作品中却把这种理念提高到探索生命的真正内涵的哲学高度。乔叟不像薄伽丘那样只从个人理解的角度而是用哲学和宗教的观点去看待特洛伊斯的不幸结局。正如罗马哲学家勃艾西斯(480—524)在《哲学的安慰》一书中所说:你目前拥有的并非是你生来之物,死后亦不能带走,你所失去的或许从来就不是给你准备的。这位中古罗马哲学家劝说人们对那些诱人的东西不必过于在意,遇到不幸也不要怨天尤人。虽然世事结局都是命中注定,人总还是有选择的自由,勃艾西斯的教诲给那些身处逆境的人们以精神上的依托:真正的幸福来自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不管饱尝多少磨难,遭受多大委曲,只要能把握住自己,幸福终会到来。而特洛伊斯的结局跟勃艾西斯的教诲是完全吻合的。在全诗结尾时我们看到特洛伊斯的亡灵在天边升起,他俯下身子看着脚下这个“小小的星球”,想到他自己曾因男女间的悲欢离合而痛不欲生不禁哑然失笑。乔叟的诗作中,受勃艾西斯的《哲学的安慰》影响的还有《武士的故事》、《女尼的教士的故事》、《僧士的故事》。乔叟在动手写坎特伯雷故事集之前写了《烈女传》,这是一部结构完整的叙述被丈夫遗弃的烈女故事集。大多数研究乔叟的学者有个共识,即乔叟是奉安妮皇后之命才撰写《烈女传》的,目的是给他刻画的坏女人格利西达做些补偿。乔叟是个注重现实而不是因循守旧的诗人,他擅长实事求是地描写生活,若是要他言过其实,言不由衷,把黑的说成白的,他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乔叟迫于王命撰写名妇贞节忠夫的轶事实在勉为其难,所以他写了9个故事便搁笔了。《烈女传》也启发了乔叟要创作一部结构更复杂、角色更多的作品,他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设想终于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达到了顶峰,从而乔叟诗人生涯的第三时期——英语时期也就此开始了。或许值得一提的是《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有几则故事写在乔叟的英语时期之前,只是在他最后整理成册时才把这些故事归纳在一起:悲剧轶事系列故事都合并在《僧人的故事》一组,圣女茜茜利后来改为《第二个女尼的故事》,派拉蒙和阿西德传奇改编进《特洛伊斯与格利西达》。这些故事在刚动笔写时原本是些单独的互不相关的故事,只是到后来才把他们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合在一起——迈向坎特伯雷的朝圣大军。《坎特伯雷故事集》超越了乔叟早期的作品,其具体表现为不再沉溺于周围理想化了的世界,不再托梦进入一个城堡的塔楼,俯视下面春日的花园和草地。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乔叟似乎摆脱了对以往文学模式的依赖,如在《声誉之家》里靠一只神鹰把诗人带入梦境。乔叟通过阅读获取的有关过去骑士时代的种种传说只是一种想象而已,其实并不存在,他多年来身为朝庭命官,见多识广,这种想象已被他亲眼所见的真实世界所取代并逆转。在乔叟的英语时期到来之前为公众喜闻乐见的英国文学基本上是传奇故事,内容都是些天上的神灵以及诺曼底征服英格兰之前流传很广的盎格鲁撤克逊英雄人物,因此对现实生活中的男男女女的真实面貌从未研究过,没有把他们描绘成有生命的血肉之躯,到了乔叟的英语时期就不再把他们当作理想化了的英雄,而只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左邻右舍。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对人生的现实主义观点得益于与他同时代的意大利诗人但丁和薄伽丘。但丁在《神曲》中塑造的人物都是生活在他那时代的普通男女,极其深刻地影射了佛罗伦萨当时政界内部的尔虞我诈。在薄伽丘写的《十日谈》里,10位佛罗伦萨的贵族为躲避当时在欧洲猖獗一时的瘟疫,以相互讲故事的方式消磨时光。受薄伽丘的影响,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也有30几位香客以同样的方式相互讲故事给对方听以活跃他们去坎特伯雷朝圣途中的气氛。虽然乔叟在故事的框架结构上,甚至有几则故事的内容都与《十日谈》相仿,可他还是凭借自己的才华超越了他的老师。例如《十日谈》中的故事叙述人和其他人物区别不明显,而且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故事分配给恰当的人讲,《坎特伯雷故事集》与《十日谈》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把故事和讲故事的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朝圣的香客不是一群脸谱式的人物,而都是些高度个性化的活人。在《十日谈》中故事内容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而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故事则仅是用来向读者介绍故事叙述者的工具而已。在一个春天的傍晚时分,一群约摸30来人的朝圣队伍借宿在塔巴特客栈,他们来自英国各地,有男有女,乔叟作为香客也在其中,翌日即将奔赴他们的朝圣目的地——坎特伯雷。在这些朝圣人群中有一位武士和他的儿子——一位见习武士以及他们的随从(仆人)、女修道士、女尼、3位教士、僧人、学者(神学院学生)、牧师(教区教士)、法庭差役(隶属于宗教法庭)、赦罪僧(有资格出售罗马天主教会颁发的赦罪及纵欲证书)、游乞僧(持有罗马天主教会颁发的行乞证书的职业乞丐)、律师(有资格出席高等法庭的律师)、医生、船手、自由农(乡村绅士或自由土地领主)、商人、磨坊主、厨师、管家、伙食经理(饮食供应商)、农夫、5位手艺师傅或称自由民——裁缝、木匠、织布工、染工、地毯工以及巴斯妇。乔叟和但丁一样以香客身分参与朝圣的全部活动。这些香客们又是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战士、僧侣、商人、工匠、农夫、家庭主妇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生动的14世纪英国社会的缩影。塔巴特客栈老板哈里贝利自封为这次朝圣活动的组织者,他给大家规定在往返坎特伯雷的路上每个香客必须讲4个故事,去的路上两个,归途中再讲两个,并约定谁讲的故事寓意最深就能享用由众香客出资请客的晚餐。原先在《总引》中曾计划总共要讲120个故事,后来改为每位香客讲一个,尽管最后一共才讲了24个故事,却涵盖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各行各业:上自武士下至地位低下的农夫,武士是除了贵族以外地位最高也最受尊敬的阶层,也是以往岁月最理想的代表;有见了国王也不用脱帽的地位显赫的律师,也有臭名昭著的伦敦厨师。从伦理道德角度看,这些香客中有德高望重的牧师、在教区中为贯彻基督教义而耕耘不已的信徒。但也有像赦罪僧那类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无赖,他劝别人行善可他自己却坏事做尽。这种理想和实践之间严重脱节的现象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比比皆是。乔叟所采用的一个主要技巧就是对当时的自由民即新兴的城市资产阶级热衷于对以往传说中的骑士爱情给以无情的讽刺挖苦,这也是要想读懂乔叟的喜剧式幽默的关键所在。由于乔叟既是平民又是贵族,于是在乔叟看来,人生既有理想化的一面,如曾在贵族中盛行一时的骑士爱情,也有普通百姓追求七情六欲的一面。乔叟生活的中古时期的14世纪原是个充满矛盾的时代:在封建主义日落西山的同时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当贵族阶级仍沉醉在虚无缥缈、过于理想的往日世界中时,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曙光已穿透笼罩在中世纪英格兰上空的乌云,从而启发了像乔叟这样的先知先觉者;尽管当时多数人仍对上帝怀有敬畏之心,但还是无法摆脱尘世之爱,因此就出现了对上帝的圣洁之爱与对男欢女爱的世俗之爱并存的奇特现象,在《总引》中女修道士的言行同她的自我标榜恰好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也是人世间种种自相矛盾的怪现象的极佳佐证。一个女尼应具备的素质在这位女修道士身上一点都找不到,她穿一条百褶长裙,长着一张樱桃般的小嘴,宽宽的前额,胸前别着一枚黄灿灿的胸针,上面刻有以下格言:爱能战胜一切。此外,她对宠物关爱备至的温情让人觉得她倒是更像一位追求时尚的阔太太,而不像个应把自己全身心献给上帝的女尼。理想与实践之间的巨大的反差不仅反映在爱情上,同样也反映在中世纪其他各个方面。传奇文学所关注的都是些个人琐事,内容都是跟爱情、比武有关,比如骑士必须遵守哪些条规,在向心上人求爱时如何表述自己的愿望和梦想等,故事的主人公当然不外乎是英雄美人。粗俗喜剧是高雅喜剧的对立面,同样,作为传奇文学对立面的通俗文学是用韵文写成的滑稽可笑、单刀直入,甚至是淫猥下流的无稽之谈。在众香客讲的24个故事中,有7个就是这类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如磨坊主的故事、管家的故事、法庭差役的故事、船手的故事、伙食经理的故事以及商人的故事。商人故事中那位年轻媳妇春花扮演了一个跟骑士爱情故事中的贵妇人颇为相似的角色:她也是年轻、漂亮、风骚,嫁给一个比自己年长得多的老者并乐意跟别的男人偷情。年轻侍从达米恩在花容月貌的女主人面前的表现犹如骑士爱情中的求爱者一样,只见他日渐消瘦,相思成疾,在写给他心上人的信中表白他的一片爱心并渴望与她共享云雨之欢。《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一个争论较多的议题是男女双方婚后的相互关系。在中古时期往往有这么一种观点,即最风雅的骑士爱情跟婚姻格格不入,因为婚姻会助长男尊女卑,而男尊女卑和爱则是水火不相容的。再说,纺织婆巴斯妇是个女权主义者,她嫁过5个丈夫,还打算嫁第六个。她坚信男人应“受制于他们的老婆”。巴斯妇是个见多识广的情场老手,她为了证明她说的话有道理,竟引述圣经中人物为自己开脱,如所罗门、拉迈斯、亚布拉罕、雅可布等,他们全主张一夫多妻制。巴斯妇在《总引》中所表达的女人渴望性自由的自白在一个自古以来就是男人占统治地位的父系社会里只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已。而香客中一位牛津大学生则用一种跟巴斯妇针锋相对的语气讲述了褒扬格利赛达在极其艰难困苦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超凡的忍耐和对丈夫忠贞不渝的精神。女人对男人百依百顺据说是上帝的意志,并且自从夏娃和亚当触犯天庭戒律以来圣经上就一直是这么记载的。持这种正统的基督教婚姻观的不只局限于牛津的学者,就连密尔顿、莎士比亚也不例外。除了上述两种在婚姻问题上持极端对立的观点之外,还有《商人的故事》反映出来的那种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的态度,究其根源,他们(男人)认为女人根本就不可信,所以也就一文不值。男人对付对他不忠的老婆的唯一办法就是不管看到什么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商人的故事》结束前我们见到了那个娶了位少妻的老者——冬月老人在他的私家花园里用他的双臂紧紧搂着一颗梨树,并且给他的年轻媳妇充当垫脚石好让她够得着那颗通奸的禁果,头的上方都是树叉,犹如冬月老人的额上长了角似的(在西方说一个人头上长角相当于戴绿帽子)。比这更为可笑的还在后面:当冬月老人在他的少妻春花的帮助下奇迹般地恢复视觉的刹那间,他看到的竟然只是他妻子要他看到的。耐人寻味的是妻子是丈夫的帮手也是他的人间天堂,其条件是他必须对他妻子的婚外恋视而不见。这种玩世不恭的犬儒主义不仅在冬月老人身上有,在奥赛罗身上也有。奥赛罗多么希望“被抢劫的人不在乎抢了什么;别让他知道就等于他没被抢”。倒是自由农不同意把婚姻看作是对男女双方的桎梏,对这种观点提出挑战并宣称爱情和婚姻并不矛盾。男女双方都应享有自主权,而耐心则是双方应尽的义务,不能仅限于一方。做丈夫的应该既是仆人又是老爷——在爱情上丈夫是他妻子的仆人,在婚姻上才是他妻子的老爷。做丈夫的只有对自己的妻子百依百顺才能真正显出他的老爷风度。于是一场关于婚姻问题的辩论就以《自由农的故事》的结束语到此告一段落。乔叟时代的英国教会腐败至极,而修道院的生活又是那么糜烂颓废。除了那个乡镇贫苦牧师以外,乔叟把书中提及的僧侣都一个个猛烈抨击了一通。他还用类似的语气刻画出一幅近乎理想而实际当时已不存在的武士形象,以达到对当时的骑士制度讽刺挖苦的目的。乔叟对当时的僧侣百般挖苦嘲弄,因为这些家伙正好跟他笔下的一位善良牧师形成鲜明的对照:他坚守一个牧羊人的职责是在信徒中起表率作用,务必做到不让他照管的“羊群”(信徒)误入岐途。谁都懂得僧士是应该呆在修道院里的,他的时间应该用于学习研究和冥想。然而在乔叟那个时代,僧侣中对研究圣经感兴趣的真是寥寥无几。乔叟描绘的那位僧士拥有一队善于奔跑的灰狗,好几匹外形俊美的好马,身为修道院主持,非但不履行他的职责,反而喜欢骑上马远离修道院去外地寻欢作乐。大家都以为游乞僧是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他们曾发誓终生甘愿过一种清贫、恭顺、贞洁的生活。他们的工作对象是普通老百姓,他们的使命是在精神和肉体上关怀这些人。然而这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却拥有富丽堂皇的行乞僧寺院,其奢华的程度可以同修道院媲美。乔叟笔下这位定点流乞僧(在规定的范畴内行乞)却是靠行乞发了大财,因为他“轻易让罪犯赎罪”。如果说教区的牧师动不动就对罪犯训斥的话,那么游乞僧就乐于对这些罪犯大发慈悲,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些有罪之人为了感激游乞僧对他们的宽大就必须付给这些游乞僧金银财宝。僧侣中大多数人就像僧士和游乞僧那样口号叫得很响,而他们的所作所为却实在不敢恭唯。《赦罪僧的故事》就更为典型了,这是一篇用一则寓言来说明的布道讲演。布道的内容是“贪财乃万恶之源”。赦罪僧通过3个年青人的经历劝导世人。在中世纪伦敦曾遭瘟疫之灾,有3个游手好闲、寻衅闹事的年青人到处寻找据说杀害了他们自己人的凶手,为朋友报仇,此人名叫“死亡”。一位老者告诉他们到一颗树下就会找到“死亡”,结果他们在树下找到了一堆金子。一见到那么多财宝人人都开始盘算如何才能独吞这笔财富,结果却是互相残杀全死于非命。赦罪僧跟当时绝大多数僧侣一样满嘴仁义道德,至于身体力行他恐怕连想都没想过。在赦罪僧的故事的开场白中,他大肆吹嘘用了哪些雕虫小技让那些对自己丈夫不忠的妻子上当受骗,买他的假冒圣贤遗物。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假如一个牧师的行为跟他当初所许下的诺言背道而驰,那么他还算不算一个称职的牧师?说来好笑,就这个问题教会的回答竟然是必须把执行公务和具体人加以区分,因为他毕竟也是人,他犯下的罪孽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牧师执行公务的有效性。所以尽管赦罪僧是个十恶不赦的家伙,说教只是为了赚钱,根本就不是什么让人改邪归正,不过他自己却大言不惭地说,“我能让其他人远离贪婪并为之痛改前非啊。”因此,赦罪僧作为一个神职人员或许是可敬的,但作为人他却是个两面三刀的恶棍。即使乔叟也肯定了其积极的一面,但这就使得赦罪僧显得更加可笑,更加卑鄙无耻。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充当了故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年中国手持云台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
- 高校超市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25高中语文第七单元情系乡土第11课玄黑结婚课后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15课苏幕遮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2025年SPC项目风险可行性方案
- 2025年中国银杏叶制剂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研究报告
- 移动通信综合实训设备大型设备论证报告-浙江师范大学室
- 2025年中国硫酸软骨素原料药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医用仪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复塑水闸门密封件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 2024年11月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
- 10我们爱和平(第1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 烈士褒扬课件教学课件
- 退休延期留用岗位协议书
- 3.1 歌曲《音阶歌》课件(10张内嵌音频)
- 中医适宜技术-中药热奄包
- 2024年储能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展望报告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青岛版(六三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
-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重耳出亡(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 DL∕T 664-2016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