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云岗职业中学2022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北京云岗职业中学2022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北京云岗职业中学2022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北京云岗职业中学2022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北京云岗职业中学2022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云岗职业中学2022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个电热器接在10V直流电源上,消耗的电功率为,把它接在如图5-12所示的方波交流电源上(不计温度变化对电阻的影响),它消耗的电功率为,则此方波的幅值应是A.10V

B.5V

C.V

D.V参考答案:C2.(多选)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的频率与固体物质分子的固有频率很接近B.医院里常用X射线对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C.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来做防伪标识D.γ射线波长比X射线波长长参考答案:解:A、红外线的频率与固体物质分子的固有频率很接近,容易发生共振,故A正确.B、医院里常用紫外线对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故B错误.C、紫外线有显著的化学作用,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来做防伪标识.故C正确.D、γ射线的波长比X射线短,故D错误.故选:AC.3.两质量相同的小球A、B,分别用轻绳悬在等高的O1、O2点,A球的悬线比B球的悬线长把两球的悬线均拉到水平位置无初速释放,则小球经最低点时(取悬线水平时所在的平面为零势能面),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

B.A球对绳的拉力大于B球对绳的拉力C.A球的向心加速度大于B球的向心加速度D.A球的机械能等于B球的机械能参考答案:AD4.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是指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L为小灯泡,当温度降低时(

)A.R1两端的电压增大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C.小灯泡的亮度变强D.小灯泡的亮度变弱参考答案:5.参考答案:B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在某次闪电中,持续的时间约0.005s,所形成的平均电流约6×104A。若闪电过程中流动的电量以0.5A的电流通过电灯,可供灯照明的时间为

s。参考答案:6气球质量为7.200kg,载有质量为50kg的人,静止在空中距地面20m高的地方,气球下悬一根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绳子,此人想从气球上沿绳慢慢下滑至地面,为了安全到达地面,则这根绳长至少应为

米?(不计人的高度)参考答案:25m8.为了测定光在透明的有机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一同学采用先测了其折射率再计算光速的方法。他先用插针法完成光路图后,却发现没有量角器,他用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法,以P1、P2直线与有机玻璃砖的交点O为圆心,以10.0cm为半径作圆,分别交P1、P2连线于A点,交OO′连线的延长线于B点,并分别过A、B两点向界面的法线NN′作垂线。用直尺量得的数据如图所示(单位:mm),则此有机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光在该有机玻璃中的速度为

。(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0×108m/s)参考答案:1.5

2.0×108m/s

9.参考答案:变化,磁场10.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滑动片P从a到b缓慢移动过程中,观察到电流表的读数一开始逐渐变大,后来不变,这说明光电管中的光电流存在

,进而得出单位时间内从阴极K跑出来的光电子是确定的。进一步实验表明,在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电子数目多少仅与光的

有关。(2)将图中电源的正负极对调一下位置,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滑动片P从a到b缓慢移动过程中,观察到电流表的读数逐渐变小,直到减为零,光电流刚好为零时加在光电管两端的反向电压叫遏止电压,遏止电压的存在说明光电子存在

。(3)用光子能量为2.6ev的光照射阴极,发现加在光电管上的反向电压小于0.5V时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加在光电管上的反向电压大于或等于0.5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则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

。参考答案:11.如图所示,把一个线框从一匀强磁场中匀速拉出(线框原来全在磁场中).第一次拉出的速率是V,第二次拉出速率是2V,其它条件不变,则前后两次拉力大小之比是1:2,拉力功率之比是1:4,拉力做功的绝对值之比1:2,是安培力做功的绝对值之比是1:2,线框产生的热量之比是1:2,通过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量之比是1:1.参考答案:解:由安培力公式FA=可知,FA∝v,则得安培力之比为1:2;由于线框匀速运动,拉力与安培力大小,则前后两次拉力大小之比为1:2;由W=Fs,s相等,则拉力做功之比和安培力做功均为1:2,所用时间之比为2:1,则由功率公式P=可得,拉力功率之比为1:4.线框匀速运动时,拉力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焦耳热,焦耳热之比为1:2,由q=It==,因磁通量的变化量相等,所以通过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量相等,则电量之比是1:1.故答案为:1:2,1:4,1:2,1:2,1:2,1:1.12.如图所示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1)将图中所缺的导线补接完整。(2)如果在闭合电键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了一下,那么合上电键后,以下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将A线圈迅速插入B线圈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向____(填“左”或“右”)偏一下;

B.A线圈插入B线圈后,将滑动变阻器触头迅速向左拉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向____(填“左”或“右”)偏一下。参考答案:(1)连图:(2分)

(2)A.右.(1分)

B.左.(1分)13.(16分)有如图(a)、(b)、(c)、(d)所示四个电场,试比较各图中A和B两点场强大小和电势的高低。(a)图:EA

EB,UA

UB。(b)图:EA

EB,UA

UB。(c)图:EA

EB,UA

UB。(d)图:EA

EB,UA

UB。参考答案:(a)=,=(b)<,>(c)=,>(d)>,=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很多轿车中设有安全气囊以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轿车在发生一定强度的碰撞时,利叠氮化纳(NaN3)爆炸产生气体(假设都是N2)充入气囊.若氮气充入后安全气囊的容积V=56L,囊中氮气密度ρ=2.5kg/m3,已知氮气的摩尔质最M=0.028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试估算:(1)囊中氮气分子的总个数N;(2)囊中氮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参考答案:解:(1)设N2的物质的量为n,则n=氮气的分子总数N=NA代入数据得N=3×1024.(2)气体分子间距较大,因此建立每个分子占据一个立方体,则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即为立方体的边长,所以一个气体的分子体积为:而设边长为a,则有a3=V0解得:分子平均间距为a=3×10﹣9m答:(1)囊中氮气分子的总个数3×1024;(2)囊中氮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3×10﹣9m.【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先求出N2的物质量,再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求出分子的总个数.根据总体积与分子个数,从而求出一个分子的体积,建立每个分子占据一个立方体,则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即为立方体的边长,15.(10分)“玻意耳定律”告诉我们: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保持温度不变,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查理定律”指出: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保持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请你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分别解释上述两种现象,并说明两种增大压强的方式有何不同。参考答案: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温度保持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每次分子与容器碰撞时平均作用力不变,而体积减小,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大,相同时间内撞击到容器壁的分子数增加,因此压强增大,(4分)一定质量的气体,若体积保持不变,单位体积内分子数不变,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对容器壁碰撞更频繁,每次碰撞平均作用力也增大,所以压强增大。(4分)第一次只改变了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器壁上碰撞的分子数;而第二种情况下改变了影响压强的两个因素: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碰撞的次数和每次碰撞的平均作用力。(2分)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质量m=0.60kg的篮球从距地板H=0.80m高处由静止释放,与水平地板撞击后反弹上升的最大高度h=0.45m,从释放到弹跳至h高处经历的时间t=1.1s,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篮球与地板撞击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2)篮球对地板的平均撞击力.参考答案:解:(1)篮球与地板撞击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E=mgH﹣mgh=0.6×10×(0.8﹣0.45)J=2.1J(2)设篮球从H高处下落到地板所用时间为t1,刚接触地板时的速度为v1;反弹离地时的速度为v2,上升的时间为t2,由动能定理和运动学公式下落过程:mgH=,解得:v1=4m/s,上升过程:﹣mgh=0﹣,解得:v2=3m/s,篮球与地板接触时间为△t=t﹣t1﹣t2=0.4s设地板对篮球的平均撞击力为F,由动量定理得:(F﹣mg)△t=mv2+mv1解得:F=16.5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篮球对地板的平均撞击力F′=F=16.5N,方向向下答:(1)篮球与地板撞击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2.1J.(2)篮球对地板的平均撞击力为16.5N,方向向下.【考点】动量定理.【分析】(1)篮球与地板撞击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初始时刻机械能减去末时刻机械能,初末位置物体动能为零,只有势能;(2)分别根据自由落体运动求出篮球与地面碰撞前后的速度,再求出下落和上升的时间,根据总时间求出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根据动量定律即可求解.17.(6分)一物体自某一高度被水平抛出,抛出1s后它的速度与水平方向成45°角,落地时速度与水平方向成60°角,取g=10m/s2,求:(1)物体刚被抛出时的速度;(2)物体落地时的速度;(3)物体刚被抛出时距地面的高度。参考答案:⑴1s末物体的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y1=gt1=10(m/s)……………1分故10(m/s)……1分⑵落地时速度vt=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